論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漢語課的文化呈現

學識都 人氣:1.51W
論對外漢語專業古代漢語課的文化呈現
 現代漢語是初等學校漢語類專業的一門?根底課,“其教學目的是培育先生閱讀中國古書的才能”,[1]經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先生更好地掌握現代漢語,以便閱讀現代文獻,批判地承繼在下國現代的文明遺產。在下國傳統文明是國度和民族的珍貴財富,它內容豐厚,胸無點墨,它包涵着完善的品德倫理體系、睿智的哲學思想、輝煌的文學藝術,等等。現代漢語課程不同於其他課程,它的內容就是以上傳統的優秀文明內容的複合體。現代漢語的教學不能僅停留於字詞解釋、語法剖析等根本的言語訓練,而應將言語置於中國傳統文明的大背景中加以學習。“先生閱讀古書的妨礙並不完全是由於古今言語的隔閡”,[2]更多的時分,字詞解釋清楚了,語法剖析明白了,但瞭解上還有間隔。這次要是由於隨着社會的開展和時代的變遷,古人生活習氣、文明心思、思想方式和價值觀念和俺們有了較大的差距,這使俺們在閱讀古文時總有陌生感。因而,教員不能單純地讓先生學言語,而是要經過文明學習言語,在學習言語的進程中理解文明,以真正讀懂文本。
  對外漢語專業是近年來爲了順應漢語國際推行而新興的一門學科,也是使用言語學的一個簇新分支。本專業的先生肩負着推行漢語、傳達中國文明的艱難義務。在以後世界“漢語熱”的'大背景下,據相關的調查研討顯示,其實,從本國人學習漢語的目的來看,只爲了學言語而學漢語的簡直沒有,其中大少數人是爲了研討漢學和內政外貿任務,一局部是爲了理解中國。由此可見,文明教學在對外漢語專業課程中應是重要板塊,教員在本專業的古漢語教學中也應適當凸顯文明教學的內容。俺們專業的先生只要真正瞭解、掌握了中華文明的精華,才幹在今後的對外漢語教學理論和跨文明交際中“遊走自若”,纔不至於在文明碰撞中,不撞走安康的內容,在文明交融中,不融掉正確的東西。而以後,很多高校的古漢語教學現狀令人擔憂,教員難教,先生難學。對外漢語專業的古漢語課程更是處於爲難地步,從教學內容到教學辦法多是襲用傳統漢言語文學專業的,很少顧及對外漢語專業的特性。
  鑑於上述緣由,筆者以爲,應在完成言語知識教學的同時將現代文明無機地融入現代漢語教學進程中,將單調有趣的言語規律放在絢麗的文明背景中,使其妙趣橫生,以積極調動先生學習的熱情,進步古漢語教學的效果,也更貼合對外漢語專業的培育目的。
  現代文明觸及的內容很廣,它包括現代曆法、職官、禮俗、姓名、宗法、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等文明知識局部,也包括古人的生活情味、文明心思、思想方式和價值觀念等文明價值觀體系。現代的語音、文字、詞彙、語法、修辭等知識與現代文明共同構成了現代漢語這一無機全體,教員在講授時,也不應把兩者割裂,應在言語知識教授的同時相應地把言語方式內的文明含義傳遞給先生。言語知識講到哪兒,文明內容也隨之傳到哪兒,使言語知識、言語技藝和文明知識的學習交融在一同。上面,就以《左傳·成公二年·齊晉鞍之戰》一文爲例,來複雜觀照其中觸及的現代文明方面的內容。
  如,關於“餘姑翦滅此而朝食”句中的“朝食”,即便沒有正文,先生也能曉得是早飯。但是先生常會曲解古人朝食日子與俺們如今的差不多,其實不然。這時,教員可適當引入古人的飲食風俗。先秦的食制是一日兩餐,第一頓飯叫“朝食”,也叫“饔”,“饔”從食雍聲,“雍”作聲符的字普通都有聚大之義,由此推知古人比擬注重早餐。古人把太陽行至西北方那個日子稱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大約相當於上午八九點鐘。第二頓飯叫“餔食”,也叫“飧”,普通在申時,即下午四點左右吃。“飧”從夕從食,闡明是晚餐,《講文解字·新附》作餕:“食之餘也。”[3]“餔”從食從甫,從“甫”之字都有邊附義,由此推知古人晚餐複雜,這也契合上古時代消費力還比擬低下的形態。而早餐吃飽、晚餐吃少的經歷也早就爲古人從臨時的生活中總結出來。教員再聯絡《孟子·滕文公上》中“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時,先生就完全能瞭解許行主張的君與民要一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戰爭等思想了。這樣把飲食文明融入詞語的詮釋中,先生不只樂於承受,而且掌握知識更結實。
  又如,爲了精確瞭解鞍之戰的詳細細節和後果,教員十分有必要引見古人乘車的位次。現代一車乘三人,尊者在左,御者在中,驂乘居右;但君王或和平時的主帥居中,御者在左。本文中韓厥和齊侯最初敗逃時都未依照本人的身份站在相應的地位:韓厥在這次和平中任司馬,按身份本應居左,卻中御;齊侯本該居中,卻與逢醜父易位而居右,致使對方都搞錯了車上人物的身份,到達了迷惑朋友的效果。由此,先生便能明晰天文解韓厥爲何能躲過被射殺的風險,而逢醜父爲何能協助齊侯逃離被俘的命運。
  再如,韓厥爲何不顧身份而中御呢?文中有交待,由於韓厥前天夜裏夢見父親對本人的勸誡。教員如僅解說到此,就顯得淺薄,先生會覺得韓厥作爲軍中司馬,僅憑一個夢就輕率地不顧制度,過於荒唐。這時,教員應適當引導先生來了解古人的文明心思,古人在無法迷信解釋某些自然景象和人事時,轉而極端置信夢境和卜筮。《左傳》中記載卜筮和夢靈驗的事很多,教員也可視課時而援用《左傳》相關段落,如《宣公十五年》“結草報仇”一節。這樣做,既可訓練先生句讀閱讀才能,又可增強先生對古人文明心思的理解。
  齊侯在邴夏的提示之下爲何仍不射殺韓厥?由於“謂之小人而射之,非禮也”。教材正文,這與古人所謂戎事以殺敵爲禮不合,齊侯在和平中講禮,是迂腐的。筆者以爲,教員還應解說清楚兩點:一,齊侯講此話是有其文明環境的,古人關於禮數、禮儀的考究有時與古代人的觀念大異其趣。如《左傳·成公十六年》:“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冑而趨風。楚子使工尹襄問之以弓……郤至見客,免冑承命曰……三肅使者而退。”[4]鄢陵之戰中,晉楚在劇烈地交兵中尚有如此禮數的往來。二,其實,齊侯是把戎儀和戎禮混爲一談了。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對此作了很好的詮釋:“德諺有曰:‘和平之本旨較和平之方式爲先。’殺敵者戰之本旨;三舍之退、一糜之獻,以及下車免冑、執榼犒師,皆方式而已,戎儀也,非戎禮也。”[5]這樣,在古人的文明環境和價值觀念上去了解齊侯此處答話將更深化。
  一方面,俺們要理解古人即便在和平時也極端尊禮;另一方面,有時俺們在瞭解它時也要指出其虛假性。例如,如何瞭解韓厥在俘獲齊侯時,“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以及對齊侯極端謙卑的那番言語?教材正文,這是韓厥對齊侯修“殞命”之禮,所講的話也是委婉的內政辭令。這樣解釋恐怕只窺見了其內在禮節的一斑,而未能得其本質。《史記·齊太公世家》記此事雲:“晉小將韓厥伏齊侯車前,曰:‘寡君使臣救魯衛。’戲之。”[6]司馬遷用一“戲”字,足以提煉韓厥此番言行的真正意圖。他言行愈謙敬,就顯得愈自得、世故,也使齊侯愈感到侮辱不堪,對此不斷耿耿於懷。從而,也使俺們瞭解了在《左傳·成公三年》中晉侯享齊侯時,齊侯爲何要“視韓厥”,並雲“服改矣”,言下之意:你韓厥只不過換了衣服,燒成灰在下也認得。此時,韓厥只好惶恐謝罪。在《左傳·成公十六年》記載韓厥追逐鄭伯時,俺們也看出韓厥已承受經驗,當年侮辱齊侯過頭了。
  在現代漢語文選中隨處浸透有現代文明的點點滴滴,俯拾即是。本文中逢醜父代君任患,晉軍上下相互勉戰,同仇敵慨,無不反映着儒家忠君的品德觀。而以上所述現代文明也只是“就文論事”,尚未詳細展開闡述。
  古人的生活環境、生活情味和價值觀念,等等,其自身就是現代漢語的無機組成局部,教員如能自若地結合現代文明來講授言語知識和規律,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古漢語課有聲有色。只要這樣,才幹高屋建瓴,微觀地掌握這門課程,同時順應時代的潮流,培育先生的民族、文明品格,讓他們將來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堅持本人國度的文明特質。
  除了在課堂上隨文選來解說現代文明這一教學方式外,關於頻繁觸及的現代文明內容,也可以課堂小專題的方式講授。爲理解決課時緊張的矛盾,教員也可提供有關參考書、網絡資源和現代文明教學課件供先生自學。
  經過現代漢語教學完成傳統文明的傳承,對教員也是嚴峻的應戰,不只要請教師要具有深沉的專業功底、廣博的專業知識面,還要有適當的教學辦法來施行。要請教師針對對外漢語專業的特性,重新定位現代漢語課,花更多的日子來精心設計這門課。
  最初,強調一點,俺們在對外漢語專業的現代漢語課程中更多地注重現代文明的出現,能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使先生加深對文本的瞭解,也能更好地培育人文素養,這是無庸置疑的。但是,也要提示大家,培育先生閱讀古書的才能是古漢語課程第一位的教學目的,不要爲了吊人胃口、譁衆取寵而一味加大文明“含量”,這會偏離言語課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