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中的對對碰教育論文

學識都 人氣:1.9W

【摘要】: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注意讓教材的觀點與學生的觀點,或者讓學生與學生的觀點發生碰撞,從而獲得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認識。採用學生與學生的對對碰,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討論解決,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語文課堂中的對對碰教育論文

【關鍵詞】:語文閱讀、比較閱讀

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的現象,比如石頭與石頭的撞擊會產生火花;火柴與火柴皮的摩擦會產生火焰;連人和人由矛盾、誤會而生友誼,都叫不打不相識。往往撞擊會有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那麼,如果把這種現象引申到語文課堂上,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呢?

讓課文與課文對對碰。課文與課文的對對碰,就是把不同的課文放在一起比較學習。往往這些課文有相似的`地方,但是相似之中又有不同之處。這樣,在比較之中分析、辨別、學習,更有利於把握內容,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的情感。例如,我在教授選修課本中的《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閱讀》中的杜甫《蜀相》時,就把後面的陸游的《書憤》兩篇結合在一起。因爲兩首詩在結尾句都寫到了諸葛亮,《蜀相》的尾句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書憤》的尾句是“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但是它們在內容和抒情上卻不相同,正好讓學生比較求異。通過比較和分析後,學生一致認爲《蜀相》句寫的是諸葛亮六出祁山,未捷而死,既抒發作者的惋惜之情,又有對自己的壯志難酬之嘆。而《書憤》的尾句寫的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表現出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而作者以諸葛亮自比,希望自己也有他那樣的作爲,表現作者的雖壯志未酬,卻壯心不已的情懷。這樣一比較,差別找出來了,而且細微的情感也品味出來了。

觀點和觀點對對碰。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注意讓教材的觀點與學生的觀點,或者讓學生與學生的觀點發生碰撞,從而獲得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認識。例如教授《米洛斯的維納斯》這一課時,文中有“爲了如此秀麗迷人,必須失去雙臂”的句子,也就是“失去了雙臂,反而使維納斯更加秀麗迷人”的觀點。針對這一觀點,我引導學生思考:完整美難道比不上這種缺憾美嗎?學生經過討論一致認爲:正是由於雙臂的殘缺,給欣賞者提供了一個更爲廣闊的想象空間,每一個欣賞者都可以憑藉自己的想象,爲維納斯創造一條秀臂,一千個欣賞者就有一千雙秀臂。正因爲殘缺才生髮了想象,這就是本文觀點的含義。因爲碰撞,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內容。

學生與學生對對碰。現在的新課程改革後,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的模式基本形成,在課堂上發揮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尤爲重要。而採用學生與學生的對對碰,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討論解決,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比如在必修四的寫作單元中有一個作文題目《面對挫折》,有兩個角度,一個是面對挫折,堅持不懈;一個是面對挫折重新選擇。這兩個論題是針鋒相對的。我讓學生分成兩大陣營,各自尋找對自己有利的論據,然後在班級召開辯論會。沒想到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不但場面很熱烈,學生也的確很有收穫,辯論之後,學生再寫文章,都感覺有內容可寫,也能寫得深刻了。

其實,在語文課堂上,教無定法,學無定法。只要引導的好,學生領悟的到位,那麼,這就是一堂成功的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