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獨立性論文

學識都 人氣:1.63W

內部審計獨立性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只有保持獨立性,才能更好的做好審計的工作,下面是內部審計獨立性論文,歡迎查看閱讀。

內部審計獨立性論文

內部審計獨立性論文

一、引言

進入21 世紀以來,全球的資本市場出現劇烈的波動,國內外知名企業的財務醜聞頻繁爆發,究其主要原因都反映出一個共性的問題: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尚不健全,並未得到有效的執行。爲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重視內部控制的建立與完善,企業的利益相關者要求不僅要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還必須對企業內部控制進行審計。美國的安然公司出現的舞弊案件、世通公司出現的財務醜聞,這些案件的與醜聞的出現對美國的企業界是一場大的災難與不幸。

這些時間的發生引起了人們對它們背後真相的關注。經過分析調查後發現,這兩起案件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於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的缺失、審計執行力度的不到位導致的。可見,獨立的、有效的對企業的內部經濟活動進行控制、有效的加強並完善現代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對於有效的實現對企業的監督與管理、維護我國企業的正常經營秩序、保證我國和諧社會的建立等起着極爲重要的作用。

二、內部審計獨立性的度量分析

我國在《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中明確強調,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內部審計機構的單位,必須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可見,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是審計機構設置的基本原則,也是履行其職責的基本依據。

(一)內部審計機構隸屬於企業的財務部門負責人

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在這種隸屬於企業內部財務部門的模式下,內部審計機構主要對企業的一些日常審計工作中的一部分負責,例如:財會部門的日常業務審計。在這種模式下,內部審計機構作爲財務部門的下屬部門主要是向財務部門的負責人負責。不難想像,在這種模式下,很容易發生財務部門管理層舞弊行爲,這種內部審計組織的構架並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其組織地位、獨立性較差。

(二)內部審計機構隸屬於經理層

經理層主要是指企業的高級經理層,與前面所提到的隸屬於企業財務部門的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這種模式有助於企業的內部審計與管理層之間的溝通,審計的監督與評價職能也能夠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中得到更好的發揮。在這種模式下,內部審計機構與企業內部的其他中才能部門的關係屬於平行關係。

企業內部的高層管理層能夠對內部審計機構與其他中層管理部門進行統一的協調與控制,不僅大大減少了利益上的衝突與相互之間的桎梏,更有效地保障了內部審計機構的信息反饋效果。但是,這種模式同樣存在着一定的侷限性。即:由於隸屬關係,內部審計部門很難對企業的高層管理者的經營行爲進行評價與監督。一旦企業的高層中出現財務舞弊是,企業內部審計活動由於受到高層管理者的影響而無法保證其獨立性、真實性、客觀性、科學性。

(三)內部審計機構隸屬於董事會或下屬的審計委員會

企業的董事會主要是執行股東決議的機構,例如:對於總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的任免、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進行重大決策等。審計委員會則是由獨立的董事成員組成的在董事會下的一個專門的委員會。在這種模式下,內部審計機構的組織性地位提高,在執行期監督與評價職能時不易受到其他部門的影響與干擾,獨立性較強。但是,這種模式下的內部審計機構在開展工作時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由於董事會實行的`是計提討論決定製,內部審計機構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對於一些存在的問題、信息反饋需要及時得到上級的回覆,這種情況下董事會不能隨時召開會議進行討論並做出指示,這將在一定程度下降低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無法完全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作用。

(四)內部審計機構隸屬於監事會

監事會是企業經營運行中的監督機構,其主要職責就是監督董事、經理等在執行公司職務時是否存在違反法律法規、公司章程的行爲,對公司財務工作進行檢查。內部審計機構隸屬於監事會時,內部審計機構作爲監督者,脫離了董事會的桎梏,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程度較高,從根本上保障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但是,這種模式的侷限性也非常明顯。由於監事會作爲企業的監督者,不經常參加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並不擁有經營管理權。但是,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能就是通過其職能的發揮改善企業內部的控制環境,全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可見,雖然內部審計機構隸屬於監事會,但是並不能直接爲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五)內部審計機構有企業的總裁與董事會雙重領導

這種組織模式主要是指在業務上向審計委員會報告業績,而在行政上向經理層負責並報告工作。這是目前理論界人爲的比較理想的組織模式,主要原因在於該隸屬模式下的內部審計機構具備高度獨立性,具有較高的組織地位,這有利於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內部審計機構的隸屬層級越高,那麼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就越強,內部審計的組織地位就越高,內部審計的職能就體現的越充分。

三、加強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領導層的重視,爲內部審計營造良好的環境

如前所述,爲了進一步促進現代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實施、有效的發揮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職能作用,這就要求現代企業的領導層必須樹立正確的、科學的風險管理意識,爲內部審計管理營造良好的環境。例如:企業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在領導層、普通員工之間宣講內部審計管理的重要性,並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真正符合本企業實際的內部審計目標,對審計程序及時進行規範,並提出切實可行的審計結果。

(二)不斷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強化內部審計隊伍的建設

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的順利實施需要一支思想過硬、理論知識紮實、具有加強的職業道德素養的內部審計隊伍。這就要求,現代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儘快的瞭解企業內部審計的程序、標準、風險管理的識別、控制等方法,對於企業內部的戰略發展規劃、日常的運營狀況、企業領導層的發展意圖、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等及時予以瞭解、掌握,並隨時根據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國家出臺的各項宏觀經濟政策變化、本行業的發展潛力與特徵等進行了解。

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在平時還必須加強對業務理論知識的學習,企業可以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模式選派一些審計人員到其他企業學習,也可以聘請這方面的專家到企業內部來進行培訓、演講、報告等,從而不斷地提高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三)角色定位,明確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現代企業內部風險管理作爲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一項複雜的、長期性的、系統性的工程,存在於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中。爲了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的風險,內部審計工作要將內部風險管理與控制的功能投入到企業經營的全過程中。因此,企業內部審計必須對自己的位置與作用進行重新定位,在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發揮內部審計的強大職能作用。

總之,現代企業作爲市場競爭的主體,隨着國內外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與發展,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風險無處不在。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促進了我國與國際接軌的步伐,面對紛繁複雜的市場環境,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存在的不確定性的機率大大增加。

因此,現代企業必須樹立強烈的風險管理意識,積極地採取各種措施加強對企業風險的管理,在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的同時站在企業長期發展的高度,清晰地認識與識別企業的風險,在保證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的同時爲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