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影響口譯的文化差異與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學識都 人氣:1.09W


  論文摘要:口譯是一種跨、跨的交際活動。合格的口譯員必須在語言和文化兩方面架起溝通的橋樑。在英、漢口譯過程中造成文化障礙的文化差異可分爲五個方面,即:習俗、文化沉積、認知體系、思維模式和非言語語言。衆多的文化差異會對口譯產生重大的影響,直接關係到口譯的質量和信息的傳遞。然而由於口譯本身在我國發展相對滯後,口譯中文化的導入遠遠不夠,造成口譯者跨文化意識不強。因此培養口譯員的跨文化意識,加強口譯訓練中的文化導入已成爲當務之急。

關於影響口譯的文化差異與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論文關鍵詞:口譯;文化差異;跨文化意識;口譯質量

隨着全球、、文化、等各個領域國際化的不斷加深,國與國之問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口譯活動也越來越活躍。傳統上,人們一一直認爲口譯員只是擔當着交際過程中語言轉換專家的角色,而現在,衆多的口譯實踐已經證明口譯員的角色絕不僅僅限於此,他必須擔當起一個新的角色——文化的者。事實上只成爲一個語言專家離合格的口譯員還相去甚遠,合格的口譯員必須在語言和文化兩方面架起溝通的橋樑。他在交際過程中要消除的不單單是語言方面的障礙,還包括文化的障礙。正如王佐良教授所說:“口譯員要處理的是個別的詞,他面對的則是兩大片文化。”因此口譯員必須要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加強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口譯員的跨文化意識已成爲保證口譯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口譯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活動

(一)口譯的定義說明口譯的本質是一種跨語言和跨文化的交際活動
  關於口譯的定義曾有許多專家學者根據不同的側重因素做出不同的闡釋。中國大學劉和平教授認爲:口譯同筆譯一樣,是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活動,而且是不同語言社團重要的交流形式,是兩種思維的轉換過程。IzJ上海外國語大學梅德明認爲:口譯是一種通過口頭表達形式,將所聽到(問或讀到)的信息準確而又快速地由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進而達到傳遞與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際行爲,是人類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動中所依賴的一種基本的語言交際工具。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張文教授對口譯的概念進行了較全面的界定。她認爲:口譯是在人們跨文化、跨語言的交往活動中,爲消除語言障礙,由能運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語言的人,採取口語表達方式,將一種語言所表述的思想內容以別種語言做出轉述的即時過程。

上述定義,雖然語言表述不同,但都基本表達了口譯的本質,即口譯是一種跨文化活動在跨文化交際口譯中,口譯者很可能面臨的是截然不同的文化,口譯員必須要明確跨文化交際和口譯之間的關係,儘量避免文化差異導致的種種錯誤。

(二)口譯的過程模式說明必須重視口譯過程中的文化因素
  口譯的最終目的在於將原作者的真實意圖傳達給目的語的聽者。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需要對原語的理解,對目的語的表達,更離不開對語言和文化的分析。由廈門大學口譯小組率先提出的廈大口譯模式,用模式集中體現了影響口譯過程中各個階段的重要因素和所需技能,見圖1。

[1]     

(一)加強對學、跨文化交際學、語義學、和語用學的研究
  瞭解不同國家的不同的文化習俗和兩國之間的差異,瞭解交際雙方的價值標準、思維習慣和認知標準。目前培養中高級口譯人才的任務主要是在高級學院和翻譯系的研究生階段來進行。培訓單位除了開設必要的口譯技能課程外,還應開設跨文化交際學和語用學等上述課程,對文化差異對口譯的影響給予足夠的重視。對口譯學習者而言,除了學習上述課程外,也應該非常重視與不同、文化的人員之間的交往。創造各種條件進行交流和溝通,瞭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

如果有可能,口譯學習者應該至少到目的語國生活學習一年,儘可能的將自己融入另一種文化之中。如果沒有可能,口譯學習者應該大量地閱讀外文原版雜誌、報紙、期刊,大量觀看外國原版節目,並細心體會,從中也能瞭解很多外國的風土人情,文化習俗。

(二)有意識地學習,包括、、、和宗教文化的學習
  目前國內的專業基本都開設了英美概況、史、歐洲文化入門等課程,這對英語學習者是非常必要的。但除此之外,有條件的學校特別是有翻譯方向的學校應開設教授《聖經》和《古希臘羅馬神話》的課程。因爲它們作爲英國文學的源泉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口譯學習者通過學習課本知識並廣泛涉獵目的語國家的歷史進程,不斷積累自己的語言外知識,才能對者的引經據典處理得遊刃有餘。

(三)有意識地學習中國文化,瞭解本民族的文化
  研讀對中國影響深遠的書籍,比如《論語》、《易經》、《大學》、《》等,瞭解經文的含義和比較準確的翻譯。不僅如此,還要不斷地把中西兩種文化加以對比。王佐良教授曾倡導過用英語來傳授中國文化。“一方面可以瞭解國外人家怎樣研究我們的文化,國外也有豐富的學術著作,講、歷史、文學、。另一方面,我們應當學會怎樣對大量的外國來訪者或者外國聽衆介紹我們的文化。”

  (四)與時俱進,瞭解國內外政治、、科技文化等熱點問題,做到真正的雜家
  關注歐美主要報紙和媒體,關心時政要聞,養成每日讀報、聽新聞的習慣,日積月累,無論在語言層面還是文化層面都會有質的飛躍。

四、結束語

著名翻譯家尤金.奈達曾講過:學習掌握一門,在較好的語言下,大約需要5年的努力;透徹理解一種文化,則需要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無疑對口譯者提出一個嚴峻的挑戰。然而困難在此,希望也在此。因爲翻譯者擔當着文化者的重要任務,所以“翻譯者本身必須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人。”口譯的一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它的實踐性,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提高需要不斷的學習,更需要實踐再實踐。譯員通過跨文化的學習,培養跨文化意識,可以有效減少和控制口譯交際中的口譯失誤現象,圓滿地完成口譯任務。“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願所有的口譯工作者都能以文化傳播爲己任,爲成功的跨文化交際做出應有的貢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