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化差異對語篇翻譯有什麼影響

學識都 人氣:5.31K

摘 要:語言、文化、翻譯三者有着密切的聯繫。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承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翻譯是幫助人們進行跨文化交際的必經之路。因此,翻譯不僅僅是翻譯語言,而且也是翻譯文化。語篇翻譯已成爲翻譯研究的一個新課題,由於社會文化是一個龐雜的課題,語篇翻譯自然也涉及了十分複雜的文化因素。因此,應從價值標準、風俗習慣、地域文化三個方面的英漢差異來探討社會文化對翻譯過程的影響。

論文化差異對語篇翻譯有什麼影響

關鍵詞:文化差異;文化因素;語篇翻譯

一、文化差異與語篇翻譯

文化差異是譯文準確的關鍵,不言而喻,翻譯的內容不是語言符號本身,而是語言符號所承載的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講翻譯是一項高層次的綜合思維活動,它要求譯者要有深厚的雙語文化素養和綜合的知識功底。充分吸收和消化原文的語言文化信息,然後再通過感受、分析和整理成譯者的文化信息。反之,即使譯者掌握再多的翻譯原則,理論和技巧,倘使沒有很好的語言文化功底,依然不能譯出很好的作品。這個觀點也就解釋了爲什麼像巴金、傅雷等許多翻譯家並沒有學過任何的翻譯理論,卻依然能翻譯出優秀作品的道理。當然在漫長的人類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因其共有的喜、怒、哀、樂等感情意念使得各民族、各種族的文化有了其共通性。在有些諺語中,英漢兩種語言承載的文化幾乎是一樣的,如有其父,必有其子(Like father, likeson. ) 、失敗是成功之母( Failure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他們並沒有太多的文化信息在裏面。然而在很多時候,各個民族、各個種族之間的差異性還是非常明顯的。這種文化的差異性來源於不同民族、不同種族的文化習俗。文化差異的存在隨時隨地,熟悉和重視漢英語言文化的差異是提高翻譯質量的關鍵。不能傳遞文化差異的翻譯有時就會變成無效的翻譯。譯者不能僅憑字面的意思來翻譯,而應該多考慮一下兩種文化的內涵差異。譯者不僅應使兩種語言對接成功,更是要使兩種文化的內涵對接成功,只有這樣翻譯方能成爲一個優秀的翻譯。當信息從一種文化傳遞到另一種文化時,信息要受制於譯入文化的影響而變形,兩種文化差異越大,交際中信息的變形和修正也就越明顯。德國學者弗米爾提出,翻譯不是簡單的語符轉換,而是跨文化轉換。國際上一些譯論家認爲,這是譯學研究轉向文化研究的轉折點( cultural turning point) 。

(一)價值標準的差異對翻譯的制約作用價值觀表現爲某些符合社會文化,具有持久性、穩定性、爲社會成員所普遍接受的信念。在衆多的文化因素中,它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價值標準因文化的不同而各異,作爲文化構成的深層因素,它既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是社會文化因素在人們心中長期滲透、積澱的結果,它持久地影響着人們的態度、需要和行爲方式,這是研究文化時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中國是一個敬老的社會,老人受到人們的尊重,所以人們不忌諱自己的年齡,有時還以自己比別人年齡大爲榮。人們稱德高望重的長者爲“張老”、“王老”,對年長的同事朋友稱“老季”、“老韓”、“老大姐”等,聽者也都能感到人們對自己的友好、親切、愛戴和尊重。若把如此稱呼直譯成英語,歐美人會產生反感,難以接受。西方國家與我國不同,他們很多人把老人看成是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把“老”( old) 與“衰弱”、“疾病”、“老無用”聯繫在一起。因此,英美人怕老,對“老”十分敏感,不願意讓人以“老”相稱。西方一些老人極力摹仿年輕人穿戴、言談、舉止,力求自己在外表和行爲上充滿朝氣,他們寧願人們用“elderly”、“aged”、或“senior”來稱呼他們,而不喜歡“old”。語言隨着社會的發展而發生變化。近幾年來,隨着對外交往的進一步擴大,西方一些文化也滲透進來,人們在語言上或多或少借鑑了一些外界模式。

(二)風俗習慣的差異對翻譯的制約

長期以來,一個民族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使他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俗習慣和心理特點。風俗習慣是一個十分普通、人們司空見慣的社會、文化現象,但它卻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巨大的影響力,是中英文化差異的一個重要方面。有些事物在一種語言文化裏有着豐富的內涵和外延,能引起美好的聯想,而在另一種文化中或平淡無奇,毫無意義,或具有不同象徵。比如漢語說“快樂得像只小鳥”,英語說“as happy as a cow”(快樂得像母牛) ,漢語說“餓得像只狼”,英語說“as hungry as a bear”(餓得像個熊) ;漢語說“不成龍,便成蟲”,英語說“man or mouse”(不成人,就成耗子) ,中華民族是龍的子孫,自古以來,“龍”華夏民族頂禮膜拜的神聖象徵,傳說爲天上的神物,漢語有“望子成龍”的成語。但英語中的“龍”( dragon)是凶神惡煞般的怪獸。因此,我們在翻譯時不宜直譯,可譯爲“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become somebody”,“亞洲四小龍”在譯成英語時應轉變喻體, 譯爲“four Asian tigers”。“龍騰虎躍”、“龍飛鳳舞”等成語可採用直譯加註或意譯的方式翻譯: dragons rising and tigers leap ing—a sceneof bustling activity和compete violently and fiercely。

在翻譯難以兼顧“形似”與“神似”的時候,“語言信息或語義的傳譯在翻譯中佔有優先地位。“餃子”是中國人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之一,在英語中沒有相應的詞來表達,有時人們譯成“dump ling”。可是此詞指英美人常食用的一種水果餡或肉餡的食品,與中國的餃子並不相同。還有過年給小孩的“壓歲錢”、中國人在喜慶時愛貼的“對聯”、中國的“鍼灸”、“氣功”、“麻將”等都有其不可譯性,翻譯時可用拼音加註、直譯加註或以意譯的方式

來翻譯。

(三)地域文化的差異對翻譯的制約

在漢語文化氛圍中,東風即是“春天的風”,是和煦溫暖的,代表着春天和美好的事物;而英國地

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報告春天消息的卻是西風。如英國詩人John Mansfield 有一首“Ode to the West Wind”(西風頌) :

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cries;

I never hear the west wind but tears are in

my eyes,

For it comes from the west lands, the old

brow hill,

And April’s in the west wind, 論文化差異對語篇翻譯的影響 論文化差異對語篇翻譯的影響 論文化差異對語篇翻譯的影響 and

daffodils.

(這是暖風喲,西風喲,充滿了小鳥的歌唱;

我每一次聽到了西風,就不禁淚水喲盈眶,

因爲它來自那西土,那蒼老而暗黃的山巒,

西風吹來了四月,也吹來了水仙。

——余光中譯)

在中國讀者看來,此譯文中的西風與整首詩抒情的基調根本不符,顯得形容突兀,而在英國的文化語境下卻恰到好處,因此,作爲反映現實的作品,各有其獨特的風采,翻譯界歷來咎由自取“歸化”( domestication)和“異化”( foreignization)之爭,歸化和異化兩個術語是由Lawrence Venuti (1995)最早提出的,歸化是指採用民族主義態度使外語文本符合譯語的文化價值觀,即“儘可能不擾亂讀者的安寧,讓作者去接近讀者。”異化是指在文化價值觀的偏離主義的壓力下,接受外語文本的語言及文化差異,把讀者帶入外國情景,即“儘可能地不擾亂原作者的安寧,讓讀者去接近作者。”但一般來說,在文化傳達上,對於民族特色較濃的作品,不宜全盤“歸化”,給外國人穿上中國的“旗袍”,而應還其本來面目。其實在文化傳達上的異化其最終目的是爲了使讀者在文學作品的欣賞中得到真正的歸化,也就是使讀者把原語中譯者所傳達的異域視野經自身文化視野的過濾、對比、沉澱後而引起的視野的重新定位,在對比中做到對自身文化與原語文化的再認識,也就是在文化意義上實現真正的歸化,當然歸化與異化各有各的用武之地,不應絕對地擯棄任何一方,歷史在前進,社會在發展,語言本身也不是靜止的。

二、結語

語篇是社會文化語境的有機組成部分,從歷史的視角看,語篇翻譯是原語文化語境的信息被

譯語文化語境接收、攝取和融合的過程。因此,從文化角度探討語篇翻譯(包括口譯和筆譯) ,不僅具有實用價值,更具有理論意義。譯者要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翻譯,除了要熟練運用本族語和外語外,還要有深厚的雙文化功底,深刻理解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在衆多的文化因素中,從價值標準、風俗習慣、地域文化三個方面的英漢差異來探討其對翻譯過程兩階段—理解階段與表達階段的影響。在國際交往日趨頻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際已成爲一種現實需要。在翻譯時我們不僅要做到語言意義上的等值,還要達到文化意義上的等值,

而後者常顯得尤爲重要。我們應在兩種語言習慣對比和文化對比的基礎上,進行深層語義分析,翻譯時力求把交際效果對等提到最高程度。然而在翻譯實踐中,異質的文化交流不可能總是自然的溝通,這就需要譯者採用種種手段,設法使衝突趨向妥協。除了加註手段外,譯者常用的方法還有增益、釋度、歸化等。

總之,文化的多樣性使各個民族語言差異十分複雜。各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所長,也有其所短,有衝突的一面,亦有融合的一面。如果過分強調差異和碰撞,只能引起民族(種族)問題的膨脹和擴大,導致異文化交際不能順利進行; 過分求同,又會喪失民族特色。我們翻譯所遵循的原則之一便是“求同存異”,既努力發掘原作中不同文化所共有的形式和內容,又要保留原文獨有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