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英語寫作的漢語負遷移研究

學識都 人氣:1.86W
中國學生英語寫作的漢語負遷移研究
  1.引言
  經過國度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中國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一大目的。而四、六級考試的最後一局部是短文寫作,這也是學生倍感頭痛的事情。在找出進步寫作成果的對策之前,應先理解四、六級的評分辦法:閱卷人員就總體印象打分。所謂總體印象不外乎言語、內容和構造。筆者翻閱了過去10年的20套作文,每次無一例外都提供了標題以及大綱。這是戴着腳鐐的舞蹈。學生依照大綱寫作,內容和構造不會呈現太大的問題。重點應在言語上下功夫。閱卷教師關注的焦點即言語。要進步作文成果,除了展示精彩而有把握的句式和表達法以激活閱卷教師的興奮點外,最重要的是應防止犯糟糕的錯誤,以避開盲點。糟糕錯誤的表現之一就是受漢語負遷移影響的英語表達,即“中式英語”(Chinglish)。這也是本文討論的對象,目的旨在提示學生如何防止這些錯誤,以進步英語寫作程度和考試成果。
  行爲主義言語學習理論預測:第二言語學習者的言語錯誤主要來自母語的干擾(2001)。二語習得者把一種言語的某個成分(包括構造)在言語接觸或習得過程中移植到另一言語中,這種現象通常稱作言語遷移(2003)。特別是學習者在初級階段時,由於缺乏習得語料,只好轉而依賴母語的表達形式來表達思想,因此母語遷移的錯誤也比擬多。產生了許多“變形的、既非漢語也非英語的具有中國特徵的中式英語(2000)。筆者在修改學生作文時,發現存在大量的受漢語負遷移影響的表達法。它們涵蓋了詞語、詞組、語法和構造等層面。下面首先就學生在寫作中呈現的各層面錯誤停止舉例和剖析。
  2.受漢語遷移影響的錯誤舉例和剖析
  2.1詞語、詞組層面錯誤
  1)名詞錯誤
  例1:It is not an easy work to finish the part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thirty-five minutes.(在35分鐘內完成閱讀了解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
  剖析:由於漢語名詞缺乏單複數辨別,在該句中,學生不曉得work的意義爲“工作”時是不可數名詞,“一件工作”應該表達爲“a piece of work”,或者把“work”交換爲“job”或“task”皆可。
  例2:Their parents don’t expect to receive a lot of things from their children on their birthdays.(他們的父母並沒有希冀在華誕時從孩子們那裏收到許多東西。)
  剖析:既然英語和漢語屬於差異宏大的兩種言語,它們詞彙的內涵和外延也不盡是一樣的。漢語的“東西”可指示“禮物”這一外延,但是英語不能用“things”指示“presents”或“gifts”。學生開端學英語的時分,由於程度所限,他們只曉得英語單詞的漢語釋義,但是漢語意義又不能總與英語單詞相吻合,這就呈現了幾個英語單詞共享相同或相近的漢語釋義。比方:“neglect”,“ignore”和“overlook”都有相同的釋義“無視”,但是它們分別適用於不同的語境。學生常常沒有查英語詞典,徹底弄清它們的準確釋義和適用的語境。因而,在寫作中,隨意抓一個用而招致犯錯誤。
  2)動詞錯誤
  例3:He study very hard and win scholarship every year.(他學習十分認真,每年都拿獎學金。)
  剖析:犯這種時態錯誤關於一個大學生來說應是相當拙劣了,但這種錯誤還是屢見不鮮。緣由就在於漢語是一種綜合性言語,沒有時態之分,動作發作時間只能經過時間狀語或上下文得悉。而英語是剖析性言語,有時態之分,能夠經過動詞時態得知動作發作的時間,還有這個動作的持續時間、完成與否以及不同動作之間的發作先後等狀況。該句爲普通如今時,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因而“study”應改爲“studies”,而“win”要改爲“wins”。
  例4:We often open parties on weekends.(我們經常在週末開派對。)
  剖析:英語和漢語都是歷史長久的言語,他們都有許多商定俗成的固定搭配。在寫作時,不能依據漢語表達法想當然地生編硬造。該句中“開派對”的地道英語表達法應爲“hold/give/throw a party”。
  3)形容詞錯誤
  例5:I’d like to hear the newest news about you.(我想聽關於你的最新音訊。)
  剖析:“最新音訊”應爲“the latest news”。
  例6:As the price for the coat was too expensive, I decided not to buy it.(由於衣服的價錢太貴了,我決議不買。)
  剖析:價錢只要high/low,而不是expensive/cheap。還有漢語說“人口多”,但英語卻是“a big/large population”。所以,學習英語是一個用心的逐步積聚的過程,唯有如此,作文才幹精確地道。
  4)副詞錯誤
  例7:The prices keep rising upward.(價錢不斷在上漲。)
  剖析:英語中有些詞曾經暗含了一些意義,假如寫作中還呈現的話,就會意義冗餘。比方“rise”的釋義是“to move from a lower to a higher level or position; go up; get higher”(《朗文當代英語詞典》,1993年版)。因而,“rise”自然是“upward”,應省略。還有一例:
  例8:I don’t want to repeat my words again.(我不想反覆我的話。)
  剖析:“repeat”就是“to do or say something again”,所以此處“again”也是多餘的。
  5)介詞錯誤
  例9:My father doesn’t allow me to find a boyfriend in campus.(我父親不允許我在校園內找男朋友。)
  剖析:介詞是英語學習的一大難點。由於不同言語的人們的認知視角差別,招致漢語和英語常常用不同的方位詞表達同一意義。比方漢語把“校園”視爲一個空間,人是在空間內,故用“校園內”;而英語把“campus”視爲一個平面,故用“on campus”。很有趣的是下面的例子反映了恰恰相反的認知視角:
  例10:If I am at leisure, I like lying on the bed and reading.(假如我有空,我喜歡躺在牀上讀書。)
  剖析:漢語把“牀”視爲一個平面,人躺在平面上,故用“躺在牀上”;而英語把“bed”視爲一個空間,故用“lie in bed”。所以,漢語“躺在牀上”的英語表達反而是“lie in bed”。
  6)冠詞錯誤
  例11:In order to enjoy the life, I decide to buy a car as soon as possible.(爲了享用生活,我決議儘快買一部車。)
 剖析:英語固然只要區區三個冠詞,但筆者讀研討生時的寫作課外教Prof. Martin曾說“Articles, small in number as they are, are always a headache even to native writers.”美籍教授Houston也以爲中國學生作文裏充溢了冠詞錯誤的例子(1997)。緣由是漢語沒有冠詞,大都用代詞或量詞起英語冠詞的作用。因而,學生有用錯或濫用冠詞的缺點。像此例的“life”爲泛指,定冠詞“the”應省略。
  7)代詞錯誤
  例12:If someone decide to study abroad, their parents have to save a lot of money.(假如有人決議到國外留學,他們的父母得存許多錢。)
  剖析:學生寫作時,常常頭腦中先有一個漢語句子,然後逐句翻譯成英語,從而忽略了英語的語法。在代詞方面, 經常指代不分歧。漢語“有人”既可指單數,也可指複數,但英語“someone”爲不定代詞,只作單數解。因而,“their”應改爲“his”。當然從句中的“decide”也應改爲“decides”。
  從以上例子能夠看出,中國學生英語寫作的漢語負遷移簡直觸及了英語的各種詞類。
  2.2語法、構造錯誤
  除了詞彙,詞組層面學生受漢語負遷移影響外,在語法、構造方面錯誤也是層出不窮的。
  1)詞性運用不當
  例13:I am very like swimming.(我很喜歡游泳。)
  剖析:當然,上面的翻譯只是作者的本意,但該句的意義卻是“我很像游泳”。英語的功用動詞有系動詞和助動詞,但漢語沒有,學生控制不好。此句中的“like”既可表示“喜歡”,又可表示“像”,但分別作動詞和介詞。此句“like”表示“喜歡”,作動詞用,在普通如今時中不與系動詞連用。因而,此句應該改爲“I like swimming very much.”在功用詞的運用不當上,還有下面這一典型例句:
  例14:Their parents will very happy.(他們的父母將很快樂。)
  剖析:“happy”是形容詞,應該與系動詞構成系表構造作謂語,所以助動詞“will”後應該添加系動詞“be”。
  2)主謂不分歧
  例15:Li Ming as well as his two friends have decided to join the army.(李明和他的兩個朋友曾經決議從軍。)
  剖析:漢語爲綜合性言語,謂語動詞方式上的變化;英語爲剖析性言語,謂語有人稱、數、時態和語態變化。中國學生常常依據內容而不是方式來決議謂語的方式而出錯。此句有三個人決議從軍,謂語動詞似乎應該用複數。但是在“A as well as B”這一構造中,強調的是A。依據主謂分歧性準繩,謂語助動詞應爲“has”,而不是“have”。相似的錯誤還有下例:
  例16:Many a student don’t attend the lecture.(許多學生沒有參與講座。)
  剖析:此例固然“many a student”表示“許多學生”,但謂語助動詞應依據主語方式用“doesn’t”。
  3)連詞反覆負擔
  例17:Although he is from a rich family, but he is kind to poor students.(固然他來自有錢人家,但是他對窮學生很友好。)
  剖析:在英語中,“although”和“but”只需用其中一個。顯然,學生受漢語“固然……但是”這一句型的影響而犯這一錯誤。
  4)指代不分歧
  例18:If one has confidence and ability, we will likely succeed.(只需有自信和才能,我們就能勝利。)
  剖析:英語的不定代詞只能作單數解,所以“we”和“one”指代不分歧,應該改爲“he”。
  5)構造不統一
  例19:It is very easy to criticize and finding fault with others. (批判和找別人的岔子是很容易的。)
  剖析:英語的平行構造在語法成分上是分歧的,但是該句的動詞不定式不平行。“finding”應改爲“find”。
  6)虛擬語氣運用紊亂
  例20:If I have a second life, I want to be a horse.(假如我有第二次生命,我想成爲一匹馬。)
  剖析:英語的虛擬語氣爲了與真實條件句相辨別,動詞的時態是在真實條件句的根底上往過去時推進一步。但是,固然漢語也有非真實條件句,但動詞沒有方式變化。因而,學生運用比擬紊亂。比方,經過歸結以爲主句和從句在時間性上總是分歧的。處理的方法只能是先學好規則,然後寫作時先弄明白是對過去、如今還是未來虛擬再下筆。這句應該爲:If I had a second life, I would like to be a horse.
  以上這些受漢語負遷移影響的表達能夠經過詞彙和語法學問加以解釋和修正。但是,學生作文的有些句子語法正確,卻不服從英語的表達習氣,而是依照漢語的思想方式組詞成句。比方下例:
  例21:If you let me use an animal to describe myself, let me think, I will choose a bird. Birds, they can do what they want to do.(假如你讓我用一種動物來描繪我本人,讓我想想,我會選擇鳥。鳥,他們能夠做本人想做的事。)
  剖析:顯然,學生是在頭腦中有這幾個漢語句子,然後不假思索的逐個寫下。這種行文方式在認識流小說中也見過,但是學生的寫作既然是“essay writing”,文體應該是較正式的。該句假如改爲“If I am asked to describe myself with an animal, the answer is a bird, which is free to do anything it likes.”,在言語構造和文體上是更合適的。
  3.錯誤產生的緣由剖析
  從以上諸多例子能夠看出中國大學生英語作文大量存在受漢語遷移影響的表達。那麼,產生這些錯誤表達的緣由是什麼呢?筆者以爲有以下幾點:
  3.1英漢的言語差別
  英語是剖析性言語,屬於印歐語系;漢語是綜合性言語,屬於漢藏語系。這兩種言語不論是語法還是文章構造都有很大的區別。依據上面舉的例子能夠看出,這兩種言語在詞彙和詞組層面存在很大的差別:比方英語的名詞有單複數、可數不可數的辨別;漢語名詞的單複數主要靠數量詞表現,但不表現在名詞上面,也沒有能否可數之分。動詞和賓語的搭配由於很多是商定俗成的,英漢表達存在差別,但是學生寫作文時程度有限,遭到漢語負遷移的影響產生很多隻要中國人才明白的表達。英語的形容詞和副詞用法請求比擬嚴厲,混雜就會犯錯,但漢語中這兩者的區別比擬含糊,不是那麼嚴厲。由於認知視角的差別,兩種言語常常用不同的介詞表達同一方位。英語有冠詞,而漢語卻不存在,使看似簡單的功用詞讓中國學生倍感頭痛。在語法層面,漢語時態無謂語方式變化,主要靠語境和時間狀語揣測;英語有時態,謂語有人稱、數和時態、語態變化。經過扼要的比擬,就可看出英漢兩種言語存在種種差別。學生寫作時由於對英語控制不夠充沛,處於中介狀態,寫作時容易受漢語語法和思想的遷移,招致了各種錯誤。
3.2閱讀量缺乏
  最近筆者閱讀了外語教學與研討出版社的《英語的門檻有多高》這本書。該書集中了多位名家學習英語的切身領會。引見的學習辦法五花八門,但他們都以爲英語學習沒有捷徑,除了精讀外,還應輔以大量的泛讀,特別是外文原版的著作閱讀,固然它們不一定是艱深的內容和文字。我也深深認同這一學習辦法。但反觀中國大學生,較少有人因喜歡英語這門言語和西方的文化,帶着觀賞的心態去學習。很大一局部人讀書很急躁且功利,他們學英語常常是爲了考四、六級證書和雅思、託福等等。學習辦法上他們常常採取題海戰術,每天掙扎在不見頭尾的閱讀了解短文中,碰到的生詞也是用電子詞典囫圇吞棗一帶而過。或許他們最終得到了很多證書,但常常只是客觀題做得很好,像寫作這種表現學習者的'言語綜合才能的請求卻完成得很差,呈現許多受漢語負遷移影響的英語表達。 3.3寫作時的漢語思想
  筆者修改作文時,有時是面批的。學生坦言寫作時頭腦中先有一個漢語句子,然後把它翻譯成英語。他們不分明該句在英語中用什麼句式和構造,只是把意義依照漢語的先後次第逐個寫下,就是寫完一篇。這樣的寫作辦法招致呈現諸多受漢語遷移影響的句子就屢見不鮮了,更不用說文章的規劃謀篇也和漢語類似了。學生寫作的漢語思想的基本緣由也是其閱讀量不多,招致英語的言語表達不到位,並且對英語的行文和文章構造不理解,不能對該言語輕車熟路。
  4.進步英語寫作的戰略
  那麼,應該如何經過努力盡可能減少,最終防止中式英語,寫出漂亮而地道的英語作文呢?筆者以爲應從如下幾方面動手:
  4.1大量的閱讀
  言語是文章的建築資料。假如缺乏這些資料,很難寫出好文章。漂亮的英文寫作應以大量的閱讀,特別是原版文章和著作爲根底。Nuttal(1982)指出,促進外語學問的最佳途徑是生活在運用母語的人當中,而僅次於這種途徑的就是大量的閱讀。但大量的閱讀不是走馬觀花、粗心大意地略讀。應帶着一顆獵奇心,發現文中表達的精妙之處,探究漢英表達的異同之處。特別留意英語存在,漢語缺失的表達。唯有如此,才幹純熟地把“have access to sth.”, “to commit sb. to do sth.”等英語構造運用到作文中。
  4.2勤查詞典
  在閱讀過程中,碰到生疏的單詞應該查詞典,特別是英語詞典。由於英漢詞典的釋義常常籠統而廣泛,不能解釋該詞的內涵和外延,也不能講分明所能運用的語域和語境,不能辨別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異。只要經過勤查詞典,才幹曉得“hat”和“cap”,“beautiful”,“charming”和“pretty”,“cabin”和“hut”等等的區別。但是,寫作時,應防止過火依賴詞典。有些學生一個句子快寫完了,發現一個詞不會表達,便翻看漢英詞典,找到類似的就立刻填入。完整不顧語義、語境、語域和文體能否與整句或篇章分歧。比方,If you ask me to describe myself with an animal, I will choose a philomel.“philomel”多呈現於詩歌中,而本句子其他局部十分不正式,因而,該詞用於此處顯得荒唐至極,用“nightingale”就更妥當。假如一個表達法不會,正確步驟應先查漢英詞典,但詞典中一個漢語詞條常常有幾種翻譯可供選擇。不能隨意選擇一個對付,應該再查英語詞典和英漢詞典以弄清這幾個選項的區別,最終肯定哪個用於作文中,它無論在語義、語境和文體等方面都是合適的。就如Houston(1997)所說只用那些“你完整熟習的詞彙”。
  4.3教員的指導
  教員在批閱學生作文發現受漢語遷移影響的英語表達時應給予指出,以免學生反覆犯同樣的錯誤,最終使其僵化。但即便如此,學生坦言很少細看教員的批閱以及修正意見,他們關懷的是所得的成果。教師能夠在學生所交的初稿上劃出錯誤的中央,結尾不評分,但指出修正意見。教員的修
  改意見不但應包括詞彙、語法等言語方面,還應涵蓋內容、文章整體規劃以及思想的邏輯性等方面。然後把初稿發下去,讓學生相互傳閱初稿,並且互相討論構造如何完善,言語如何矯正。然後讓學生在課後寫修正稿,並與初稿一併裝訂交上來。教員只要稱心了學生的修正稿以後才評分,假如不稱心,就讓學生再次修正,直到稱心爲止。經過這種辦法,學生必定不能對付作文,爲了教師的稱心,也會認真看待寫作,從而逐步進步寫作程度。
  5.完畢語
  本文以大量的真實例子逐一剖析了大學生英語寫作在詞彙、語法、構造等層次存在受漢語負遷移影響的英語表達。剖析了呈現這些錯誤的緣由,以及提出改良的辦法和對策,希望對進步學生寫作程度有杯水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