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教學應用探索分析論文

學識都 人氣:1.32W

深化經濟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是經濟學教學研究與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本文從課堂實驗與實驗經濟學的淵源出發,從課堂實驗的設計、步驟、注意問題、應用價值等方面探討了課堂實驗在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

西方經濟學教學應用探索分析論文

【關鍵詞】實驗經濟學課堂實驗教學法

教學法是教師引導學生進入一門學科的方式方法,它不僅反映了一個教師的教學功力與水平,也影響學生對該學科的理解、把握與興趣。由於《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在學術規範上又偏重於用大量的數學語言來表現經濟原理,歷來是學生感到頭疼的課程之一;加之目前我國仍是以填鴨式教學爲主,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知識結構建構,導致學生容易生產疲勞感。將經濟學實驗引入課堂,讓學生親身參與經濟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將會改變這種狀況,使經濟學的教學質量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一、經濟學課堂實驗與實驗經濟學

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學作爲一門社會科學,不能像在自然科學那樣通過嚴格控制的實驗去解釋經濟現象和揭示經濟規律。薩繆爾森在他的《經濟學》中這樣寫道:一種發現經濟法則的可能的方法就是通過可控制的實驗,但不幸的是,經濟學家不容易控制這些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無法進行類似化學家或生物學家所做的實驗。這種思維慣性以及人的意識的複雜性,使經濟學演變爲一門實驗性的科學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直到20世紀中葉,經濟學實驗才逐漸起步,通過半個多世紀的探索,經濟學家開創了實驗經濟學的新領域,將實驗方法系統地引入經濟學研究。特別是隨着2003年將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從事實驗經濟學和行爲經濟學的兩位學者,實驗經濟學得到了迅速普及。

實驗經濟學是在可控制的實驗環境下,針對某一經濟理論或者經濟現象,通過控制某些條件、觀測決策者行爲和分析實驗結果,以檢驗、比較和完善經濟理論併爲政策決策提供依據。實驗經濟學的作用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檢驗理論、發現新的理論、進行制度設計、提高經濟學教學的生動性。前三個方面在理論研究與經濟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而將經濟學實驗引入課堂,則成爲提高學生對經濟學課程的興趣和掌握水平的有效的輔助工具。

二、經濟學課堂實驗的應用價值

課堂實驗是一種專門用來幫助學生理解經濟學原理的互動的簡短的遊戲(不僅僅是遊戲)。該方法通過精心設計的實驗模擬顯示經濟過程和經濟主體的行爲,通過這種模擬來檢驗經濟學的相關假設與結論,引導學生自己總結規律,得出結論。通過參與遊戲讓學生能夠對枯燥的經濟學理論有比較直觀、深刻的體會和了解;通過鼓勵學生自己解釋現象,總結規律,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自信心,是一種符合我國素質教育觀的教學方法。

實驗案例一:模擬一個完全競爭市場,通過學生參與到某個商品市場的買賣,來了解在完全競爭市場上供求雙方的自發作用是如何促使市場上出現合理的價格水平的。首先選擇18位同學分成買賣雙方,各9人,分別坐在教室前面。另外選出3位同學擔任市場工作人員,在實驗中核對和登記交易的進行。每位同學都將獲得一張撲克牌,上面的數字代表買賣雙方的底價,當然上面的數值不能告訴他人。每位同學將在課堂上自由討價還價達成交易,使他們利潤最大化。

實驗案例二:模擬一個完全壟斷市場,市場上有一個生產者和衆多消費者(均由學生扮演),廠商公開報價、消費者根據自己的意願價格決定買與不買;廠商可以根據自己的收益隨時調整價格,利用自己在市場上的地位制定一個最利於自己的價格,影響消費者購買。

實驗結束後教師展示、公開相關的實驗數據與結果,(最好是圖形),採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讓同學們自己總結課堂實驗中數據的特點,解釋這些規律,引導學生逐步得出有價值的結論。這種課堂實驗教學方法將經濟學原理深深地植根於學生的頭腦中,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該方法的應用至少有三方面的價值。

1、加深學生對經濟學理論的理解,爲後續學科學習提供保證。西方經濟學是經濟管理專業的核心專業基礎課,其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後續課程的學習和學科建設的質量。經管類學生大多是文科生,人文知識比較豐富,習慣於感性思維,對定性分析感興趣;但數學知識相對薄弱,不習慣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對定量分析不感興趣甚至害怕和拒絕。而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所講授的`西方經濟學內容主要涉及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屬於理論經濟學的範疇,是以純數理的假設與模型推導來構建學科體系,對於沒有相關的實踐經驗的學生來說,難免感到枯燥、難懂。這也是衆多經濟學教師感到的引導學生入門難的原因之一。開展經濟學課堂實驗,讓學生親自參與其中,將乾巴巴的黑板經濟學理論轉化成有血有肉的生動的事實,在加深學生對經濟學理論的理解的同時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經濟學的興趣,保證了經濟學教學質量。

2、培養學生的經濟學感覺,提高其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溝通能力。經濟學課堂實驗是一種互動性很強的教學手段,改變了過去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的單向信息流的局面,而是形成師生互動,老師引導、學生參與其中的信息雙向交流過程。由於很多課堂實驗是在講授相關原理之前做的,學生通過親身參與課堂實驗,並在課堂討論中自己發現所要學的經濟學原理,可以改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被動狀態,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學習與研究潛能,在提高經濟學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這種智力上的衝擊與享受是其他教學法所不能比擬的。

3、提高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與教學能力。與自然科學實驗精確的可控制性與可重複性不同,經濟學實驗的實驗對象是學生,學生是人,是有限理性的,當學生非理性出牌時必然造成實驗結果與經濟理論的預測值有很大差異,從而導致實驗失敗。因此與物理實驗、化學實驗等自然科學實驗相比,經濟學實驗對教師的要求很高,首先要求教師按照實驗科學的要求模擬實驗環境、確定實驗步驟,嚴格實驗監控、防止學生行爲異化;一旦學生行爲異化導致實驗數據與預測值有較大差異時,教師也能作出合理的分析與解釋,最終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因而開展經濟學實驗對教師來講,是比傳統的課堂教學更大的挑戰,能夠加深教師本身對經濟學理論實質的理解並接觸到國外經濟學科研的前沿,是個科研和教學雙贏的策略。

三、經濟學課堂實驗的實施步驟

實施課堂實驗之前,應該澄清兩個認識誤區。第一,不是所有的經濟問題都是可以做實驗的。目前,實驗經濟學主要應用於市場實驗、個人選擇實驗和博弈論實驗三個領域。第二,實驗經濟學是對傳統經濟學研究方法的補充而非替代,課堂實驗的主要職能是一種教學工具,與課堂教學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係。經濟學的課堂實驗步驟包括以下五點。

1、根據課程內容選擇進行的實驗。實驗要與理論教學相結合,每學期做23個重要實驗。注意:限於課時,課堂實驗不能太多,應簡單明瞭,爭取控制在1課時以內。

2、設計實驗步驟、規定實驗條件、準備相關道具與材料。根據實驗目的與要求,設計實驗步驟、規定實驗條件,制定實驗說明讓學生了解整個實驗過程。經濟學課堂實驗不存在人力和物質技術方面的限制,材料和道具不很複雜,通常是卡片、信封、圖表以及表格,也可以是撲克牌,作爲參加實驗者的收益與成本。條件成熟的話,也可以在配有多臺計算機終端的經濟學實驗室進行。

3、在課堂上實施實驗。首先,教師站在課堂上宣佈這節課將進行一個課堂實驗,注意一般不告訴學生實驗的主題,以保證學生的行爲本能;其次,確定參加實驗的同學;然後將課堂實驗說明發給同學,大聲向全班同學朗讀,回答同學提問、確保所有同學瞭解實驗細節;最後,進行並密切關注實驗。

4、展示相關的實驗數據,採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努力去解釋這些規律,引導學生逐步到達結論。藉此機會可以向同學傳遞如何得出科學結論的方法和步驟,對同學的思維能力是很好的訓練。最後,向學生公佈每一個參加實驗的同學的收益,隨機抽取一位同學。支付其所獲收益的一個百分比以示獎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5、整理實驗結果。記錄實驗數據,作好相關資料的保存工作;讓學生撰寫實驗報告,或設計課後作業,幫助消化相關內容;總結實驗經驗或新的設計和改進,推動教學的發展。

四、經濟學課堂實驗應注意問題

爲了使課堂實驗達到預期的效果,應注意以下三點。

1、有明確的實驗指導書或實驗手冊。經濟學課堂實驗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教師必須對學生的決策環境做極大的簡化和對實驗條件加以控制,才能在課堂上再現一個可操作的環境,進而促使實驗結果更好的與我們設定的預期效果一致。因此,在實驗開始前,教師必須在參考國內外相應實驗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本校經濟學經濟學教學實際,制定出明確清晰的實驗手冊。內容包括實驗環境、被試對象的選擇與分組、實驗流程、數據處理與收益計算等內容。在這裏實驗環境的確定、實驗步驟的設計、原始數據的選擇是實驗成功的重要制度保證。

2、清晰的實驗講解和嚴格的實驗監控。實驗開始前,教師可將實驗說明書發給學生,告之每個參與者(學生)遊戲的規則以及遊戲的情景,確保每個參與者能夠明白自身在遊戲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時作爲主持人,教師應密切關注實驗的進行,及時糾正部分學生的違規行爲,必要時,聘請其它教師或學生充當實驗助手,保證實驗沿着正確的路徑進行。

3、必要的激勵。課堂實驗使用激勵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被測試個體更努力的思考和學習,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選擇兩種激勵方式。一是計算參加實驗的同學的收益,隨機抽取一位同學,支付其所獲收益的一個百分比以示獎勵,這是經濟激勵。二是可以給予其期末考試成績加分獎勵,即分數獎勵。經驗表明,獎勵時分是學生最興奮的時刻,課堂氣氛也空前活躍,畢竟掙老師錢的機會不是很多的。

五、尚需研究和探索的問題

在近一年的經濟學實驗教學模式探索中,我們進行了五次三個經濟學課堂實驗,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課後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這種教學方法持肯定與支持態度。但也有相當學生反映,由於實驗參與人數較少,大多數人被排斥在實驗外,僅作爲觀察者參與實驗,影響其積極性。但如果實行全員實驗,既增加實驗的控制難度,又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有待我們在今後的經濟學課堂實驗中進行新的探索。

【參考文獻】

[1]保羅.A.薩繆爾森等,高鴻業等譯:經濟學[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2.

[2]高鴻楨:實驗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1).

[3]樑靜溪:經濟學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