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分析

學識都 人氣:2.62W

隨着我國經濟體制和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就業方式也發生着深刻的變革。特別是在高等教育大衆化形勢下,供需矛盾突出,畢業生數量激增,就業壓力、競爭力加大,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規範和加強顯得十分緊迫。筆者在結合工作實踐的基礎上,吸收有關成果,就當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規範、強化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以提高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質量、效果,供進一步研究參考。

有關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

我國在計劃經濟時代,大學生就業實行分配製度,進了大學就等於進了就業的“保險箱”,大學畢業生無就業之憂,也無就業之白主。隨着實行不包分配、大學畢業生自主擇業制度之後,就業指導才逐漸顯得重要。由於我國就業指導工作起步晚,專門研究、系統研究還不夠,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不容樂觀,存在問題還較多。瞭解就業指導的現狀和需求是加強就業指導,全面提高服務水平的必然途徑。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現狀

20世紀80年代中期,高校開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以後逐步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並不顯著。同國外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相比,我國就業指導工作尚處於初級階段。目前主要是開設就業指導課或專題講座、組織洽談會、推薦畢業生、提供需求信息等;內容和任務主要涉及思想教育、政策指導、信息指導、技巧指導四個方面。總體上,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比較薄弱,機制比較僵化,臨近畢業才進行,在高校教育和改革中所佔比重偏小,未將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規範化、制度化,未將就業指導工作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

(二)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縱觀我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着以下四個方面具有共性的突出問題:

(1)一些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也認識不足,沒有當作分內之事,無心過問,任其“自然”。有的甚至連所轄區域內有多少大學畢業生未就業都不清楚,更不要說關心他們的生活了。

(2)就業指導模式單一,內容簡單。大部分高校到學生畢業前纔開始就業指導工作,多采用教與學、講與聽的形式幫助大學生解決就業中碰到的問題;就業指導內容仍然停留在講解就業政策法規、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業形勢、傳授求職擇業技巧等方面,而對於學生個性的塑造、潛能的開發、創業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業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引導、職業判斷和選擇能力的培養與測試、職業生涯規劃以及職業道德教育等方面內容還是比較缺乏。西方多數國家非常重視對在校學生的職業興趣培養與教育工作,從小學便開始運用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開展工作,就業指導全程化。"

(3)缺乏專業性的、穩定的就業指導隊伍。西方發達國家,就業(或職業)指導工作一般由專家負責,就業指導已成爲一種專門的職業。現在,我國高校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多爲黨政幹部及輔導員,從事學生工作的同時兼做畢業生就業工作,還沒有一支專門的、穩定的就業指導隊伍。他們因事務性工作較多,不能抽出更多精力和時間專門從事就業教育的調查研究和理論研究,對一些社會現象、敏感問題、熱門話題不能從理論上給予令人信服的解答,說服力不強,指導的質量與效果難以提高。部分就業指導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不利於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性,教學效果不理想。

(4)沒有形成就業指導的長效機制。就業指導對象多侷限於應屆畢業生,就業指導時間僅僅是在大學生畢業的最後一年,甚至是在“雙選會”期間。就業指導仍存在短期性和季節性,缺乏連貫性和全程性,再加上沒有形成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顯然缺乏長期的、有效的就業指導機制。

二、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

針對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與存在的突出問題,迫切需要研究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水平、質量與效果的對策。筆者從四個方面提出一些對策。

(一)領導要高度重視就業指導工作

首先,高校領導要切實學習、貫徹教育部有關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文件,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機構、隊伍的建設,深化教育改革,將就業指導工作列入學校重要工作之一,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新提高、新發展。其次,將就業工作作爲高校的“生命線工程”加以建設、重點抓。要充分認識就業工作關係到高校的生存和發展。畢業生作爲高校的“教育產品”,質量的.好壞將直接由就業市場來決定。畢業生就業率的高低、社會反映、對人才質量認可程度及畢業生的工作業績,直接決定學校的社會聲譽、社會地位。[3]試想,如果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不高,讀了幾年大學卻找不到工作,學校生源還會好、會多嗎?學校還能辦下去嗎?再次,學校應以“社會需求”、“市場需求”、“就業需求”爲導向,加大改革力度。將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將學生成人、成才與畢業就業緊密結合起來,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爲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條件。

(二)加強就業指導工作隊伍的建設

加強對現有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人員的培養、選拔,組建成專兼結合、業務水平高的專門就業指導工作隊伍。這支隊伍應不斷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改進就業指導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層次和水平,探索出符合我國國情、適合當代大學生特點的高校就業指導理論體系。隨着我國高校就業制度的改革,就業指導工作機構及其職能已從單純的管理控制型向指導服務型轉變,就業指導工作的內容不斷拓展深化,對就業指導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專業理念、文化素質、工作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沒有專門的就業指導工作隊伍是很難以適應的。同時這支專門隊伍要深入社會、深入到用人單位,加強調查研究,保持與用人單位、人才市場的密切聯繫,使就業指導工作更切合實際需要,針對性、前瞻性更強,不斷提高就業工作的效果,擴大就業率。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隊伍建設的領導、培訓,並制定有關政策,保證其穩定、壯大、發展,爲本地區吸納、使用人才或輸出人才做出貢獻。"

(三)建立健全的就業指導工作機制

逐步建立完善的、規範的校、院系、年級就業指導工作體系,健全各級就業指導的領導機構,規範就業指導人員的行爲,建立就業指導的工作制度。充分發揮學校、院系及年級就業指導機構的指導作用。高校要從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辦公條件(特別是運用現代化信息網絡的手段和方法)、經費保障、職稱職務晉升與獎勵等方面,依據本校的實際情況,給予重點扶持;要將就業指導的教育教學列入學校教學計劃,作爲必修課、指選課從大一起就開始安排,使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有充分的保障,高效地開展,使大學畢業生在擇業、就業、職業競爭中顯示優勢,立於不敗之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對高校的就業指導機制發揮領導、指導作用,給予必要的支持,促進其J頂利健康地運轉。

(四)深化改革,提高就業指導教育教學工作的質效果

目前,我國高校就業指導的教育教學尚未有成熟的、系統的理論與教材,多數學校尚未列人正式的教學計劃,不少是臨時應急,零打碎敲。針對這樣的現實狀況,筆者認爲迫切需要總結、整合、深化改革,才能提高就業指導教育教學工作與服務工作的質量、效果。高校要將就業指導的教育教學研究作爲學校教育改革深化的一項重要課題,列人學校規劃,就其理論、實踐與方式、方法、措施、手段等方面,全面、深人地制定改革方案,組織實施,尤其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建立就業指導的教育教學理論體系,編著通用教材。

二是列人學校的正式教學計劃,可作爲必修課、指導選修課安排學分,從大一開始進行教育教學;也可開講座、研討會、經驗交流會等。

三是加強職業實習環節,與企業、市場等合作,培訓職業素質與能力。

四是高校開設職業資格考覈培訓。可與勞動部門合作,舉辦職業資格培訓班,以免學生奔波於社會辦的培訓班使正常的學習受到影響。

五是加強信息化服務。高校要大力加強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信息化建設,加大投人,建設就業信息網絡,努力實現資源共享,動員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多途徑廣泛收集就業政策,分析就業形勢,及時向畢業生提供有效的就業信息,通過建立“校友信息庫”、“用人單位需求信息庫”等,及時向畢業生提供有效的就業信息,使就業信息轉化爲可利用的畢業生就業資源。

六是大力開發獨具特色的校內人才市場。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廣泛地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期、友好的聯繫,建立規範、完善的學校就業市場;定期、不定期地舉辦校內就業市場、供需洽談會,向用人單位推薦畢業生;開展與畢業生有關的市場調研活動,建立畢業生質量跟蹤基地,反饋社會需求和畢業生就業信息,促進學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

七是拓寬就業服務內容,擴大就業服務對象。就業服務內容不能只停留在技巧指導、信息提供等淺層次上,而應向職業輔導、生涯規劃等深層次方向發展,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也不能只停留在就業一個方面,還應進行創業指導

隨着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進一步完善和就業市場的逐步規範和發展,大學畢業生就業正全面走向市場。現行的就業制度和環境,一方面給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可供選擇的機會;另一方面,市場競爭也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正確認識我國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改革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機制,探索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規律,規範、強化就業指導的教育教學與服務工作,必將爲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