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業者活躍度偏低 易才推動創業人才培養機制

學識都 人氣:2.9W

中國存在着創新創業人才稀缺的宿命,出現這種結局不是因爲中國缺乏人才,而是欠缺培養人才的沃土。日前,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辦的第二屆人才發展論壇上,來自國家機關有關部委的領導、人才培養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多元化的人才發展機制問題。易才集團作爲人力資源外包行業唯一受邀的企業參加了論壇。同時,易才集團創始人、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浩的論文《創新創業人才在地區培養機制探索與易才實踐》也榮獲此次論文評選的國家級一等獎。

中國創業者活躍度偏低 易才推動創業人才培養機制

國內人才捉襟見肘 單靠引進獨木難撐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中國雖然是人口大國,但卻面臨着創新創業人才匱乏的尷尬局面。《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顯示,中國高學歷創業者(指獲得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創業者)的創業活躍程度排在全球創業觀察的60個參與成員中的第22位,遠低於總體創業活動比較中中國的全球排名。這意味着中國的高學歷創業者在所有創業人員中比例偏低,國內正面臨着創新創業型人才匱乏的挑戰。有專家稱,國內的這種人才現狀,已制約了中國的快速崛起。

目前,中國對於創新創業人才的巨大缺口主要還是依靠引進的方式來解決。但在這過程中,一些企業和科研院所往往花費了很大力氣,引進的海外人才水平卻一般,造成資金和資源各方面的浪費。浙江省政協委員、民盟浙江省委常委許建平在《盲目引進海外人才後果堪憂》文章中指出,盲目或急功近利地引進海外人才,不僅對國內的學科和實驗室建設不利,更會對國家的經濟社會建設帶來影響,也勢必會挫傷國內現有高級人才的積極性和愛國熱情。因此,中央政府在《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中,鼓勵創新創業人才的本土化培養。

與其高額引進 不如自主培養

作爲參加第二屆人才發展論壇的人力資源外包行業的唯一代表,易才集團在人才培養及選拔領域都有着豐富的經驗,在對中國人才的特點及培養機制進行長期研究後也得出結論:中國完全具備創新創業人才本土化培養的可行性。

易才集團結合自身豐富的人才培養及管理經驗,在對中美教育機制及本土商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對比後發現,歐美等發達國家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經開始致力於人才培養商業化的體系搭建,到目前爲止已形成了完整的培養組織模型及資本佈局。但在中國,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形成商業熱潮,時至今日仍未形成健全的商業人才培養模式,企業資源及資本佈局也未完善。在此研究的基礎上,易才集團建立了中國創新創業人才的本地化培養的金字塔模型。

易才集團在模型中指出,中國要建立創新創業人才的本地化培養機制和環境,必須從創新創業的人格、意識和能力三個角度培養。其中,模型的最底層是要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打破中國傳統“聽話、順從”的教育理念,讓人才在責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方面具備完全獨立的人格;在獨立人格的基礎上,再進行創新創業意識培養,激發人才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人才對創新創業的興趣、促進他們萌發和把握創新創業動機;最後通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讓人才具備創造性和革新能力,進而實現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完全孵化。此外,爲了推動國內青創行業的快速發展,幫助創業者快速成長蛻變,易才集團與清華大學創業研究中心合作開發出國內第一個精確闡釋創業管理特點的理論曲線——“創業管理—鳳凰曲線”。該曲線對創業企業不同發展階段進行了細緻分析,創業者可據此在創業不同階段完成角色的調整,爲創業者提供決策參考。

用實踐推動發展 人才培養需多方聯合

爲了進一步驗證中國創新創業人才本土化培養的可行性研究成果,易才集團還進行了大量的`人才培養實踐活動。

早在2012年,易才集團就發起了“易夢想 易成就”2012年中國高校創業計劃,在對大學生創業計劃進行評估的同時,還從創業企業人力資源支持體系、創業小額貸款、創業人和創業團隊管理等角度,爲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實質性的創業支持。此次創業計劃,避免了過去創業大賽中“重創意,輕實踐”的弊端,真正幫助大學生將創業從“創意”變成“現實”。該計劃的發起,引起了高校學生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取得了巨大成功,易才集團也通過活動積累了大量的人才培養實踐經驗。

有了“易夢想 易成就”的成功經驗,易才集團決定將完善國內人才培養模式的工作做深做大,於2011年發起了扶持大學生創業的大型公益活動“‘易創計劃’——五年萬名大學生創業人培養工程”。該計劃將聯合社會企業的商業介入,通過創業社區、培訓、沙龍、大賽等形式,打造一個大學生創業人才培養的公益平臺,要在5年的時間裏實現培養10000名大學生創業人的目標。截至目前,作爲易創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屆易創大賽已圓滿結束,整個易創計劃也已取得初步成效。許多大學生通過易創大賽,創業能力快速提升,創業方案及實踐能力也得到專家的肯定。隨着易創計劃的不斷深入,整個商業人才培養機制也初具規模。

對此,易才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易才集團所做的大量理論研究和實踐,無不驗證着中國具備創新創業人才的本地化培養的條件。但中國創新創業人才本土化培養機制的完善,還需要政府、高校和企業的密切配合,其中商業介入尤爲重要,只有社會資源及資金的大量扶持,才能快速推從商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健康發展。同時,由於目前美國已經形成了相對結構化的社會,普通年輕人想創新創業比較困難,但在中國仍然充滿了機會,這也爲國內人才培養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隨着商業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完善,更多商業及社會力量的加入,國內創新創業人才稀缺的宿命將很快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