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大多數人都有摳鼻孔的行爲

學識都 人氣:8.32K

挖鼻孔,大部分的人都幹過這事,但卻很少有人承認。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它的危害,希望大家喜歡。

爲什麼大多數人都有摳鼻孔的行爲

如果我們當場被抓住做這事,我們會覺得羞愧後悔,只想找個地洞鑽進去。而如果在公共場合看到其他人做,我們會不自覺地皺眉頭。

當然,我說的是把你的手指伸到你的鼻孔裏,把鼻涕等物掏出來(原諒這滿滿的畫面感……)。

35e9777bf2d8a7b56cafb55b2c786794.gif

挖鼻孔行爲真的有這麼糟糕嗎?這件事到底有多普遍?爲什麼(真的爲什麼?!)有人要去嘗鼻屎的味道?(小編去吐會兒)

挖鼻孔行爲的官方醫學術語叫做“強制性挖鼻綜合症”(rhinotillexomania)。(拿個本本記下來吧)

關於這個現象最早的系統研究是在1995年,是由叫做湯普森和傑斐遜的研究人員展開進行的。他們通過郵件的方式給美國威斯康辛州戴恩縣的1000名成人發放了一份問卷,其中有254人給回覆。

這當中,高達91%的受訪者承認了自己挖鼻孔的行爲,1.2%的受訪者平均每小時挖一次。兩個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挖鼻孔行爲甚至非常明顯地影響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更讓他們感到驚訝的是,有兩個受訪者表示由於他們過度的挖鼻孔,直接把鼻中隔挖了個洞!挖穿了!穿了!!

PS:鼻中隔是將左右鼻孔分開的一個軟薄組織。

0ef3f16ea2a8a8a676f2e537a677c112.gif

這不是一項完美的研究,畢竟只有四分之一的人給予了反饋。可能是那些把挖鼻孔作爲個人興趣的人完成並且回覆了這個調查。這證明了雖然有文化上的禁忌,挖鼻孔行爲還是很有普遍性的,嗯嗯(說不準你現在就在挖)。

年輕人的習慣

五年後,印度班加羅爾的國家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研究所的Chittaranjan Andrade博士和Srihari博士決定對挖鼻孔行爲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他們認爲和成年人相比,這些習慣性的行爲在兒童和青少年身上更爲普遍,從而能更好地瞭解挖鼻孔行爲的普遍程度。另外,在瞭解了威斯康辛州的調研所存在的反應偏差後,他們決定在教室分發問卷,從而確保他們有更大的可能性收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樣本。

他們在班加羅爾的四所學校進行了調查,一所是來自社會底層階級的孩子,兩所來自中產階級的家庭,還有一所來自高收入家庭。

Andrade和Srihari總共對200個青少年的數據進行了統計,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承認了他們有挖鼻孔的習慣,平均每天四次。

這沒啥好讓我們振奮的,我們感興趣的是數字模型。只有7.6%的學生說他們每天會把手指伸到鼻孔裏至少20次,差不多20%的學生認爲他們有“嚴重的挖鼻孔問題”。大部分人說他們這樣子做是爲了緩解鼻子發癢和清除鼻子裏的髒物,但也有24人(12%的人)承認他們挖鼻孔僅僅是覺得舒服。

1272b7c382c4544aaa6ab257eee4bd04.gif

不僅僅是通過手指,總共有13個學生說他們還藉助小鑷子來挖鼻屎,有9個學生還使用了鉛筆。

有9個學生承認他們吃掉了他們從這挖掘的過程中獲得的寶藏,還挺美味的。(我去……有人要嘗試下麼?)

挖鼻孔沒有社會階層上的差別,它把我們所有人都團結在了一起。但是在不同的性別上存在着些差異。男孩子更喜歡這樣子做,相反,女孩子會覺得這是一個壞習慣。當然啦,男孩子也更傾向於有其它的壞習慣,比如說咬指甲,拔頭髮之類的。

面部病變

但是你要知道,挖鼻孔並不是一個無害的行爲。

Andrade和Srihari回顧了醫學文獻,發現在一些極端案例中,挖鼻屎行爲可能造成一些嚴重的問題。

在一個案例中,外科醫生甚至沒辦法完成手術,因爲病人持續的挖鼻屎導致手術區域癒合受阻,穿孔的鼻中隔無法閉合。還有一個53歲的老人因爲慢性的挖鼻行爲導致了鼻中隔穿孔,還在鼻囊挖了個洞。

440ccb4c183da9b49383dc7d5e745e2c.jpg

還有一個無從證實的29歲男人,他同時有拔毛癖和挖鼻癖。這迫使他的.醫生不得不創造了一個新的術語:“rhinotrichotillomania”(強迫性挖鼻拔毛綜合徵)。他的行爲包括強迫性的拔鼻毛。當他的鼻毛拔乾淨之後,他的鼻子就容易發炎。

爲了治療發炎,他開始運用一種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法帶來的副作用是會使他的鼻子變紫色。讓他驚訝的是,紫色部分掩蓋了他原來那些可見的鼻毛,這讓他覺得放鬆。

對他而言,他寧願出門帶着個紫色的鼻子,也不要看見鼻毛。那位成功使用藥物治療他的醫生,認爲他的行爲是軀體變形障礙的表現,或者是另外一種說法“強迫性系障礙”。

鼻子的危險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可以放心地挖鼻孔,因爲我們知道偶然地、謹慎的挖鼻不會導致病理性的變化。而且,儘管咬手指或者是拔鼻毛被認爲是強迫症,但rhinotrichotillomania卻並不被看作是強迫症。

但這並不意味着挖鼻屎行爲是絕對安全的。

2006年的一項研究中,一羣荷蘭的研究者發現:挖鼻孔行爲會導致細菌四處傳播感染。他們發現和不挖鼻孔的人相比,經常挖鼻的人在耳朵,鼻子,喉嚨周圍容易出現金黃色葡萄球菌(一種重要病原菌,可引起許多嚴重感染)。在一些健康的志願者身上也發現了相類似的情況:那些自我報告挖鼻孔的頻率,與他們的鼻培養中出現的令人厭惡的微生物的概率,和在那些培養基上黃色葡萄球菌的數量有正相關。

520416a4b94c976a0e6b091f76c888fd.gif

所以,既然存在這麼多的風險,這種行爲又容易導致別人的厭惡,那爲什麼我們仍然會做出這種行爲呢?

很抱歉,這沒有明確的一個答案,但就像Tom Stafford關於咬手指行爲的解釋一樣:這可能包含着因爲“清潔”行爲而獲得簡單滿足感和鼻子很容易夠着的事實。

換句話說,我們挖的原因是因爲“它就在那兒”,而且“挖的時候很爽”。

或者呢,挖鼻孔行爲僅僅是懶惰的證據。畢竟,當你有強烈的摳鼻子的衝動的時候,手指從來不會供不應求,這可比得上一整盒的紙巾。

可喜的是,一些研究者還在持續瞭解挖鼻孔背後的原因,以及這個行爲所產生的後果。在2001年,Andrade和Srihari因爲他們的研究得到認可,被授予搞笑諾貝爾獎,用於獎勵那些首先讓你覺得好笑,然後能夠引發你思考的研究。在頒獎典禮上,Andrade說:“有些人把鼻子戳到別人的生意裏,我卻把我的工作戳到別人的鼻子裏”。

TAGS: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