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5篇)

學識都 人氣:7.52K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5篇)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

《舌尖》在衆多飲食節目中脫穎而出,靠的絕不只是饕餮的美食,他一方面把美食深埋進最平凡的鄉野民間,一邊把食物上升到民族性和文化的高度,讓觀者不自覺的在舌尖上展現出作爲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性。

爲了給弟弟上大學湊學費上山挖靈芝和天麻的藏族小夥白馬,東奔西走從事辛苦的養蜂行業的老譚夫婦,以船爲家、奔波在東海上討生活的漁民、行走在秦嶺北麓平原的職業麥客,山東農村製作煎餅的老夫婦……較之上一季,《舌尖》用情感更爲充沛的鏡頭,再度瞄準了這塊土地上最可愛的勞動人民和食物間的質樸聯繫,讓人們無法不仰視這些尋常人的身影。

節目播出中,網友不斷表達着自己的理解:“《舌尖2》第一集和《舌尖1》相比美食顯得不是那麼主要了,突出的是人們的一種情感。”()在第一集中,食物的採集者、生產者、加工轉化者都是由人來完成,故事加深了以人爲主的敘事習慣,讓人看到更爲豐沛的人文氣息,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舌尖上的中國》似乎更應該叫做《舌尖上的中國人》。

但也有觀衆認爲《舌尖2》不及《舌尖1》的渾然天成,反倒是多了幾分刻意:“完全沒了第一季淡然鄉愁的感動滋味,刻意煽情糾結人情鄉味,素材太多展開太廣,有些凌亂。”還有觀衆更加直白的指出該片缺點:“編得像走基層,形在意無存,主題之外承受了太多強加的信息和主觀設計,畫面夠好,剪輯節奏太快。”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2

和第一季對比起來,第二季似乎更加接地氣了,展現了更加淳樸的勞動者們的吃食,更多的普通勞動者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生活中的一切,給我們帶來那麼多的感動。第一集中主要講的是腳步,從追逐花期的養蜂夫妻,漸漸消失在這個時代的麥客們,頂着海風出海捕魚的漁民,跋山涉水採集香菇的老漢,捕捉十幾米開外僅五釐米長跳跳魚的爸爸……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美食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個叫做“家”的東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纔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中白瑪佔堆這個人讓我對於那些質樸的美食多了幾分感動。爲了給家裏帶去一份蜂蜜,他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爬到樹上40米……那樣一份簡單美味的蜂蜜是白瑪家裏對於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時代在變化,我們吃的東西也在不斷變化,一切都還會繼續發展下去,但願這些淳樸和美食永遠都不會消失,永遠都在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更多更美好的感動。

二:舌尖上的中國

寒假,我在網上看了一遍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吧。想來所料不差,便嘗試着欣賞了這個饒有趣味的節目。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3

自然,主食,轉化。中國人在自己的自然條件下馴化改良了各種主食。雖然主食的來源很少,但中國人仍然用不同的方法和智慧來改進他們的生產方法和手段,創造出無數美味的食物。中國人的主食取決於天氣,這增強了他們的性格。你永遠不知道明天的天氣會怎麼樣,所以中國人習慣於接受現實,盡最大努力改善生活。“一個人懶,就沒人給他錢。”老人說的是中國人骨子裏最相信的道理。其實中國人最喜歡抱怨,也最不關心抱怨,因爲爲了生存,還是要振作起來,安慰自己,然後繼續努力。

努力永遠不會白費。中國人在自然允許的範圍內,盡最大努力改良和創造一切對自己有益的食物,把豆做成沒有味道的豆腐,把米做成供宴飲的米酒。中國人在自然共存的過程中幾乎用盡了所有的智慧,爲的是把大自然能給予人類的東西發揮到極致;爲了把火代代相傳,把生命的全部智慧留給後人,然後像季節的莜麥和大米一樣快樂地看着自己的子孫後代。

今年過年回家祭祖。當我在先人墓前把餃子和酒倒進燒過的紙灰裏時,我突然想到,祭祀先人的真正意義也許在於對先人的感恩,而不在於他們所謂的陰靈的加持,而在於他們努力把活着的智慧和活着的智慧代代相傳。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4

這幾天,媽媽說新出了一個片子叫《舌尖上的中國》,很好看,很饞人。也要給我下載看看。

一開始,我還以爲《舌尖上的中國》是一些什麼新的理論呢。可一看才知道都是講一些香甜可口的美食。什麼螃蟹、魚、蝦、海蔘……反正大多數都是我的最愛。而且還有它們的生長以及製作過程。一共有七集,每一集都有不一樣的美食:有酸甜可口的醃白菜;有濃香的糯稻;有噴香的烤鴨。特別是人家捉魚捉蝦的過程。那活蹦亂跳的魚和那些生長充沛的糯稻,還有在淺海海底摸海蔘、海膽、鮑魚的潛水員,彷彿就在我的眼鏡面前動着,讓我想跳起來抓住那些屏幕上的美食。片子的場面很多都在廚房裏,上面都是實際的聲音。每當我聽到那些油在鍋裏發出的“嗞嗞”聲時,我就覺得肚子餓了。還有那些從地裏刨出來的筍,炒的時候鏡頭直接對準鍋,那些筍白白得像小孩兒一樣可愛。還有那大廚們神奇的刀功煮功。他們可以把豆腐切成像頭髮絲那麼細的長條,還可以半小時煮好一隻大肥豬。非常令我佩服。最好玩的就是樓頂菜園了。夏天一到上面就是一個大涼篷,很壯觀。秋天結的小瓜一個就足以包一大盆水餃。我的菜園子還是自愧不如啊!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增加了我們做飯的興趣,可是我一看見上面的美食就不想吃我們家的飯了。說實話,我是實在想撲倒電腦屏幕上大吃一頓去的。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5

自然,主食,轉化。中國人在本身所處的自然條件下,馴化改良出了各種不同的主食,儘管主食的來源只有很少的幾種,但是中國人還是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智慧改進製作方法和手段,創造出數不盡的美味食品。中國人的主食是靠天吃飯,這磨礪着中國人的性格,你永遠不知道明天的天氣如何,所以中國人習慣於接受現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人懶就沒人給他錢”,老人家說的就是中國人在骨子最爲篤信的真理。中國人其實是最愛抱怨的,但也是最不把抱怨的事當心頭事的,因爲爲了生存,爲碗中舌尖的一口飯食,還是得振作精神,安慰自己,然後繼續付出自己的努力。

努力永遠不會白費,中國人在自然所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的改善和創造一切有利於自己的食物,把豆子做成百味不爭的豆腐,把稻米做成可以宴飲的米酒。中國人在於自然共處的過程中幾乎利用了自己一切的智慧,爲的只是把自然能給予人類的事物發揮到最極致的狀態;爲的只是在自然允許的條件下,薪火相傳,留給後代自己所有的生活智慧,然後樂然得看着自己的子孫有如一季一季的菽麥稻穀,連綿不絕。

今年過年我回家祭祖,當把將餃子和酒倒進祖先墓前燃盡的紙灰時,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也許祭祀祖先的真正意義在於感恩祖先,不是他們所謂的陰靈庇佑,而是他們將世世代代生存生活的智慧延綿不斷流傳下來的努力。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

這幾天,媽媽說新出了一個片子叫《舌尖上的中國》,很好看,很饞人。也要給我下載看看。

一開始,我還以爲《舌尖上的中國》是一些什麼新的理論呢。可一看才明白都是講一些香甜可口的美食。什麼螃蟹、魚、蝦、海蔘……反正大多數都是我的最愛。並且還有它們的生長以及製作過程。

一共有七集,每一集都有不一樣的美食:有酸甜可口的醃白菜;有濃香的糯稻;有噴香的烤鴨。異常是人家捉魚捉蝦的過程。那活蹦亂跳的魚和那些生長充沛的糯稻,還有在淺海海底摸海蔘、海膽、鮑魚的潛水員,彷彿就在我的眼鏡面前動着,讓我想跳起來抓住那些屏幕上的美食。片子的場面很多都在廚房裏,上頭都是實際的聲音。

每當我聽到那些油在鍋裏發出的“嗞嗞”聲時,我就覺得肚子餓了。還有那些從地裏刨出來的筍,炒的時候鏡頭直接對準鍋,那些筍白白得像小孩兒一樣可愛。還有那大廚們神奇的刀功煮功。他們能夠把豆腐切成像頭髮絲那麼細的長條,還能夠半小時煮好一隻大肥豬。

十分令我佩服。最好玩的就是樓頂菜園了。夏天一到上頭就是一個大涼篷,很壯觀。秋天結的小瓜一個就足以包一大盆水餃。我的菜園子還是自愧不如啊!

《舌尖上的中國》雖然增加了我們做飯的興趣,可是我一看見上頭的美食就不想吃我們家的飯了。說實話,我是實在想撲倒電腦屏幕上大吃一頓去的。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7

每逢週五,對於“吃貨們”來說,必不肯錯過21點準時端坐在電視機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國2》。這個一檔關於吃的記錄片,最近特別的“熱”、特別的“火”,要是誰沒有看過的話。哈,一定會被人笑話“out”了。

對於我來說,怎泥拱、香椿煎蛋、紫蘇炒螺螄等食物不斷撞擊着我的味覺神經。我對媽媽說,你什麼時候會做這些菜啊?媽媽說,我會盡量學的,爲了我的寶貝!

以前經常聽到賣切糕的很騙人,但我一直不知道什麼是切糕。晚上終於看到廬山真面目了。我感覺這麼美味的食物這麼會是騙人的工具呢?

《舌尖上的中國2》還有一點讓我看起來感覺很爽,就是畫面太美了。感覺比我看的任務動畫片都美。

“在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經歷着太多的苦痛和喜悅,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裏,而把幸福變成食物,呈現在四季的餐桌之上。”這是節目的最後說的一句話。雖然我不大懂這是什麼意思,但是我不知道爲什麼我卻很喜歡這句話。

看完今晚的《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時節,我跟媽媽說,以後每一集我都要看。太好看了!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8

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遼闊造就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一種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爲它激起的口水使我們興奮,也因爲從各地的飲食中我們“看”到了家裏的味道。

離開家久了,就經常會想起家裏的一碗飯一桌菜。也許我們並不懷念故鄉,也許只是故鄉對我們魂牽夢縈。

養蜂的女人說,結果我跟她結了婚,風餐露宿的,辛苦得很。出海的女人說,這海洋的鈔票難掙,沒有牛勁馬力難吃海洋衣食。這些都是生活給人的最樸素最直接的感受與經驗。這些感受與經驗,在作家那裏寫成了文字,在詩人那裏吟成了詩,在母親那裏變成了嘮叨,煮成了飯,炒成了菜。我想,對很多人來說,生活都是不容易的,甚至是艱辛的。朝五晚九,餐風飲露,爲的不過是一家人能吃飽穿暖,不過是回到家裏能好吃好喝一頓,能安逸巴適睡上一覺。

也許我爸媽的飯菜做得並不那麼好吃,但是我總是會想吃它,也許我想吃的只是那種味道,別人無法做出來。

行走一生的腳步,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承千年的信仰,樸素而有力量。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會不會有那樣一種味道,我後來再也沒嚐到過?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9

在25歲的年紀,比物是人非更能讓我覺得悲涼的詞念做背井離鄉。苗族的女孩哭着說,我知道他們馬上就要離開了,可我什麼都不能做。我最愛的'老人也曾哭着對我說,你怎麼一年纔回來一次,你爲什麼不留在家裏。

我關於美食最深的記憶,都來自於我的外婆,她長於西北,擅長麪食,會用自家種的蔬菜做各種各樣的醬料,醃菜,會創新出大受歡迎的菜式,她清楚家裏每位成員的偏愛。看這樣一部記錄片,讓我腦中的回憶開始一幀幀閃現,彷彿一切都是那樣的清晰,讓我清楚地看見外婆從菜圃裏摘下幾個番茄,碎碎剁醬,慢慢熬製,再從醃菜罈子裏舀出黃黃的胡蘿蔔,青青的黃瓜擺在碟子中,然後把與好的面切條,只等水開煮下。這樣的情景像是紀錄片一樣彩色,清晰,甚至一舉一動都在放慢動作。再沒有比中國人更注重口腹之慾的了,每次回家,離家必伴着各樣的家鄉小食,水果,家是我的鎧甲,是我的軟肋,家鄉的食物,用人類最原始的需求告訴我,那是我永遠無法拋下的地方。總有一天,我要回去,用我所有的努力。

這樣一部喚醒情感,用心去做的紀錄片,比一千部投資巨大的爛片都來的有意義。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

中國中央電視臺多個頻道推出了一套名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在其播出之初,便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流傳甚廣。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吧。想來所料不差,便嘗試着欣賞了這個饒有趣味的節目。

本片介紹了華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飲食差異以及烤松茸油、燜春筍、雪菜冬筍豆腐湯、臘味飄香醃篤鮮、排骨蓮藕湯、椒鹽藕夾、酸辣藕丁、煎燜魚頭泡餅、煎焗馬鮫魚、酸菜魚、松鼠桂魚、侉燉魚等不同地區的風味小食。與其它那些花哨的飲食類的節目不同,這個節目的真誠、樸實帶給我們更多的是超越美食的思考。從中我瞭解到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食物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在更深一步的思考時,對處在“舌尖上”的中國又有了更深的瞭解——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都是中國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我們應該珍惜大自然的恩賜,感謝的那些通過勞動與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1

近日來,中國中央電視臺推出了一套名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節目,播出之初,取得了很高的收視率,廣泛流傳。

《舌尖上的中國》,以一種最簡單的解釋,那大自然的恩賜,故事的主食,轉化的靈感,時間的味道,廚房的祕密,五味調和。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在不同的地方自由行走中,展現各地民族風情習俗,呈現在面前是童年回憶之一。那些普通的人,善良淳樸,與現代城市文明獨特的田園生活,傳統一脈相承,技能代代相傳,記在心裏。表達一種愛和敬畏自然,一種隱藏在背後的中國菜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文化遺產緩慢下降的擔憂,一種中國食物含有親情,愛心的宣揚。讓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 ,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來之不易。

《舌尖上的中國》中提到一種苗魚,是湘西苗族人民的美食烹飪魚,辣尤其之重。做苗魚功夫在於煎功上,是講究以文火慢慢煎,把魚炸香脆而不是炸糊,火候不容易掌握。配料是青椒爲主,比例是五五。魚有辣味,椒有魚香,湯既魚味也辣味。起初入口很香的氣味撲鼻而來,吃起來既香滑柔軟,有鱗片的皮吸收也有很多的湯,咬魚皮時湯水溢出,別有一番風味。《舌尖上的中國》記錄是美味的食物,也是中國吃苦耐勞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2

今天,我看了一個關於《舌尖上的中國3》的視頻短片,頗有感觸。

看過視頻,我知道了:原來在酸甜苦辣鹹這幾種味道里,辣最年輕,也最刺激。貴州遵義市,是一個吃辣很普遍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把辣椒當做下飯菜來吃的地方。在外地工作的貴州人,經常會隨身攜帶一瓶辣椒醬,既是懷念家鄉的味道,又是對辣椒的忠誠。在成都的菜市場裏,辣椒遍地都是,隨處可見。很多成都人對辣椒都有着一種說不出的喜愛之情。想想我們廣東人,我們對辣椒的感情是不深的,因爲辣椒不常吃,只是在做菜時,偶爾放一點提味。

說完辣椒,我再來說說白菜。冬季的中國東北,很多人都會吃白菜。它對於東北人的意義,不僅僅是由衷的喜愛,而且是打小的飲食習慣。東北天氣嚴寒,一到冬天便很少有蔬菜供大衆食用。沒有了當季的新鮮蔬菜,那麼白菜自然就成了首選。對於東北人來說,醃酸菜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用新鮮的白菜來醃製,味道會更好。這件事看起來難,但做起來卻很簡單。醃好的酸菜可以配魚煮着吃,也可以和肉攪拌在一起,包成酸菜餡兒的餃子。時代在變,大家的口味也在調整,可對於大多數的東北人來說,不變的就是對酸菜的熱愛。

我覺得,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美食,不同的美食又有着不同的味道,我們應當享受這種美妙的味覺之旅。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3

今天中午和may,Jin一起吃飯時,may問我你看了《舌尖上的中國》了嗎?

我很奇怪她問我這個問題,因爲她知道我哪有時間看電視啊。尤其是國產的電視劇之類的,前一陣子Jin在吃飯的時候大談什麼甄嬛傳,我很不客氣要求她立刻停止,換個話題,實在要談電視也得談《downton Abbey》。

may說這是紀錄片,拍的很好,陳曉卿拍的,據說籌備了十年。

陳曉卿啊,這麼巧呢。昨天晚上我整理照片時還看到07年夏天我組織他和Heidi帶着三個孩子一起去法國的照片。

我們從巴黎到盧瓦爾河谷,然後一直到瑞士邊境的小鎮chamonix。他給我們拍了很多照片。

一路上都是他開車,我找路。很佩服他的記憶力,他不認識法文,竟然能記住路過的餐廳的名字。當我說東他說西時,往往是他對,然後他就說:“小陳啊,你真厲害啊。”

我的安排不是非常令他滿意,我定不是三星的的酒店就是四花的城堡。他覺得我們可以在住的方面節省一點,省下的錢他需要給他當時的女友買包包,而我很不善解任意地把巴黎的購物時間縮短了,因爲我自己沒有購物的愛好。

回國以後,他請我們吃了飯,還把所有的照片沖洗了出來,最讓人感動的是他還裝裱了一堆我們的照片。

我知道他是美食家,所以有時請客不知去哪裏時,會給他發短信,他總是給出不錯的推薦。

曬幾張他拍的照片吧,很感謝他的照片,他辛苦的開車。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4

作爲一個正宗的吃貨,《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我的饞蟲幾乎都被瞬間激活了。那些看似簡單卻美味的食物讓我對中國各個地區的美食有了新的認識。第二季播出前看過預告。除了美食,似乎還有很多更簡單的工人在感動我們。

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似乎更加腳踏實地,表現出更多簡單的工人食品,更多普通工人出現在我們面前。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生活中的一切,給我們帶來了如此多的情感。第一集主要講腳步聲,從養蜂夫妻追逐花期,逐漸消失在這個時代的邁克,在海風中捕魚的漁民,趟過山川採集蘑菇的老人,以及在十幾米外捉到只有五釐米長的跳魚的父親。這些都告訴我們,食物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所謂的“家”的東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纔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白馬站隊讓我對素菜多了一點感動。爲了給家裏帶一塊蜂蜜,他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爬了40米的樹……那種簡單可口的蜂蜜,是白馬一家對於食物的最高追求。

時代在變,我們吃的東西也在變,一切都會繼續發展。希望這些簡單美味的食物永遠不要消失,永遠帶給我們更多更好的感受。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5

近來,中國中央電視臺多個頻道推出了一套名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節目,在其播出之初,便取得了極高的收視率,流傳甚廣。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吧。想來所料不差,便嘗試着欣賞了這個饒有趣味的節目。

本片介紹了華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飲食差異以及烤松茸油、燜春筍、雪菜冬筍豆腐湯、臘味飄香醃篤鮮、排骨蓮藕湯、椒鹽藕夾、酸辣藕丁、煎燜魚頭泡餅、煎焗馬鮫魚、酸菜魚、松鼠桂魚、侉燉魚等不同地區的風味小食。與其它那些花哨的飲食類的節目不同,這個節目的真誠、樸實帶給我們更多的是超越美食的思考。從中,我瞭解到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食物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在更深一步的思考時,對處在“舌尖上”的中國又有了更深的瞭解——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都是中國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我們應該珍惜大自然的恩賜,感謝的那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我認爲這個節目最重要的不是味覺上的享受——平心而論,在視覺上比這個紀錄片的色澤好得多的遍地都是,而是淳樸的人,人生觀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