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觀後感(通用7篇)

學識都 人氣:4.47K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紀錄片觀後感(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紀錄片觀後感(通用7篇)

紀錄片觀後感1

海洋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今天我就解開了這個謎團。6月19日,我們小記者團來到省圖書館一起來觀看《海洋》這部紀錄片。

影片一開始,場面令人震撼:在幾千萬年前,在碧波盪漾、一望無垠的海洋中,成千上萬的海豚像小潛艇一樣在海面上朝着同一個方向忽上忽下地飛馳,它們把大羣的沙丁魚聚集起來,當魚羣被趕到海面的瞬間,一直在空中等待機會的海鳥像萬箭齊發似的扎進海里,嚇得魚羣四處逃竄,正當海鳥們在海面上盡情的邊美食着邊遊弋着,最後出現了龐然大物——鯨魚,嚇得鳥兒振翅逃向空中。……它們就這樣維持着海洋世界的平衡。通過影片我還認識到以前從沒見過的各種海洋生物:章魚、世界上最大的鰩魚、竹莢魚羣、像狗一樣叫喚的和海水嬉戲的海狗、會唱歌的座頭鯨、吃海草的海龜等,它們好可愛!它們在廣闊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着。這個時代還是屬於它們的,它們無拘無束的繁衍着。它們的世界好讓人羨慕!

幾千萬年過去了,到了航海時代,人類開始探索海洋,發現了海洋資源的豐富。人們開始無節制地消耗資源,亂捕亂殺海洋生物。例如一艘漁船在鯨魚多的地方撒下網,他們正好撈上來一條鯨魚寶寶,然後趕緊用刀剁下它的腦袋,這下可激怒了10只鯨魚,開始猛烈撞擊漁船,漁夫們一看,趕忙把小鯨魚扔進海里。可是鯨魚們一看小鯨魚死了,更加怒不可遏,把尾巴甩起來擊在海里,捲起波濤洶涌的浪花。最後把漁船擊沉了。鯨魚們圍着小鯨魚哀鳴,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我想:“它真可憐呀!”我要大聲呼籲:讓我們熱愛海洋生物!拯救它們吧!

地球有兩個極:一是南極,二是北極。這兩個地方沒有遭受破壞,動物們依舊快樂的生活着。然而片中我們看到,由於環境污染,引起地球變暖,導致北極圈的冰面縮小,有一艘商船已經進入北極圈了,動物們開始遭殃了。直到衛星發射太空的時候,人們才驚奇地發現,咱們的地球是多麼的骯髒,許多海洋物種消失了,人類已經打破了海洋生物的平衡!人類開始醒悟:地球是人類和海洋生物的共同家園,保護環境,不亂捕濫殺,生命才能得以繁衍生息!

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共同拯救海洋世界吧!

紀錄片觀後感2

觀看了《王大珩紀錄片》後我深深的感到從事一項科學事業是多麼的神聖。王大珩院士的事蹟感人肺腑,用去自己畢生的心血,換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尊嚴,是何等的偉大。我看到了一位敢於向科學挑戰,敢於向世界挑戰,不畏懼艱難險阻,充滿愛國熱情,更對科學充滿信心和決心的偉大科學家。

我真正的瞭解到王大珩不僅僅是我們的老校長,一手創辦了長春理工大學,更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一代宗師,是新中國光學事業的締造者之一,爲中國的光學發展,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對我國的光學能夠發展壯大,一直能夠達到先進的水平,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

王老校長將畢生精力獻給了國家的光學事業,從國家戰略層面指揮佈局,是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是一位功勳卓著的‘戰略科學家’。他對待科學態度嚴謹,持之以恆,敢於向科學挑戰,向權威挑戰。那種對祖國忠貞的熱愛情懷,爲祖國的富強、民族的振興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令人由衷的敬仰,面對這樣一位捨身忘我、心懷祖國的科學家,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我們內心的感情。大漠的孤煙,試驗的鐵塔,黑色的蘑菇雲,炫目的火光即是對他一生最好的寫照。這不僅折射出王老校長追求科學事業的執着精神,更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那顆赤誠深沉的愛國心。作爲當今祖國的青年,我們更應擔當起一份建設祖國的責任。

王老校長作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時刻胸懷祖國和人民,一生情繫科技事業,爲科學事業奉獻了自己的畢生精力,從他的上,可以看到熾熱的愛國情感、堅忍不拔的的奮鬥精神、淡薄名利的高尚品質。作爲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典範和楷模,雖然他經歷的時代已經過去,但他的精神深深的烙印在我們心中,永遠不會過時。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不論我們將來走多遠,都時刻不能忘本,有自己的做事原則,不爲金錢所動,不爲淫威所屈。有幸能成爲光學搖籃——長春理工大學的一份子,我們更應該要發揚王老校長的精神,繼承發揚“兩彈一星”的精神財富,秉承愛國之心,做新時代的科學知識分子。腳踏實地,勤奮刻苦,向着自己的夢想邁出堅實的步伐。相信終有一天,我們也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爲祖國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紀錄片觀後感3

星期四的下午,外面陰雨綿綿,又是一節體育室內課,老師推薦我們看湖南衛視的紀錄片《變形記》。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片中講了我們的主人公易虎臣與吳宗宏互換七天,體驗他人的生活。易虎臣,一個深圳市的少年,家境富裕,討厭學習,是一個典型的城市公子哥,而吳宗宏來自於桂州的一個小山村,家徒四壁的他卻是樣樣能幹、孝敬父母。就是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孩子要變形七天。先看看貧酸的吳宗宏,在編導的帶領下,他乘坐飛機一路顛簸地來到了易虎臣家,並很快加入了這個大家庭。在這七天裏,吳宗宏做的兩件事讓我們頗爲感動:一、易媽媽偶感風寒,拉起了肚子,小吳親手熬了一碗粥,送給了在醫院的“母親”,一口一口地餵給易母吃;二、易家母子倆即將過生日,小吳決心勤工儉學,爲“娘”與“妹妹”獻上了禮物,還把易父給他的1000元錢用在上面。在深圳這個大城市裏,吳宗宏經歷了太多的第一次。

而遠在桂州的易虎臣的第一次也不少,那裏的生活環境出乎他的意料,比他想象的還要差。半夜睡覺有老鼠上牀、凌晨要上山採松脂,這些對當地同學司空見慣的事卻是易虎臣前所未聞的第一次。其中有一段催人淚下的情節:公子哥小易幫助小黑找到了六年前誤傷別人被關在西雙版納第一監獄的父親,見到父子倆終於團聚,所有觀衆都喜極而泣。

七天變形很快要結束了,深圳的同學們爲山區孩子捐出了成千上萬的錢,時光流逝,易虎臣與吳宗宏又回到了自己親生父母的身邊,繼續了自己的家庭生活。說到這裏,大家或許要問:易虎臣當初是出於什麼動機要參加《變形記》的?答案是想一部蘋果手提電腦,可回到家中卻隻字未提,或許他懂事了,明白了父母掙錢的艱辛與不易。

一邊觀看紀錄片,一邊聯繫了我的生活實際:我家雖然不是富甲一方,但與山區的孩子相比卻是一個天一個地,大家雖然無法真切地體驗山裏孩子的生活,但是我們更應從尊老愛幼、勤奮刻苦做起,早點與爸爸媽媽分擔一些義務,願山區的人們有一天能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擺脫貧困,能更好地與經濟發達地區攜手共進、和諧共處。

紀錄片觀後感4

人之初,性本善,基於家風,起於家風。

吾幼家貧,兄妹衆多,父母雖辛勞,仍有捉襟見肘時,但不失誠實之本分。七十年代中期,家鄉旱災,糧食減產,肚子鬧荒。生產隊秋收分糧,父母回家複稱,多出五六斤,連夜送回。吾不解,父母教導“不是自已的不能拿。惡念一生,惡貫一生!”八十年代初之寒假,隨父母、大哥到幾十公里外修公路,寒冬臘月,風削手裂,有人如廁實躲借宿民家烤火,吾亦學之,被父母擒出:勞之誠,民之本;耍奸滑,萬人噴!

踏實做事,本分做人,是父母打小時的教導,時刻拴掛在心。後參軍、入警,一直當做座佑銘,也遇誘惑、惶恐,卻未放棄。吾感才疏學淺,智力低下,唯負組織培養、領導希望、同事信任,唯小心謹慎、如履薄冰,別讓自己砸了鍋。與人初識,讓人高冷難處,久之,忠厚誠實之人。吾非聖人,也抱怨牢騷,也嘆時事不濟,但不偏執不輕狂,份裏份外,只要領導交辦、只要受領任務,便百分百應對,哪怕八分能耐,也要盡十二分努力,心方安。工作如飯碗,吾曾放言:能力再強,離開單位啥也不是!

前年底受命參與某輿情處置,時感身體不適,低燒頭暈,仍全力赴之。連續夜戰,甚至夜趕兩稿,通宿未眠,質雖不高,幸未遺漏。後爲終審報告反覆修改,幾宿未安,唯恐能力不濟,有負使命。日繼復年,加班加點,習以爲常,然家屬不解,初有抱怨,後也習慣,進而理解支持,實仍大幸。

工作三十年,最大的感悟是:幸運總會光臨勤奮兒。無論是部隊還是警隊,從未送過一分錢、一份禮,也未認過一家領導門,更未爲個人前途擔憂過,但組織和領導卻給予許多,有的甚至超出自身付出。譬如競爭正科職位,能力強吾者多不勝數,但幸運之神光臨,是組織的培養、領導的關愛、同事的支持。尤爲吾查出腫瘤治療以來,市局黨委和楊局、何局等領導,指揮中心支部和所有同事、戰友,對吾關愛有加,不僅到醫院看望,還時時電話問候鼓勵,在經濟上給予幫助,在心靈上給予安慰,讓吾勇氣倍增,此時家屬也欣慰“你人緣真好!”吾知自已不善言辭,更不善表達,歌功頌德、言不由衷的事做不來,有的只是一份真心。

吾當保留真心,繼續前進,戰勝病魔,不負組織、領導和同事們的厚愛,早日歸崗,本分工作。

紀錄片觀後感5

參加工作進入鐵路建設隊伍,接觸了很多老一輩鐵道兵。聽着鐵道兵戰士志在四方的歌曲,觀看《永遠的鐵道兵》紀錄片感受着鐵道兵35年的歷史和中鐵建近30年的輝煌。

鐵道兵是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光榮的戰鬥序列中,一支承擔着特殊使命,以忠誠敬業、奮勇向前、志在四方爲精神的英雄部隊。無論是在硝煙滾滾的戰場上,還是和平建設時期,面對艱苦的環境工作條件,鐵道兵指戰員以不怕苦不怕累、無私奉獻、無限忠誠的高尚情操,以四海爲家、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的高昂鬥志,建設打通了無數的鋼鐵通道,爲建立革命戰爭的勝利和祖國的繁榮昌盛立下了赫赫戰功。

“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鐵道兵前無險阻;風餐露宿,沐雨櫛風,鐵道兵前無困難”,已成爲鐵道兵和鐵建人的真實寫照。

解放前,鐵道兵是一手拿着槍,一手拿着工具的戰士,敵人來了拿槍打,敵人退了修鐵路,把鐵路修到敵人家門口,把戰爭補給及時運到前線,爲革命戰爭勝利奠定了基礎。無論走到哪裏,他們沒有任何的怨言,只要國家需要,他們必先勇往直前。他們在艱難的歲月裏,天當被、地當牀,用手抓,用肩扛,修築了一條又一條的“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解放後,國家落後的工業基礎和交通設施,嚴重製約着國家的發展。爲了打通國家交通運輸線,深山裏、大河邊到處都可以看到鐵道兵的身影。工地的便道沒有修通,鐵道兵戰士們就肩挑人扛,水運馬馱,把大批機械、材料搬到隧道口、橋墩旁。大型機械搬不動,就把它“化整爲零”,拆成小部件,一件件擡上人跡罕至的高山,打通了一條條隧道,修築了一座座大橋,爲新中國鑄就起了一條條鋼鐵運輸大動脈。

鐵道兵84年專業到中國鐵建,成爲築路工人,“軍魂不散,再展雄風”是這隻隊伍繼承下來的光榮傳統。雖然他們脫下了軍裝,摘下了軍帽,但是他們沒有丟下鐵道兵的作風,沒有忘記鐵道兵的傳統。我們這些新生代的中國鐵建員工永遠不會忘記鐵道兵的輝煌歷史,將繼續傳承鐵道兵光榮傳統,在中國的鐵路建設中再創輝煌,續寫着鐵道兵的傳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