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于丹老師講座》有感

學識都 人氣:1.06W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于丹老師講座》有感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觀《于丹老師講座》有感

觀《于丹老師講座》有感 1

老師常講:“百善孝爲先。”我總是一知半解的,直到星期六早上看了于丹老師“感恩教育”的講座,我才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講座一開始,于丹老師的故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有個小男孩坐在樹下哭,大樹問他:“你爲什麼哭?”小男孩說:“我要上學,可是沒錢交學費。”“孩子,把我的果子摘下來,拿去城裏賣,你就能讀書了。”於是,男孩就把果子賣了,讀了書。大樹很快樂。時光流逝,男孩漸漸長大,當他有了煩惱,大樹總是默默地幫助他:用樹枝給他蓋房子,用樹幹給他做船,用樹根讓他歇歇腳。

于丹老師又說:“這個故事聽起來好像很殘酷,但兒女的一生,不就是從父母身上獲得了那麼多的東西嗎?父母付出的是他們生命中最寶貴的愛。”看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爸爸、媽媽每天辛苦地工作,回家還要馬不停蹄地做家務。我們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挑三揀四的,從不爲父母想一想,真不應該!故事聽完了,我的心裏堵得慌,偷偷看看媽媽,也若有所思的。我暗暗下了決心,一定好好改改。

星期天,媽媽聽說曾外婆回外婆家了,就帶我去看望她。一進門,我就大聲說:“阿婆,我來看你了!”阿婆拉住我,把我從頭到腳摸了一遍:“長高了,長高了!”要是平時,我早跑開了,可今天我卻不跑了,我知道阿婆的眼睛看不見。吃飯時,我一個勁地給阿婆夾菜,還把自己最喜歡的蛋糕送給她當點心。阿婆直誇我長大了,我高興得如脅下生翅。

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好像一下子懂事了,我懂得了要孝敬父母、珍惜父母的愛,用愛去回報愛。

觀《于丹老師講座》有感 2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往往有着迷茫,有着煩惱,有着憂愁,這時,我們往往需要一盞明燈,指引我們走出困惑的迷霧。我觀看了《于丹老師講座》,感觸頗深。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絕不能忘記孝。孝心是萬德之本,古人云,“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從古代至今,成千上萬人都在遵從百善孝爲先的理論:漢文帝劉恆,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參以孝著稱,一天,家裏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揹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晉代郭巨因家境困苦,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

成長的道路中社會是必經之路,而社會之中,人際關係是最重要的一環。二加人才是仁,師生。朋友。夫妻。子女……現代的社會關係,大多是由兩人組成,但是目前無數的青少年正在被人際關係所束縛,無數孩子沒有朋友,不知怎樣與同學交流,,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的成長,應該放在人羣之中,自然之中,社會之中而不該是在電腦與書桌旁,成長不是填鴨式的接受前輩的.教育與理念而是應該經過自己的總結與努力。

成長,是每個人必經的道路,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同一條佈滿荊棘的的道路,而信心如同一把利劍,幫我們披荊斬棘。人生的路並不筆直,但自信可以伴着我們,飛躍一條條不平坦的溝壑,跨越一個個深深的坑洞走向成功的康莊大道。青春只有一次,一個人想要寫下無悔的青春,就要點亮自信的明燈,就要對自己的力量懷抱堅定的信念。自信,可以說是英雄人物誕生的孵化器,一個個略帶徵服性的自信造就了一批批傳奇式人物。然而,自信不僅僅造就英雄,也成爲平常人人生的必需,缺乏自信的人生,我相信必是不完整的人生。請記住:一定要充滿自信,因爲人生需要自信,自信讓人成功。

于丹老師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她教我們應怎樣做人,以後我們應在生活中不斷的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