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老師好》有感5篇

學識都 人氣:1.34W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老師好》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老師好》有感5篇

觀《老師好》有感1

他,守着三尺講臺,任憑粉筆的煙塵,吹白耳鬢的黑髮;他,守着青燈如豆,任憑歲月的利刃,在眼前劃下溝壑。

編織的蝴蝶翩躚,拉開了記憶的長卷。

苗宛秋,南宿一中一名普通的教師。1985年9月推着學校獎勵的自行車雄赳赳、氣昂昂地走進校園,接受來自旁人羨慕的目光。作爲三班的班主任,他的碩固與不懂變通使三班的同學憤憤不平,人送外號苗霸天”。他,一生勤勤懇懇、善良樸實,專心地做着與教育事業相關的工作。一生養育桃李天下,換來聲聲老師好”。

苗老師,走進了三班,成爲了三班的班主任,一開始與學生的關係冰火不容,學生怎知這位古板的老師竟然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他,可謂是光榮的人民教師中最高潔的那個。每年被評爲優秀教師”,卻沒有一套房子。因爲他不巴結別人,他也不願去巴結他人。在他的內心深處,有着那塊柔軟的地方,他小心翼翼地守護着。

他,可謂是光榮的人民教師中最無私的那個。家境貧寒,但並不隨波逐流。鄰居教師爲了補貼家用,給學生補課收費。他無償補課,只是希望更多的學生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不負青春。

他的青春也曾有過遺憾,但他還是笑着面對生活。

1965年,他的高考成績全縣第一,如願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但由於家中的成分高,被迫取消了錄取的資格。最後考了師範,做了教師。

他是個可愛可敬的人。幫助關婷婷成作文長,教會洛小乙做人劉昊生病,家中有困難,主動關懷,並送去了自己幾個月的工資,這位學生才得以去縣城進行更好的治療;高考前夕,給每位學生一塊巧克力。小小的心意,既是對他們高考的鼓勵,又是對他們努力的嘉獎。

他是個可畏可佩的人。初到三班雷厲風行,辦事果斷,威力震懾了三班全體同學。因此,學生與他格格不入,經常打他的自行車的主意。洛小乙爺爺生病住院,毫不猶豫地騎自己的自行車載着洛小乙去醫院,

最後自行車丟了,也只是擺擺手這下,你們就不會再爲難我的自行車了。”

三年來,苗老師早已是三班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是他,鑄就了這個積極向上的集體;是他,包容了這羣慢慢長大的孩子。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着一次次傷感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

見了你們,我纔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黑板留下的遒勁有力的字,似乎可以看見苗老師一筆一劃寫的背影。他的不告而別,也許是出於他心底的自責。

編織的蝴蝶停留,合上了記憶的長卷。

現在的我,是一名初二學生。再過一個月,便脫離這個相守兩年的溫暖的集體,加入一個充滿未知數的新集體。但不說再見,感謝您,可親可敬的老師們!

天涯海角有盡處,只有師恩無窮期。願以後的路上,再遇老師,再說聲老師好”。

觀《老師好》有感2

《老師好》這部電影由於謙、湯夢佳等主演,這是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在教育的道路上,有很多不一樣的聲音,但是對於每個老師來說,自己的學生在能今後的道路上能選擇正確的方向就足夠了。

首先,先感謝一下“教師”這個羣體。在劉慈欣筆下的小說中,外星人不理解居然人類會有一大批放棄勞動生產,專業從事“知識的代際傳遞”的'羣體。(《鄉村教師》)然而,在我們這個弱小的種羣發明新的知識學習方法之前,這樣的“犧牲”仍無法避免。于謙在本片中飾演一名八十年代面對“問題班級”的模範高中教師,希望孩子們實現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聊聊這部片子吧。總的來說,作爲青春片,在劇情上算是基本合格。臉譜化的學生形象,刺頭、學霸、班花……八十年代的兄弟情和閨蜜情都有較好的展現。“自行車”作爲全片的線索,“癌症”、“早戀”、“車禍”等橋段雖俗套,但講述完整可信。本片結尾,沒有對“高考”和衆人結局描寫,僅突出苗老師的“不告而別”(難道人民教師就不該對妻兒負起責任嗎?)覺得有些突兀。沒有驚喜,7.5分可。

于謙老師“相聲皇后”在影視劇上的演技還是遠勝郭老師的。俊男美女的新生代演員演技在線,期待他們今後的發展。吳京、艾倫、張國立、喬杉、孫越等一大批“德雲一家人”的友情客串給本劇平添不少喜劇成分,衝這些,本片還是值得進影院一看的。

藝術基於生活,又超脫於生活。我覺得不必斤斤計較影片中所有細節的可行性。每一個人物,我們身邊都存在相似的原型,而通過“臉譜化”、“戲劇化”的加深,最終在“理想”和“真實”間拿捏尺度,這是戲劇。

老師是平凡人,他們也會追求學校分的福利房,會在意一年又一年評比的“優秀”榮譽,也會在妻兒的落魄中動課外輔導掙錢的心思。我們顯然不能苛求他們,要求他們全知全能。他們在我們之前出生,擁有更加豐富的社會經驗和知識儲備,給青春的我們以指引,已經足夠讓人尊敬了。感謝在最美好的時光,有他們作伴。

願天下所有教師身體康健,能有幸看到自己的桃李滿天下。

觀《老師好》有感3

每一段青春都值得珍藏,每一次遇見都值得懷念,每一篇故事都值得翻看......

青春就像是一本寫滿故事的書,我們含着淚一讀再讀。因爲這本書中:記錄着我們曾犯下的錯,記錄着陪我們長大的同學們,記錄着每一位教過我們的老師......

如今,有關青春的影片數量逐年增長,老套的故事情節以及類似的人物設定,使大多數觀衆心生厭惡。而《老師好》不同於其他青春影片,80年代的故事背景成爲了該影片的一大亮點。影片中講述了學生與老師鬥智鬥勇,情竇初開,心生嫉妒,集體募捐的各種小故事......

苗宛秋是一個收到了北大錄取通知書的優秀高中教師,他與衆多老師一樣嚴厲苛刻卻又細心負責。他作爲班主任接手了高一(3)班,這是一班調皮搗蛋的孩子。開學第一天,他們燙髮,塗口紅等各種違紀行爲被苗老師一眼識破。就是這樣一個老師,招來了學生的厭惡,學生們變着法地整蠱苗老師,連苗老師的自行車也連帶着遭殃。嬉戲打鬧的時光總是飛快,一躍進入高三,全班同學都進入了緊張的備考階段。品學兼優的安靜同學,利用放學後的時間幫助貧困的同學補習功課,苗老師得知此事後在家設立免費補習班幫助孩子們補習功課,被人舉報後,苗老師被迫停職。安靜同學在填志願時,找到苗老師徵求意見,借到苗老師的自行車去找縣長說明情況,在途中不幸遭遇車禍雙腿殘疾。苗老師雖得到了相應的補償,但是他不願繼續任教,選擇去鄉村小學教書直到退休。

曾經的我們總以爲事情會朝着好的方向發展;曾經的我們安於現狀;曾經的我們恨透了老師......臨近畢業對老師的感情越發深厚,才逐漸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才逐漸發現自己之前十分幼稚,以致於之後的努力都在爲前期的自暴自棄買單。可偏偏這時,各種煩惱在我鼓起幹勁的那刻一股腦地壓在心上。我們必須頂着壓力快步往前走,早已忘記來時的路。

影片中高三(3)班集體備考階段,不禁讓我想起了初三的美好時光。那年夏天,室外的太陽格外的耀眼,教室的風扇在吱呀吱呀地轉着,課桌上趴着的時被睏意纏身的我們。那年夏天,我被體育中考折磨得痛不欲生,拖着痠痛的雙腿,奔波於教室與宿舍樓之間。但是,那年夏天我過得特別充實,高度緊張地學習中,課間的閒聊,偶爾的趣事,冰鎮的飲料都成爲了我學習的動力。在那時,老師與同學們的關係也更近了一步。班主任總會在晚自習給全班同學發雞蛋或麪包,我們總是一窩蜂地涌過去。那時的我們深刻地意識到了老師不易,那時的我們對未來開始有了一點點輪廓。

青春的時光總是容易流逝,我們起初煩惱整個青春都將沉浸在無趣的學習中,後又慶幸我的青春無比充實。我們深知時間的珍貴,一次又一次地勸誡自己努力。卻不料敗給了脆弱得不堪一擊的意志力。待最後,纔開始拼盡全力,在中高考時企圖力挽狂瀾。中考和高考是人生的兩個重要轉折點,所有學生都在這緊要關頭與時間賽跑,與自己比拼。

青春永遠是我深埋心底的記憶,是我難以觸碰的傷疤,是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的小路。

觀《老師好》有感4

看過之後我收穫了滿滿的開心、大大的感動--可以說,我貌似感覺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樣乾淨自然的青春電影了:有笑有淚,有喜有悲,有青春的迷茫、叛逆、友情,還有心動……一切都是那麼的真實而動人,感覺就跟現實是一樣一樣的。

于謙飾演的苗宛秋老師,乃懷才不遇的北大中文系“錄取生”。這所以說他是“錄取生”,是因爲在那個年代,他的出身成分不好,沒能上成大學。但他的老師勉勵他“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他於是便去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鄉村老師。

身爲一個老師,他迂腐、固執,而且是比較嚴重的那種。把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考試分數看得很重很重,重到幾乎不近人情。因爲他覺得,只有那樣才能帶給孩子美好的未來;但他同時又很正直、善良,他在心底裏深深地愛着自己的每一個學生,孩子和教育在他心中有着相當重的分量,他把這當作他的生命中的重要部分來對待。

記得《無問西東》裏有這麼一句臺詞,“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裏給出的真心、正直、無畏和同情。”這句話我一直記着,我覺得苗老師就是這樣一個不完美,但卻令學生會一輩子記得的老師。

或許是因爲自己是一名小學的學生,《老師好》這麼一個其名不揚的電影,看後卻受益匪淺。人覺得這是一部還不錯的電影,值得一看,尤其推薦給老師或學生看看。

各行業都能有着自己的教師夢,用自己的所學和經驗引導和培養後輩。讓他們少走彎路,更好的認知社會,適應社會。

觀《老師好》有感5

“咔嚓!”照片定格的一剎那,影片也就結束了。一張黑白的老照片映在了屏幕上。在場的許多同學紛紛站起身來,給予熱烈的掌聲。而我和周圍的人卻還未緩過神來,陷入了沉思。確實,電影裏至純至深的師生情震撼到了每一個人的心,感人肺腑。

這部影片真實地記錄了一班高中生在高中三年與他們的班主任——下調到地方來的北大中文系教授苗老師,一位嚴厲卻不乏愛心的負責任的老師的相處情景。起初,他們竭力反抗苗老師不通人情的苛刻班規,紛紛“起義”,自行車無疑就成了“犧牲品”。但後來,隨着高考的逼近,師生間又開始相互理解、包容,自行車便成了師生情的承載物。

這部影片非常貼近我們,因而被廣大的學生所接受,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剛開始,我也和那些高中生一樣義憤填膺,對老師的專制而打抱不平,對班裏的奇聞軼事會心一笑,對洛小乙帶領同學們乾的每一樁“重大事件”拍手叫好,對老師出的洋相而歡呼雀躍。

然而,影片並沒有結束,它將鏡頭轉向高三。師生之間,仍然衝突不斷。但學生們觀察到了更多苗老師生活的細節:他騎車送洛小乙遠去的背影,他看到北大錄取書後的深思,他開補習班卻不收錢的無私,他被上級誤會卻無辯解的沉默……慢慢地,這些成了師生關係的調和劑,自行車化身爲師生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有一天,這個不容缺失的一部分遺失了。當學生們將它找回來時,迎來的卻是老師的怒火,面對班主任的呵斥,他們表現出了苦楚和不解,其他,有誰知道,老師比我們更苦楚更無奈啊!作爲老師,他既是我們的朋友,又得當一名稱職的教師,當朋友與教師衝突時,他毅然選擇了教師,爲的只是儘自己所能,將學生培養成材,長大成人啊!爲什麼苗老師要說教師這個職業難呢?因爲老師面對的,不是工廠裏的機器,也不是實驗室裏的試管,而是一羣活生生的人!還是一羣懵懵懂懂的青少年,負有引導他們健康成長的使命!

從一些細節中,我們可以更直觀地看出老師的良苦用心。比如:在洛小乙放棄學業,在社會上混時,唯一沒有放棄他的,是老苗。他騎着自行車走遍了全城,歷經千辛萬苦,在一家餐館裏找到了洛小乙,勸說他回去,扭轉了他的命運。這裏足以表現出老師對我們學生的關心。但日常生活中,仍然有同學說老師作業佈置太多,抱怨這抱怨那,那麼,回想一下這個片段,老師都是有苦衷的,在朋友和教師之間兩面爲難,大多數人平常只看見了老師嚴厲的一面,卻不曾想過:再硬的冰都是由柔和的水構成的,沒有仔細留意過老師作爲朋友的一面,老師的真正用意就被埋沒了,師生之間也就產生了隔閡。

那麼,如何消除隔閡呢?需要我們學生來努力。也許,我們與老師的交流不是一輛自行車,但也有其他選擇。比如,作業本上,堆滿了答案,紅勾或紅叉,這何嘗不是一種方式呢?只要我們留意觀察,無物不成篇。

影片裏,老師的臨別贈言,可否記得?“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纔給了我最好的時光”那麼,我也可以說:“我們不是在看完電影后才感受到師恩,而是它一直伴隨着我們,直至畢業。”所以——

我們是否欠三尺講臺上,粉筆春秋的老師們一個大大的擁抱呢?

TAGS:有感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