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吶喊》讀後感800字左右

學識都 人氣:2.24W

魯迅小說集《吶喊》,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接下來本站小編爲你們帶來《吶喊》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希望採納。

《吶喊》讀後感800字左右

《吶喊》讀後感【一】

第一次讀《吶喊》,初識那些文字與段落,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就躍立於眼前。隨着情節的變化,一幕幕血淋淋的場景,亳無遮掩的,赤裸裸的拋在面前時,我不禁胸口悶疼,陣陣噁心。

但在老師的引導下我繼續去讀這《吶喊》,再次的深入,我才真正讀懂了作者的意圖。他要用這毫無遮掩的現實去喚醒當時愚昩世人的覺醒。這吶喊是替當時底層未覺醒民衆的“吶喊”;這“吶喊”是喚醒當時社會良知的“吶喊”。無論是《貓與兔》中的黑貓與小兔;還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更或是《阿Q正傳》中的阿Q,他們都是弱小與當時社會底層民衆的代表,魯迅先生在用他們的故事吶喊,那是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吶喊。

《吶喊》中《藥》這一篇,更是把當時的社會現狀和民衆狀態展現的淋漓盡致。文中夏瑜是唯一清醒的人,卻被一羣愚昧無知之人所殺。茶館裏的“看客”更是麻木無知,把夏瑜的死,做爲茶餘飯後打趣的話題;當聞到小栓兒他娘華大媽,爲小栓燒的人血饅頭的氣味時,還不斷贊到“香”,這所謂的“香”就是他們善惡不分,黑白不辨的最好佐證。 有人要被殺害了(夏瑜)有來圍觀稱快的民衆;有想從中獲利的劊子手;有好似看到救命稻草般的老栓兒,一個冷漠的早晨,一個“劊子手”受到歡迎的城填,愚昧至極。

魯迅先生在用自己的筆來革命,他要用文字來揭露當時統治階級的醜惡和民衆的無知,《藥》一文中主要人物,一家姓華,一家姓夏,連在一起就是“華夏”,魯迅先生用心之良苦,喚醒民衆心之切可見非同一般。

魯迅先生曾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這即是魯迅魯迅先生的志向,也是魯迅先生的立場。

當我們面對深陷苦難和戰火的人們時,我們不但要有悲憫和同情,更要有責任和行動。魯迅先生用他的文筆,在舊中國的年代裏踐行着這一哲理。

讀《吶喊》我讀到了一代文人的,悲憫之心,大智之舉,家國情懷。

《吶喊》讀後感【二】

二百多年前,法國掀起了一場名爲“啓蒙運動”的革命,把西方社會帶入了文明——真正的文明;一百多年前,魯迅以筆爲刀,把舊中國陰暗的天空劃開一角。雖因形單影隻,時局動盪,其影響遠不及前者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但卻在那片傷痕累累的古國大地上描繪了曦光。然二者目的,皆爲啓蒙,盧梭曾《懺悔》,魯迅重《吶喊》。

《吶喊》作爲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包含了許多耳熟能詳的作品,刻畫了很多特點鮮明的人物。而他的行文中,似乎總是有一種風骨,猶如無形的紐帶將他描寫的人物串聯起來。這風骨,隱匿在魯迅的《吶喊》裏,隱匿在果戈裏的《外套》裏,隱匿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裏,隱匿在千千萬萬個文人哲人爲衝破禁錮、人類啓蒙的吶喊中。雖時間不同、地域遙遠,風骨魂魄依舊相同。這風骨實則是一種決意,更實際些就是喬治·奧威爾在《〈一九八四〉序》中所言的“政治意圖”。正因有了這種精神,文章纔有了意義,得以流傳下去。

當作者具備了這份決意,如何表述便是看各人天賦技巧。對於魯迅而言,阿Q、孔乙己、祥林嫂、豆腐西施這些躍然紙上的形象,是他文學技藝的精湛體現,也是他借這些悲喜劇給愚弱國民的當頭棒喝。人們以自以爲是的姿態沉緬於現狀中,當有人用戲謔或凝重的筆調摹出他們周圍一切的浮世繪時,總該是有幾分衝擊的。這種寫實又全面的.社會羣像,約莫只有法國文豪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能與之比擬。

但是,雖然魯迅的文章主題嚴肅,鍼砭時弊,質問“娜拉走後怎樣”的社會現象,卻總是以輕鬆、戲謔或明朗的基調包裹那些慘淡的時代悲劇,看似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嘲弄,讀來卻是心酸與同情。不論是孔乙己這類因思想侷限所錮而被社會、時代雙雙遺棄的文人,抑或是那個月夜下銀叉脆響、海邊瓜地的美夢,凜冬裏自酒樓上飄零而落的雪花……太多太多,爲了忘卻的記念。

把時間撥回一七七一年,當狄德羅與達朗貝爾編撰的《百科全書》終於面世,另一個時代來臨了。在第八卷的前言中,他說,或許會有一場猛然爆發的革命使世界在未來再次陷入矇昧與黑暗,但只要這些著作有一套能完整地保存下來,一切都可以得到挽救。當路易十六在獄中閱畢啓蒙時期的著作,他由衷地感嘆,是盧梭與伏爾泰推翻了這個王朝。是啊,是他們的思想,是啓蒙的力量,發動了革命,推翻了一個時代,拯救並改造了這個世界。啓蒙運動的成果如一頁鎏金的頌詩,再有力不過地表明瞭文藝的力量。如果說那本《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爲西方開闢了技術與科學的黎明,那麼文藝復興與啓蒙運動使人類明白何爲正義,何爲自由,何爲人性;如果說當詹天佑的鐵路穿過貧瘠的土地時國人再度迎來了經濟復興的曙光,那麼魯迅的小說使國人明白何爲真理,何爲解放,何爲希望。不同的時代與背景,使開始與結局都不盡相同,但最終都將使世界被真理與信念所覆。

魯迅之所以在中國的當代文學史上有無可磨滅的地位,不僅僅是因爲他告訴人們存在似孔乙己、阿Q之流的絕望,更因爲他告訴世人仍有百草原存在,仍有一個血色的花環在瑜兒墳上,仍有希望。他告訴世人唯有正視絕望,才能看見希望,在那一刻,他的思想靈魂與盧梭、休謨、柏拉圖相通相映;在那個時候,我確乎感受到了那份力量。即使時至今日,我們的世界仍不完全,但以他們爲指引,終有一日帶着先人的笑意,我們將看見地平線盡頭無盡的晨光。

縱觀魯迅的一生,幾乎都在爲這“記念”與那“忘卻”拼搏。他出生成長在血染的矇昧的黑夜中,而爲使人們看見未來與希望,他努力將其化作血染的黎明。他的吶喊從未獲得盧梭或是狄德羅那樣的應答,但卻給無數涓生、魏連殳甚至阿Q一樣的國人提供了覺醒與吶喊的契機。而今時今日我們重讀魯迅,是爲了啓蒙自己的內心,洞悉並最終成爲中國的脊樑。

重品吶喊,再聞呼聲,重新回味文壇的破曉剎那,再度溫習啓蒙年代的激情。

《吶喊》讀後感【三】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甦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

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爲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爲職業,在最後因爲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爲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爲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羣衆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爲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