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發展調研報告

學識都 人氣:2.85W

在人們素養不斷提高的今天,報告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職業學校發展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職業學校發展調研報告

職業學校發展調研報告1

“通過努力,我考取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讓我高興的是,學校將我推薦到企業,當上了出納。”在《湖北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髮展狀況》課題組對中職學生進行訪談時,不少學生對學校培育自己成才、幫助自己就業充滿了感激之情。

本次調查在湖北省10所中職學校進行,以問卷調查爲主,座談、訪談爲輔。

中職校生源及就業情況

湖北省的中職學校生源以應屆初中畢業生爲主,其他生源爲輔,其中58.4%爲應屆初中畢業生,近兩成爲高中生源,兩成多爲往屆初中畢業生,其中,往屆生多爲打工後又回到中職學習的。

多數中職學生家庭社會地位較低,家庭狀況複雜,家庭教育普遍缺失、缺位。中職學生就業率高,就業質量不高;工資待遇較低,滿意度相對較高。

調查顯示,中職學生就業率達96.2%。中職畢業生多在普通崗位工作,其中普通工人、專業技術崗位、一般管理崗位佔92.5%;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不對口率達42.5%。80.1%畢業生月薪在1500元以上。訪談中,多數中職畢業生滿意度和幸福感高於本、專科畢業生。

中職生學習生活狀況

調查顯示,大部分中職學生具有正確的學習動機,選擇職業教育主要目的是專業技能和就業。

中職學生學習習慣較差,學習效果欠佳。中職學生已認識到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重要性,認爲除了擁有熟練的專業技能外,還需要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敬業精神等。

網絡是中職學生獲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平臺。利用網絡聊天和交友佔36.4%,學習、查閱資料佔16.0%,下載課件、提交作業的僅佔1.3%。

中職學生對教師隊伍,特別是班主任隊伍的整體評價較高,但對專業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評價較低;訪談中,學生普遍認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非常好,但不少學生對此體會不夠或者評價不高,說明校企合作等開展不足,這在一些縣級職教中心比較明顯。

中職生思想道德現狀

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體現出如下特徵:具備正確的道德認知能力,也不同程度地表現出知行脫節。中職學生普遍認識到思想道德的重要性,但贊成“金錢是人生幸福的決定因素”觀點的達48%;不贊成“人生價值在於奉獻”觀點的達45%;在“國家遇到危險或困難”,認爲會“儘自己可能給予幫助”的佔77.9%,“如果需要,可獻出一切”的佔18.4%。

中職學生具有主流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也存在務實趨利的特點。認同“誠信是做人之本”達92%。但在回答“人生最大的幸福”時,選擇“建立美好和諧的家庭”的達48.9%,而“事業成功”、“爲社會作貢獻”分別佔8.2%和9.5%。

大部分中職學生關心國內外重大事件,但知之不多,理解不深,部分學生政治熱情淡薄。

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建議

通過對中職學生髮展狀況的調查,課題組認爲,中等職業教育觀念、辦學條件、人才培養數量、結構和質量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還有差距,建立和完善促進職業教育健康有序發展的理念、政策、制度,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樹立“發展型”職業教育理念,努力實現職業教育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總體上是一種“生存型”爲主導的職業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具主義、實用主義觀念。“發展型”爲主導的職業教育,秉持以生爲本的發展觀,把滿足學生個人發展和學習需要放在重要位置,既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又培養其創業能力;既培養學生的技能素質,又培養其綜合素質;既注重學生今天的就業能力,又注重其今後的就業能力。

堅持職業教育公益性,完善職業教育基本制度和政策。加大職業教育投入,經費投入標準要明顯高於普通教育。全面實現中等職業教育免費政策。推進《職業教育法》修訂,建立和完善職業學校辦學標準、編制標準和生均經費標準;學校教師資格標準和准入制度,在職教師培訓標準和制度;校企合作制度;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基本制度;職業學校管理基本制度;國家、省、市、縣職業教育管理制度。

針對中職學生特點,開展實實在在的德育工作。加強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尤其是要加強學生基本道德良知教育。制定《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守則》,將中職學生的行爲規範常態化和制度化。以活動爲載體,在實踐中強化職業素養的認識和理念。

堅持以人爲本的質量觀,切實提高中職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着眼於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切實改變普遍存在的學習時間要短、學習內容要簡單、儘快將學生送出去的“短、平、快”現象。注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督導和辦學水平評估機制,正確處理學生技能培訓和文化基礎課學習、首次就業與職業生涯持續發展、階段性學歷教育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着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

職業學校發展調研報告2

[摘要]

本文探討分析了目前企業人才需求現狀和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規格的關係,爲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提供專業調研和準確定位。

[關鍵詞]

人才需求 教育改革 調研報告

一、調研基本思路與方法

爲使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縮小與企業人才需求的距離,培養優質的人力資源,我們積極深入大型國有企業進行調研,研究企業的崗位需求和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規格之間的關係,爲職業學校教育改革提供專業調研和準確定位。

1、調研內容。

(1)調研目前企業人才學歷層次和比例的基本情況。

(2)調研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對人才規格內涵的介定情況。

2、調研方法:調研組以座談、數據統計、下發問卷等形式,對企業員工的學歷結構及比例、專業人才比例、企業用工需求、合作辦學等情況進行調研,聽取企業對職業教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二、企業用人需求現狀分析

1、學歷結構和比例分析。根據對某大型國有企業1700多名從業人員進行調查,可以得知其學歷結構。在企業的技術工人中,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所佔的比例接近40%,成爲企業技術工人的主體。職業學校學生除了能從事該企業基本組裝等工種外,在專業技術崗位、基層管理崗位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專業技能等級及對應的比例分析。根據對1700名從業人員進行調查,可知人員根據從事的崗位不同,其職業資格證書一般分爲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及技術等級證書兩種。

企業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一般具有三種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其中高級佔21%,中級佔46%,初級佔22%,無技術資格佔11%。企業技術工人持有五個級別的技術等級證書,不同等級對應的比例如下,初級以下佔72%、中級佔14%、高級佔10%、技師佔3%、高級技師佔1%,從初級到高級技師的比例呈金字塔型分佈。目前企業的技術工人中,技術等級比例不夠合理,初級及以下比例過大。

3、企業所需的人才規格與專業工種分析。企業隨着社會的發展,產品要不斷更新、不斷升級,需要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及先進的生產設備,這一切促使企業必須擁有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根本保證。但職業學校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與企業的實際需要有差距,畢業生的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與企業的要求差距較大。同時,職業學校在人才培養上,與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對接程度還遠遠不夠,部分企業急需專業工種有機械加工、農藥化工、儀器儀表、鍋爐、鑄造、焊接、食品加工、話務員和營業員等,無論在質量與數量上職業學校都難以滿足企業的需要。

三、企業人才需求現狀對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出的挑戰

1、企業技術工人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調查顯示我市企業技術工人的比例結構以初、中、高排列爲74:16:10,按照國家要求的20:50:30的比例結構,企業技能型人才數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工人數量嚴重不足,無證人員佔技術工人總數的52%。企業員工缺乏現代企業所必須的職業技能和基本知識,影響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職業學校在爲企業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等方面有很大的辦學空間,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

2、企業需求的專業工種和職業學校開設的專業錯位。因爲職業學校專業制約和市場用工需求有偏差,導致學生的就業率並不是很高。一部分中職學校並沒有辦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不受企業的歡迎,造成招生與就業兩大難。而企業卻因缺少優秀的技術工人,制約着自身發展,也制約着經濟社會的發展。

3、職業學校的學生培養目標和企業的實際員工素質有差距。企業對員工的各種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及工作標準要求較高,但在部分就業的中職生的身上還存在着職業道德教育欠缺,敬業精神不強,責任心較差,不能勝任本職工作。這就需要職業學校在人才培養目標及教育教學改革上進一步深化。

4、校企合作關係尚未形成良性互動。在調研企業人才需求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受調查企業中管理崗位的領導往往說不出我市各職業學校的特色或品牌專業,對於曾合作過的學校也只能說出與之合作的幾個專業。根據國務院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支持,提高產教結合、加強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之路。職業學校無論是教育教學還是招生就業,無論是教學科研還是生產實踐,都需要與企業相互交流,相互補充。

四、對推動職業學校教育教學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1、規範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大力加強校企專業對接。學校要堅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之路。一方面學校要與企業建立緊密的聯繫,把企業的實際需求作爲辦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及時掌握企業當前的經濟信息、技術信息和今後的發展趨勢,主動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使學校的專業與當地產業結構相吻合。在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上,力求做到“設置一個專業,培養一類人才”。另一方面,學校要主動積極爲企業員工開展培訓,針對企業特點,制定培訓方案,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爲在職職工提供繼續學習的機會,實現職前教育與職後教育相結合。按企業需求實現校企聯合,鬆散型、緊密型、合一型均可。

2、塑造高素質、重技能的勞動者,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學校要將素質教育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要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充分認識職業和技術實踐活動對經濟發展和個人成長的意義和價值,使學生形成良好職業道德和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勞動態度。以就業爲導向,以文明禮儀教育爲塑造學生職業形象的基礎,以公益勞動爲塑造學生職業素養突破點,縮短畢業生適應企業工作的時間,使畢業生儘快地進入職業角色。

3、加強職業學校教師深入到企業進行自身培訓,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組織教師到企業實踐和鍛鍊,通過零距離接觸企業,親身參加生產勞動,使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服務工作更加貼近企業的需求,提高對教學的指導性。同時,邀請企業專家深入地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探索和建立按企業用人爲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在確定市場需求的人才規格、知識技能結構、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實訓實習和學習成果評估等各方面聽取企業專家的意見,通過多種渠道培養和引進“雙師型”教師,適應新型職業學校課程的教學要求,爲培養企業需求的優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