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對我國行政管理建設的啓示論文

學識都 人氣:3.05W

老子的思想心血中有很多豐富的管理學思想,大多數思想的出現又源於關於自己的個人的政治前途,雖然他沒有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但是它爲後來人留下了豐富的管理學理論。他認爲管理人就是要學會“處無爲之事”、“少發言論”等。只要我們能將老子的管理思想與現代的管理思想結合起來,完成中國管理傳統思想的轉化,就能有效地促進國家社會的發展和管理效能的提升。

老子思想對我國行政管理建設的啓示論文

1.《道德經》中蘊涵的有關行政管理的哲學思想

老子說:“善爲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弗與,善用人者爲之下。”(《道德經》第八章)老子想要告誡領導者要像水一樣,把自己置於羣衆之下,不允許與人民爭利,以自己的行爲贏得羣衆的擁護。他認爲江海之所以能匯聚百川,就是因爲它處於百川的下游,也正是它低下的位置,決定了它百川之王的地位。領導者若想鞏固自己的地位,走向成功,就必須要有大海一樣的寬廣胸懷,雖然領導者的地位在百姓之上,但言語卻要卑下,身份在百姓前面,卻得把利益放在百姓身後。

2.老子思想中的管理哲學的精髓及特點

2.1“辯證法”蘊於萬事萬物之中

老子較早的提出了古代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他認識到,事物都是不停地運動變化,並非一成不變的。老子說:“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道德經》第二十九章)老子同時又認識到,矛盾着的事物都以其對立面爲自己存在的前提,“有”與“無”、“長”與“短”等等,都是互爲前提、相互依存的。老子還認識到,對立面也可經常相互轉化。他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爲奇。豈無善?善復爲妖。”(《道德經》第五十八章)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會變成它的反面。

2.2“無爲而治”的積極性

老子推崇“無爲而治”,“無爲”是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無爲”是要“道法自然”,順應自然而不妄爲。也就是說,要遵循事物發展的內在法則,根據實際條件採取適宜行動。對於理政者而言,“無爲而治”的啓示在於,自己的所作所爲必須遵循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通過自己的“無爲”而引導和發揮羣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當執政者順應規律,無亂爲、無假爲、無不當之爲時,從另一個角度也就實現了有所謂的目標。

3.老子的管理學對中國行政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3.1“以人爲本、科學育人”

關注學生個人本身的發展,以適應學生個體的發展爲本位。老師們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個體身心的發展水平和可接受程度。教育內容以學生不同道德認知發展水平爲基礎,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育,體現出較強的層次性和連續性。在教育模式的選擇上也要堅持以學生爲本,反對統一的、硬性的灌輸,多采用一些探宄式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2“遵循規律、張弛有度”

老師們應對被教育者的發展規律有所認識,瞭解他們的所需、所想和所求,進而適應規律的去採取一些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例如:當學生們都不是很瞭解一些內容知識時,老師們應該是大有所爲的進行言傳身教,將知識授予學生,是學生在內化吸收知識之後能自主的進行外化行爲,而不是不顧學生的接受狀況一味的進行知識的滿堂灌;要給學生一部分自主學習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裏,老師儘量不要有所作爲,而是做一個輕鬆的觀察者,他們可以自己在規律的作用下進行自我的學習,老師如果這時區教導學生應該如何如何,那樣簡直就是對學生成才權利的.一種罪惡剝奪,因爲,這樣做是違背教學應有的自然規律的,也是違背一個學生具備創造性能的發展過程的。

4.新形勢下的中國管理學,應對老子的管理哲學思想保持既繼承又批判的態度

老子的管理思想雖然豐富,但還有許多落後和消極的一面與當今社會格格不入。現代管理理論提出建立全員學習型企業,老子卻主張“絕聖棄智,絕學無憂”;我們提倡銳意進取,老子卻說“不敢爲天下先”“使夫智者不敢爲也”;我們提倡科技創新,老子卻要“使人復結繩而用之”。合理消費是國民經濟良性循環的重要保證,老子在強調無爲的同時也強調無慾“五色令人目盲,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取消了人們正常的消費慾望。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批判的。老子以道爲核心,道法自然,無爲而治,以人爲本,以及主張矛盾轉化和人盡其用的觀點體現了老子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獨特思維方式和管理模式,對於豐富和深化現代管理理論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隨着國內外環境的變化,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逐步擴大,中國古代文化逐步成爲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國外學者對老子的主要思想也進行了比較客觀的分析及學習,從而也形成了許多獨特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