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孫思逛醫學倫理思想中儒、道、釋的交融

學識都 人氣:2.93W
  關鍵詞:孫思邀,醫學倫理思想,儒,道,釋
  論文摘要:隋唐奉行儒、道、釋並立共宏的政策,孫思邀有機地吸收了三家思想,擇優汰劣,使之相互融合、相輔相成,並以高明的智慧改造及妙用孺、道、釋的有關理論。着重從儒、道、釋思想交融的角度,在退居養志與救世濟民、追求長壽與不慕神仙、不殺生與人爲貴等方面探析了孫思邀的醫學倫理思想。
    孫思邀是漢代張仲景後至唐代成就最高的一位醫家。他不僅醫德高尚,醫技精湛,而且學識淵博,“弱冠,善談莊、老及百家之說,兼好釋典。”撰《大醫習業》列於《備急千金要方》(下稱《要方》)卷首,陶冶後學。其雲:“若不讀五經,不知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讀諸子,睹事則不能默而識之;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捨之德;不讀莊老,不能任真體運,則吉凶拘忌,觸途而生。”孫思邀力薦業醫者將儒經、古史、釋典及莊老著作當成必修課,其自身更是“道合古今,學彈數術。”隋唐奉行儒、道、釋並立共宏的政策,孫思邀有機地吸收了三家理論,並使之相互融合、相輔相成,從而形成其內涵豐富的醫學倫理思想。
  1、退居養志與救世濟民
    衆所周知,道家思想是出世的哲學,道家的社會和人生態度是“無爲”,其理想人格是“真”。孫思邀精曉道學,“自注《老子》、《莊子》”,“高談正一,則古之蒙莊子”,其思想烙上了道家的印記。他淡於名利,對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的徵召,均固辭不受。孫思邀考慮到“若知進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喪,嗜慾煎其內,權位牽其外”,不僅會內熱致疾,更嚴重的是可能遭遇“身滅覆宗之禍”。這種思想與莊子的理論是一脈相承的。莊子認爲山木被砍伐、漆樹被割剝、油脂被煎熬都是因爲“有用”,所以極力主張“無用”,“無用”本身就是“大用”;而“有用”卻常常招惹災禍,導致喪生而終究歸於“無用”。要消除憂患,獲得身心自由,應忘卻名利,拋棄權勢,虛己忘我,自身也隨之得以保全。孫思邀曾舉孔融、楊修爲例,二人皆好學能文,才思敏捷,爲人恃才負氣,終不免觸怒曹操而被殺,英年早逝。孫思邀因而終身未仕,先後隱居於太白、終南、峨嵋、五臺等山區。他在《千金翼方》(下稱《翼方》)中設《退居》專篇,從擇地、締創、服藥、飲食、養性、種造藥及雜忌等七方面論述了隱居之道,被後世奉爲“孫真人”,而“真人”正是道家的人格典範。
    但莊子懂得完全無用也不一定高枕無憂,鵝就因爲不能鳴叫而被殺,所以莊子認爲處在“有用”與“無用”之間最宜。孫思邀亦沒有醉心於個人對社會的超脫,而是一生堅持在民間行醫。古人認爲,醫生是唯一能在野爲國效勞的人,宋代范仲淹微時曾祈“不爲良相,便爲良醫”,孫思邀也以醫國、醫人、醫病作爲衡量上醫、中醫、下醫的標準,這又是儒家積極的人世態度。儒家追求的人格是“善”,古代有三種職業是以謀生和行善爲目的.的:一是行醫,二是教書,三是算命。行醫不僅限於助人健康,更能救世濟民。孫思邀在《大醫精誠》中提出:“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側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其中“安神定志,無慾無求”體現了道家的清心寡慾,“大慈”、“普救”充分顯露了佛教普渡衆生的理念,“惻隱之心”則反映了儒家對良知的認識。孫思邀“志存救濟”,一生從事着“山林相業”,處於“無用”與“有用”之間,既保全了自己,又服務了社會;既求“真”,也求“善”。道家的“無爲”和儒家的“有爲”共同構成了其人生態度,佛教慈悲之情豐富了其精神生活。
  2、追求長壽與不慕神仙
    莊子感到人生如白駒過隙般短暫,氣聚而生,氣散則死,故主張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孫思邀亦認識到“人生一世,甚於過隙”,不過他並未仿效莊子,做一個看透生死的達人。他認爲人生越是短暫,就越要重視養生。唐代是道教的鼎盛時期,道教追求長生不死,強調身體健康和道德修養,孫思邀將“道”的哲學思想運用於醫療衛生實踐以保障人們的身心健康,吸收了道教養生中合理有效的內容,如修性養神、內丹、服食和房中等,集養生理論方法之大成,爲傳統醫學養生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自己壽享百歲,正是其躬行養生之道的最好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