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學思想政治課課程與教學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之現狀

學識都 人氣:2.39W

論中學思想政治課課程與教學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之現狀

2.1 中學思想政治課課程與教學中民族精神教育的現狀分析
青少年學生是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後備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要建設者,承擔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隨着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融入全球化國際大環境,社會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是否具有堅定的民族信念,能否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關係到我們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前途,直接關係到中國在世界的戰略地位;他們能否以良好的思想狀態和精神面貌擔負起黨和國家賦予的歷史使命,值得全社會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
爲了解當前中學民族精神教育的現狀,分析中學民族精神教育的特點,探討當前進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徑,尋求當代中學民族精神教育的對策,筆者於2003年12月對湘潭市一中和湘潭縣一中的部分學生及教師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針對學生,主要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600份,收回587份,回收率爲97.5%。接受調查的學生構成情況如下:初一學生94人,佔16.0%,初二學生100人,佔17.0%,初三學生96人,佔16.4%,高一學生111人,佔18.9%,高二學生103人,佔17.5%,高三學生83人,佔14.1%。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對這兩所學校進行了實地調查與採訪,訪談對象包括主管學校德育的校長、政教處主任、政治課任課教師、語文教師、歷史教師和班主任等。
本次問卷調查列舉了49個問題,涉及當代社會普遍關注的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相關問題。調查主要集中在學生、教師和教育途徑三個方面。學生和教師方面,主要調查當前民族精神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和不足,以及學生對教師、教材和教育方式的期望;教育途徑方面,既包括中學思想政治課程對學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影響,也包括校園文化和地域文化等隱性課程的薰陶作用。
    2.1.1 當前民族精神教育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第一,當代中學生對民族精神的理解基本正確,但理解不夠透徹,有的理解偏頗。
在被調查的學生當中,有63.8%的中學生“瞭解民族精神”,“比較瞭解民族精神”的中學生佔26.7%,“不太瞭解民族精神”的僅佔9.5%,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學生對民族精神是基本瞭解的。對民族精神這一概念,58.4%的中學生認爲民族精神是“國之精粹”,41.6%的中學生認爲“既有精華又有糟粕”。
在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識和理解上,90.8%的中學生認識到,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發展進程中,歷經磨難而信念彌堅,飽嘗艱辛而鬥志更強,這是因爲有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作爲我們民族的強大精神支柱,只有9.2%的中學生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有88.6%的學生認爲,中國航天事業的先驅錢學森,費盡種種周折,放棄了國外優越的待遇毅然回國,滿腔熱情地投身於祖國的國防科研事業,是因爲對祖國和民族的忠誠與熱愛,只有6.6%的認爲他覺得國內的發展前途好,以及4.8%的中學生認爲是其他原因。
對中華民族精神具體內涵的認識和理解上,關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和“先天下之憂而憂”是中華民族什麼精神的具體體現,有68.4%的學生知道這是“愛國主義”的具體體現,有8.8%的認爲是“熱愛和平”的體現,16.2%的認爲是“團結統一”的體現,6.6%的認爲是其他體現。
第二,當代中學生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有所認識,但認識不足。
在問卷調查中,有97.8%的學生認爲“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對中學生的成長以及良好品質的形成有意義”,這說明絕大部分中學生已經認識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調查中,“樂意接受民族精神教育”的佔93.6%,說明絕大多數中學生對開展民族精神教育是認同的。
在調查中,有64.5%的學生認爲“培育當代中學生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57.0%的學生認爲“培育當代中學生的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73.3%的學生認爲“培育當代中學生的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需要”;69.7%的學生認爲“培育當代中學生的民族精神是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調查結果表明,現階段中學生已經認識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調查過程中也發現,有不少學生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對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優秀傳統文化了解不夠,產生了崇洋媚外心態,這說明,畢竟還有一部分學生不太關注民族精神,不夠了解民族精神,自身缺乏民族精神素養。可見,民族精神教育任重而道遠,教育工作者仍需努力。
第三,中學生實踐民族精神所取得的成效和不足之處。
中學思想政治課課程與教學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最終目的是爲了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讓學生能自覺地實踐民族精神,並使中華民族精神發揚光大。通過調查發現,過去的教育在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尚存諸多不足。下面從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這幾個角度,分析中學生實踐民族精神的現狀。
①愛國主義。愛國主義作爲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的主體意識,是青年學生普遍關注的話題。近幾年,國家出資在海外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有許多人學成後主動回國報效祖國,針對這一現象,79.0%的中學生認爲他們的選擇是“愛國的、高尚的、值得欽佩”。在被調查的學生當中,有83.8%的學生想出國留學,16.2%的不想出國留學。在這些想出國留學的學生當中,他們留學的目的是“到國外發展自己的事業,從此不再回國”的佔4.0%,“到國外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再回國建設祖國、報效祖國”的佔70.9%,“到國外留學幾年以便回國找個好工作”的佔11.6%,其他目的的佔13.5%。如果自己有“兩彈元勳”鄧稼先的才學,表示願意同他一樣,隱姓埋名幾十年,專注於國家某項事業的達49.5%,有33.5%的表示“看情況而定”,7.0%的表示“不願意”。可見,熱愛祖國、樂於奉獻的民族精神在青少年學生身上仍然有深厚的底蘊。
②團結統一。“團結統一”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每當中華民族面臨危難時,全國各族人民都能團結統一起來,共同戰勝困難。當問及青少年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如何應付時,21.5%的學生回答是“自己一個人孤軍奮戰”,75.4%的回答是“和同學、老師、朋友團結互助,共渡難關”,3.1%的回答是“由父母解決”。“當你的同學在生活或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你會怎麼做?”78.5%的學生表示會“主動去幫助”,4.8%的學生表示“置之不理”,16.7%的學生表示“看情況而定,一般只會去幫助和自己玩得好的同學。”關於“是否熱愛你所在的集體”,“很熱愛”、“比較熱愛”、“一般”、“不熱愛”的分別佔58.3%、28.9%、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