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聯視角闡釋文學文本的解讀過程

學識都 人氣:2.95W

摘 要:認知語境作爲關聯理論的一個重要概念能反映說者和聽者在言語交際中的心理狀態,能解釋語用推理的過程。文學作品的解讀同樣也是一種推理過程,因此認知語境是影響文本解讀的一個重要的認知機制。

從關聯視角闡釋文學文本的解讀過程

關鍵詞:關聯理論 文學文本 解讀

語言學與文學的對話和融合是當今語言學家和文學家共同關注的重大課題,越來越多的語用學家認爲文學研究應由兩門不同而又相互關聯的學科組成。

一、關聯理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Sperber和 Wilson提出頗有影響關聯理論,從認知的角度探討了言語交際中話語的生成與理解。文學作品的解讀也是一種語言交際的模式,它是作者和讀者以文本爲基礎的動態交際過程,所以關聯理論從某種程度上說也能對文學作品的解讀做出合理的解釋。認知語境作爲關聯理論的一個重要概念能反映說者和聽者在言語交際中的心理狀態,能解釋語用推理的過程。文學作品的解讀同樣也是一種推理過程,因此認知語境是影響文本解讀的一個重要的認知機制。關聯語境觀的核心在於語境效果,即說者提供的信息對聽者的認知產生的影響。通過以下三種方式,話語中新出現的信息作用於語境假設從而產生新的語境效果:新出現的信息加強或證實了現有的語境假設;新信息與現有的.語境假設出現相互矛盾;新信息與現有的語境假設相結合產生語境隱含。此後,新的語境效果存儲在大腦中又成爲理解後面信息的隱含認知語境。隨着交際的繼續進行,說者和聽者的認知語境不斷變化。

二、關聯理論對文學解讀過程的解釋

《獻給艾米麗的玫瑰》是福克納發表於1930年的一篇具有哥特色彩的短篇小說,文章以倒敘的方式講述了發生在美國舊南方沒落貴族女子艾米莉身上的奇特愛情故事。小說情節跌宕起伏,充滿了懸疑。本文從這篇小說的五個章節中抽取出中心事件,意圖在關聯理論的框架內探討讀者如何尋找關聯構建並擴展認知語境,獲得語境效果,從而抓住文本的主旨,即南方婦道觀導致了女主人公艾米麗的人生悲劇。

(一)第一章

第一,全鎮的人都去給艾米麗送葬。初始語境:她有高貴尊嚴的地位/屋裏有不爲人知的祕密/艾米麗過着隔絕生活。第二,艾米麗房子的描寫。新信息加強高貴尊嚴地位的語境假設,新語境假設:厭惡,爲新舊對峙作鋪墊。第三,艾米麗是傳統的化身。進一步加強對高貴地位語境假設,同時形成新的語境假設:她的愛情婚姻受注目。第四,代表團去艾米麗家徵稅。加強隔絕生活的語境假設,同時形成對艾米麗形象的期待,有關父親形成新的語境假設,對父親的崇拜、敬愛,父親對其影響大。第五,艾米麗的形象。進一步加強隔絕生活的語境假設,以及厭惡,同時形成對艾米麗性格的期待。

(二)第二章

第一,氣味事件。語境假設:氣味從何而來?和屋裏隱藏的祕密有關嗎?父親的死和情人的離開使艾米麗遭受沉重打擊,加強父親對其影響大的語境。情人爲何要離開她?第二,艾米麗一家自視過高。加強尊嚴地位的語境假設,同時形成新的語境假設,艾米麗一家無法與人平等相處。第三,艾米麗拒絕葬父。語境假設:父親這一精神支柱的坍塌使她異常脆弱、舉止反常,凸顯變態心理。同時她婚姻的絆腳石移走,可以自由戀愛。

(三)第三章

第一,艾米麗病後初愈的新形象。證實語境:投入新生活,追求愛情。期待其愛人的形象,天使的愛情會成功嗎?第二,心上人巴倫的形象。新語境假設:兩人在身份和性格方面的巨大反差一定遭到衆人指責。第三,鎮民議論時發出“可憐的艾米麗”的嘆息/艾米麗頭擡得高高地。證實了她婚姻遭受衆人指責的假設,新假設:嘆息預示愛情的悲劇,擡頭表明她對傳統的抗爭,這種掙扎是失敗還是成功加強了前文的期待。第四,艾米麗買毒藥。加強了對她性格的語境假設:冷漠無情,固執傲慢,高貴的地位使她說話咄咄逼人。毒藥證實了最初對房子祕密的猜測。新的語境假設:毒藥和氣味事件之間有聯繫,艾米麗屈服壓力要自殺抑或殺人?

(四)第四章

第一,鎮民猜測艾米麗要自殺。證實對艾米麗愛情的擔憂,巴倫拋棄她使買毒藥的動機是自殺。第二,艾米麗購置結婚用品。與買毒藥自殺語境假設矛盾,同時也與巴倫無意於結婚形成矛盾。爲什麼買毒藥。第三,巴倫消失/艾米麗家的前門關閉。語境假設:巴倫逃婚抑或被毒死?艾米莉隔絕生活與巴倫的消失有密切聯繫。第四,四十年中艾米麗閉門不出。加強屋裏祕密的假設,閉門是婚戀受挫還是有更爲深刻的原因?新的語境假設:她固步自封,反對進步和發展。

(五)第五章

第一,艾米麗葬禮上的情形。進一步證實父親對她的影響,陰魂不散,她作爲傳統對鎮民的意義。第二,祕密房間被打開。對屋裏的祕密部分證實,與前面艾米麗被拋棄的語境假設矛盾,猜測巴倫在哪裏。第三,那男人躺在牀上,屍體的形象。回答了氣味事件和買毒藥的原因,以及巴倫的行蹤。第四,枕邊一根鐵灰色的頭。這是艾米麗獨有的頭髮,語境假設:她與死屍同牀共枕四十年。

三、結語

本文以《獻給艾米麗的玫瑰》爲例,通過分析小說解讀的過程,剖析了關聯視角下文學文本的解讀過程,是文學與語言學研究的一次有益嘗試,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語言現象背後的認知基礎。

參考文獻:

[1]易蘭.關聯理論對文學的解釋力.四川外語學院報.2006(1).

[2]冉永平.語用過程中的認知語境及其語用制約.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8).

[3]苗興偉.關聯理論與認知語境.外語學刊.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