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傳粉蜂研討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學識都 人氣:2.06W

傳粉蜂是自然界中一類重要的昆蟲,對農業和環境生態系統都有着重要作用。Klein等研究發現,全球115種主要的農作物中,有87種作物要從生物的傳粉、授粉中獲益。被子植物中約有80%通過蟲媒傳粉受精,264種作物中有84%需要動物的傳粉,就世界糧食而言,35%的作物是通過動物傳粉,而其中13種作物必須依賴昆蟲傳粉。利用蜂類爲糧油作物、果樹、蔬菜、牧草、藥材授粉,可以大幅度增加作物產量、質量和產量的穩定性,並能增進植物的生活力。目前,多種野生蜂已被開發成特定作物的傳粉者。

野生傳粉蜂研討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研究現狀

膜翅目(Hymenoptera)蜜蜂總科(ADOidea)是自然界傳粉昆蟲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類羣,甚至對於大多數種子植物而言,蜜蜂是唯一的傳粉昆蟲類羣。 Gauld and Bolton估計全世界蜜蜂總科昆蟲共有2.53.0萬種,其中,已記載1.2萬種151,我國蜜蜂總科昆蟲達3000種,已知的有1000餘種。在具有授粉能力的蜂類中,只有西方蜜蜂和東方蜜蜂基本處於家養狀態,絕大多數蜂類是野生的.。在世界上已知野生蜜蜂種類中,許多已經被發現是作物的有效傳粉者。

歐美國家對野生蜜蜂研究極爲重視,美國科學家Malyshev , Michener對野生蜂營巢生物學如築巢行爲、巢穴結構進行系統研究,發表了《The nestinghabits of solitary bees A comparative study》和《Beesof the World》專着。另外,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對石蜂、壁蜂及胡蜂等築巢行爲、巢室結構進行洋細觀察,研究成果記載於《昆蟲記》中。此後,一些學者將首豬切葉蜂、熊蜂、壁蜂、大分舌蜂應用於穀物、水果、牧草、花卉等各種作物傳粉實踐中,建立一整套野生傳粉蜂的飼養與繁殖、放蜂時間、方式、方法等措施。在Mons和Cemblous推動下,Mons和Cemblous實驗室於20世紀80年代建立野生傳粉蜂監測和評價體系,用於評估比利時、法國、摩洛哥等國家野生傳粉蜂現狀和下降情況。

在我國,對野生傳粉蜂的營巢生物學和傳粉生物學等方面研究還很薄弱,總體研究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但在某些研究方面也有新的進展。

從20世紀60年代初,吳燕如先生開始系統研究我國蜜蜂分類,並對部分種類形態學、訪花習性、傳粉行爲等進行研究,發表系列文章,出版《中國經濟昆蟲志-蜜蜂總科》、《中國動物志-準蜂科和蜜蜂科》與《中國動物志-切葉蜂科》等專着。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樑詩魁、吳傑、彭文君等開展了我國熊蜂資源調查,對熊蜂的生物學、人工繁育及傳粉生態學等方面進行研究,已人工繁育3種本土蜂種,進行溫室、設施果菜方面授粉試驗,取得一定成效。中國農業大學徐環李科研團隊調查了內蒙古豆科牧草授粉蜂種類,以毛烏素沙地爲研究地點,對北方切葉蜂、沙地毛足蜂、大和切葉蜂、海切葉蜂、雙斑切葉蜂營巢生物學、傳粉生物學展開研究,並對塔落巖黃茂主要傳粉昆蟲自臉條蜂、海切葉蜂、散熊蜂的傳粉效果進行比較,取得系列成果。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朱朝東團隊對我國環渤海地區野生傳粉蜂資源進行調查,研究油茶地蜂、豔斑蜂及大分舌蜂築巢習性、生活史及訪花行爲,並通過COI與28SDZ序列甄別出大分舌蜂同一巢區隱存種。

20世紀90年代,隨着傳粉生物學再次興起,國內學者針對不同植物類羣,開展相關植物傳粉昆蟲研究,積累一定的基礎材料。天津師範大學劉強教授團隊以西鄂爾多斯地區爲研究地點,瀕危植物四合木、沙冬青爲研究對象,調查發現兩種植物有效傳粉野生蜂62種,並對火紅擬孔蜂和沙漠石蜂基礎生物學、主要天敵昆蟲的寄生行爲進行系統研究,同時,對烏亞條蜂、黃蹌條蜂、波氏條蜂、緣條蜂等7種野生蜂基礎生物學、天敵昆蟲進行初步研究。

2、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2.1存在的問題。

文章總結已有的研究結果發現,我國野生傳粉蜂研究還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①在野生蜜蜂研究中,研究力量薄弱,人才短缺,成果零散,對傳粉種類調查不夠。②對野生蜜蜂基礎生物學,特別是營巢生物學、傳粉生物學缺乏系統研究。③野生傳粉蜂病蟲害研究較少,還無有效措施防治野生蜂病蟲害。

2.2建議。

目前,我國野生傳粉蜂還沒有一個以監測和評估野生傳粉蜂多樣性爲主的平臺,也未對某區域或某類羣野生傳粉蜂的多樣性的變化進行評估,野生傳粉昆蟲多樣性的保護也未引起足夠重視,爲了解我國野生傳粉蜂,建議在我國建立野生傳粉蜂多樣性監測和評估體系,以提高在該領域的認識水平,加大傳粉昆蟲多樣性研究的力度,尤其需要在科研立項方面給予資助和重視,併爲開展相應的保護工作提供理論基礎。對種羣數量受到威脅和珍稀的傳粉蜂,有必要開展有效保護措施,以防這些物種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