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高校民族音樂教學論文

學識都 人氣:6.56K

一、媒體背景下高校民族音樂教學的特點

略談高校民族音樂教學論文

(一)教學方式的轉變

衆所周知,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其文化底蘊豐富,民族音樂作爲中華民族的沉澱文化,是當前音樂行業中最具影響力的表現形式,從山歌到小調,從民族情感到民族色彩,民族音樂以獨特的魅力帶給人們聽覺上的盛宴。互聯網時代下媒體在高校民族音樂中的作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你講我聽”的教學方式,實現了教學方式上的轉變。首先,高校民族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體,課堂內容不再是單純的理論講解,而是利用媒體爲學生展現出民族音樂的學習技巧,讓學生能夠模仿音樂大師進行自我練習;其次,媒體的運用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無論是對視頻的播放還是對音頻的點擊,都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自身對民族音樂課堂的喜愛。另外,媒體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所出現的侷限性,學生與教師可以在課下利用網絡進行交流、溝通與學習。

(二)教學內容的轉變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育內容無非是音樂理論、音樂知識、演唱演奏技巧、情感表達,由於民族音樂的樂理知識比較複雜與抽象,很多學生在理解與掌握中比較困難,對其本質含義無法理解。並且,在民族音樂教學中,視唱練耳是培養學生音樂能力的基礎,但是,由於課程時間短,音樂教師在培養學生視唱練耳中缺乏時間因素,會導致部分學生視唱練耳成績過低,進而影響後期的演唱與演奏技巧。但是,在互聯網時代,各種有關民族音樂的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高校音樂教師利用音樂網站對其內容進行整理,將其中所包含的教學知識、教學重點以及教學技巧進行掌握,實現教學內容的轉變,從根本上實現了以演唱與演奏基礎爲主體,演唱與演奏技巧爲重點的教學內容。

(三)教學過程的轉變

在傳統的高校民族音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往往處於被動形式,很多學生對民族音樂學習不感興趣,認爲民族音樂過於乏味、枯燥,甚至部分學生在音樂理論課程中出現“呼呼大睡”的現象,這種情況很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無法提升民族音樂的教學質量。但是,互聯網時代,音樂教師對媒體的運用,能夠改變這一現狀,比如,音樂教師在樂理講解中播放音樂大師的訪談內容,並及時將樂理知識與訪談內容進行聯繫,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在演唱與演奏練習中,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媒體,將具有代表性的音樂表演進行下載,方便學生觀看,特別是一些重點和難點部分,通過反覆觀看,仔細聆聽,掌握其中的訣竅,使其能夠在模仿他人的過程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表演方式。

二、媒體對高校民族音樂教學帶來的影響

媒體是互聯網時代的標誌,在互聯網時代,媒體的作用與日俱增,其中,在高校民族音樂教學中,媒體以新的手段與方式,對高校民族音樂教學的思想、觀念、模式、方法進行改善,使其與傳統教學模式相分離。從本質上而言,媒體對高校民族音樂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媒體爲民族音樂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

傳統教學模式中,由於受到資金、傳統觀念的影響,高校民族音樂教學資源嚴重匱乏,教學資料基本上以書籍、錄音帶、VCD爲主,且內容陳舊,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在該類教學資源的影響下,會導致學生與教學內容產生隔世之感,從根本上影響教學效果。互聯網興起後,媒體以獨特的形式出現在高校民族音樂教學之中,並以豐富的教學資源改變了傳統資源現狀,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將媒體中所上傳的音頻、視頻、曲譜等資源進行下載,利用網頁查找相關音樂信息,欣賞到各個地區的優秀音樂表演,瞭解全國各地的音樂教學動態以及音樂研究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網站有中國古曲網、華音網站、綠洲音樂網、洪恩在線等,在這些網站中可以查閱民族音樂樂理知識、音樂錄音技術、音樂表演技巧等。此外,網絡中所存在的各類媒體訪談節目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教學資源。由於互聯網具備及時性、信息性、全球性,所以在信息更新中速度非常快,無論是音樂教師還是學生,均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相應的音樂知識,提高音樂成績,增強自身的音樂素養。

(二)有助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更新教學觀念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書育人的重要條件,傳統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難以形成良好的關係:傳統模式中,教師是嚴肅的,高高在上的,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學生需聽從教師的意見,服從教師的命令,不與教師發生學術上的爭執,雖然說這種模式強調了教師的重要地位,但是卻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開發,對學生的發展而言有着阻礙作用。在互聯網時代,各種媒體的運用將這一局面改善,並且改變了教師的主體地位,實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比如,學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將自己的音樂創作、演唱、演奏作品傳遞給教師,讓教師給予指導與幫助;如果在課堂中學生對部分內容難以理解,但是卻因爲時間的原因無法在課堂中進行詢問,則可以利用互聯網媒介,像QQ、微信等通信軟件,實現與教師的課下交流、互動。此外,教師可以設置官方微博,邀請同學對某類民族音樂節目進行評點,使學生能夠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但是,從整體而言,音樂教師要想真正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形成新的教學觀念,就需要將傳統的主體角色進行改變,爲學生提供互聯網的使用方法,媒介產品的使用技巧,幫助學生利用媒體觀看民族音樂表演,使學生在民族音樂道路上越走越好。

(三)提高音樂教師的音樂素養,提高教學質量

如上文所言,在互聯網時代,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源泉,由於時代進步過快,社會發展迅速,部分民族音樂教師所具備的音樂素養呈現出落後、老舊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音樂教師需利用互聯網時代的積極因素,利用媒體的發展特點,及時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爲提高教學質量提供科學保障。

1.媒體的`運用能夠提升音樂教師的媒介素養

在社會的發展中,媒體的出現不僅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並且也是社會發展的潮流。在高校民族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媒體的基本特點,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其中,教師要加強對媒介的認識與理解,對媒體的重要性進行分析與研究,並將自身的基本素養與媒體進行結合,在媒體信息化、媒介化的特點下,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比如,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觀看音樂節目表演、欣賞音樂演唱、演奏比賽,聆聽專家的音樂講座,從而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與媒介素養,爲民族音樂的媒體化發展奠定基礎。

2.媒體的運用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修養

現如今,“優勝劣汰”法則所產生的影響比較大,如果民族音樂教師對媒體瞭解不深,那麼便會被時代所拋棄。高校學生作爲互聯網運用範圍最大的羣體,對媒體的運用能力比較強,並且個人音樂知識更新速度比較快,很多課堂中沒有涉及的東西會在各大媒介產品中所獲取。因此,音樂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需要不斷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避免出現學生請教而無法作答的尷尬現象。音樂教師要利用媒介獲取大量的音樂知識,並加強對媒體產品與媒體技術的運用,對各種民族音樂學術成果進行下載,在提高自身音樂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拓寬知識面,使自己成爲網絡時代最合格的民族音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