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族音樂教育改革論文

學識都 人氣:1.97W

我國作爲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國家,民族音樂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種類多樣。高師的視唱練耳教學是通過對學生進行大量的音樂作品的視唱與聽覺訓練從而培養學生的基本音樂技能與素養。這證明了民族音樂在高等師範學校的視唱練耳教學中會發揮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師的視唱練耳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對傳統音樂不夠重視,淪爲了西方音樂的附屬品,所以在民族音樂教育的語境下要進行視唱練耳教育的改革。

關於民族音樂教育改革論文

一、民族音樂的概念介紹

我國作爲一個具有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多民族國家,創作了很多的民族音樂,使得中華民族音樂成爲了世界上一種極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廣義上說只要是中國人創造的、符合我國的音樂風格的音樂作品都可以稱之爲中國的民族音樂,包含面非常廣泛。我國的民族音樂分爲傳統音樂、按照傳統音樂模式創作出的音樂。傳統音樂有氛圍民族民間、宮廷、宗教、文人音樂。民族民間音樂又可以分爲民歌、戲曲、民族器樂、曲藝、歌舞音樂。按傳統模式創作的音樂則是按傳統音樂模式進行創作、改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五四運動後的音樂。

二、高師民族音樂教育在視唱練耳教育中的重要性及現狀介紹

(一)視唱練耳教育在教學內容方面的現狀

視唱練耳教學作爲系統培養學生音樂聽覺的基礎課程,出現了重西輕中的現狀,學生也形成了接受符合西洋大小調體系的一切音樂,其它的則不接受。這造成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的排斥、不重視。不僅如此,現在的視唱練耳教材也大都根據西方十九世紀的音樂理論來進行學習,並不包括中國傳統音樂古琴、打擊樂等的技術及演奏技巧的教學。即使出現民族化的設想,也只是在教學中穿插一些中國的曲調作爲“調味品”,不能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傳統音樂的特色、風格,使得他們缺乏對民族音樂相關知識、技能的認知,無法瞭解博大精深的民族音樂,熱情也就無從談起,更別提傳承與發揚中國民族音樂。但近幾年,中國音樂界意識到了這種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單聲部的視唱教材中添加了很多民族音樂,但在多聲部的視唱教材中80%的曲例仍選自西方音樂,整本教材到處可見歐洲作曲家的名字。而我國的民族音樂,如民歌等卻很少。事實上,在教材中增加中國民族音樂的佔比,能夠改變以往單一的內容,使教學內容得到豐富、發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分析音樂、提高音樂感知、表達能力,實現傳授專業音樂知識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所以必須進行視唱練耳教育教學內容的改革。

(二)視唱練耳教育在教學模式方面的現狀

傳統的視唱練耳教學模式中,高等師範院校在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重視聽覺的訓練,這是可取的,但卻侷限於傳統大小調和聲體系。不僅如此,讓漢族同學與其他少數民族的同學使用同樣的教材,對於多聲部的視唱練耳教學則統一採取西方音樂訓練模式,這其實會讓學生無法理解音樂中蘊含的情感。而且在我國,漢族學生和少數民族學生在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差異。採取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沒有因地制宜,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與地域文化的結合,不能適應民族音樂體系的教學。舉例來說,在唱名的選擇問題上,高師一般採取“固定調唱名法”,但這種教學有利有弊,而且對於學習民樂民歌的學生而言弊大於利,因爲他們的大腦裏是“首調”,這就要求他們在腦海裏不斷地轉變,就導致他們經常混淆音名。而且我國高師忽略了對首調的教學,我國民族音樂恰好又是民族調式非常豐富,首調唱名是符合我國民族音樂發展規律的教學模式。我國民族音樂風格多樣,所以教學模式如果無法適應民族音樂的特點,就會出現我們被西方化的耳朵扭曲了中華民族音樂的特色。伴隨着世界範圍的發揚民族文化,我們必須讓高師的視唱練耳教學模式適應中華民族音樂,對唱名的選擇根據不同專業進行選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結合民族音樂特色進行訓練,激發民族自豪感、學習積極性,實現真正意義的音樂教育。所以視唱練耳教育必須改革以促進其自身的發展,同時也爲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綜合性音樂人才奠定基礎。

三、民族音樂教育語境下高師視唱練耳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樹立正確的音樂教學方向

中國音樂與西方音樂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中國音樂,尤其是傳統音樂,源於生活,平淡且真摯,西方音樂則是激情澎湃的'感情流露,二者是感性與理性的碰撞。藝術的發展是植根於厚重的傳統文化上的。中國傳統民族音樂能夠與舞蹈、戲劇、繪畫等相聯繫,與傳統文化相融合,能夠塑造人格。我們在進行視唱練耳教育時,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即“藝術要立足於國內,在中華民族音樂的基礎上發展”,在這樣的理念下進行教育改革,加強民族音樂的教育。

(二)完善視唱練耳教學體系

在音樂基礎理論方面,首先要改變長期以來的以西方音樂爲主的現狀,可以引入中國音樂概論、音樂歷史、中國記譜法;在樂器演奏技術方面,引入中國的古典樂器二胡、古箏等演奏技法的介紹;在音樂風格的分析方面,各個地域的民族音樂在唱法、樂器演奏上都有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要對學生進行詳細的介紹。

(三)增加多聲部視唱教材中民歌比例

教材是音樂教學的主要來源,民歌作爲在中國傳承千年的一種民族音樂,在多聲部教材中加大民歌比例,可以培養學生擁有“中國化音樂耳朵”。而且民族音樂對首調的運用很頻繁,民族音樂旋律優美你、朗朗上口,可以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所以要加大民族音樂比例,並尋找適合多聲部民族音樂視唱的有效訓練途徑,推動視唱練耳教學的改革,幫助學生全面瞭解民族音樂,在豐富知識的同時,精神層面也得到提升。

(四)提高高師音樂老師的民族音樂素養、教學理念

高師的音樂老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增強自身民族文化知識水平。提升自身水平的方法包括與其他學校的互動交流,以學習他人的先進理念;進行研修,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總結經驗;積極開展相關課題活動,深入研究熱點、難點,用學到的科學理論知道自己,並付之實踐。然後在教學時,增強對民族音樂的知識傳授,正確認識自己的定位,將課堂的單純技能培訓設計爲能激發學生積極性的、有新意的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

四、結語

在視唱練耳教育中加強對民族音樂的教育是它作爲基礎課程應該承擔的責任,這項任務耗時長而繁重,需要我們不斷地共同努力,進行改革,將這門課程變爲弘揚民族音樂、民族文化的場所。

[參考文獻]

[1]桑素萍,馮凱欣.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的現狀與改革對策[J].音樂時空,2016,05:145-146.

[2]廖小芒.民族音樂教育語境下的高師視唱練耳教學改革[J].音樂時空,2014,18:169-170.

[3]張藝峯.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的歷史敘事與對策研究[J].音樂探索,2014,01:134-137.

[4]蘇世奇.高師視唱練耳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基於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的運用[J].大衆文藝,2012,10:245-246.

[5]張曉霞.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觀與高師視唱練耳教學改革[J].陝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04:99-104.

[6]劉琨.從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現狀分析其教改途徑[J].大衆文藝,2010,1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