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類論文範文

學識都 人氣:1.11W

企業管理過程中的協調工作是企業管理一項非常重要的管理職能 ,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 ,具有全局性和綜合性 ,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以下是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企業管理類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企業管理類論文範文

企業管理類論文範文1

論企業管理新理念

論文摘要:隨着知識經濟的興起,企業的經營管理也由生產管理向知識管理轉變,從知識管理的定義、目標、步驟等方面來探討企業管理。

論文關鍵詞:企業管理;知識經濟,知識管理

對知識的管理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知識和信息正在取代資本和能源成爲最主要的資源,知識經濟迫切要求管理創新。適應此要求近幾年來,一種新的企業管理理念——知識管理正在國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並不斷完善。其中心內容便是通過知識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知識管理的實施在於建立激勵僱員參與知識共享的機制,設立知識總監,培養組織創新和集體創造力。總結和研究知識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經驗將有利於我國企業管理的創新,有利於引導我國企業步入知識經濟時代。

由於經濟發展的需要和管理實踐的發展,知識管理逐漸從信息管理中獨立出來,從而形成一個嶄新的管理領域,此時,知識管理已有了不同於信息管理的內含和外延,知識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對人的管理。知識作爲認知過程存在於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際交流的互動過程中才能創新,知識管理要求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活動、信息與人連結起來,實現知識(包括顯性的和隱性的知識)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和創新能力,以贏得競爭優勢。

從信息管理到知識管理的轉化,是管理理論與實踐中“以人爲本”的管理主線進一步體現。知識管理有助於信息處理能力與員工創新能力相互結合,進而增強企業或其他組織的應變能力和預見能力,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進。這一切都改變着社會、經濟和文化,也改變着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知識管理的目標和任務就必然體現爲提高組織的應變和創新能力。

知識管理的目標與核心就是通過提高人的發明和創新能力來實現企業創新,知識管理爲企業實現顯性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徑,顯性知識易於整理和進行計算機存儲,而隱性知識是則難以掌握,它集中存儲在僱員的腦海裏,是僱員所取得經驗的體現,任何組織要在知識經濟中求得生存,就必須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人、信息與過程聯繫起來,以進行大量創新。但決不能將知識管理簡單等同於信息管理。二者的關係體現在:信息管理是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與發展。

知識管理也是網路新經濟時代的新興管理思潮與方法,所謂知識管理是在企業中建構一個量化與質化的知識系統,讓企業中的資訊與知識,透過獲得、創造、分享、整合、存取、更新、創新等過程,不斷的回饋到知識系統內,形成永不間斷的累積個人與企業的知識成爲企業智慧的循環,在企業組織中成爲管理與應用的智慧資本,有助於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以應市場的變遷。

知識管理是技術,因爲知識管理系統的實現,依賴於知識管理技術。這些技術包括知識管理的關鍵技術:知識收集分類存儲標記技術,知識搜索技術,以及輔助的交流溝通技術:即時通信,電子郵件,企業門戶等等。我們在直觀上感知的,能夠把握的知識管理,其實就是這些技術和技術的產物。正是這些技術,將知識管理從理論變爲了實踐。

知識管理是管理,是說知識管理同以往的任何一種管理理論一樣,發現了企業中的稀缺和關鍵的資源,並將它們管理起來,以求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利用這些資源。這個資源,就是企業擁有的知識。既然是管理,自然就有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對知識這種資源的規劃與組織、導向與激勵、評估與控制,以及不斷的創新、演進,就是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是哲學,是說知識管理同以往的管理理論的不同還在於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不同的,以往的管理哲學、管理理論看什麼是企業,同知識管理的觀點是不同的,如科學管理就把企業看成是一部自動化的機器,各種生產資料從一側進入這部機器,另一側則源源不斷的涌出產品和服務,機械性和自動化就是企業的核心,知識管理看企業,是把它當作關於自身規律和顧客價值的知識的聚合體,如果不擁有這些知識,企業就不存在,企業爲顧客創造價值、實現自身價值的過程,就被理解爲企業尋找知識、運用知識、創造知識的過程,在方法論上,就表現爲圍繞企業知識,進行組織的運作,各個層級的人員都依靠知識管理系統,發展業務、管理企業。

知識管理是文化,講的是在組織中實踐知識管理,就要培養與之匹配的組織文化。知識管理強調創新,強調共享,強調協作。組織的文化就要圍繞這些作強有力的導向,讓每個人都瞭解怎麼作是對,怎麼作是錯,一定要把做事的知識共享出來,每個需要的人都有機會學到它,尋找新的方法,創造新的知識,組織中的每個人都圍繞着知識管理,調整自己的行爲、做事的方式方法,從而形成知識管理導向的價值觀。這就是知識管理是文化的涵義。

一般來說,知識管理是一種漫長的經營策略,帶給企業的好處爲創造企業新競爭價值,增加企業利潤,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效率,建立企業新文化。

知識管理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管理,是企業適應知識經濟的微觀基礎。現代企業運營的核心是培養組織的學習能力,實現企業內部個人知識資本的保值、增值,信息技術是企業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管理能夠爲企業知識創新注入強大的動力,實現企業健康持久地發展。

知識管理是通過知識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企業的應變和創新能力,企業知識管理和生產管理的出發點都是把知識視爲最重要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識,這是企業競爭力得以提高的關鍵,由於人是知識的重要的載體,從而人力資源管理是知識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要想在經濟知識化的浪潮中取得競爭的優勢,必須進行知識管理的嘗試,在發展知識戰略、重塑企業知識文化、實現知識度量、設立知識主管等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在進行知識管理的探索實踐中企業必須有一個以知識爲中心的實體、目標和知識共享價值體系,圍繞這一價值體系,企業能夠進行自組織和對知識以及企業知識化進行管理和整合。

企業知識管理具有以重視對企業員工的精神激勵,賦予員工更大的權力和責任,充分發揮員工的自覺性、能動性和首創性;重視企業知識的流動、共享和創新,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重視企業知識和人才,促使企業成長爲學習型組織,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在實現企業自我價值的同時,注重向傳統產業的滲透,提高社會整體的知識化水平。

企業知識管理把知識共享作爲核心目標,知識管理的核心目標之一是鼓勵相互協作,培育知識共享的環境,知識只有通過互相交流才能得到發展,也只有通過使用才能從知識中派生出新知識,知識的交流越廣效果越好。只有使知識被更多的人共享,才能使知識的擁有者獲得更大的收益,對一個企業來說,迎接知識經濟必須首先促進本企業的知識化包括生產過程的知識化、勞動者的知識化、管理的知識化和生產產品的知識化。促進企業知識化的重要舉措就要進行知識和技術創新、大力引進知識和技術、激發員工學習和利用知識技術與經驗、加大科技投入、開展員工知識與技術培訓等。

企業知識管理的出發點應將知識視爲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識作爲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管理知識的能力處於企業戰略的中心,擁有高超的駕馭知識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企業中知識管理大致尊循以下原則:

(1)知識積累、交流、共享,知識積累是實施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共享才能使知識創造價值,知識交流是使知識體現其價值的關鍵環節。

(2)知識在使用中管理。知識管理不僅體現在對已形成知識進行管理,更多地是體現在知識產生過程以及知識創新中的管理。

(3)自下而上的知識管理。企業的知識主要自下而上流動的,企業中直接與客戶接觸層面的知識管理水平決定了整個企業知識管理的成敗。

(4)知識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企業內部的信息和知識快速地流動起來,力求促進企業組織的活力。

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原因在於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創新的速度加快,所以企業必須不斷獲得新知識。知識獲得和知識轉換依賴於企業的學習能力,學習是企業加強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並利用知識爲企業和社會創造價值。

實施知識管理可分五個步驟:

第一步:認知,

認知是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務是統一企業對知識管理的認知,梳理知識管理對企業管理的意義,評估企業的知識管理現狀,幫助企業認識是否需要知識管理,並確定知識管理實施的正確方向。

第二步;規劃,

知識管理的推進是一套系統工程,在充分認知企業需求的基礎上,詳細規劃也是確保知識管理實施效果的重要環節,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對知識管理現狀、知識類型的詳細分析,並結合業務流程等多角度,進行知識管理規劃。

第三步:試點。

此階段是第二階段的延續和實踐,按照規劃選取適當的部門和流程依照規劃基礎進行知識管理實踐,並從短期效果來評估知識管理規劃,同時結合試點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修正,重點是結合企業業務模式進行知識體系梳理,並對知識梳理結果進行分析,以確定知識管理具體策略和提升行爲。

第四步:推廣和支持。

在試點階段不斷修正知識管理規劃的基礎上,知識管理將大規模在企業推廣,以全面實現其價值。

第五步:制度化。

制度化階段既是知識管理項目實施的結束,又是企業知識管理的一個新開端,同時也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

成功的知識管理實踐往往在於恰當地運用知識管理技術,企業知識管理與應用信息技術相輔相成,信息技術爲企業知識管理提供了保證,知識管理水平的提高又會促進企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企業只有在知識管理和信息技術實踐都很成功的情況下,纔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持續地生存下去。

企業的每一項業務工作都與知識管理有關係,或者在創造知識。或者在使用知識。因此,建立完整的知識管理體系成爲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首要目標,將知識視同資產進行管理,凡是能有效增進知識資產價值的活動,均屬於知識管理的內容,結合個體與團體,將個體知識團體化,將內隱知識外顯化,結合組織內部與外部,將外部知識內部化,將組織知識產品化,則屬於知識管理的過程。

對於企業來說,研究知識管理,充分利用知識提高競爭力和創造經濟價值,已成爲生存和進一步發展的關鍵,知識管理成爲企業在新形式下戰略管理的重要內容,知識經濟催生了知識管理,而唯有以知識管理來迎接知識經濟,才能應對知識經濟所帶來的挑戰。

企業管理類論文範文2

企業文化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 文化管理 邏輯起點 管理原則

一、管理的邏輯起點

管理作爲一門學科,有它的起點,學術界把1911年泰羅發表《科學管理學原理》作爲現代管理學的起點。但是管理作爲一種科學,還有邏輯起點可循的。是邏輯串起了管理學的各個部分,並使之成爲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

所謂邏輯起點,就是思考問題的起始點。西方現代管理學對管理的認識是立足於效率的,可以說最初研究管理學就是爲了促使勞動效率的提高。泰勒提出提高勞動效率要做四件事情,“科學劃分工作元素;員工選擇、培訓和開發;與員工經常溝通;管理者與員工應有平等的工作和責任範圍”。但是,一個人的效率畢竟是有限的,當勞動效率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就會變得機械。於是管理學家又將目光轉向組織效率。提出專業化前提下的分權管理。所以,縱觀西方現代管理學的發展史,效率問題是邏輯起點,追求效率的提升是邏輯主線,因爲西方人崇尚理性和科學,他們把管理的核心歸結爲科學和戰略,,歸結爲做事的正確方法。

中國傳統管理思想的邏輯起點是行爲的價值判斷,即確定行爲的是與非、先與後。這和現代企業管理強調文化管理的理念有相似的地方。隨着管理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文化管理是企業管理各個維度中具有統馭性作用的核心維度。

二、文化管理的哲學基礎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價值標準體系。企業存在的意義、志向、動力、追求和激情都由這一價值體系而生。文化管理的核心問題是價值觀的確立。價值觀是組織意識形態層面上的東西,一種價值觀的形成必然有其獨特的哲學基礎。當代文化管理的哲學基礎是人本主義哲學思潮。

人本主義最初作爲歐洲資產階級用以反對封建神權,確立人的主體地位及人的權利、尊嚴的思想武器,經哲學家幾個世紀以來的不斷髮展,成爲了當代組織成員向異化其主體地位的資本關係和組織關係提出抗議並維護其權利的武器。現代企業組織必須意識到,爲了整個社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必須理性處理好同社會及其他組織的關係,處理好組織與組織員工的關係。資本的本性必須有所收斂和妥協。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現代企業價值觀的核心是人性觀,以效率爲起點的管理理論越來越顯現出它的侷限性。

文化管理強調人的主體地位與權利,這是一種有悖於資本性的價值觀,對傳統意義上被稱爲“經濟人”的資本擁有者或管理者的確是一場意識上的洗禮。應該說,以傳統西方經濟學“經濟人”假設爲基礎的西方管理理論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必須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了。文化管理恰恰協調了企業的資本性和社會性之間的矛盾。

三、文化管理的統馭作用

日本企業管理模式在競爭中的成功導致的20世紀80年代美國管理學家對美日管理模式的比較研究被公認爲是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管理理論的肇始。在這次跨文化比較研究中,美國研究者將管理中一些最重要的因素排列出來加以對比分析,結果發現美國企業的管理在許多方面並不比日本落後,關鍵性的差異在價值觀方面。美國企業管理儘管講效率、重科學,但忽視了人的精神力量。以文化因素爲標誌的日本管理模式,更有利於激發員工的價值認同感,開發員工的潛能,形成企業與員工相互忠誠的、比美式法律契約更爲緊密的“心理契約”。由此,引發了企業管理重心的文化偏移變革。

文化管理之所以是整個管理系統中最重要的職能,是因爲它能保證一個組織去做正確的而不是錯誤的事情,能爲組織提供動力系統、追求方向和激情源泉。組織的文化管理職能是一切其他管理職能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一切其他管理職能便會失去意義。

不同文化還確立了企業不同的追求和不同的資源優化配置排序,形成企業的不同個性和產品、不同的核心競爭力。它們各自產品的壟斷力或賣點來自文化個性而不是技術優勢,因爲各自的技術優勢和產品個性是追求個性文化的結果而不是原因。沒有了文化因素,很多牌子響亮的商品也就和普通商品沒有了質的區別。

四、文化管理的原則

1.利益協調原則

以追求效率爲邏輯起點的管理曾經長期漠視社會、公衆及其組織成員利益。但是市場競爭的法則逐漸喚醒了管理倫理。在知識資本化的今天,腦力勞動的比重越來越大,組織成員的利益與管理有效性直接相關。研究表明,創造力的產生不僅依賴於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還依賴於良好的組織氣氛和環境。同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企業也要學會着眼長遠算大賬,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維護公衆利益。

2.個性化原則

優秀的文化成果是全人類共享的,企業發展自己的文化應該秉承兼容幷包的原則,但在吸收優秀文化的過程中卻不能不結合本組織的特點,使共有的文化折射出自己的特色。不少企業在導入企業文化的過程中,由於過度依賴技術性和操作性,致使企業文化千篇一律,缺乏獨具特色的內涵和表徵,反而丟失了自己經過長期實踐而形成的文化積澱。

3.人性化原則

文化管理還必須處理好整體與個體的關係問題。一味強調組織發展,要求成員奉獻於組織,而不願意將組織成員的發展放在優先地位。這在集體主義價值取向佔主導的中國企業中尤其突出。管理者很容易忽視一個基本的道理:沒有個體的發展,最終也沒有組織的發展。遵循這一原則,就是要貫徹以人爲本的方針,實行人性化的文化管理

隨着我國企業管理實踐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文化的管理。可以說,以文化爲核心的管理理念是迄今爲止最先進最文明的管理理念,是現代管理理論的一次昇華,是企業管理理論由偏重於方法論研究向重視價值觀建立的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