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品五級分類監管體系的構建

學識都 人氣:2.38W

內容摘要:本文在闡述金融衍生系統概念的基礎上,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並探討了分類監管體系的建立。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危機是否具有因果關係,業界對此存在爭議。

金融衍生品五級分類監管體系的構建

金融衍生系統的概念

金融衍生品和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金融危機是什麼關係?和金融系統是什麼關係?和它的設計者、使用者之間是什麼關係?這已成爲目前爭議最多的問題。在許多人看來,此次金融危機就是金融衍生品惹的禍。但也有學者指出,金融產品作爲工具是中性的,關鍵是使用工具的人自身有問題。此外,還有人覺得是運用工具的方式和策略不對,是“濫用”和疏於監管帶來了危機。

筆者覺得這些觀點從各自的着眼點來看都有正確的一面,都反映了問題某一側面存在的弊端。然而,要全面反映問題的本質和全貌,就需要將它們整合在一起,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加以綜合研究。

基於此,本文提出金融衍生系統的概念框架:金融衍生系統是金融系統的一個子系統,是金融系統發展、演進到一定程度纔會出現的一種複雜現象和組成體系,既包括各種金融衍生工具,也包括使用衍生工具的人與組織以及使用衍生工具的方式、方法和操作過程。金融衍生系統的外延既包括遠期、期貨、期權、互換四大類基礎衍生產品,也包括利率、股權、外匯、商品、信用等各類聯動模式;既涉及投資、套期保值、風險管理、套利、投機、對賭博弈等行爲與策略,也涉及金融產品指數化、金融投資信託化、資產證券化等多種衍生過程。

金融衍生系統的發展狀況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因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和匯率、利率的全面放開,導致金融市場經常產生劇烈震盪,危機頻發。這使得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及各類銀行企圖藉助於場內期貨、期權市場規避和轉嫁風險,從而推動了金融期貨、期權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張,這一趨勢在進入21世紀後變得尤爲強烈。椐美國期貨業協會公佈的資料,2007年全球的場內衍生品成交總量達152億張,比2006年增加了28%,增長幅度創2003年以來的新高。2006年比2005年增加了19%,而2005年、2004年的成交量僅分別增加12%及9%,全球場內衍生品市場在金融期貨、期權的帶動下形成了一段飛速發展的時期。由於利率期貨交易的流動性要遠高於場外OTC市場上的利率遠期交易,目前很多銀行都青睞於運用利率期貨交易對其資金風險頭寸和風險敞口進行保值操作。

20世紀末,場外OTC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快速發展則得益於銀行間的激烈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競爭勢態使得傳統信貸業務無利可圖,很多銀行將業務重點轉向OTC衍生品市場。OTC衍生品業務作爲新的.利潤增長點被越來越多地用於替代傳統信貸業務。同時OTC衍生品業務亦可作爲傳統信貸業務的重要補充,銀行運用OTC衍生品進行資產—負債管理(ALM),降低籌資成本和解決到期日不匹配問題,降低信貸風險敞口,以提高傳統信貸業務的競爭力。各類銀行由此成爲OTC衍生品市場上的主要參與者,並且許多充當市商。

金融衍生品的創設與經營目前已經成爲銀行中間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銀行表外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表外業務有利於自身增加收入、分散風險、提高核心競爭力,同時還可以滿足客戶日益增加的金融服務需求,提高貨幣資金的配置效率。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銀行表外業務以驚人的速度膨脹,特別是全球場內、場外衍生品市場的蓬勃發展,使得以金融衍生品業務爲重要組成部分的表外業務迅猛增長。花旗、美洲等28家國際知名大型銀行的表外業務1982年僅佔整個業務的48.5%,1998年即上升到了76.8%;日本銀行近年來表外業務以年均40%速度遞增,德國銀行表外獲利佔總利潤的45%以上,瑞士銀行表外盈利佔總盈利的60%-70%.這些均說明金融衍生品業務正成爲國際各類銀行的主要利潤增長點,影響巨大。

金融衍生系統存在的問題

系統內交易只使風險來回轉移,但不會減少。金融衍生品的複雜性和規模效益使得其交易從普通企業、散戶轉向機構投資者。除了對衝基金、共同基金、養老基金外,發行MBS的政策性金融機構、推出CDO的投資銀行、經營CDS的保險公司(如AIG),甚至各類商業銀行均成了次貸衍生證券的鉅額持有者。這表明金融衍生系統主要是在各金融機構之間進行交易、流轉,而非真正意義上的風險對外分散體系。

高槓杆率的雙向性:既放大收益也放大虧損。金融衍生品盈利快主要靠的是高槓杆率,不但投行普遍使用,商行也緊隨其後。例如2000年國際前10大投行槓桿率一直處於20倍以上,2007年達到30倍。問題在於這種放大效應是雙向的,既放大收益也放大虧損,就是超大型金融機構也會因某個部門或業務線虧損而導致整體倒閉。像雷曼2008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槓桿率達到31.7,使得後來次貸證券損失的微小變化便造成了淨資產的鉅虧;這又影響到自身股價不斷下跌,進一步放大了損失,最終使之資不抵債而迅速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