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論文:試論漢語慣用語的翻譯方法探討

學識都 人氣:2.44W

 [摘要]漢語慣用語豐富了漢語語言,如何翻譯漢語慣用語是本文的中心,本文探討了常用的翻譯方法在慣用語翻譯中的應用,爲翻譯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

英語論文:試論漢語慣用語的翻譯方法探討

關鍵字: 漢語慣用語 翻譯 翻譯方法

在漢語中,存在着大量的習慣用語,而這些習慣用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會出現,正確使用慣用語能使我們的語言錦上添花,但是在和外國人交際時,我們不可避免的也要使用到慣用語,對於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的慣用語我們應該怎麼翻譯呢?本文將對慣用語的特徵進行分析,然後探討其翻譯方法。

 一、慣用語是漢語熟語的一種

漢語慣用語有以下幾個特點:(1)構成相對穩定,結構相對固定。即,詞組的主要成分不是自由組合搭配的。如“不管黑貓白貓,捉住老鼠的都是好貓”,我們就不能把“黑貓”替換成“灰貓”“藍貓”等。(2)整體意義不是每個詞各自單獨意義的疊加。(3)具有明顯的口語色彩。(4)具有一定的修辭作用。

漢語慣用語同英語idiom(成語、習語)相比較後,idiom有以下特點:(1)它是一組詞,而不是一個單詞。(2)結構相對穩定。(3)意義不是構成成員各自意義相加而成的,而是整體意義。(4)翻譯時不能逐詞硬譯。

漢語慣用語的基本特徵同英語idiom所具備的四個基本特徵相似,因此可將漢語慣用語英譯成“idiomatic Chinese”。漢語慣用語是一種是用頻率高、表達力強、形象生動,在各種形式的口頭、文字材料中經常出現的語言現象。因此對漢語慣用語的英譯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漢語慣用語的英譯研究基本反映了整合(Integrational Approach)特徵。符合現代語言研究向整合方向發展的趨勢。雖然說佔 20世紀語言研究主流的是孤立法(Segregational Approach),這種方法也曾爲現代語言教學提供了許多理論,但其將語言作爲封閉的符號系統的研究方法,隨着語言研究的深入,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語言研究的需要。而整合語言學(Integrational Linguistics) 形成於20世紀80年代,以哈里斯(Roy Harris)、努伍(Nigel Love)、泰勒(Talbot Taylor)爲代表,認爲語言研究不能忽視非語言成分,並強調語用、功能及文化對交際的影響。如果把整合語言學家的觀點運用於漢語慣用語英譯,就必須吧慣用語英譯置放在語篇、情景語境、文化語境、互文語境、問內語境中。漢語慣用語深深根植於中華文化的沃土,只有放在中華文化與英語國家文化的大背景下考查,才能把握住方向。

作爲漢語語言的一種特殊形式,慣用語同中華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慣用語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習俗、思維模式、道德水準、價值觀緊密相連,並在文化環境中產生意義。慣用語不能脫離文化而孤立存在,一旦離開了文化背景,慣用語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尤其是那些飽含人類對客觀世界情感的慣用語,因爲它們不只是概念,還具有豐富的寓意。慣用語是文化的載體,它反映文化,傳播文化,發展文化。

不同的歷史、文化、傳統、習俗、思維模式、道德水準、價值觀和地理因素,形成了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慣用語在翻譯後會在不同文化中喚起不同的人類情感與意義。“黑孩子”是在中國執行特定的計劃生育政策背景下產生的新詞彙,“黑”指“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私下進行,不能上戶口”多層含義,但沒有“黑人”,“黑皮膚”的含義。如果直譯成“black baby”,西方人一定會理解成“黑人”、“黑皮膚”、“非洲人的孩子”。因此“黑孩子”應該放在中國計劃生育國策的文化大背景下進行翻譯,即“off- the-book baby”。狹義的看,慣用語翻譯是把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廣義而言,慣用語翻譯的過程是在探索從一種文化轉換成另一種文化內涵的過程。漢語慣用語英譯是從對慣用語的分析開始的,其過程就像將原始材料加工成產品一樣。首先把慣用語放在漢語文化背景下分析,確定漢語文化同英語文化的.差別與聯繫;然後根據翻譯目的及讀者羣制定翻譯策略,構建相應文字,最後展現給讀者。

 二、漢語慣用語的翻譯方法

1、融合法(Integration Model)

融合法指將慣用語意義同文化、情景因素綜合考慮的方法,翻譯時要綜合考慮慣用語意義、上下文、英文搭配等綜合因素。鑲嵌式慣用語指那些在特有框架內鑲嵌進相應詞語的慣用語。如:

有……有……

不……不……

大……大……

如“有板有眼”意爲“言語行動有條不紊,富有節奏或章法”。

(1)他說話總是有板有眼。

(2)她唱歌有板有眼。

(1)中的“有板有眼”同“說話”語境因素相結合,重點意義落在“有條不紊,有章法”上,因此可譯成:“Whatever he says is well presented.”

(2)中的“有板有眼”同“唱歌”語境因素相結合,重點意義落在“富有節奏”上,因此可譯成:“She sings rhythmically.”

鑲嵌式慣用語“有血有肉”意爲“活生生的”,文學作品常用來形容形象生動,內容充實。如:

(3)小說人物刻畫的有血有肉。

(4)這是一篇有血有肉的報道。

(3)中的“有血有肉”同“小說人物”語境相結合,重點落在“從生活中來的活生生的人物”上,因此可譯成“The portrayal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is lifelike.”

(4)中的“有血有肉”同“報道”語境相結合,重點落在“形象生動,內容充實”上,因此可譯成“The news report is full of vivid details.”

2、形象阻斷法(Block Model)

形象阻斷法指慣用語表達形式消失,形象未進入目標語。鑲嵌式慣用語“大手大腳”指“浪費”,和“手大腳大”無關,因此不能譯成“big hands and big feet”。若這樣翻譯,則手腳的形象被完全阻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