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科學道德建設

學識都 人氣:8.42K

〔論文關鍵詞〕科學 科學道德 科學工作者

試論科學道德建設

[論文摘要〕科學工作者不僅是第一生產力的開拓者,而且是科學精神的弘揚者、民族精神的引領者、社會道德的示範者。科學工作者不僅要從事科學研究,還應遵守職業道德,恰守科學道德,造福人類社會;同時他們還承擔着重要的社會道德責任,應成爲社會的道德典範。促使科學工作者成爲社會的道德典範,需加強科學工作者道德自律、實施科學道德教育、改革學術評價制度和科研成果獎勵制度以及制定約束學術不端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規範等。

當代科學技術廣泛而深刻地滲透並影響着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人們對科學寄予更大期望時,也就意味着科學工作者承擔着更大的社會責任。事實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養,是科學工作者進行創造性勞動的必要條件。科學信念和科學情感是科學工作者從事科學研究活動的內在動力,科學意志和科學品質是科學工作者成功的關鍵,科學責任即維護科學的榮譽,使科學造福於人類,是科學工作者從事科學研究活動的良心上的要求,科學學風直接關係到治學是否嚴謹、結論是否可靠。

一、加強科學道德建設的緊迫性

科學工作者具有科學知識,並不等於擁有科學精神,更不能說明具備科學道德。在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下,大多數科學工作者依然潛心研究、刻苦鑽研、實事求是、嚴肅認真。比如“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兩彈元勳”鄧稼先、“現代畢異”王選、“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他們都是社會的道德典範,給社會樹立了道德標杆。不過,部分科學工作者迷失自我,沽名釣譽,不練坐功練腿功,有的甚至弄不清楚該堅持什麼、反對什麼、提倡什麼、抵制什麼,是非顛倒,黑白莫辨,榮辱錯位,道德修養已降到了平均線以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嚴重關注。原因在於:一是重量輕質的科學評價標準。過多的行政管理干預代替科學工作者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重數量輕質量的科學評價標準;片面追求“項目”、“論文”的數量,並且把這些與科學工作者的物質待遇直接掛鉤的分配製度,推波助瀾,大幹快上,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部分自持不嚴者不由自主地滋生浮躁、躍進、忽悠心態。誇張點講,中國之大,已放不下幾張平靜的書桌了。二是重知輕德的科學教育。在傳統教育體系中,偏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忽視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教育,忽視道德品質的教育和人格培養,知識產權觀念淡漠。三是重規輕法的處罰。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都已出臺相關學術規範的管理規定,但大都停留在“意見”、“穴言”、“準則”、“規定”層面上,還沒有上升到國家意志,還不具備強制性法律效力。目前處理學術不端主要屬於“危機公關”的應急機制,或者網絡上打口水官司,只有在“捂不住”的情況下才給受害人和公衆一個並不令人滿意的交代,缺乏一套處理此類問題的成熟程序。

二、加強科學道德建設的三個層次

一要誠實守信,這是每一個社會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科學工作者作爲普通公民,必須惜守法紀和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範,這是毋庸置疑的。同時,科學工作者的職業決定了他們還必須遵守科學工作的職業道德,即捍衛科學尊嚴,模範地惜守科學道德準則。科學的任務是求真,科學家往往被認爲是真理的化身。科學工作者應該老老實實地做人,踏踏實實地做事,紮紮實實地做學問。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半點虛僞和驕傲,科學工作者要講求嚴肅的科學態度、遵循嚴格的科學規範、使用嚴密的科學方法、弘揚嚴謹的科學精神。科技工作者在項目設計、數據資料採集分析、科研成果公佈以及在求職、評審等方面,必須實事求是;對研究成果中的錯誤和失誤,應及時以適當的方式予以公開承認;在評議評價他人貢獻時,必須堅持客觀標準,避免主觀隨意。科學技術是第一物質力量,科學精神是第一精神力量。科學精神是科學工作者在科學活動中,逐漸形成約束和引導科學行爲的價值規範。科學上的失範行爲從思想根源上看,背離了科學的本來目標和價值,喪失了以求真務實爲核心的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是對真理的追求和對創新的尊重,科學精神中最核心的價值是求“真”、務“實”、創“新”、存“疑”、勇“探”、有“容”、從“嚴”的精神。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思想,傳播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破除迷信,反對僞科學,是科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