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語言的隱喻性特徵及其翻譯

學識都 人氣:1.69W

隱喻一般不直接使用提示比喻的動詞,而把客體和主體當成統一的事物同時陳述出來,下面是小編蒐集的一篇關於中醫語言的隱喻性特徵探究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中醫語言的隱喻性特徵及其翻譯

一、隱喻認知理論

認知語言學源於認知科學與語言學的緊密結合,主要探究人的認知能力和語言之間的關係。美國語言學家George·Lakoff和Mark·Johnson劃時代的着作《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從一個新的高度來認識隱喻,以認知科學爲視角來探討隱喻問題。他們建立的隱喻認知理論被正式列入認知科學,使隱喻研究不再受束縛於以文學和修辭學爲本的傳統隱喻理論。

根據隱喻的認知理論,它是一種心理映射,人們通過這種映射在源域與目標域之間建立關聯,從而實現對事物的認知。隱喻翻譯就是最大程度地將一種語言文化中已有的隱喻關聯反映到另一種文化之中。隱喻翻譯要注意處理不同文化認知的差異、不同文化傳播產生的矛盾、忠於原文隱喻與語言生動性之間的矛盾等。總的說來,要產出良好的隱喻譯文,就要搭建兩種語言和文化的思維過程,進行思維過濾,延續原、譯文詞語相似點的思維創新,並確定恰當的本體與喻體的語義關係,找到合適的翻譯方法。

 二、中醫語言的隱喻性特徵

中醫產生於獨特的文化環境中,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進程,這種“取象思維”是古時候的中國人進行觀察而發展起來的,通過表面的“象”來認知內在的本質。

這種“象”是具有一定內涵或表示一定意義的形象,從表面現象進行對未知領域的推測。爲了說明世間一切事物的變化都必須遵從陰陽的變化這一抽象道理,《內經》就用了“變化之父母”加以闡述。對於世界的認知,人類早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認知身邊的自然環境。與自然現象和地理概念相關的概念隱喻大量存在於中醫學科中;古人看到水、氣、雲、雨升降的自然現象,認知到人體的精、氣、血互相轉化,從而探索出人體物質代謝的規律;中醫解釋病因病機也是用“風、暑、寒、熱、溼、燥”等自然現象,這些都是中醫所特有的概念隱喻。對中醫概念隱喻表達方式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中醫理論普遍存在概念隱喻。隱喻不僅僅是語言現象,更體現了中醫學的認知方法,從中可以看出中醫理論對人體、疾病和治療的獨特認知,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典型特徵。

英國翻譯理論家紐馬克在《翻譯教程》中曾指出:“隱喻翻譯是一切語言翻譯的縮影,因爲隱喻翻譯給譯者呈現出多種選擇方式:要麼傳遞其意義,要麼重塑其形象,要麼對其修改,要麼對其意義和形象進行完美的`結合,林林總總,而這一切又與語境因素、文化因素如此密不可分,與文內重要性的聯繫就更不用說了”.所以,隱喻翻譯存在於思維與心理活動之中,通過語言、文化、認知等方面將源域映射到目標域。中醫語言同中醫理論一樣,既古老又複雜,有着明顯的抽象性,還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徵。它的思維手段就是隱喻,以簡單喻複雜、以熟悉喻陌生、以已知喻未知、以具體喻抽象。隱喻是中醫語言非常普遍的現象,我們在進行翻譯時應分析中醫語言的隱喻特徵,努力尋求不同文化間所具有的相似性,儘量找到最貼切、最對等的目標語進行翻譯。

三、基於認知的中醫隱喻翻譯

隱喻一般不直接使用提示比喻的動詞,而把客體和主體當成統一的事物同時陳述出來。中醫典籍中常用判斷、對舉(並列)、附加、陳述等方式進行隱喻。當前中醫學走向世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和接受,人們迫切想了解中醫,想理解中醫語言和中國傳統醫學的文化內涵。翻譯隱喻時,譯者當然要做到“信”,但同時又不能失其“雅”,因爲中醫典籍中隱喻性的語言是古人將深奧的診治理念和陌生的醫學理論用身邊熟悉的事物進行闡述,這樣的用法使中醫語言既有科學性又有文學欣賞性。因此,中醫典籍隱喻翻譯需要切實可行的翻譯理論作爲指導,基於認知理論尋找不同文化間共同的概念,選用適當的策略進行翻譯。

(一)明喻法例1:是以古之仙者,爲導引之事,熊經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難求老。

譯例:For longevity,the ancient immortals,when do-ing Daoyin,stretched their body and limbered up theirjoints like bears and moved around like an owl.

分析:此句形式是並列,隱喻部分是“熊經鴟顧”,應該理解爲“像熊那樣伸展,像鴟鳥那樣環顧”,這種隱喻的活動方式通過並列形式表達出來。將此句翻譯成英語時變隱喻(熊經鴟顧) 爲明喻(stretched theirbody and limbered up their joints like bears and movedaround like an owl),漢語難懂的“熊經鴟顧”就被進一步具體化了。

(二)直譯法例2:倉癝不藏着,是門戶不要也。

譯例:Failure of the intestine and stomach to re-ceive food and water is due to failure of the kidney torestrain.

分析:此句包含“倉癝”和“門戶”兩個隱喻,把倉癝不藏的原因比作門戶不能約束。這個句子帶有濃厚的文化色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很難找到相應的英文表達。中醫翻譯的最終目的是傳遞醫學信息,幫助人們瞭解和學習中醫,有時只能捨棄原文的文化和美學特徵。此句適宜選用直譯法,化隱喻(倉癝、門戶)爲直接的翻譯 (the intestine and stomach和 the kid-ney),以再現原文含義,最大限度地傳遞中醫醫理信息。

(三)補償隱喻法例3:口鼻者,氣之門戶也。

譯例:The mouth and nose are the gateways for go-ing in and coming out of qi.

分析:此句言簡意賅,中醫典籍中有很多這種凝練性很強的語言,往往一個詞蘊含着豐富的含義,翻譯時如若不增加必要信息,讀者很難領會句子的醫學內涵。補償隱喻法能夠努力再現原句語義功能,使不瞭解中國文化背景的讀者讀懂中醫,理解句子表面下所蘊含的醫學信息。此句把“口鼻”隱喻爲“氣之門戶”,其中“going in and coming out”的增補說明氣的運行方式,避免讀者理解上的障礙。

(四)省略隱喻法例4: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

譯例:Qi is the origin of the human body.

分析:此句沒有用直譯法,沒有把整個句子翻譯出來,因爲有時隱喻概念是爲了進一步理解醫理概念。翻譯時可以省去隱喻,只譯醫學理論。此句主要意思位於前半句,後半句隱喻只是着重說明其重要性,所以“Qi is the origin of the human body”可以完全表達原文的全部意義。

四、結語

中醫有其獨特歷史文化背景,特別是隱藏在語言背後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因素,使得隱喻令人難以理解,從而增加了其翻譯難度。認知語言學的發展幫助人們更深入地理解隱喻,在翻譯中醫隱喻時需要注意以認知爲取向,將原文隱喻映射到目標語並進行科學的整合。

參考文獻:

[1]Newmark,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李照國。中醫英語翻譯技巧[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271-273.

[3]趙豔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34.

[4] 王洪圖。 內經學 [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280-281.

[5]閆舒瑤。從認知的角度談中醫隱喻翻譯[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0(8):175.

[6]張斌,杜福榮。認知理論視域下的中醫隱喻翻譯[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1,32(6):66-67.

[7]惠佳蓓,張斌。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中醫典籍翻譯[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1,31(9):67-68.

[8]藍純。認知語言學與隱喻翻譯[M].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5.

[9]程同春。英語隱喻的思考與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5,18(2):38.

[10]李照國。黃帝內經·素問[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社,2005:151,211.

[11]李照國。黃帝內經·靈樞[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社,2008:491.

[12]李照國。中醫翻譯導論[M].蘭州:西北大學出版社,1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