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英語課堂 坦然迎接挑戰

學識都 人氣:1.57W
優化英語課堂 坦然迎接挑戰
        多年來許多教師一直努力探索着更好更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完成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同時又要兼顧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考試,我們只有優化課堂教學,才能使學生坦然迎接挑戰,笑對考試。
        眾所周知,考試既是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有效工具,又是評估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考試是教師授課的指揮棒,它決定教師對授課知識的取捨,它決定教師的教學模式。考試作為一種學習的檢測手段,作為一種選拔人才的方式,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公平性,又有很大的侷限性,英語考試也不例外。長期以來,受考試的影響,導致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低下,不能把所學的英語運用於交際,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更是我們外語教學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那麼,如何使學生能夠坦然面對考試,減少考試給課堂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呢?筆者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切實貫徹實施英語考試改革,使之更加科學、合理、實用化;依據當前英語考試的特點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師生正確的考試心理
        一、切實貫徹實施英語考試改革,使之更加科學、合理、實用化
        考試是課堂教學的航標,如果考試科學、合理、實用,那麼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就會趨於實用化,着重於學生運用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語言學科應注重交流交際的運用,而目前的英語考試卻不能很好地體現這一點。雖然考試內容也涉及到聽、讀、寫的考查,卻把讀和寫放到了主要地位,不能很好地考查學生説和聽的能力。建立一種評價體系,取代當前的考試機制,變“單一的終結考試”為“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既關注結果,又注重過程,把對學生的評價作為整個英語教學的一個有機部分。過程性評價主要指平時表現(Daily Performance),應該包括出勤情況、課堂活動情況(發言的次數和質量)、課堂反饋檢測或診斷性測試情況、作業完成情況以及參與課外英語活動的程度和表現等。這一切可採用量化的手段進行評價。過程性評價的手段可以是通過觀察、交談、問卷調查、學生自評或組內互評等來完成。總之,要由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共同協作完成。結合終結性評價,主要指包括聽力、口試等在內的期中和期末考試等。這樣既重視終結性評價,也重視形成性評價;既重視對運用英語能力的評價,也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和發展能力的評價;評價的手段既有分數量化,也有文字敍述;評價的執行者既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本人和其他同學。這是一種先進的、科學的、全新的評價體系。
        依據當前英語考試試題的特點優化課堂教學
         近年來,英語考試重視英語能力的考查。現在的試題主要考查語言運用,即在實際生活中聽説讀寫的能力;重視綜合文化素質的考查。實際生活中的語言運用,即使是最簡單的,都必然牽涉到語言能力之外的交際能力的運用。閲讀理解能力是重點檢測的能力,高考突出對閲讀能力的測試。這不僅表現在閲讀理解題在試卷中比重最大,還表現在閲讀能力是決定聽力填空、完形填空、書面表達、單項填空等題型答題效果的最基本的能力;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主要考查的仍是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是一個包括聽、説、讀、寫的.操練和語言信息的輸入輸出的實踐過程。而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就是背單詞、記語法結構,對於學生來説,有了詞彙和語法知識,就可以閲讀,以為這樣就可以應付考試。但是,普遍缺乏交際的能力或意識,把學習語法和詞彙當作外語學習的全部。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不但發出信息的能力很差,獲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差,綜合交際能力低下。受傳統方塊漢字學習的影響,學習外語也是一板一眼、循規蹈矩,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詞、句的理解上,而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視信息的接收,忽略信息的發出。因此,必須把學生置於運用語言的活動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練,從模擬交際到真實交際,以期達到真正掌握英語。所有這一切都必須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教師為其創造良好的客觀條件,才能有效地實現。因此,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訓練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是實施英語素質教育的重要關鍵。
        1.優化學習氛圍,創設會話環境。
        英語的學習,語言環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學英語、用英語的環境。在室內設置英語牆報、英文標語、英語畫刊等,在室外開辦“英語角”,強化對各種物品的英語名稱的識記,以此體現和強化一種外語氛圍;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在課內外經常用英語進行會話。課堂上運用多媒體等創設情景,讓學生用英語自主交流討論某些話題,用英語進行思維和想象,最大限度地創設會話環境,使學生學習英語有一種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興趣和動力,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2.優化教學內容,實踐語言,與時俱進。
        成功的英語教學不只是看一節課教了多少內容,最重要的是看學生練了多少,學會了多少,在實踐中能用多少,這種“學會”,“能用”就是內化。為此,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就要以此為目標優化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手段,優化“識記——操練——運用”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有強烈的求知慾和成功感。
        要優化教學內容,就必須吃透教材,活化教材,使教材內容生活化,適當補充與時俱進的新內容,讓學生感到書本語言和生活實踐貼得很近,對教學內容具有親切感,進而產生濃厚的求知慾、強烈的進取欲,變被動吸取為主動探索。因此,創造性地鑽研教學內容,在利教、便學、易記上下功夫,在培養學生能力上下功夫,是切實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優化教學過程,必須把重點放在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上,必須糾正從書本回到書本的一讀二背的簡單識記,而要從識記、操練向運用飛躍。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必須使學生聽、説、讀、寫四種技能得到全面發展,並能綜合運用,必須通過強化訓練,提高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能力,堅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提高學生外語素質。       3.培養學生參與競爭、共同合作的意識和刻苦鑽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