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課堂結構

學識都 人氣:2.37W
優化課堂結構

【摘 要】 現代社會由於生活的多樣化、知識信息的廣泛化,審美活動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美育也成為時代的客觀要求。我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有意識、有目地、有計劃地進行美育教學。特別要抓住主陣地——優化課堂結構,滲透美育。在英語教學中, 教師是美的傳播者,學生是美的實踐者。通過師生互動,促使學生對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同時也把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活潑而有實效。
【關鍵詞】 滲透 美育 欣賞美 鑑賞美 感悟美 體驗美

優化課堂結構

蘇霍姆林斯基説:“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現代社會由於生活的多樣化、知識信息的廣泛化,審美活動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美育也成為時代的客觀要求。何謂美育,它是通過現實美和藝術美打動學生感情,使學生在心靈深處受到感染和感化,從而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具有感受美、鑑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既是科學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它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我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有意識、有目地、有計劃地進行美育教學.特別要抓住主陣地——優化課堂結構,滲透美育。在英語教學中,通過滲透美育,促使學生對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同時也把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活潑而有實效。所以美育也是小學生最易於和樂於接受的教育。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滲透美育?如何能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從而感受美,欣賞美,讓學生始終對英語保持濃厚的興趣。下面我就英語課堂中如何滲透美育內容這個話題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師是美的傳播者
1、教師的語言美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師的教學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小學英語教師的語言藝術水平直接關係到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自然流暢的語調,抑揚頓挫的節奏能使學生置身於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保證教學信息在傳輸的過程中發揮最佳的效能,在潛移默化的薰陶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和英語語音語調。 教師的語言是一種專業語言,要在簡明、準確、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和韻律、節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語教師必須堅持用英語教學,讓學生用英語來想英語。同時,相應的“體太語”要儘可能符合英美人的習慣,這種“仿真”,使學生產生新奇感,並置身於英語語言環境之中,以滿足學生語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語教學的語言不僅要具有與其他學科一樣的形象性與確鑿性,還應追求語言的韻律感、幽默感、新鮮感。作為一名英語老師,除了口語流利外,還要學點洋腔洋調,注重語意與語境、語調與語速相結合。“自然規範的語音、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當教師在課堂上講英語時,具有節奏感的語調,聽起來像外國人特有的那種韻味會讓學生從聽覺上感受到語言的另一種美。學生在欣賞中獲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會增強説英語的慾望。
語言要風趣,有幽默感。英語教師不應總板着面孔上課,這樣學生就如芒刺在背。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課堂裏常有笑的細流在潛動。師生感情融洽,課堂氣氛活躍,教師要善於用風趣的語言開導學生,講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結合起來。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講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語言要新鮮,青少年學生具有好奇好新鮮的特點,新異的刺激物能引起他們的定向探求活動。語言新鮮,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進行新的探求活動,保持旺盛的求知慾。語言要優美。愛美是人的天性。愛迪生説過:“最能直接打動心靈的還是美。”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動學生心靈,教師優美的語言更能直接打動學生的心靈。美的語言悦耳動聽,學生不僅興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TAGS:課堂 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