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擡頭理髮的風俗

學識都 人氣:2.43W

龍擡頭(二月二)又被稱爲“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最早起源於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御駕親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二月二龍擡頭理髮的風俗,歡迎參考!

二月二龍擡頭理髮的風俗

  【1】二月二龍擡頭理髮的風俗

農曆二月二這一天,民間各地的習俗基本上是圍繞着“剃頭和吃”來做文章。據瞭解,每年的農曆二月二,各地的理髮店通常會迎來客流高峯,除了討吉利外,在一些地區還有“正月不剃頭”的原因;與剃頭的火爆相比,年輕人在吃上的傳統則越來越淡了。

爲什麼這天是“剃頭日”?

農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種的時節,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潤。龍在中國文化裏是主宰風雨的祥瑞之物,俗語裏有“龍不擡頭天不雨”一說,因此龍擡頭是復甦和吉祥的象徵。民俗裏,人們選擇在這一天剃頭,以期許鴻運當頭的吉祥預兆。

除了討吉利,還有禁忌方面的原因。在上海一家理髮店工作的哈爾濱人劉先生告訴記者,他之前在北京、河北等地從事理髮行業,當地有正月不剃頭的習俗,所以臘月底的生意異常火爆,員工從早忙到晚,正月裏的客人寥寥無幾,有的老闆乾脆給員工放假、關門歇業,甫一出正月,特別是二月初二這天就又會客人爆滿;但他來到上海後發現,年前年後客流量的變化沒有一冷一熱這樣懸殊。

關於理髮,北方地區普遍流傳“正月剃頭死舅舅”一說。但遼寧省民俗學會副會長劉振超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稱,這其實是一種誤傳,“死舅”是“思舊”的諧音,清朝初期漢人以正月裏不剃頭的方式懷念明朝,但又不敢公開與下達“剃頭令”的清政府對抗,就有了上述說法。據記者瞭解,北方民間在正月裏不剃頭,大多是忌諱“死舅舅”,沒有舅舅的人則不存在這種顧忌,不過隨着社會的發展,正月裏剃頭的`人也在增多。

上海民俗學家薛理勇告訴記者,上海的風俗裏沒有正月不剃頭這種說法,只不過爲迎新年,多數人會選擇在年前的臘月底理好發,這樣正月裏理髮的人就明顯少了,但沒有正月不能理髮的限制。

各地都在吃什麼?

據薛理勇介紹,江浙滬地區在二月二這天保留着吃“撐腰糕”的習俗,有把腰撐住的寓意,意思是吃了糕,當年裏就不會腰痠背痛了。昨天在微博上,不少江浙網友將家裏自制的撐腰糕拍照上傳,有人還拿到辦公室與同事分享。

已在上海成家的北京人王先生告訴記者,北京人在二月二這天喜歡吃春餅,爲圖個吉利春餅也叫“龍鱗”。一張巴掌大小的有彈性的燙麪薄餅,卷着切成絲的肘子、炒豆芽、炒雞蛋、粉絲等,搭配大蔥和麪醬一起吃。除了二月二,立春這天也要吃春餅。  祖籍溫州的孔先生一家搬到上海已有13年,至今他家仍保留着二月二這天吃芥菜飯的習俗。他說,當地方言裏有一句合轍押韻的俗語,意思是這天吃了芥菜飯,一年都不會得皮膚病,這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爲芥菜裏富含的維生素和葉綠素有益於皮膚。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對於二月二這天的傳統食俗,一些“80後”表示現在已不講究,而他們的父輩大多對此保留着更深厚的感情。這也部分反映了與剃頭圖吉利相比,年輕人在食俗上的傳統越來越遠了。

  【2】二月二龍擡頭理髮的風俗

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擡頭”的諺語,俗話說“龍不擡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曆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擡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中國民間普遍認爲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小孩理髮,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民間一直有“理髮去舊”的風俗,是因爲正月內剪頭不吉利,而一個月不理髮又很難受,故大家都在正月過完後的二月初紛紛理髮。據說在這一天理髮能夠帶來一年的好運。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舊俗正月是不能剃頭、理髮的,如果剃頭,就會死舅舅。因爲有這樣的禁忌,民間一直等到“二月二龍擡頭”後纔開始剃頭,現在北方也是如此。

二月初二,龍擡頭的由來

農曆二月初二,是俗稱龍擡頭的日子。據易經中的說法,這一天之前,雖然已屬春天,但還蟄伏着,稱之爲“潛龍在淵”。這一天之後,陽氣上升,春意隱約可見,故曰“見龍在田”。顧名思義,龍出現了,一切都開始嶄露頭角。到了這一天,北方的迎春花開始露出笑臉,彷彿在告訴人們:春天真的來了。相傳當年女皇武則天自立周朝,面南稱帝。玉帝遂降旨龍王三年不許周界有雨。龍王心慈,不忍見生靈受苦,甘犯天威,降了一場大雨,玉皇大怒,將其拿下治罪,壓于山下。後因百姓日日爲其祈禱,感動玉帝,將龍王釋放。這一天剛好是二月二。於是,以後就有了“二月二,龍擡頭”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