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關於心理健康是長壽祕訣分析

學識都 人氣:1.42W

心理健康是長壽祕訣

最新關於心理健康是長壽祕訣分析

“長壽之星”蘇老的故事

他是上海最後一位前清秀才,有名的書法家、畫家。活了110歲,18歲考中秀才,一輩子做鄉村教師,淡薄名利,堅持運動。眼睛失明後仍堅持每頓飯後散步。有一個寒冬,一天氣溫驟降十幾度,蘇老突發急性肺炎,當天過世。解剖時發現其血管的彈性、韌性相當於60多歲的人,讓人大爲驚歎,沒有腦梗死、心肌梗死,更沒有癌症。——本站

一個輪機長的故事

他是94歲的退休輪機長,心態年輕,年輕時玩相機,84歲玩攝像機,90歲玩刻錄機,生活規律,旱睡早起,飲食清淡,不沾菸酒,每天堅持鍛鍊3個小時,樂做善事。去年給希望小學捐款5000元,思維敏捷,聲音洪亮,動作靈活,一點兒也不像94歲。只有高血壓病,他依靠運動療法,後來血壓維持得很好。心態年輕是關鍵。

一個退休醫生的故事

主人公相對是最年輕的。李逢鐸是個退休的內科醫生,今年80歲,15年前被確診糖尿病、肥胖、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體重82千克,體重指數(BMI)29(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腰圍112釐米。還發生過2次心肌梗死,一次肺癌左下肺葉切除,報過多次病危,但他多次戰勝疾病。他認爲有戰勝疾病的信心和爲達標奮鬥的決心是關鍵,因此心理健康是靈魂。他積極調整膳食結構。多吃紅薯(每日200克)、大蒜(每日25克)。堅持減肥運動,、騎自行車滿街跑,慢性病都得到了控制。

這三個故事說明,健康的四大基石中合理膳食、戒菸少酒、適量運動是健康長壽的基礎,而心理健康卻是健康長壽的靈魂。

什麼是“全面”的健康

評價一個人的健康,要從四個範疇入手。

生理健康:身體結構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心理健康:富有愛心和同情心,知足常樂。

道德健康:最高標準是無私奉獻,底線是不損害他人利益。

社會適應健康:是最難做到的一點,無論在單位、家庭或外出,各種角色都能適應,缺乏角色意識或角色錯位是不適應的表現。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人類的健康長壽40%取決於遺傳和客觀條件(包括15%遺傳、10%社會、8%醫療、7%氣候條件),60%取決於生活方式與心理行爲習慣。如運動鍛鍊、心理放鬆、飲食合理、戒菸少酒等。

前幾年。清華的學生劉海洋用硫酸潑熊的事件衆所周知。對動物都沒有愛心、同情心,那肯定是心理不健康狀態。亞健康表現不開心,悶悶不樂。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猶豫不決。亞健康的很多表現都會被診斷爲神經衰弱,比如失眠、強迫思維。缺乏自控能力和自知能力。也常常會有憂鬱、焦慮、恐怖、強迫、神經衰弱、猜疑、固執的表現。

勤於用腦壽命長

勤奮學習是情緒穩定和健康長壽的良方。有人對200年以來歐洲400名科學家作過調查,平均壽命67歲。而壽命比較長的恰恰是那些用腦最勤的科學家,愛因斯坦76歲,巴甫洛夫87歲。哲學家羅素98歲。日本曾對200名20~70歲的人作過調查。勤於用腦的人,超過60歲依然思維敏捷,反應靈敏。壽命長;懶於動腦的人。即使年方40,已經思維遲鈍。記憶減退。壽命短。勤奮學習,勤於想象,勇於創新的人,情商(EQ)高。情緒最穩定,心理最健康。越是勤奮的人越長壽,智商(IQ)與情商(EQ)的關係,情商完全是後天的,是創新的關鍵。

嘗試自我心理減壓

既然心理健康這麼重要,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應有正確的定位。應該制訂近期和遠期的奮鬥目標。但期望值要恰當,不宜過高。

其次,工作和生活壓力不宜過大,不能經常加班。不要長期上夜班;工間必須有短暫休息,休息時不宜動腦和用眼(不宜看電腦、電視等)。而代之以工間操、爬樓等。晚上23:30至凌晨3:30“細胞交接班”。要早睡早起。

再次。交替使用人體的各個部位是消除疲勞的.一個良方。如左撇子在休息時應多活動右側的手和腿;伏案和電腦工作者。休息時應活動頸腰部和四肢。眺望遠處和綠色的植物。鬆弛的漸進性康復運動對冠心病患者同樣適用。運動可改善心肌血供。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

此外。愉快而鬆弛的運動可減少焦慮緊張情緒,是心臟病康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步行、慢跑、登樓、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以一年爲期。每天堅持騎自行車30分鐘。一年後運動耐力提高20%,心臟增加氧攝入量16%,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降低19%。

減少夜生活。早睡早起,保證睡眠時間6~8小時(各年齡需求不同)。

保持開朗樂觀,知足常樂的心態。有自己的愛好。淡泊名利。忘記既往的怨恨和煩惱。

下班或雙休日應選擇一種與工作無關。既能放鬆又有興趣的活動。如郊遊、唱歌、跳舞、游泳、種花弄草、畫畫、練書法等。

定期找心理醫師或信得過的人傾訴煩惱。釋放心理壓力。有些人向神父、牧師懺悔、請教。也是一種心理諮詢。

爲避免衝動或匆忙反應。在表態之前讓舌頭在嘴裏轉20個圈以後再發言,這樣就會冷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