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健康的詳細分析

學識都 人氣:2.02W

心理學界說法不一,國內外正式發表的心理健康標準就多達24種。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的專家們指出,至少我們可以達成以下共識:

關於心理健康的詳細分析

心理健康包含自我和諧與社會和諧

心理學研究可從個體心理和羣體心理兩大領域來進行,個體的心理活動又可分爲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活動三個方面。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首先應達到個人內在各種心理活動的和諧一致,這個可以稱作“自我和諧”;其次,個人還需要與周圍環境保持和諧一致,這方面包括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這個稱作“社會和諧”。

綜合起來說,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該具有基本的認知能力、積極穩定的情緒情感、自我實現的人生目標、和諧的人際關係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不但自我感覺良好,而且能夠符合社會要求,承擔家庭和社會功能。

心理健康不是靜態的指標,是動態變化的過程

一個原本心理健康的人,受到環境因素的重大影響,就有可能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嚴重時影響生活和工作。比如優秀生考進大學後學習受挫,產生情緒上的困擾;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沉迷於網絡;職場精英在競爭的壓力下抑鬱自殺;原本家庭幸福的女性因婚變而走上絕路……這些都說明,人的心理狀態需要時時關注和呵護,我們應有定期檢查自己心理健康狀態的意識。

也有的人對心理問題過分恐懼,害怕自己一旦查出有心理問題,就好像“判了死刑”。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恐慌。心理健康狀態既然是動態變化的,就意味着可以通過科學的手段和方法進行調節與治療,消除障礙,恢復正常的.心理狀態。

心理健康標準不是疾病診斷標準,應適合大衆

眼下有關心理健康的科普宣傳和研究論文非常多,但是由於使用的標準不統一,理論觀點各異,導致結果存在很大的差異,甚至是互相矛盾的。有的研究結果報告說,中國有很大比例的人羣存在各種心理問題,甚至說中學生七成以上心理不健康。也有專家認爲,實際情況並沒有這麼糟糕。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恰恰是因爲中國目前還缺乏我國自己的心理健康標準。如果用“沒有心理疾病就是健康”這樣的最低標準來衡量,那麼大部分人都是健康的,不需要繼續努力了;而如果用心理各方面都達到理想水平的精英標準來衡量,那麼全世界也找不出幾個心理完全健康的人來。

科學地說,心理健康標準既不是疾病診斷標準,也不是精英標準,它應該適合大衆使用。心理健康標準應爲大多數人能夠滿足與接受,即需要服從於衆數原則;同時,在大多數人符合心理健康標準的基礎上,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積極引導人民達到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在兼顧衆數原則時,需注意對精英標準的描述與體現。

TAGS: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