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級語文說課稿《登高》

學識都 人氣:1.55W

說教材:

初中七年級語文說課稿《登高》

《登高》這首詩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比較探究”中的一首詩。本單位是詩歌單位,重要觀賞唐代詩歌。憑據課標要求,中學語文講授要造就門生熱愛故國語言筆墨,熱愛中華民族良好文化的情感,造就崇高的審美情趣和肯定的審美本領,進步文化品位,滿意差別硯生的學習需求,生長健全本性,形成健全品德。唐詩作爲中國文學的奇葩,中國文化的重要構成部門,因此觀賞唐詩對付薰陶門生的情操,富厚和積澱門生的人文素養意義特殊。詩歌觀賞的重點是造就門生怎樣在重複吟誦中通過遐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語言筆墨還原建立體的、生動的畫面,從而掌握隱蔽在文本背後的墨客的內涵情思。

說學情:

在《登高》之前,本單元已經鑑賞了杜牧的《山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劉禹錫的《秋詞》,學生了解了詩歌的常識,基本掌握了律詩、絕句知識,瞭解了學習詩歌的基本方法,懂得了一些鑑賞詩歌的門路,有助於學習杜甫七言律詩《登高》。

說教學目標:

1.瞭解杜甫生平以及對其詩歌創作的影響。

2.品讀詩歌的語言,分析詩中的形象特徵,體味詩人的情感。

3.掌握詩歌吟誦的基本方法。

說教學重點:品讀詩歌的語言,分析詩中的形象特徵,體味詩人的情感。。

說教學難點:賞析情景交融、氣象宏偉的藝術特點,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說教法:

這課的教學,就教而言,主要採取如下方法:

1、吟誦法。其根據詩詩歌講究韻律和節奏,通過教師和多媒體音像資料反覆的聲情並茂的吟誦,能使學生感受古典詩歌的格律美、音韻美。同時通過反覆吟誦,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激發他們的聯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的情境。

2、講析法和點撥法。具體到詩歌《登高》的鑑賞中,由於學生接觸文本的時間有限,知識積澱和人生經歷有限,理解詩人的悲社會之秋、國家之秋存在困難,因此在教學中運用我做的課件補充詩人杜甫生平的有關重要的信息以及進行簡要的點撥就很必要了。

3、討論法。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針對文本這個平臺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的過程。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每一個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詩人。但是要讓他們心靈的琴絃響起來。”語文課應該成爲他們發表個人見解的舞臺。只有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參與討論,平等對話,纔能有助於培養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靈感,纔有利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

說學法:

本課,學生可以採取以下方法進行學習:

1、朗讀。詩歌貴在吟誦,通過反覆的朗讀,學生可以集中注意力,體會和把握詩歌的深層意蘊。

2、運用網絡環境進行小課題研究。其根據是新課標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的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創新意識,讓學生在課後以杜甫爲專題,充分運用多媒體和網絡環境進行個案小課題研究,培養學生求知慾望和真正的主動意識、成功意識以及失敗意識。

說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大家要認真思考,聽出這個故事渲染的是怎樣一種情境,並希望大家把故事的中心用簡明、連貫的語言記錄下來。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個秋天,重陽節前後,在夔州,長江邊上,秋風凜烈地吹着,吹得萬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敗、枯黃的樹葉。江水急劇地翻滾,孤鳥在空中久久地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有一位老人,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步履瞞珊,躍跌撞撞地朝山上走來,他疾病纏身,有肺病、瘧疾、風痹。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聾”了。

重陽節,是登高祈求長壽的日子。可是,這位老人,一生坎坷,窮困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時,國家正處在戰亂之中,他遠離家鄉,孤獨地漂泊。

面對萬里江天,面對衰敗的枯樹,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頭

(師深情地朗讀)

風急天高猿嘯哀,緒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第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二)講授新課:

1.走進作者(放幻燈片)

杜甫(712-770):唐詩人。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自幼好學,知識淵博,頗有政治抱負。開元后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今屬陝西)將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的黑暗政治有較深的認識。靠獻賦得始得官。及安祿山軍陷長安,乃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尋出爲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爲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顯示了唐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爲“詩史”。有《杜工部集》。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意精湛,被奉爲“詩聖”。

2.背景介紹(幻燈片)

身逢戰亂,從48歲開始,一直到58歲去世爲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寫這首詩時已是第八個年頭了,3年後病死在出蜀途中。這首詩是大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慶奉接)時寫的。此時“安史之亂”已結束4年,但地方軍閥乘機爭奪地盤,國家仍是一片混亂;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相繼辭世——所有這些,像濃雲一樣壓在杜甫心頭,他是爲排遣抑鬱而抱病登臺的。

3.聽課文錄音

指導誦讀

生自由誦讀,師作適當點撥。

學習詩歌重在誦讀,誦讀能更好地領會詩的主旨,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更好地鑑賞詩歌。

那麼怎樣才能誦讀得更好呢?

【明確】

a、理性的把握:理解詩的作者,理解詩的內涵,必須走進作者的內心中去,文如其人,言爲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