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三篇

學識都 人氣:8.2K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三篇

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 篇1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當中小熊交朋友的不同方式,知道與同伴交往時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豐富詞彙:端端正正。

2.能根據故事內容,大膽猜測,清楚連貫的用自己的語言、表情、動作表現出小熊和小狐狸不同的心理感受。

3.樂意與人交往,願意向同伴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二、活動準備:

1.《其實我很喜歡你》故事幻燈片。2.背景音樂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播放音樂情景導入,幼兒體驗交朋友的樂趣。

孩子們,你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呢?讓我們聽着音樂去和你的好朋友交流交流吧!剛纔你和好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心裏有什麼感覺?

小結:是啊,有好朋友是一件很開心、很幸福的事情,今天不僅你們找到了好朋友,小熊和小狐狸也成爲了好朋友呢!可是前兩天可不是這樣的,你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嗎?讓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其實我很喜歡你》。

2.教師分段講述故事,讓幼兒初步理解故事,體會小熊和小狐狸的心理感受。

(1)教師結合幻燈片第一次中斷講述從開頭----讓小狐狸注意到自己。

提問:聽到這,孩子們,小熊覺得小狐狸長得怎麼樣?小熊想讓小狐狸注意到自己,猜一猜它會怎麼想怎麼做呢?(幼兒大膽猜測小熊交朋友的方式)引導語:小熊想和小狐狸交朋友,他到底會怎樣做呢?我們接着聽故事!

(2)第二次中斷講述-----小熊孤零零的東轉轉西轉轉,覺得好沒意思。

提問:小狐狸坐在窗前彈鋼琴,小熊是怎樣做的?小狐狸是怎樣做的?小狐狸爲什麼要這樣做?小狐狸在草坪上盪鞦韆,小熊是怎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小熊看到小狐狸在照鏡子,它是怎樣讓小狐狸注意自己的?小狐狸喜歡嗎?

小結:原來,想和別人交朋友,打擾別人、出洋相、給朋友製造麻煩----這些都不會讓朋友喜歡。那究竟小熊會有什麼好辦法和小狐狸做朋友呢?我們繼續聽故事!

(3)第三次中斷講述-----他把這封信高高興興的塞進了小狐狸家的門縫裏。

提問:小熊又做了什麼事?小熊一開始想在信上寫些什麼呢?

(鼓勵幼兒用語言、表情、動作表現小熊的心理特徵)最後小熊在信上寫了什麼?豐富詞彙:端端正正。

如果小狐狸收到小熊的信,它又會怎麼想?怎麼做呢?

引導語:如果小狐狸這樣做了,它們會成爲好朋友嗎?我們一起往下聽!

(4)第四次講述----結尾。

提問:小熊和小狐狸成爲好朋友了嗎?它們是怎樣做的?成爲好朋友後他們的心情怎麼樣?(鼓勵幼兒與好朋友互動,用語言、動作、表情來表現)引導語:這就是小熊和小狐狸交朋友的故事,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整的欣賞故事,欣賞故事之前,請你來思考: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爲什麼?希望小朋友仔細看、認真聽,欣賞完故事再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好嗎?

3.放背景音樂,結合幻燈片,完整欣賞故事,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後提問: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爲什麼?

小結:故事中的小熊想和小狐狸交朋友,但是它一開始沒找到交朋友的方式反而讓小狐狸很討厭,後來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小狐狸,他們最終成爲了好朋友。在生活中,小朋友交往時也要大膽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朋友,讓朋友知道你的想法和做法,這樣纔會成爲真正的朋友。

4.讓幼兒去向好朋友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與人交往的快樂。在優美、歡快的音樂中結束活動。

你想結交新朋友嗎?你會怎樣做去交朋友呢?

讓我們聽着音樂,把你的想法和做法告訴朋友吧!

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故事內容分析

故事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故事通過典型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情節,生動、優美的語言,吸引着幼兒,使他們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從而培養愛憎分明的情感,並把學到的好思想見諸於行動。故事能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

而我選擇的《漂流屋》這個故事中一開頭就描寫了青蛙看到一座神奇的小屋子,調動了幼兒的興趣“房子是誰的呢”?接着描寫青蛙並沒有想把它佔爲己有,而是去尋找屋子的主人,但沒有找到主人,他就想到了請螃蟹和自己一起分享這座房子,並邀請了小鳥和烏龜來跟他們一起玩。最後,故事又承前啓後地回到了開頭的疑問:漂流屋飄到了它的小主人跟前,小兄妹並不想將自己製作的小屋子留着自己玩,而是希望它找到自己的主人。

該故事雖然篇幅不長,人物對話簡潔明瞭,但有趣的故事情節能吸引幼兒的注意。我們不難發現,故事的主題就是-----分享快樂。那故事中又是如何突破這個重點的呢:這則故事中再三描寫了青蛙看到房子不佔爲己有的無私精神,後又描寫了青蛙與小動物們一同分享快樂,繼而描寫了小兄妹樂於幫助別人。步步深入主題,而又在小青蛙與同伴分享住在漂流屋的快樂達到高潮。故事鮮明突出的人物形象,使幼兒受到很好的教育,生動淺顯的語言,又便於幼兒理解、記憶和模仿。

(二)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的認識水平在不斷提高,具體形象思維又佔優勢,因此,他們對文學作品,特別是童話故事較感興趣,也能接受和理解內容較豐富、表現手法較複雜的故事,並具有一定的傾聽和語言表達能力。上學期,我們以班級主題《童話谷》爲切入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我班的幼兒也積累了不少的童話故事知識、童話作家知識和豐富的詞彙,培養了他們活潑大方、富有觀察力、好奇心,探究慾望強,有豐富的想象力,並喜歡把自己對故事的理解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但是,由於幼兒成長環境的影響,幼兒經常出現自私、以自我爲中心的現象,導致這些行爲成爲幼兒交往中的障礙。而故事是運用兒童文學作品向幼兒進行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

基於以上兩點分析,我選擇了故事主題明確、情節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語言生動淺顯而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漂流屋》。

二、目標確定

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同時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根據綱要中語言領域的目標和知道要點提示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理解故事內容,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講述自己的看法或評價別人的發言;

2、感受作品中比喻手法的運用,發展幼兒想象力。

3、通過活動,體驗與同伴分享帶來的快樂。

這三個目標中蘊涵了語言能力的培養、知識經驗的獲得和情感方面的培養,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我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體驗與同伴分享帶來的快樂”,從第一、第四環節的逐步深入,到最後互換禮物的情感體驗,將知識進行遷移,將重點逐漸攻破。當然,培養幼兒懂得分享是需要一個漫長的累積過程的,因此,本次活動是先讓幼兒獲得情感體驗,是一個累積良好體驗的好機會,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活動將難點定在“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講述自己的看法或評價別人的發言”從以下幾點來突破:1、問題設計富有啓發性,如: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你覺得他這樣做好嗎?你有不同的看法嗎?;2、集體與個別討論、回答相結合。

三、活動準備

(一)環境創設:與區域相結合。

爲了讓幼兒不再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而轉爲主動地吸收,我們整合了區域活動,在表演區、語言區美工區讓幼兒繼續探索。根據教育目標,有機滲透了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更多有益的知識經驗,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以此,我們

在區域中準備了:語言區:投放青蛙、螃蟹、烏龜、小鳥和小男孩、小女孩的圖片、各種背景圖、房子背景圖;美工區:訂好的空白紙張;表演區:投放青蛙、螃蟹、烏龜、小鳥和小男孩、小女孩的頭飾和背景圖、籬笆。

(二)知識準備:

1、幼兒在常識活動中已熟悉青蛙、螃蟹、烏龜、小鳥的生活環境。

2、已認識過許多兒童文學作品,初步瞭解了擬人和比喻的概念。

(三)物質準備

首先是爲幼兒提供真實而豐富的語言運用情景,給幼兒創設可以幫助他們理解故事的情景,所以進行了以下準備了:配有故事錄音的教學課件,幼兒可通過自己的感官感受,喚起他們的想象力。而創設一個環境,讓幼兒在情感體驗中將分享遷移到生活中來,我們準備了:幼兒每人自帶一份小禮物、磁帶、錄音機。使幼兒在良好的氛圍中獲得體驗。

四、教學方法

本活動綜合主要採用了直觀形象法、語言討論法和環境體驗法。

1、本活動中有始到終貫穿的是直觀形象法:觀察是幼兒獲得知識的最有效的途徑。於是,我選擇了運用電化教育手段。由於,兒童缺乏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以及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對故事所蘊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電化教育手段通過鮮明、生動的形象,容易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幫助兒童理解和記憶。而且,我有效地將語言與幻燈片的演示結合在一起,使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語言討論法:討論法是兒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動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活動中,我以老師首先揭示或引發討論內容,然後由幼兒進行補充或者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我多次讓幼兒討論自己對故事裏人物的看法,以“爲什麼”讓幼兒深入思考問題,並讓幼兒提出自己與別人不同看法,甚至讓幼兒反過來向老師來發問。討論法結合了《規程》的要求,爲兒童創設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以促進其發展,而不是單一的教師講解,避免了兒童因說教、指導過多而產生的膩煩、牴觸心理和行爲。

3、環境體驗法:兒童因爲年齡小、知識經驗少,對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很難或很片面。如果我

們只是一味地講大道理,就很難讓他們理解和接受。如:現實生活中很多幼兒是獨生子女,他們一直以自我爲中心,不能體驗到什麼是分享,分享又能帶來什麼快樂。於是,活動中採用了環境體驗法,提供了一定條件,讓幼兒通過自身的禮物交換、分享,從而感受和獲得體驗。這可以加身他們對概念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思維和認識水平,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教學流程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五個環環相扣的環節,整個設計突出了三個點:

1、教具直觀:語言與幻燈片的演示結合在一起,使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語言引導:以往的語言活動經常會出現是大部分能力強的幼兒纔有機會說出他們的看法,而能力一般的幼兒會因沒有機會說而很快地失去興趣。因此,這次活動,我設計了引導性強的幾個問題讓幼兒有慾望說、敢說、有機會說。3、環境體驗:讓幼兒在行動中感受某些品德的意義。主要表現如下:

(一)出示漂流房幻燈片,引導幼兒進行初步想象。

引入時,師以直觀的幻燈片,讓幼兒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幼兒直觀地看到了故事中漂亮的漂流屋。極好地引發了幼兒的好奇心,並融入角色當中思考問題“這是哪裏來的”“撿到它以後要怎麼辦”。該問題把幼兒帶進一個思考想象的空間,創設了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的語言環境,並讓幼兒初步產生拾金不昧、分享的意識,爲下面的故事做好鋪墊。

(二)聽、想結合,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分析綜合能力。

通過討論後,師的引導師幼兒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這個環節仍然給幼兒留有想象的.空間,讓幼兒在剛纔的想象

基礎上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的語言美,通過頭腦中的想象故事中優美的意境“清清的小溪”、“像宮殿一樣的漂流屋”、“熱鬧而歡樂的爭吵”等。

(三)視、聽結合,發展形象思維。

此環節結合了語言和幻燈片,再次調動了幼兒的興趣,以分段講述故事爲主要形式,通過一個一個的問題,找出了故事的重點,引導幼兒不段思考、探索、層層遞進,從而達到理解和記憶故事內容的目的。而擬人、比喻手法的運用是本故事的一個亮點,爲達到形象逼真的效果,作品中再三將漂流屋比喻成“宮殿“、”大雪糕”、“搖籃”。而對幼兒來說文學中採用的表現手法是難以理解的,因此,我以問題“漂流屋像什麼”的提出加深有對比喻手法的理解。

(四)深入故事主題,引出教育意義。

作品中反覆提到了“小青蛙問遍所有的人尋找屋子的主人”、“不好意思獨佔這漂亮的屋子”“小兄妹看到小動物們時高興的心情”,意在教育幼兒懂得與別人分享,但是,教育一味地講大道理幼兒是不能完全理解的,而這個活動環節中以“你喜歡故事裏的誰?爲什麼?”讓幼兒直觀形象地感知,什麼是好的,該學習、模仿的是誰。這樣,他們很快就能弄明白道理了。而且,提出了“平時還有什麼可以分享”的問題,讓幼兒將學到的道理延伸到生活中。

(五)分享小禮物,激發幼兒樂於與同伴分享的情感。

《綱要》指出:應以幼兒的情感態度的培養放在首位,本活動結合了第一、第四個環節,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環境的體驗中交換禮物、交朋友,感受到與同伴分享玩具的快樂心情。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多留意積極和別人分享的幼兒,及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能使更多的幼兒喜歡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將活動又一次推向了高潮。

(六)活動延伸。

活動的結束是暫時的,依據教育方式的整合,爲了讓幼兒不再被動地接受

教師傳遞的信息,而轉爲主動地吸收,我們整合了區域活動,在表演區、語言區美工區讓幼兒繼續探索。根據教育目標,有機滲透了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更多有益的知識經驗,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大班語言活動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大班語言《快樂婆婆和憂傷婆婆》

一 說教材

我們都希望孩子每一天都能擁有快樂、舒暢的心情,更希望他們有一雙發現快樂、尋找快樂的眼睛。大班下學期是孩子在幼兒園中的最後一段生活。從哭泣的走入幼兒園到歡笑着告別幼兒園。是每個孩子的成長階段。在這最後一段時光裏,幼兒的生活充滿了離別和嚮往。我們老師要以積極的心態鼓勵孩子邁入新生活,爲新的小學生活做好準備。

故事《快樂婆婆與和憂傷婆婆》展現了:同樣的事情會引起人們不同的想法和心情。整個活動始終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爲依託。孩子們能夠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語言表達對兩位婆婆的理解。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看待事情上也培養了良好的心態,感受快樂帶給大家的美妙感受。

二 說重難點

《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更好的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我這節課的重點是孩子能夠用已有生活經驗和語言表達對快樂婆婆和憂傷婆婆的理解,而培養孩子以良好的心態去看待事情作爲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 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從情感,認知,能力三方面來確定了本次活動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具體目標是:

1 對快樂婆婆和憂傷婆婆的性格產生了解及興趣。

2 能夠用生活經驗和語言表達對快樂婆婆和憂傷婆婆的理解。

3 在實際生活中能以良好的心態去看待事情。

四 說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多媒體課件(故事情境圖 、能夠表現快樂和憂傷的音樂)

五 說教法學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着充分利用多種教育手段來刺激幼兒的聽說能力和感知能力。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以下教學法:

1.觀察法:運用直觀、形象的圖片,通過仔細觀察,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製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

2.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我注意控制語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揚頓挫的變化,採用不同的音色在背景音樂下生動的講述故事,從而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3 .討論法: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如:請小朋友共同討論:快樂婆婆與憂傷婆

婆都遇到了什麼事情?你同意她們的想法嗎?

4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啓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提問在教學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活動過程中,我會通過一個一個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含義。激發幼兒預測故事情節。

六 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是通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進行學習的。”這一認知規律以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目標要求。

七 說教學過程

根據大班幼兒語言能力和年齡特點,結合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圖片導入 引起興趣——觀察討論 預測情節——完整欣賞 教師小結——故事昇華 遷移經驗

具體流程如下:

1.圖片導入,引起興趣

引入時,我出示ppt圖片 ,讓幼兒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引導幼兒觀察畫中人物的表情以及畫面的顏色。提問:兩幅畫有什麼相同,還有什麼不同?兩位婆婆的表情怎麼樣?你是從那裏看出來的?

小結:兩幅圖中都有一模一樣的房子,房子裏都有一位老婆婆。兩位婆婆一位非常憂傷,一位非常快樂。從而引出本節活動《快樂婆婆和憂傷婆婆》 。

2.觀察討論,預測情節

逐幅出示畫面,引導幼兒對故事畫面進行大膽猜測,引發興趣。通過播放故事畫面,再次調動了幼兒的興趣,以分段講述故事爲主要形式,通過一個一個的問題,找出了故事的重點,引導幼兒感受兩個人物的心理。

3.完整欣賞,教師小結

爲了讓幼兒對故事中兩位婆婆的不同性格產生興趣從而進一步理解故事含義。同時又爲了保持故事的流暢性和完整性。我再次把故事完整的講述後提問: 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歡哪位婆婆?爲什麼?要是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樣?給孩子創設一個想說敢說的環境,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可讓孩子自己討論後進行交流。我會幫助幼兒總結:快樂婆婆每天都很開心,把快樂帶給大家。憂傷婆婆每天都是愁眉苦臉的。我們要學習快樂婆婆,把微笑掛在臉上。看誰笑得最燦爛。

4.假設情境,進行分析。

師生共同討論中昇華故事主題,遷移生活經驗。 當孩子體會到同樣的事情會引起人們不同的想法時,我會利用多媒體課件對孩子引導: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一些意外的事情,你會有怎樣的心情呢?下面和孩子一起觀看一些發生在生活中的圖片。讓孩子來說說自己遇到這些事情的心情是怎樣的。與此同時我會聯繫到孩子們的生活:再有幾個月就要上小學,成爲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你會以什麼樣的心情離開幼兒園,老師和同學們呢?在這個環節中我會給孩子充分討論,講述的時間。

小結:如:下雨了,有人會覺得很開心,因爲雨會把灰塵帶走,小樹苗,花朵們可以喝到很滋潤的雨水,而有的人卻很煩惱,因爲不得不帶雨傘,雨衣出門。上小學以後,我們將走進學校成爲一名小學生,我們會結識更多的好朋友,學到更多的知識。

最後鼓勵孩子以健康、積極的心態面對新的生活。結束課堂。

活動延伸:

活動的結束是暫時的,依據教育方式的整合,爲了讓幼兒不再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而轉爲主動地吸收,我們整合了區域活動,在語言區域中提供有關道具,鼓勵幼兒進行創編以及表演。教師可引導:快樂婆婆和憂傷婆婆後來還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憂傷婆婆會有什麼變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