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工勞模事蹟材料

學識都 人氣:4.55K

成才之路,是一條自己鋪築的漫長艱辛的路,是一條只屬於強者的崎嶇的路,誠如斯言。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維修工勞模事蹟材料,歡迎閱讀借鑑!

維修工勞模事蹟材料

維修工勞模事蹟材料一

“偉兒!”平時我們都這麼稱呼他。在生產現場,設備一出現故障,大家都會喊“偉兒,快來!”只要他一到場,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真了不起,他就是z,南部z公司乳化炸藥生產線上一名維修工。提起他,人們言語中都會透着敬佩,這是因爲z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從一名生產一線的操作工,迅速成長爲一名技術革新能手,多次被公司評爲優秀員工,得到公司領導的嘉獎和廣大員工的一致好評。他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譜寫了一名普通員工愛崗敬業、創先爭優的奉獻之歌。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在我的工作崗位上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作爲一名設備維修工,就是不讓設備出現故障,出現故障最短時間維修好。”

1993年,z加盟南部z,在這裏開始描繪他的夢想藍圖。他責任心強,能吃苦耐勞,公司安排他到操作難度最大的裝藥崗位工作,爲了儘快熟練掌握操作技術,一方面,他利用業餘時間刻苦學習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他經常向師傅們請教並留心觀察有經驗的同事的操作方法,很快,z就對裝藥設備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1999年,愛動腦筋,喜歡和機電設備打交道的z被調到機修班工作,從此,他就把設備維修當做了“舞臺”。

他認爲幹設備維修工作要有過硬的專業理論和實踐技術才能勝任,於是他查閱資料,學習機電專業知識爲自己充電,瞭解車間裏各種機電設備的構造和操作原理,刻苦鑽研設備維修技術。通過不懈努力,他熟練掌握了公司裏各種設備的操作技能和維修技術,並且還在日常工作中總結經驗,即要:多看多聽,平常要處處留心觀察設備的運行情況;多摸多想,運用知識武裝大腦,多接觸設備,找不到原因決不放過。他要求自己不但要有理論實踐知識,更應該有精益求精的故障排除技術和本領,即判斷故障準確,處理故障又快又徹底,爲生產提供有力的保障。

“我只是一名普通崗位上的員工,只是做了我分內的工作罷了,公司對我如此信任,就是對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我的鞭策,要在以後的工作中愛崗敬業,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近年來,行業安全形勢嚴峻,對設備維修保養要求更爲嚴格,既要完成設備維修計劃,又要完成公司安排的臨時性工作,因此節假日加班對z來說是家常便飯。2012年年底正值銷售旺季,爲了不影響生產,設備只能在每天下班後進行維護保養,只要公司一個電話,即使當日不當班,他也隨叫隨到,沒有一句怨言,有時一晚上要到公司來兩三次,一個月下來,眼睛都熬紅了,人也瘦了一圈。

有段時間,另一個車間包裝工序的打包機頻繁出現故障,打包帶纏繞紙箱不緊,持續好幾天都沒徹底解決,於是他們請z過來幫忙看看。z在現場觀察了幾分鐘,通過查看機器的機械和電子運行情況,分析判斷是開斷和控制電路接觸器的接點有問題,而不是工友們說的轉盤齒輪打滑的原因,在z的指導下,車間工友更換了接觸器後,打包機恢復了正常。事後工友們感慨地說:“偉兒真厲害,我們幾天沒修好的,你幾分鐘就修好了,我們服了!”

“看着更換配件費用昂貴,覺得心疼,我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想法,只是想能不能通過其他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是工作需要‘逼’出來的。”

2011年6月是公司技改最關鍵的時候,生產線上新引進了美國進口的裝藥機,面對更爲複雜的線路和電氣路結構圖以及全是英文的技術說明書等諸多困難,z先着手熟悉了設備的全部資料,做到心中有數,然後主動向技術轉讓方的專家請教,及時和他們交流、探討操作中遇到的問題。不到一個月時間,z就迅速掌握了該設備的操作規程和工作原理。如今,他不僅是一名精通設備的行家裏手,同時還是技術革新能手:他結合該工序的實際情況,用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主持和參加了多項技術改造及革新,特別是對進口裝藥機進行了大膽改進,由於設備固有的缺陷,原裝切刀氣缸系統是直上直下式,殘藥極易進入氣缸內,造成故障頻率高,生產效率低,同時還存在着嚴重的安全隱患,經常拆卸清理,零部件易損壞,且配件價格昂貴,不易更換。

對此,z認真思考,探索其工作原理,並進行技術攻關,另換國產簡易氣缸,並將氣缸位置改裝在機械手的背面並倒置向下,帶動自制的不鏽鋼刀片工作。這樣,氣缸不再有殘藥進入,動作順暢,從而大大降低了設備故障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了安全隱患,降低了生產成本。目前,該技術創新已通過技術鑑定,符合安全技術要求且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

z時刻告誡自己,工作必須要有謙虛踏實的態度和持之以恆的精神。參加工作20年來,他立身民爆,用實幹、擔當,詮釋了z人的新時代主人翁精神,儘管沒有豪言壯語,但他用樸實的敬業愛崗作風,用自己無私奉獻的行動譜寫了自己的人生。

有人問他:“你這樣拼命的幹,是爲啥啊?”他憨厚地笑着說:“咱就是幹這個活兒的,現在設備更新快,不加緊學技術懂設備,終會落後的,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技能,才能幹好本職工作。”z就是這樣,以一個維修技術人員的樸素情懷和一個時代青年的火熱朝氣、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投身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崗位上,爲公司的安全生產默默奉獻、保駕護航。

維修工勞模事蹟材料二

*同志自 1993 年 7 月參加工作以來,先後在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機械廠和第三分公司擔任修理工、瀝青拌和樓操作手、瀝青拌和樓主管等工作。 提起*同志,和他共事過的同事都會伸出大拇指。作爲一名機械修理工,他不但精通各種機械設備維修技術,而且熟練地掌握了車牀、刨牀、磨牀等機加工設備的操作技能和工藝;而他對瀝青拌和樓領悟能力及對不同型號和廠家生產的瀝青拌和樓的核心技術掌握更讓人稱道,無論是西安築路機械廠的lbXX 型、lb3000 型及h4000 瀝青拌和樓,還是美國進口的 astects-50 型間歇式、連續式瀝青拌和樓,從基礎安裝、裝機調試、日常使用維護保養、系統性能優化及技術創新等方面,他都能非常熟悉的掌握其相關技術。在長大公司,凡是有瀝青拌和樓施工的地方,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同志。 在工作中,*同志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特別是 XX 年,長大公司在省內率先引進美國進口的 astects-50 型瀝青拌和樓,當時該瀝青拌和樓在全亞洲號稱產量最大,操作說明書及技術手冊都是全英文的,又沒有現成的經驗借鑑,這對英語比較薄弱的*同志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他清醒地認識到,新一代知識型產業工人,應該是能文能武的複合型人才。面對困難他並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憑藉着之前他對國內產的瀝青拌和樓熟練掌握、遇到不懂的單詞勤查字典以及虛心的向廠家技術人員的請教、積極學習,不到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很好的掌握該型號瀝青拌和樓的技術要點。在設備的使用過程中,他認真負責、虛心學習,把平時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提升自己應對困難的能力。同時,通過對設備的熟練掌握,積極參與設備的改進創新,勇於探索機械化施工的新工藝、新辦法,在技術進步自主創新的道路上,他永不滿足。他說:“學習掌握別人的技術只是自己提高的一個途徑,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敢於創新,不斷探索,敢於超越,向世界同行業高端技術挑戰,只有自主創新,才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來。”

XX 年,在河龍高速八標路面項目部,他積極參加了公司對 astects-50 型瀝青拌和樓廢粉的環保處理系統的技術改造,開發出瀝青拌和樓智能廢粉攪拌系統,該項技術創新成果從根本上解決了瀝青拌和樓廢粉對環境的污染,爲公司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公司範圍內得到了廣泛推廣,相關成果獲得了長大公司科技創新獎,同時還被獲批國家專利。 XX 年—2011 年期間,*同志先後參與了湛江海灣大橋、武漢陽邏大橋、廣州珠江黃埔大橋等鋼橋面美國美國環氧瀝青鋪裝項目。鋼橋面美國美國環氧瀝青鋪裝是一個新興技術課題,其鋪裝工藝對設備及人員的技術水平和職業素養要求極高,甚至可以用苛刻來形容。在參加湛江海灣大橋鋼橋面美國環氧瀝青施工時,由於在省內是首次進行美國環氧瀝青鋼橋面施工,整個施工工藝及設備的準備都沒有現成的版本可供參考,只能夠靠技術人員自身去摸索。對於*同志主管的瀝青拌和樓來講,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把美國環氧瀝青施工中涉及的 bv、bid、a 組分等幾種組分有效的控制在不同的溫度範圍並能夠投入不同結構層的美國環氧瀝青施工當中去,在熟悉掌握美國環氧瀝青的施工原理的前提下,通過對原有瀝青拌和樓的輸送管道進行改裝,同時採用導熱油溫度交換系統,成功的解決了這一技術難題。但是,美國環氧瀝青施工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對美國環氧瀝青混凝土的溫度控制纔是更大的課題,美國環氧瀝青混凝土的施工溫度爲 110℃-121℃,但是從路面施工的角度出發,往往需要將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控制在115±2℃的範圍,這種溫度誤差就是利用微波或者電磁爐進行烹調時也很難達到,何況是大批量生產的、動態的瀝青混凝土生產。*同志沒有被困難嚇倒,他通過大量的現場試驗,得出碎石加熱溫度於瀝青混合料成品溫度的曲線關係,並結合瀝青拌和樓的特點,增加了4 級溫度監控系統,成功的實現了瀝青混合料溫度的有效控制,成功的掌握並總結出一整套美國環氧瀝青混凝土的生產技術,爲公司積累了巨大的技術財富。 在湛江海灣大橋、武漢陽邏大橋及廣州珠江黃埔大橋等鋼橋面美國環氧瀝青鋪裝項目施工過程中,公司針對美國環氧瀝青施工工藝的特點,總結經驗,組織技術人員對美國環氧瀝青專用施工設備進行了技術改造。*同志憑藉以往美國環氧瀝青項目施工經驗的總結,針對美國環氧瀝青現有設備的技術特點,從簡化施工工藝、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和提高施工效率等角度出發,參與設計並具體實施了美國環氧瀝青拌和樓溫度四級控制系統、美國環氧瀝青智能灑布小車、瀝青脫桶機自動翻桶裝臵、簡易中央分隔帶攤鋪機、美國環氧瀝青攤鋪機自動刮死料裝臵等技術創新項目,這些創新項目的成果都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獲得了成功,同時,相關部分成果被獲批國家專利並獲得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科技創新獎,爲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11 年下半年,長大公司承接了虎門大橋大修項目,* 同志被安排到該項目工作。由於虎門大橋大修需要使用的日本環氧瀝青混凝土,同時,需要採用公司以前未進行過環氧瀝青施工的lb-3000 型瀝青拌和樓進行施工,之前lb—3000 型瀝青拌和樓冷料的配料是通過容積法進行計量的,因 此不是很準確、不能夠滿足日本環氧瀝青施工的需要。*同志提出需要進行技術改進,把之前的冷料容積計量改爲稱重計量,以及把之前一次稱量的熱料倉骨料改爲兩次稱量。通過這兩個改進,使冷料的配比和熱料的配比得到了很好的統一,既保證了施工質量,又避免了昂貴的原材料浪費。在原有的日本環氧瀝青施工系統中,環氧樹脂的添加是通過全人工進行,由於日本環氧樹脂有較強的刺激性氣味,同時,人工添加的勞動強度相當大,從技術角度出發,*考慮到利用機械投放代替人工投放,製作出日本環氧瀝青自動投放設備,很好的完成了日本環氧瀝青的施工,連在場的日本專家都拍案叫絕,他們連聲說:“新時代的中國產業工人是真真正正的技術型的、專業型的複合人才。” 在參與多個路面項目的施工建設中,*同志都能很好的掌握不同瀝青拌合站的技術特點,有效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降低設備的故障率,得到項目部和公司領導的一致好評。在他的“傳、幫、帶”的作用下,公司一大批瀝青拌和樓的技術人員成長起來。對待瀝青拌和樓技術人員,他嚴格要求,耐心指導,毫不保留傳授自己的技術和經驗,鼓勵他們超越自己。他關心同事,熱心爲他們解決力所能及的困難。強將手下無弱兵,*與他的瀝青拌和樓團隊多次獲得公司先進個人以及特殊貢獻獎等稱號,他昔日的幾位拍檔也已成長爲設備技術骨幹力量。*時常對他們說:“人總是要有一點創新精神的,在工作崗位上,幹就幹一流,爭就爭第一,爲企業增效,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成爲適應時代要求的知識型工人就要不斷的學習,提升理論和技術素質。” 在參與西部沿海 16 標項目工程建設中,由於工程工期緊、任務重,瀝青攪拌站安裝調試任務十分繁重,擔任瀝青拌和樓主管的*同志身先士卒,衝在最前面,爬到最高處,經常由於安裝時間緊張,耽誤了吃飯時間,造成了腸胃疾病,終於因爲胃出血,累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在醫院住院期間,他仍然關心瀝青攪拌站的安裝進度和調試情況,出院後,又馬上投入到施工生產當中去。在生產過程中,該機子問題比較多,常常出現故障,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不管身體好不好,在排除故障時他都是起帶頭作用,並以自身行動感染和帶動着周邊的所有人,

以他們最快的速度把故障排除,恢復生產。正是有象*同志這樣吃苦耐勞、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的一些同志,才使該項目部能夠按期完工。*同志在該項目部多次受到好評並獲得先進個人二等獎。面對成績和榮譽,*說:“我只是幹了一名工人應該乾的事情,沒有企業的培養,沒有工友們的幫助和合作,我就是有三頭六臂也幹不了什麼事情。” *同志就是這樣一個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工作、無私奉獻、揮灑自己青春的新時代產業工人的代表,他願意做祖國交通建設的一粒鋪路石、一顆螺絲釘,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維修工勞模事蹟材料三

他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可在××基地的院子裏,卻是婦孺皆知。48歲的他,敦實稍矮的個子,總是揹着一個發白陳舊鼓鼓囊囊的工具包。十幾年來,以樸實的勞動贏得大夥的感謝,正如他的名字一樣,朋友如林、待人如友。因爲:他有一顆爲大夥服務的“心”。

全職維修工

維修工的活,說起來簡單,幹起來卻非常繁瑣,小到窗戶插銷,大到配電佈線,危險的有爬杆檢修,髒的有衛生間查漏止水等等,每樁每件都與人們的生活休慼相關。

××基地的房屋大多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建築,線路年久失修,維修工程量很大。經常辦公中途斷電停水,彭師傅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經常見到別人下班了,他來上班,“彭師傅,下班了,你來幹什麼呀?”。他憨厚地笑了笑,“我來檢修一下線路,上班時間要用電,不方便”。

爲方便員工和居民們與自己聯繫,他還主動把手機號碼和家裏電話報到辦公室,下班後繼續接聽居民的報修電話,做到隨叫隨到,大家都戲稱,他家的電話,就是我們的服務熱線,比 “110”還“110”。

有了這個熱線電話,彭師傅不僅上班忙,有時甚至半夜也不能休息。

去年元旦,彭師傅正和家人在吃飯,“嘀……嘀……”電話鈴響了,“彭師傅,你快來看看呀,我家的燈不亮了。”彭師傅背起工具包,就來到了現場,從電錶到家裏的線路開關,每個線路結頭檢查,5分種後光明又重新點亮了同事的家。當天晚上1點左右,正當彭師傅一家睡得正香,電話鈴再次想起,“彭師傅,你快來看看呀我家沒電了,而且好大的燒焦味”,“好,我馬上去”。他趕緊穿好衣服,拿起工具包直奔目的地。一見面,同事就說“我都不好意思打電話了,你看這麼晚…” ,“那有什麼,一個院子的,說那些幹什麼”還沒等說完他就笑着打斷了同事的話。

XX年3月,分公司機關院內一時入駐很多人,年久失修的電線路經常出現問題,一天之中彭師傅要維修、檢修多少次,可線路老是有一股燒焦味,彭師傅擔心自己的檢修和判斷有問題,就請來了入駐在院子裏經理部的幾個高級電工技師來一起會診,經過兩天的反覆會診和檢網修,終於使院內機關大樓的電路恢復正常,大家都開玩笑地說,“彭師傅,這個基地誰都可以不要,缺你就不行了”。

義務清潔工

院子裏的化糞池窖井自房屋建成後就沒清理過,天氣稍一下雨,雨水就會囤積很深,樓上樓下職工和居民出門都要穿着很深的靴子,彭師傅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爲了讓居民能有一個清新怡人的生活環境,他親自找車找人整整用了兩天的時間將全部糞水、垃圾清理完,共清理22車糞水(每車5噸),那異味的刺激,一般人早已嘔吐不止,可他硬是挺着,堅持把它清理完。

去年夏天,院子里老是有一股難聞的異味,追其根源才知道原來這幾天院內垃圾一直未有人清理,奇怪,這幾天怎麼沒人來清理垃圾了,一問才知道,“幾年來一直是彭師傅義務清理的,這幾天彭師傅網出差了,還沒找到人來清理了”,

院子裏的化糞池窖井自房屋建成後就沒清理過,天氣稍一下雨,雨水就會囤積很深,樓上樓下職工和居民出門都要穿着很深的靴子。爲了讓居民能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他找車找人整整用了兩天的時間將全部糞水、垃圾清理完,共清理22車糞水(每車5噸),那異味的刺激,一般人早已嘔吐不止,可他硬是挺着,堅持把它清理完。

其實他的家庭經濟很不寬裕,愛人無工作,孩子正在上學,他一個人的工資支撐一家人的生活,但他從未向上級提出任何要求,在他的心目中,企業的地位、別人的地位永遠放在第一位。

編外辦事員

他沒有辦公室,卻到處都是他的辦公室。不管哪個部門找他,只要他有時間,只要他能辦,他總是很爽快就答應,從未說過一個“不”字。如外出送個資料,買點急需用品,交個話費,買票等等,彭師傅經常充當部門的臨時辦事員。

XX年6月1日,由於公司的機構變更,××基地被劃出分公司,收歸公司管理後,很多工作大家依然不自覺地找他幫助,話一出口都覺得不好意思,彭師傅總是憨笑着說:“沒關係,有事儘管說,只要有時間一定幫忙,雖然單位分了,但心沒有分”。爲了迎“七?一”的到來,我們做了一些標語和宣傳牌、彩旗,可是辦公室的男同胞們都同差了,橫幅、彩旗怎麼掛到樓頂?這時候彭師傅來了,他開口說“掛不掛,要掛我正好還帶着鐵絲”,“你現在不是分公司的員工了,老是讓你幹活我實在不好意思”,“這有什麼,我沒覺得有什麼區別,有事吭一聲,和以前一樣”他仍舊憨憨地笑着,慢聲地說着。

十幾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院內的家家戶戶,維修了大大小小的上下水管道,更換了無數個閥門、接頭……彭師傅就是以腳踏實地地做事,無私奉獻和樂於助人的品質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每年的年終考評他都是全部優秀,幾乎每年工會評先都有他的名字。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毫無怨言,總是辛勤的耕耘,默默地奉獻。苦、累、髒 在所不辭。

他就認準一條理:累點苦點吃虧一點都沒有什麼,要以心換心,誰都會有難處需要人幫一把的時候!

他的個子不高,但在別人心裏他的形象並不低。他有一顆爲大夥服務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