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三字經的讀後感作文

學識都 人氣:1.77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生三字經的讀後感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三字經的讀後感作文

小學生三字經的讀後感作文1

春假,我在家閒得無聊時,又把以前看過的三字經拿出來細細品味。

我特別喜歡看“孟母擇鄰”的故事,講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學了許多喪家哭泣的言語動作。孟母就把家遷到鬧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旁,孟子終於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很重要,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但是如果不自己努力,不管有多好的學習環境也是徒勞,這又讓我想到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們每一個小學生,都如一塊玉,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成大器。

“勤有功,戲無益,節旨在,宜勉力。”意思是:勤奮好學的人一定會事業有成;遊手好閒,不求上進的人肯定是沒有作爲的。一讀這句話我就想起一個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不愛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見到一個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棒。李白問:“老奶奶,你磨鐵棒幹嘛用啊?”老奶奶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李白問:“這麼粗的鐵杵能磨成針嗎?”老奶奶說:“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鐵杵一定會磨成針。”李白聽了,後悔自己貪玩而浪費了讀書的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後來成爲了大詩人。

一天裏,我讀完了整本三字經,他深深的吸引着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

小學生三字經的讀後感作文2

《三字經》雖然每句話只有六個字,但是你可變小看《三字經》,《三字經》中的一個個小故事告訴了我們許多從古到今做人的道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屬“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句了,這段話講的意思是:昔漢時的黃香,9歲的時候,就懂得要孝敬父母,每當夏日炎熱時,給父母扇枕蓆,使枕蓆變得清涼。在冬天嚴寒之時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枕蓆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這則小故事告訴了我們要向黃香學習,要孝順父母,爲父母分擔。

《三字經》裏還有許多這樣的故事,給我們樹立了許多做人的好榜樣,告訴了我們許多深刻的道理,讓我們受益無窮!

小學生三字經的讀後感作文3

小時候,爸爸媽媽爲我買了一冊《三字經》。那時,我喜歡看漫畫,這樣的書我一拿起就頭疼。在大人面前,我迫不得已的打開書,哎……還挺有趣的: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

愛看《三字經》,只不過覺得很有趣,但爸爸一次次抱着我念《三字經》,老闆着個面孔,表情很冷酷。其實,爸爸的真實目的並不是一味地讓我讀。果不出所料,當我念的三字經出口成章時,爸爸便開始誘導地給我講解每一句的'含義“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生命剛開始時,天性原本是善良的,性格脾氣也很接近……。在這些經中原來也有趣的人物和各種生動的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當我真對《三字經》產生濃厚興趣時,爸爸又用實驗和實踐讓我知道它的含義;一步一步地深入瞭解。

好書不厭百回讀。我開始背《三字經》了,一邊背一邊想它的含義,這樣既牢記了《三字經》的詞句,又能知道《三字經》在生活中對我成長的意義。《三字經》已經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