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字經有感小學作文

學識都 人氣:1.43W

三字經是文化的寶藏,是智慧的結晶,是永不褪色的經典。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的貧困申請書,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讀三字經有感小學作文

讀三字經有感作文一

過去,我是個學習不太用功的學生,成績一般,興趣平平。後來,在誦讀《三字經》過程中,我受到了啓迪,逐漸愛上了誦讀,喜歡上了學習。

記得上小學低年級時,我性格很內向,上課不愛發言,經常迷迷糊糊的,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所以,學習成績在班裏處於中下游,加上自己不愛和同學交流,也沒有幾個知心朋友,有什麼事都憋在心裏。漸漸地,我變得越來越沉默,一天到晚打不起精神,總覺得大家都不喜歡我,失去了自信心,也開始厭學了。爸爸媽媽看到我沒精打采的樣子,只是乾着急,也束手無策。

學校開展了誦讀國學經典活動,我們班同學都開始背誦《三字經》了。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就打開《三字經》背了起來,當背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一句的時候,看着下面的註釋,我的心突然被觸動了:再好的玉石如果不經過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也不會成爲出衆的玉器;天資再聰慧的人不勤奮學習,也不會成爲國家棟梁。

是啊,如果我年少時不用功學習,在學習上確立自己的奮鬥目標,並不斷鞭策自己克服困難努力學習,長大以後怎樣面對人生的考驗,拿什麼本領去建設祖國呢?到時只能“老大徒傷悲”了!想到這,我突然發現以往自己的學習態度太不端正了,我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一定要好好學習,制定學習計劃,樹立學習目標,努力提高成績,長大考一所好大學。

現在,我已將《三字經》熟背於心了,其中這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也被我寫在了紙上,端端正正地貼在書桌旁的牆上,我要讓它時刻提醒我:勤奮好學,一定要從現在開始。

讀三字經有感作文二

從爺爺的書架上,從爸爸的箱子裏,從學校的書堆裏,我都能發現一本書,那就是——《蒙學經典》。其中有《弟子規》,有《千字文》,有《百家姓》。我最喜歡其中的《三字經》了,因爲它讀起來簡單,上口,還能輕易讀懂其中的意思。所以我愛讀。

記得《三字經》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它的意思是:戰國的時候有個叫蘇秦的學生,他讀書時爲了防止打瞌睡而把頭髮吊在房樑上,睏倦時便用利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他沒有老師教誨,而是靠自己勤奮刻苦。他的家裏很貧窮,但是他並沒有放棄或停頓過學習。這種做法我覺得有些不合道理,但是這種精神卻影響着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從歷史學家到政治學家再到科學家的經歷來看,沒有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是不愛學習的。想想自己,我學得十分慚愧,和他們相比我可差遠了,今後我要學習古人們的精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我記得還有一段對我記憶猶深: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它的意思是:漢代的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兄長的道理,是我們從小就應該知道的。從孔融讓梨裏我受到啓示:我覺得我們應該從尊敬兄長開始,培養我們的愛心,要友善對待他人,不計較個人得失,纔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歡迎,也纔會感受到他人的溫暖,我們要懂得謙讓,我覺得謙讓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它可以讓我們的世界變得美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和諧。作爲小學生的我們,更應該懂得謙讓,不能爲一些小事斤斤計較,人與人之間應和諧共處,這樣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三字經》不僅僅是一本書,它還是文化的寶藏,是智慧的結晶,是永不褪色的經典,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必將源遠流長。

讀三字經有感作文三

自從學習了經典名着《三字經》之後,我有了很大的收穫,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從前,孟母爲了給孟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曾三次搬家。孟子不好好學習,孟母生氣地割斷織布的紗線,告訴他要好好學習。它使我想到了爸爸媽媽,他們也像孟母一樣,爲了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又是給我買點讀機,又是給我買寫字桌,星期六星期天還送我去老師家補課。從前,我不理解爸爸媽媽的苦心,認爲買給我的東西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也不知道珍惜,當我貪玩的時候,父母說一下我,我還會不服氣,認爲他們不該限制我的自由。學了《三字經》後,我終於明白父母爲什麼這樣,是希望我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講的是: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讓給兄長,尊敬兄長的道理。而現在有些孩子在家大多都是小皇帝,他們惟我獨尊,想要什麼就叫父母買,沒買到就不高興。這樣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向孔融學習,同學之間,兄弟姐妹之間,要懂得謙讓,我們也要懂得孝敬父母,因爲父母爲我們付出的太多了!

總之,學了《三字經》後,我的收穫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