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領導力提升策略

學識都 人氣:2.58W

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教師角色向“領導者”轉變,教師們都應該努力提升個人素質,不斷增強領導力。 具體應該怎麼做呢,一起來學習學習!

教師領導力提升策略

一、教師領導力的定義及組成要素

(一)教師領導力的定義

教師領導力是指教師在一定的羣體活動中,通過自身的專業權力及所具有的非權力性要素(如教師本身的知識、能力、情感等)相互作用,形成的對“被領導者”活動中的其他成員的一種綜合性影響力。

(二)教師領導力的組成要素

根據中國科學院科技領導力課題組提出的領導力五力模型,可將教師領導力的組成要素概括爲:

1.教師的前瞻力:主要指教師把握未來教育發展方向、學生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等方面的能力;

2.教師的感召力:主要指教師在人格魅力與學科知識魅力方面吸引學生的能力;

3.教師的影響力:主要指教師在人格、專業知識等方面影響學生的能力;

4.教師的控制力:主要指教師對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過程的控制能力,在教學中表現爲對課堂教學的管理能力、已定教學計劃的執行能力、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等;

5.教師的決斷力:主要是指教師在針對教學實施中的各種問題和突發事件而進行快速和有效決策的`能力。

二、教師領導力的影響因素

從宏觀到微觀,教師領導力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三種,即學校文化、同事間的人際關係及教師個人的領導能力。

(一)學校文化

許多研究表明,具有民主、信任、合作、分享特徵的學校文化,是培育和發展教師領導力的主要驅動力,是教師領導者順利開展工作的關鍵因素。在開放而合作的氣氛下,校長、教師領導者及其他教師可以親密地共事,商討一切跟學校發展有關的事宜。

教師領導者處在一個複雜的人際關係脈絡之中。同事的包容和支持程度與教師領導者的領導力水平有顯著的正相關。

(二)教師領導者的個人能力

教師領導者自身的能力,是影響教師領導力的重要因素。Frost歸納了教師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四種個人能力,即個人權威、相關的學科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良好的情景理解能力及得當的人際關係技巧。

三、教師課堂領導力的提升策略

教師領導含有豐富的教育性質,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種領導:知識領導、情感領導、價值領導。要實現這三種領導,教師可以多從提升個人能力入手,以下是以領導理論爲指導,提出的相關策略。

(一)造型:提升個人魅力

老師是一位青年教師,他經常要求學生不要講髒話、不要亂扔廢紙等,沒少用各種懲罰手段,但效果甚微。因爲這位教師也常說髒話,亂扔東西。

王老師恰恰沒有注意到自身不良言行對學生的影響。可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在學生中的形象往往決定着其教學、管理的效果。提高教師的領導力,第一步就是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著名的學者吳康寧認爲“從制度上來說,任何教師在課堂教學社會系統中都擁有領導者的身份”。教師的領導者形象是教師人格和領導素質的綜合表現,不僅包括教師的服裝儀表、言談舉止等外在形象,而且包括教師的個人氣質、道德意識、精神境界、領導才能等內在形象。

(二)教化:構建共同願景

教化在這裏意味着運用一定的價值觀教育、感化學生集體,促使集體形成共同理想和憧憬。現代社會的教化“應是建立在自由和主體理性之上的教化”。因此,教師在課堂領導過程中的教化,必須是建立在尊重大多數學生的基礎上的,運用合乎班級共同願望和學習基礎上的價值觀念感化學生,構建共同的願景。

(三)激勵:驅動成就動機

激勵的意思是“激發使振作”。教師在課堂領導中的激勵,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成熟度,選擇合適的激勵方法激發學生或學生集體學習熱情,驅動其成就動機的過程。主要方法有情感激勵、獎懲激勵、評價激勵等。

1.情感激勵法

對學生建立適當的期望值,在尊重、信任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情感、思想交流,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幫助和關懷學生,由此建立師生感情,以感情激發其內部動力。

2.獎懲激勵法

對於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教師要使其知道自己的成功,對其進行表揚和獎勵,引發其愉悅情緒,增強其榮譽感、自信心及進取精神;對於成績落後、表現差的學生,教師應當讓其知道落後的原因,發覺其身上的“閃光點”,不斷鼓勵激發,使其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3.評價激勵法

對學生的成效給予及時、客觀、公正的評價,指出學生的優缺點併爲其提供糾正和調整的方法,引發學生更高層次的需要和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