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的提升形式

學識都 人氣:2.79W

引導語:企業區分被試者的目的,在於通過區別他們之間潛力與培養價值的高低,實現因材施教。下面是本站小編爲你帶來的領導力的提升形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領導力的提升形式

評價和衡量一個經理人是否符合其角色要求的標準,可以有方方面面。比如說:專業知識,學歷背景等。然而,對承擔着團隊管理責任的經理人而言,最爲重要的核心能力,應該是領導力。因爲,管理是通過團隊成員的分工協作,實現其目標的過程。而管理者的作用體現,就是在現有資源的情況下,通過指導和協調,使他們的作用和價值實現最大化。

我們也許有過這樣的經歷:爲什麼同樣的管理體系,在不同的團隊中產生的效果會相距甚遠?爲什麼同一個團隊,由於經理人的變更而使面貌大爲改觀?爲什麼有的員工在這個經理人手下情緒高漲而換了另一個經理就判若兩人?爲什麼有的經理人,在學不少管理的知識技能之後其管理風格和人際關係並沒有得到改善和提高?所有這些現象的產生當然有着衆多的客觀因素,然而從管理者素質評價的角度看,經理人領導力的不足,應是導致上述現象產生的重要主觀因素。

何謂領導力

根據東西方管理學者的研究,“領導”不是組織中的某一職位,而是一種積極的有影響的力量。領導地位的獲得,不是基於職務和權力,而在於領導者的威信和聲望。著名管理學者雷莫.紐爾密在《國際管理與領導》一書中寫道:“經理人可以通過任命的方式產生,但他的領導地位必須由自己在工作中樹立。經理人的領導地位,是由其個人的熱情,權威,可信度,知識技能和超凡的個人魅力決定的。簡而言之,它來自於經理人對其下屬的影響力。”中國學者陳惠湘在其《企業團隊修煉》一書中提出了,企業管理者“非職務影響力”的概念。他認爲,“非職務影響力”,是職務影響力的基礎,對於管理者領導地位的作用和保證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凝聚人心,使別人樂意服從他的調動。哈佛商學院著名的領導學教授約翰-科特在《變革的力量》一書中則進一步強調指出:“優秀的領導行爲,是通過喚起人們非常基本,但又常被忽略的需求,價值和情感,來確保人們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

通過以上闡述我們不難看出,經理人的領導力,應是一種通過影響他人而獲得追隨者的能力。衆所周知,聯想集團的楊元慶,郭爲之所以能夠在聯想最困難的時期,不爲外界誘惑所動而勇挑重擔,併成長爲聯想新一代的領軍人物,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到,柳傳志是一位值得他們追隨的領導者,而這幾乎成爲他們十幾年來始終不渝的精神支柱之一。這不禁使我們想到,許多企業老總們在抱怨人才難得人才難留的同時,是否反思過在使下級成爲追隨者的過程當中,自己做了什麼和能做什麼;你究竟是一個有追隨者的管理者,還是雖走在前面卻仍只是一個孤獨的散步者而已呢?

走出領導力的誤區

在管理的實踐中,我們看到不少經理人在對“領導力”的認識上存在誤區,

主要表現在:

一,認爲領導力與權利相伴而生。一朝權在手,其領導力則不言而喻。

二,認爲領導力只是對高層經理的要求,作爲執行層面的中層管理者,似乎不存在領導力的問題。

三,領導力是經理人個人的本事和能力。

四,領導力無非是掌握一些管理的工具和技巧而已。

凡此種種,反映出各級管理者在領導力問題上認識的模糊。事實上,經理人的權利和職位,就像一個臺階一樣,站在上面的人並不代表他的真正高度。經理人的權力職位與其修養品格並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繫。我們在生活中所看到聽到許許多多有關經理人職位和品位不匹配的事實,已經很現實地告訴我們,權力與魅力,職位和品位是決不可同日而語的兩回事。

另外,儘管由於經理人在組織所處的位置和職責不同而決定了他們的工作重點側重於決策層面或執行層面,但這並不等於說,處於中層的經理人,只是上情下達令行禁止的被動執行者而沒有領導和影響下屬的責任。來自著名的蓋洛普公司的調查則進一步顯示:如果把員工看作是企業的“分子”,那麼負責把他們排列整齊繼而把組織競爭力提高到“金剛鑽”級別的關鍵人物並不是企業的最高領導,而是一線經理。

據說美國GE公司對於其經理人的考試晉升制度與其他公司僅按部門業績和個人專業能力等依據進行晉升考覈的方式有很大得到不同。他們晉級考試的命題既不是來自經濟的典籍,也不是來自那些晦澀難懂的經營理論專著,而是莎士比亞作品中的某一部,試卷則是寫一篇我們通常所說的“讀後感”而已。開始的時候經理們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提出意見。後經管理專家解釋其用意後才恍然大悟:這是GE公司對經理人員基本心理素質要求。試想如果連一部世人皆知的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心理尚不得而知的話,又怎麼去你理解你所領導的團隊成員的心理和情感呢?而一個不懂得下級心理的經理人又如何激發和影響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工作激情?這樣的經理人其領導作用又如何體現出來?這匠心獨具的考試題,不僅寓意深刻而且折射出GE公司對經理人領導素質要求的內涵。

其次,領導力應表現爲經理人激發下屬能力的能力而不是個人具體的辦事能力,它體現在領導者與追隨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整體能力。領導力作用的產生就像化學反應,經理人好比媒介物,通過一連串的化學變化,引發和激活團隊成員潛在的各種能量從而形成巨大的“合力”推動組團隊實現其預期的目標。而把領導力理解爲雕蟲小技的想法,則是忽略了“管理是一種高度人格化的活動”這一重要概念。實際上,任何形式的組織中,主管人員的率先垂範和以身作則,其無聲的影響作用往往超過任何規章制度的約束。因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每個層面的經理人來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永遠是帶領團隊的永恆真理。

領導力的培養與構成

經理人在學習提升其領導力的過程中應首先懂得:在現代開放和給予社會成員更充分自由選擇的大環境中,人們不再盲目地崇拜權威;在企業組織中,各級團隊成員心目中追隨的也並不是某個計劃和項目,而是能夠被他們

信服並能夠鼓舞和帶領他們成長的領導人物。正像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指出的:“管理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種文化,一門藝術;人是我們最大的資產,要使員工有成就,經理人就要把他們看成是一種資源,經理人承擔的就是使人發揮作用的責任。”經理人能否成爲員工心目中的追隨者並承擔起他們相應的責任,關鍵取決於經理人自己是否具備以下素質:

1.令人信服的正直品格

這些品格包括道德,品行和高尚的人格,它們是經理人價值觀念的外在表現並能夠使被領導者產生敬佩感和信賴感,從而誘導他們去認同和效仿,以達到上行下效潤物無聲的效果。相反,即便你的.級別再高,招數技巧怎樣翻新,而你在別人心目中只是個道德低下的勢利小人的話,那麼你從下屬中得到的只能是蔑視而不是敬佩和尊重。如果真如此,那麼你的管理效果和團隊氛圍就可想而知了。

2.良好的職業操守

在以誠信原則爲商業往來中的道德底線的市場經濟環境中,經理人應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無論你的職位高低,在履行職責賦予你的權力時,你必須遵守法律和尊重規則,決不能爲取悅於人(無論上級還是下級)而以放棄原則爲代價。據前段時間媒體披露的消息說,某些企業高層領導在徇私枉法偷稅漏稅的過程中,一些負有財務或勞動人事資部門職責的中層管理者不僅沒有堅持原則申明大義,反而起了助紂爲虐的作用。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個經理人的職業操守不僅體現在爲下級樹立榜樣的層面,它還是優秀經理人抵禦來自上級的壓力捍衛原則與正義的精神支柱。

3.正確的角色意識

經理人的角色意識首先表現爲一種“在其位謀其政”的責任感。在這種潛意識的驅使下,他們會自覺地放棄“本我”而使自己的管理行爲向自己的管理者角色靠攏。他們不會以個人的好惡來決定對部下的遠近親疏,因爲他們懂得:團隊的形成是工作目標的需要而不是個人情投意合的結果。做爲團隊核心的經理人必須團結協調不同年齡,性格,經歷和教育背景的人形成凝聚力一道工作。經理人要向像球場上知人善任,寬嚴有度的教練員而不是隻判犯規和出示紅牌的裁判員。

4.鮮明的個性特徵

從某種意義上說,管理就是要妥善地處理附着在工作中各個層面的人際關係。經理人應該具有與上級,下級,同級和貿易伙伴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並使人際關係成爲經理人獲得支持與合作,減少摩擦於避免衝突的“人力場”。爲此,經理人在人際交往中,要注意抑制自己的某些個性培養自己某些不具備的個性。比如:善解人意的親和力,積極樂觀的情緒,幽默感,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寬容大度的胸懷等。正像美國學者哈維-瓊斯在他的《管理箴言錄》中指出的:單純從技術上掌握技巧並不能造就卓越的管理者。管理工作是靠思想和性格決定的。 而生活告訴我們的一個淺顯和深刻的道理就是:當人們不喜歡這個人的時候,就一定更不喜歡被這個人所領導。需要指出的是:培養完善的個人性格不是靠課程和培訓完成的,它要靠經理人自己的反思,感悟,修煉與昇華。

綜上所述,我們應把各級管理層領導力的提升建立在其領導意識和品格修養的精神境界的層面上,促使其從理性與悟性,科學與藝術的角度深刻領會“領導力”的真諦,把自己培養成爲具有“領導素質”且能夠影響下級的經理人。這既是企業組織在變革過程中必然提出的新課題,也是職業經理人階層成長髮展的需求使然。

TAGS: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