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跳槽熱”提前 七成職場人打算五年內轉行

學識都 人氣:2.78W

以往年後才波濤洶涌的“跳槽熱”,今年似乎提前了。近日,記者跑遍南京幾大人才市場,發現應聘者中流傳着一句“不跳幾次槽,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然而,瀟灑的背後,卻不自然地顯現出一份無奈與擔憂。

南京“跳槽熱”提前 七成職場人打算五年內轉行

遇冷行業年末掀起“跳槽熱”

今年,南京樓市持續調控,房產成交量驟降。曾經薪水頗豐的置業顧問,也不那麼光鮮了。中原地產華僑路門店的高級置業顧問韓連強對記者說,原來一個月可輕輕鬆鬆地拿上幾萬元,現在只能做一些小單、租單,每月3000元保底,勉強維持。大中介尚且如此,小中介更是飄搖不定。置業顧問們“越近年關,越發忐忑”,紛紛選擇跳槽,另覓高就。據統計,南京目前已有500多家中介關門歇業,多數門店每月零成交。

房地產業和製造業是人員流動頻繁的兩大行業,而銷售崗位更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大量招人,又頻繁走人,一次招四五十名銷售人員,半年後只剩四五人,都是常事。特別是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不高,緊縮人才吸納政策,減少人工成本,往往成爲其年終主題。

智能人才南京公司負責人唐濤告訴記者,週期性的“跳槽熱”與政策調控、市場好壞有很大關係。中小企業競爭激烈、生存環境堪憂,行業的優勝劣汰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個人的職業發展。從業者判斷市場走向,力圖成爲市場博弈的勝者,是趨利避害的`本能。

完美工作=穩定+高薪+尊重

據瞭解,人際關係、薪資待遇、工作喜愛度是從業者在跳槽時關注最多的三點,他們總結不斷跳槽是爲了尋覓心目中的“完美工作”,即穩定、高薪、尊重,個人與企業的博弈從未停止過。

一年跳槽9次、長年做銷售的周先生已是各大招聘會的常客。他說,做銷售,門檻很低,只要說話流利,能與人溝通,就可以勝任。可入了行,才知市場早被分割得差不多了。初入行想分一杯羹,就不得不與同行、同事激烈競爭,重新開拓新市場比登天還難。業績好的人年薪十幾萬,業績不好每月就只拿2000多。

智聯招聘近期對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的9986名職場人士抽樣調查後發現,72%的職場人士打算在5年內轉換職業發展方向(包括轉換行業、專業及公司),92%的員工希望晉升至高管。個人與工作的匹配度是決定職場人士去留的因素之一,而企業文化、評價機制,也是職場人士考慮的要素。

“單位不重視我的勞動成果,收入與產出嚴重不對等。”供職於南京某文化傳媒公司的王先生,做了兩年多行政工作,一個月前離職了,原因是“兩年來,爲公司做了幾個大項目,獎金一分沒有,太不尊重人了。”

據瞭解,很多企業爲防止節後“用人荒”,實行年終獎年後發的策略,或者年後按業績考覈發獎金,這使得對現有工作早已不滿的職場人士怨聲載道,認爲老闆是在防人,“經濟不景氣,年終獎也沒什麼指望”,紛紛年前打辭職報告。

不甘平靜 尋覓上升空間

“實在沒什麼上升空間,晚跳不如早跳。”家住高淳的小芮在南京一家大型物流公司供職5個月,熟悉了物流的整個流程。但他看到單位的晉升空間實在有限上級什麼時候退休不幹了,基層纔有上升機會,於是5個月後還是選擇了離開。

在“跳槽熱”中,有一幫80後、90後,出於對現狀的不滿,以及實現自我價值的迫切期望,不甘於平靜,放棄原本穩定的工作、較高的收入,與自己來一場博弈。

窩窩團南京大區的市場總監郭凡是“跳槽大軍”中的一員。阿拉伯語專業出身的他,2012年畢業後,在福建一家大型網絡公司做網站編輯,月薪7000元。“當時很滿足,但做了兩年,發現在一個單位待久了,工作缺乏挑戰,生活也沒了新鮮勁。”半年前,他回到南京做起如今的熱門行當“團購”,雖然月薪才3500元,蝸居在江北一個單間裏,但郭凡自信滿滿:“有人說這是冒險、自尋煩惱,但我一直認爲人生必須經歷風雨,因此從不後悔曾經的選擇。”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佟新認爲,大批年輕人“跳槽”,不單純是個人問題,更說明我們今天所處的社會充滿不確定性。“渴望尋找更好的工作”代表年輕人對現有工作不穩定、收入過低的不滿,這加劇了人們流動的意願。

職業規劃中國網首席職業規劃諮詢師陳功分析,過去企業是鐵飯碗,實施終身僱傭制,員工油然而生一種安全感和歸屬感。而現在基本是合同制,除國企較爲穩定外,私企和外企員工隨時面臨被裁員、解聘,因此人員流動性很大。

“中國人的就業觀念也在發生巨大變革。”陳功說,過去吃不飽、穿不暖,工作就是飯碗,“丟了”將面臨生存危機。現在隨着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已經不滿足於解決溫飽,工作的意義也不完全是追求穩定與可靠。加上就業市場放開,職場人士特別是年輕人爲了實現自我價值,不斷追求工作性價比,跳槽將常態化。

“對於"跳槽",個人或社會都不應該有排斥心理。優勝劣汰是市場行爲,企業選擇員工,員工同樣也在選擇企業,早就不存在"一對一"的僵硬模式,個人與市場、與企業不斷博弈,才能令人才配置在流動中趨向合理。”唐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