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公頃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2.14W

《認識公頃》是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內容。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的關於認識公頃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認識公頃教學反思

認識公頃教學反思一

《認識公頃》是蘇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認識平方千米和公頃中的第一部分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初步掌握了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積單位,對這些面積單位概念建構的過程也初步瞭解,這爲認識“公頃”這個面積單位在知識經驗、認知經驗等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五年級學生的直觀感知能力還比較薄弱,同時對土地面積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不是非常關注。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很有必要鼓勵學生採取多種不同的學習方式來增強感知能力,領會“公頃”這一概念的本質。

實際教學中,由於學生年齡小,生活空間相對狹窄,見識少,體會1公頃比較困難。教學時如何突破這一難點呢?在教學中,我爲學生提供多種渠道去感知1公頃的大小,分別經歷了其它面積單位知識的遷移,和欣賞自然風光感受到公頃一般是用在測量土地面積上,接着讓學生通過對比反覆感受體會,逐步加深印象。先讓學生猜測1公頃大約有多大》然後我提供一些學生生活中見的到,摸得着的具體媒介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感知1公頃的實際大小。比如感受28個小朋友圍城一個正方形的面積是100平方米,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呢?以及通過感知多少個教室的面積和籃球場的面積是1公頃來感受1公頃面積的實際大小,可以說很好地幫助學生領會了公頃這一面積單位。同時讓學生感受到公頃是一個很大的面積單位。

其次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實際滲透思想教育,比如教學過程中利用生動的圖片、數據,讓學生感受住過的山河的壯麗,自然風光的優美,人文景物的文化沉澱,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熱情。

教學畢竟是一門缺憾的藝術,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把握能力還有待加強,比如教學單位換算一環節,就引導學生在比較是把公頃化做平方米比較簡便,還是把平方米化作公頃比較簡便一塊處理的比較生硬。教學練習環節的處理重點不夠突出,可能出現個別學生不能很好理會的情況,還有在對教室實際大小的估計有偏差,導致教學效果一般。

以上是今後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通過這次活動,自己加深了對教材的把握力度,能夠很好的認真去研讀教材,變教材爲教學的原料,去組織教學,今後努力方向是認真打磨教學中的細節,讓課堂中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學習熱情高漲起來,課堂中師生交流廣泛起來。

認識公頃教學反思二

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觸過“公頃”,但對於“公頃”的概念仍然比較陌生。教學的重點如果僅僅是讓學生知道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顯然是不正確的,而應是幫助學生建立1公頃的表象。如何藉助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幫助學生認知1公頃到底有多大呢?我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進行了嘗試。

這節課我沒有設計豐富多彩的導入,開始就進入複習回憶階段。讓同學們想:都學過哪些面積單位,然後屏幕出示邊長1釐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感受1平方釐米和1平方分米的大小。同學們掌握的很好,順口就能說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這些耳熟能詳的知識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的自信。

公頃是一個很大的面積單位,所以建立1公頃的實際大小的表象較難。所以在上課前,我帶領學生去了隔壁的小區走了走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周長。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把眼睛閉起來,回憶當天走了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公頃。然後要求學生討論1公頃等於多少平方米。但這只是初步的感知,爲了讓學生更深刻直接地在學習中意識到1公頃有多大。我從學生熟悉的學校操場、學校、教室等場所的佔地面積出發,讓學生把們的面積與1公頃比一比大小。學生在比較中發現大約要200個自己的教室、或者4個我們學校的操場合起來纔有1公頃,學校雖然看上去很大,但是佔地面積還不到1公頃。這樣學生就在自己的計算與比較中體會到1公頃確實是很大的,公頃是用來計量大面積的面積單位。通過學生主動地去想象、嘗試、發現、思考和歸結,比較深刻地體會了1公頃的實際大小,建立1公頃的'正確表象,發展空間觀念。

在幫助學生基本建立1公頃的正確表象之後,我又出示了例題中的一組照片,向學生介紹這些他們比較熟悉而且非常向往的旅遊景點、著名建築,有效激發學習熱情,營造了學習氛圍,也恰到好處地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爲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所以在練習中我安排兩個層次的內容:(1)基本練習:本節課教學中的第一次反饋。(82頁試一試 )做這題的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計算大的土地面積用平方米比較麻煩,並體會4公頃有多大;(2)綜合練習:主要防止思維定勢與惰性思維。(練習十四4題)在學生算出苗圃的高以後,想一想底250米、高160米的平行四邊形,又經歷了一次對1公頃的感受。

綜觀公頃概念的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認識公頃,建立這樣一個面積單位,學生是需要一個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的,需要不斷地累積表象認識,一個正確的數學概念,對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複雜的思維過程。1公頃的大小要想通過教師的描述是膚淺的,唯有讓學生以熟悉的場所範圍爲依據,並結合學生熟悉的環境做具體的描述,才能幫學生建立起對公頃的正確表象。

認識公頃教學反思三

《認識公頃》是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內容。本教學內容比較抽象,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或多或少聽過見過“公頃”這一詞語,但絕大多數學生對公頃的實際意義仍然是很陌生的。由於公頃是一個較大的土地面積單位,怎樣讓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及生活經驗來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在教學新知識前,我拿着自己製作的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教具首先帶領學生複習回顧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這些常用的面積單位以及它們的大小,而後問:除了這些面積單位外你還知道哪些面積單位?自然揭示課題,學習“公頃”這一新知識。

因爲課前已佈置預習,所以我儘量讓學生自己說:課前你們對“公頃”這一教學內容已進行了預習,通過預習,你對“公頃”有了哪些瞭解?學生很順利地說出1公頃的概念: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這一概念還比較抽象,於是我引導學生感受100米這一長度,使學生對100米的長度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進而想象並體會出1公頃的面積大小。同時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讓28名學生在操場上圍成一個正方形,感受大約100平方米的大小,並讓學生思考大約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是1公頃。學生通過簡單的推理,體會到100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公頃。

然後課件出示明孝陵、中華世紀壇、日月潭等圖片以及他們的面積,使學生明白: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作單位。

綜觀公頃概念的整個教學過程,我感到學生要獲得一個正確的數學概念,對於他們而言無疑是一個複雜的思維過程。1公頃的大小要想通過教師的描述是膚淺的,唯有讓學生以熟悉的場所範圍爲依據,並結合學生熟悉的環境做具體的描述,才能幫學生建立起對公頃的正確表象。

存在問題:

在認識到“1公頃是邊長爲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後,不應該只讓學生讀一讀1公頃的概念,還要問一問學生:1公頃一定是正方形土地的面積嗎?讓學生明白其實它的逆命題是否命題,比如只要長方形的長與寬相乘得10000平方米,那麼面積就是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