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千年包公觀後感

學識都 人氣:1.34W

包拯(包公)知端州時,曾賦《書端州郡齋壁》一首以明志:“清心爲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清心才能寡慾,進退不失其正,故謂“治本”。直道而行,光明坦蕩,是其“身謀”。包拯本來不以詩作著稱,但這首詩卻寫得正氣堂堂,風骨凜然,實可視做包拯立身處事的宣言書,也是其始終不渝的行動指南。

關於千年包公觀後感

《千年包公》觀後感

包公,一個震古爍今、世代傳頌的名字。在中國老百姓的心目中,包公集清官、忠臣、名探、神袛於一體,成爲公平與正義的化身,是萬民景仰的“包青天”。在民間傳說、戲曲舞臺和影視劇中,他不僅秉公執法、斷案如神,還能上天入地、服妖降魔,代表着中國民間傳統中的最高人格化期許,千百年來,無人與之比肩。

然而,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包公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爲什麼他在華人世界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他對後世的影響爲何如此之久之大?今天上午,在合肥包公祠舉行的三集高清紀錄片《千年包公》首映式上,來自北京和安徽兩地的各界人士分享了該片帶來的震撼和啓迪。

紀錄片《千年包公》由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電視臺和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央視紀錄頻道和安徽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承製。攝製團隊自2015 年5月開始策劃調研,同年8月正式開拍,歷時一年奔波數萬公里,先後奔赴國內的臺灣地區、河南開封、廣東肇慶、浙江寧波、安徽天長,以及國外的新加坡等地,進行實景拍攝、專家學者釆訪及歷史再現,力圖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真實生動的包公形象。

中央紀委宣傳部正局級紀檢員、監察專員閻羣力,安徽省紀委副書記車建軍,安徽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總編輯莊保斌,央視紀錄頻道節目管理部主任石世侖共同爲《千年包公》啓播。

首映式上,安徽省紀委常委、省監察廳副廳長、《千年包公》總監製張志宏在致辭中說,合肥是包公故里,包公是歷代清官的典範。“今天我們拍攝製作《千年包公》電視紀錄片,就是立足充分挖掘優秀傳統廉政文化,探索新形勢下引導黨員幹部向善向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的廉政文化建設新路徑。”

央視紀錄頻道節目管理部主任、《千年包公》監製石世侖表示,縱觀包公的一生,可以用16個字來總結,那就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鐵面無私、執法如山、嫉惡如仇”。他說:“在《千年包公》中,我們力圖透過包公來展示中國優秀的廉政文化,紀錄片對歷史的正本清源價值得以凸顯。”

安徽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該片監製禹成明感謝各方對該片的支持,他表示,《千年包公》是一部聯合攝製作品,立項之初就受到中紀委宣傳部、安徽省紀委、中央電視臺和安徽廣播電視臺等各級主要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不僅對節目質量進行嚴格把關,還幫助協調攝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力圖將其打磨成一部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紀錄片精品。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朱萬曙在發言中表示,“包公的故事能流傳至今長盛不衰,是因爲他真正走向了民間,凝聚了民間文藝的元素,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紀錄片《千年包公》的面世,必然能夠起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

包公第34代傳人、包公精神傳承研究會常務理事包正軍說,包公表現出的高風亮節是86萬包氏子孫爲人處世的楷模,更是中華文化傳統的寶貴財富。他表示,作爲一個清官符號,長久以來文藝作品中的包公,其人物性格和內心情感幾乎被忽略,而紀錄片《千年包公》與以往不同的是,它依託豐富而詳實的史料,以包公人生經歷爲主線,以寫實手法再現了包公的一生,讓“鐵面包公”有血有肉地走向觀衆,展示了包公的可貴、可敬、可親之處。

據悉,三集高清紀錄片《千年包公》,歷時一年,目前已製作完成,將於5月27日21:25在安徽衛視、5月25-27日晚8點在央視紀錄頻道(央視9套)播出。

反腐反庸,無私無懼

包拯的實幹精神古所罕見。在任何一個職位上,他都關懷民生,銳意改革,同時將遇到的問題和了解的情況,不論是否屬於自己的職責範圍,都如實向朝廷報告,並提出解決辦法,請皇帝“特降指揮”。在包拯看來,這是一個官員應盡的責任。

包拯留下的著作,除一篇家訓、幾首短詩外,就是多達185篇的奏議,其中有55篇奏議,竟彈劾本朝官員多達61人!這61人中,貪官污吏首當其衝,犯一般錯誤和不稱職的“庸人”也不在少數。地位比他高的如宰相宋庠,皇親國戚如張堯佐、郭承祐、楊景宗等,均在被彈劾之列。譬如,他認爲宋祁“在益部多遊宴不可任三司”;張方平身爲三司使,“乘勢賤買所監臨富民邸舍,無廉恥,不可處大位”。宰相宋庠,“自再秉衡軸,首尾七年,殊無建明”,卻“安處洋洋,以爲得策”,而作爲宰臣,“與國同體,不能盡心竭節,灼然樹立,是謂之過,宜乎當黜”。一時間,“包彈”成爲朝廷聞之色變的流行語。

“包彈”中以“六彈張堯佐”最爲驚心動魄,包拯在其中顯示出來的大無畏精神,尤其長久地爲世人所稱道。

張堯佐是仁宗皇帝寵妃張貴妃的伯父兼養父,原爲地方小官,張貴妃爲了報答養育之恩,以她特有的地位纏住仁宗,爲張堯佐加官晉爵。張堯佐因養女得勢,扶搖直上,任至三司使。包拯剛一主管諫院,便履行“以言爲職”的職責,和幾位同仁一起,彈劾這個“徒緣寵私,驟階顯列”的“凡庸之人”。誰知仁宗變本加厲,更委派張堯佐以重任,讓他一人兼任宣徽南院使等四職。消息傳出,朝野譁然,連素來溫和的.御史中丞王舉正也拍案而起,支持包拯,要求仁宗撤銷對張堯佐的任命。結果,建議無效,王舉正不得不進行廷辯,即在皇帝上朝時與之當面辯論。

在廷辯時,包拯情緒激動,離開座位走近仁宗,竟將唾沫濺到仁宗臉上,以致仁宗不悅而退朝。包拯百折不撓,繼續彈劾張佐堯,前後共達六次之多。他反覆說:

五六年超擢張堯佐,羣臣皆竊議於下,然而跡其過不在陛下,在女謁近習及執政大臣也……執政大臣不思規陛下以大誼,乃從諛順指,高官要職,唯恐堯佐不滿其意,使陛下有私暱後宮之過,此豈愛君之心哉?(《論張堯佐除四使不當》)

張堯佐久以非才……臣等累次論列。陛下欲務保全,乃曲假寵榮,並領要職。求之前代則無例,訪以人情則不安。臣實憂危,罔知所措……況執政大臣,與國休慼,不能執守建明,曲有阿徇,成此過舉,俾天下竊議,謂陛下私於後宮。(《再彈張堯佐》之一)

包拯直接指斥的看似是執政大臣,矛頭所向卻顯然在仁宗的“私暱後宮”。封建時代,帝王雄居萬人之上,掌握生死予奪的大權,作爲臣民,要能夠做到直言極諫,需要多麼大的勇氣!

相關閱讀:央視播出

首播頻道:CCTV-9(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

首播日期:2016年5月25日―27日《特別呈現》時段

分集簡介編輯

第一集《清心直道》,通過包拯青少年時期真實的故事、包拯出仕時明志詩,介紹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個性形成的原因;通過包拯家訓以及包氏後人對他的懷念,突出包拯的清正廉潔的家風與精神至今仍有深刻影響;通過同時代的官員劉筠對他的影響,呈現北宋仁宗時代的社會政治環境。點面結合,有理有據。

第二集《鐵面無私》,敘述包拯任監察御史及開封府尹等官職時,不畏權貴,彈劾貪官污吏及皇親國戚的故事,其中以“七彈王逵”、“六彈張堯佐”與“斷冷清案”最爲精彩,在真實歷史文獻基礎上,用影視劇手法進行再現,突出包公鐵面無私、不畏權貴、執法如山的可貴精神。

第三集《以民爲本》,通過“斷牛舌案”、“匿金案”、“陳州折變”、“不持一硯歸”等歷史故事,說明包拯以民爲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爲官爲政思想。對貪官污吏鐵面無私,對百姓卻心懷柔情厚意,他把百姓放在心上,所以一千年來,百姓把他也放在心坎裏。通過再現真實的包公故事,尋訪包公精神的當代體現,力求在觀衆心裏樹立一位真實可信的清官而非戲說的包公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