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讀後感1000字(4篇)

學識都 人氣:1.23W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下面本站爲你們獻上《挪威的森林》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與參考,希望採納。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1000字(4篇)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一

這本書或許正是要傳達一種自我迷失的自我救贖,就像書中的直子和玲子一樣,在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中,才能過着正常人的生活。而主人公“渡邊君”也是在愛情之中和在同女孩睡覺(後面會針對同女孩睡覺和性愛方面再做分析)的過程中不斷地尋求內心世界的拯救。

比如書中的大概劇情,開始時對唯一的好友木月的死去,而產生了迷茫,在邂逅了直子後,無心地解救直子的心靈,也在救贖着自己,直到同直子睡覺後,愛上了她。接着直子無端的離去,“我”又遇到了綠子也同她同眠了,中間助攻似的夾雜了同別的女孩性愛的情節襯托着綠子對我的影響。

然後到了重點章節,“我”去“精神病院”看直子時加深了對她的感情,也認識了比“我”大十九歲的玲子。在認定了要一直等待直子後,又水到渠成地愛上了綠子,正在愛情的矛盾糾結中,卻傳來直子死了。“我”從糾結陷入了黑暗,隨後逃避性旅行了一個月。

回來後,玲子給“我”寫了信,“我”們見面了,在房間裏祭奠直子彈了五十首吉他樂曲,也包括那首《挪威的森林》。完罷,“我”同玲子睡了,也相互開導似的解脫自己。玲子走後,“我”打電話召喚綠子,似乎“我”將開始正常的與綠子交往。文章的結束,在召喚綠子的同時發現“我”並不知道自己在那裏,預示着依然是一團迷。

故事在救贖和被救贖的過程中,如同翻譯者林少華所說“較之村上文學的基調就是孤獨和無奈本身,作者着着重訴求的似乎更是對待孤獨與無奈的態度。”假如只從故事劇情來看,一定是雷劈般的狗血境頭,當然我也是很認可這一點,原因也正是我不能理解和欣賞的部分。

首先,我不太明白爲什麼在書中寫那麼多雞毛蒜皮的瑣事,像是在表現故事人的無聊或者說是用瑣碎的事情在堆砌推動情節。這樣使得讀者會掛一漏萬的快速閱讀,而不知道作者想表達什麼。或許只有在重讀時會慢慢地感受無關主題的描述,但是核心的吸引點我卻找不到在哪裏,因此也不會去重讀。

其次,就算是瑣碎的事情是爲了反應人物的內心或性格特徵,但是邏輯上並不嚴謹甚至荒謬地描寫人物特點,這樣又有什麼意義呢?難道說讓讀者瞭解一個不正常,類似神經病一樣的人,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嗎?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大量的性愛場景的描寫,主人公幾乎和所有女性都要發生了關係,露骨場面絕對不亞於被禁的影片。

評論家小谷野敦說:“我不能容忍村上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作品裏淨是美人,或者淨是主人公口味的女人,立馬就上牀。男主人公們從來不考慮女方拒絕上牀的可能性,而且女人完全徹底爲男人服務。”

也有人說:“諾貝爾文學獎爲什麼不給村上春樹呢?因爲他寫得太色。”人物關係之間微妙的描寫是最能體現人物性格特點,如果說人物之間對於存有性交往沒有約束的話,那麼道德和愛又應該怎麼描寫呢?一味的追求表現孤獨寂寞,迷茫彷徨,爲了表現而去表現,我想至少對我來說傳遞的內涵太負面了。它不像是經典傳遞出來的價值觀,比如悲劇,悲劇的'最後可能是在表達一種無奈絕望或者迷茫彷徨,然而,就如魯迅先生表達的一樣“悲劇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至少讓我們知道去珍惜美好,去惋惜和感慰世間的一些人和事。

但是也不可否認《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好作品,就像是有些被禁的影片一樣,不僅僅只是存在着性交暴力血腥的場面,更多的是一種表現手法和具有藝術渲染力,只是它傳遞的是一種負面的思想觀念。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二

七天的時間看完了第二本屬於村上春樹的作品。上一本《世界盡頭和冷酷仙境》,記得應該是大三的那一年,在學校的南大門左邊,一家店面只有三四十平,名爲“拉西莫多”(《巴黎聖母院》里長相醜陋內心善良的鐘樓怪人)的書店裏購買的。

店主是一位患有白化病的老者,說是老者但或許是白化病的原因其實也是辨別不出他的年齡。蒼白的皮膚和麪孔加上滿頭白髮,第一眼看上去還有些慎人,眼睛眯成線一般,緊緊地盯着一本書看着。和其他書店不同,這家書店基本上沒有銷量最好的工具書,全都是正版經典名著和比較流行的文學作品。

進了這家書店甚是心悅,看上一本書後就向坐在門前的老者詢問價格,他緩緩地擡起頭,老師教育學生似的口氣說“這個翻譯版本不適合你讀,還有另一人的翻譯版本,他翻譯的偏文學性,較忠實原著些……”。接着起身就幫我拿了另一本,我偷偷地瞄了一下定價,比之前的要便宜一點。他邊說着,我邊翻起書看着,還向我介紹了同類書的其他作者。

見這麼精通和熱情的書店老者,我趁勢和其他書店買單時一樣,問能不能打個折便宜一些,但是沒想到他面不改色的一口否決了,連個理由都沒有。後面我不管說什麼,他就那一句話“正版書籍不打折”,這才讓我認識到這個老者並不是熱情。時至今日,也未能忘記那段記憶。

讀完村上的這本《挪威的森林》,彷彿又增加了對那位老者的理解,就像作家村上春樹一樣不與人親近而獨行特立的性格,筆下卻又是細緻入微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給我留下了“靜美”“孤寂”的印象,讓人感覺就像在搖籃曲下睡意朦朧的甜美。兩個世界的切換,具體的故事已經記不清了,沒有鮮明的人物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只能感覺到景色如同原野上白雪一樣的靜幽幽。

但是今日讀完《挪威的森林》之後,除了依然存留的景色美和林少華的翻譯中那令人熟悉的單音疊詞,還增加了莫名的困惑。至少對《挪威的森林》來說,我是不能完全理解或者欣賞這本書的內涵。

在網上了解了一番後,才知道我心中的質疑聲,早就被分析解剖過。當然,村上也在後記中提到“如同我這個人或被喜歡或不被喜歡,這部小說我想也可能或受歡迎或不受歡迎。”因此被質疑也是在情理之中。

這本書出版後村上春樹的名氣也隨之達到了巔峯,一度在日本臺灣出現了村上熱現象。村上春樹也同文藝劃上了等號也成爲代名詞,或許只有在他當年的那個年代才能體會到所謂的“很村上”。

查閱網絡瞭解到“20世紀60年代,日本已經進入高度發達的資本主意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人們的精神危機也與日巨增。…孤獨虛無失落,卻又無力面對強大的社會壓力。都市的繁華,掩飾不了人們內心的焦慮。”在這種環境下村上春樹受甲殼蟲樂隊唱出的曲子《Norwegian Wood》的啓發,於1987年旅行時寫出這本書,當年他38歲。

時代背景是一方面,在書中他選擇性的表達青春愛情來折射一種內涵。在《挪威的森林》中,我看到了主人公“我”無意識的迷茫和混沌式的生活而孤藏着自己的內心。無追求的青春交織在飄渺的愛情中,如同一張網蓋住他一樣走不出內心散發的孤獨寂寥。一位評論家家說:“自我救贖的前提是自我的迷失,這種迷失帶有青春期的普遍性,這也是《挪威的森林》持續人氣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