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範文(通用10篇)

學識都 人氣:2.89W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範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範文(通用10篇)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1

看完了追風箏的人,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沒有良心的人不會痛苦,阿米爾有良心,他做了壞事,他痛苦。

爲什麼這本書對我觸動這麼大(我在期末考之後那一整天的自習的前四節課哭成傻x)?我自認和阿米爾很像,自私並痛恨着自己的自私。

之前我養的倉鼠腿骨折了(我猜測),我想把它送走,因爲我不想看着它死去。媽媽說:“我老的走不動的時候你也會把我送走嗎?”我沉默。

那些把自己陷在陰影中的人是會被光所灼傷的,阿米爾恐懼着哈桑那“該死的忠誠”,他送走了哈桑,但良心永遠是無私的戒律官,它把人們的罪行緊緊勒進靈魂,直到人們不停地贖罪,自己原諒了自己,靈魂纔會被鬆綁得以喘息。

以及最後哈桑的兒子,自殺,浴缸裏割腕。

人身上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求生欲了,正直慈悲等等優秀的品格一定要建立在有生命的人上,如果說下葬是死刑,缺乏求生欲則是死緩。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我的人生不會太快活,死亡這種概念就像一種難以根除的疾病,我的人格被割裂爲兩半:亮閃閃的那個追求着同樣金光閃閃的人生,他樂觀風趣堅定且自信,有很多想要的東西;灰濛濛的那個則認爲沒什麼值得追尋,生命是一場有期徒刑,除了死亡他一無所求。

亮閃閃的那個每時每刻都要看護着灰濛濛的那個,避免他把剔骨刀插進動脈又或者感受一下從十三層到一層的空氣在兩秒中劃過耳畔。就像“24小時防止自殺看護”看護着哈桑的兒子。亮閃閃的那個很累了,我能感覺到。

但其實我腦中真正幻想的是自殺未遂而非自殺,這只是一種希望自己與衆不同的另一場自私欺騙吧,真糟糕。

最後,那個賣孩子的孤兒院院長,爲了避免十個孩子的死亡,他賣掉了一個孩子,避免一百個孩子的死亡,他賣掉了十個孩子。

正義很貴,道德很貴,誠實很貴。保持完全的正義真的很難,特別在你沒有力量的時候。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2

每個人都是追風箏的人,阿爾法追着父親,哈桑追着阿爾法,而一切未必能得償所願。這是我近期賺得我最多眼淚的書了,傷心往往是有觸動的點。

阿爾法爲了獨佔父親的愛,而做的一些事,佔有慾誰沒有呢,主要看如何對待它。在那個夜晚,我期待着他能挺身而出,可我心裏知道不會,就像哈桑離開的那個,我希望他能認錯挽留,但我接受他沒有做。因爲我也曾爲我的佔有慾掙扎過,或許也做過錯事,所幸我能留住底線,一切都不算太糟糕。阿爾法是自私的,我們又何嘗不是,至少我是,所以我接受他身上的缺點,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會愛會痛會掙扎會贖罪。後面看到他被阿賽爾打,哈哈大笑起來,爲索拉博追風箏,總算沒自私到底吧。

另一個人哈桑,在書上最見不得這種擁有種種美好品質,卻缺少好結局的了。旁觀者看他或許是不幸的,可他有父親的疼愛,有追逐的少爺阿爾法,後來遇見妻子,生了個孩子。他以赤子之心活着,接受生活的安排,結局有些慘淡罷了,可是他問心無愧呀。這是我在書上最心疼的一個人了,也是我在生活中最心疼但又敬佩的一類人,人生若只如初見,他們就是這樣的呀。抱着自己的一顆熱騰騰的心,生活至最後。

追風箏的人,誰沒有心中的風箏呢,誰又能追到自己的風箏呢。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3

這本書讀完了,是在一種和作者產生共鳴的情況下讀完,其實作者小時候經歷的事情,產生的愧疚感,我都似曾相識,我是一個比較孤獨的人,可能是生活環境和家庭環境教育的原因,作者對好朋友的不接近感是因爲階級和本身原因,而我的話,我個人性情和作者相似,只是沒有階級關係,我前20幾年所做過的愚蠢的事,傷害朋友的事,我希望我能比作者更好地彌補這些過錯,畢竟我的朋友他們現在都很健康,我有機會去彌補童年時候的過錯,同樣對於未來的朋友我則不會重蹈覆轍,人生或許就是這樣,人生的四分之一就是一個循環,一個人的結束也是一個人的開始,我即將到達自己的四分之一,我希望我可以不去爲之前四分之一的過錯而痛苦愧疚,畢竟我也曾經是受害者,一個孤獨患者,我希望自己逐漸有能力可以拯救現在疲憊的自己,讓自己走出一個抑鬱思想的牢籠,我可以逐漸實現自己的目標和抱負,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可以讓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都可以快樂,我的心願是世界和平,每個人都擁有無悔的童年。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4

爲你,千千萬萬遍。

全書中令人最印象深刻的便是這句並沒有多華麗但卻感人至深的話語了。

曾經,哈桑願意爲了阿米爾,千千萬萬遍。

如今,阿米爾願意爲了索拉博,千千萬萬遍。

曾經,阿米爾的膽小懦弱,令哈桑受人欺凌。往後的二十多年,他都揹負着深深地罪惡感。

如今,他卻能夠爲了贖罪,爲了變成一個好人,隻身一人冒着生命危險救下了哈桑的兒子。

其實,阿米爾也並不是多麼罪大惡極,可能是哈桑的忠誠,哈桑的善良使他更加的無地自容,自慚形穢而已吧。畢竟那時候的他也只是一個千方百計爭取父愛的孩子而已。

哈桑,只是他爭取父愛途中的一個犧牲品——他最好的朋友,他同父異母的弟弟。

對於哈桑而言,阿米爾就是全部。是全部的全部。明知阿米爾見他受人欺凌而不救,他還可以待他如初。明知阿米爾故意刁難纔將一個個石榴砸向自己,他竟然能夠忍着痛,弄好一個石榴遞給阿米爾,問他心裏好受了沒。明知阿米爾故意陷害自己,竟能忍氣吞聲毅然決然的順了阿米爾的心意。

哈桑,是那個將忠誠演繹的淋漓盡致的人。也正是他的這份忠誠,感動着這無數的讀者。

阿米爾,是那個先知後覺,讓人又愛又恨的人。從懦弱到勇敢,從自私到無私。讓人喜憤交加願你評判。

讀完整本書,帶給我不僅僅是震撼。還有對於親情,友情,愛情更深層次的理解。那風箏似乎就是那親情友情愛情。

人們拼命追逐着它。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5

我記得讀高中的時候,就聽說這是本名著,但我不知道它有多大的魔力吸引着我,只是覺的書名很詩意,沒看書之前,腦海裏浮現是有陽光,春風,湛藍的天空飄着幾隻風箏…當我花了十個小時的時間看完這本書後,內心是不平、複雜的心情想要陳述我看到的東西!

故事發生在阿富汗,主人公阿米爾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父親經商,他母親難產去世了,所以阿米爾是單親家庭長大,爲後續故事情節做了伏筆,僕人的兒子叫哈桑,和阿米爾一起長大,只要少爺吩咐哈桑做什麼,哈桑都會義不容辭,爲你,千千萬萬遍、這是多麼熱血沸騰的話!其實僕人哈桑是阿米爾的同父異母的兄弟,在阿富汗,種族歧視特別嚴重,而僕人哈桑就是少數族,父親不敢公開這個醜陋的祕密?

他想完成自己的罪過一點點救贖,他建孤兒所,做公益事業…對哈桑默默的關心,相反對阿米爾的冷淡,至少在十二歲的阿米爾眼裏沒有父愛,多希望自己能得到同哈桑一樣的疼愛、這個時候的阿米爾,是自私,膽怯懦弱…阿富汗戰爭爆發,曾經的擁有變成廢墟,到處是彈殼的痕跡、令人窒息的煙塵籠罩在這片上空,阿米爾內心也是複雜的,每次想到曾經所犯下的罪過令他入睡難眠,開始了他的.救贖之旅……他找到了自己心動的女孩,索拉雅知書達理,善良又溫柔…風箏意味着親情友情愛情…摻雜着太多的故事需要傾聽…...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6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我的思緒如同天上的一隻只風箏高低起伏。宛若在夢中,我聽見心底有個聲音對我說:“爲你,千千萬萬遍。”我想起了那隻藍色的風箏,想起了哈桑——那個兔脣的哈扎拉少年。

故事發生在七十年代的阿富汗。那時的阿富汗沒有硝煙,沒有戰火,阿米爾和哈桑就出生在那裏,一個美麗祥和的地方。

阿米爾和哈桑的命運,或許在出生時就已註定。也許是阿米爾父親與哈桑父親的主僕關係,也許是普什圖人對哈扎拉人的歧視,使阿米爾和哈桑,不可能成爲真正的朋友。

阿米爾十分渴望父親的關愛,於是參加了一場風箏比賽。當天空中只剩下他的紅風箏時,他取得了勝利。忠誠的哈桑爲阿米爾追風箏。但就在回去的路上,哈桑被以往得罪過的人攔下。這時阿米爾也找到了哈桑,他看見哈桑被人欺辱,卻跑到了一邊。正是因爲他的膽小、怯弱,使他一生都在贖罪的路上。

我們或許無法責怪阿米爾。因爲我們每個人心中,也藏着一個像阿米爾一樣的小人,膽小、怯弱的小人。我們只能用自我的選擇去彌補我們所犯的錯。

成年後的阿米爾爲了贖罪,放棄了在美國安逸的生活,回到了阿富汗,時局動盪的阿富汗。是的,那裏有再次成爲好人的路。

一路上,他歷經坎坷,也明白了哈桑是自我同父異母的兄弟,他要救回哈桑的兒子,索拉博,他的親侄子。

人生就是這樣,不斷的犯錯,然後彌補,然後再無可避免的犯錯,然後再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彌補。在這條通向好人的路上,阿米爾一向在贖罪。歷經千辛萬苦,阿米爾最終把索拉博帶回了美國。

燦爛的晚霞中,一隻只風箏在天空中翱翔,又是一場風箏比賽。阿米爾和索拉博齊心協力,將最終一個對手的風箏割斷,他們贏了。當那隻風箏飄落時,阿米爾追了上去。就像兒時的哈桑爲阿米爾追風箏一樣。爲你,千千萬萬遍。

阿米爾用一生去追的那隻風箏,是親情、友情、感情,也是正直、善良、誠實。這是他人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僅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爲一個健全的人,一個他自我期許的人。追風箏的人,所追逐的僅僅是風箏嗎很明顯不是。我想,那隻風箏既是哈桑去追逐的那隻斷線的風箏,也是阿米爾成年後去追尋自我救贖的那隻他心裏面的飄忽不定的風箏,更是我們千千萬萬人所要尋求的內心的無愧和寧靜。

也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不論它意味着什麼,讓我們勇敢的去追。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7

在階級社會裏,人一出生便是不平等的。阿米爾一出生便是少爺,理所應當的地享有榮譽,財產和來自一切親朋好友的尊敬,恭維,而哈桑只能是少爺忠實的僕人,並且天生兔脣,奴性觀念深入內心。就像他的爸爸哈里一樣是阿米爾爸爸的僕人,他們是朋友,但更是主僕。阿米爾開口的第一個詞是“爸爸”,而哈桑開口的第一個詞卻是“阿米爾”。這讓我難過,每個人開口的第一個詞不應當爲自我的至親嗎?

有優越性的阿米爾不止一次捉弄哈桑,用文盲來諷刺哈桑,甚至讓哈桑吃土來證明對自我的忠誠。其實,阿米爾的並沒有這麼強勢,甚至有點懦弱。他嫉妒哈桑,只能經過這種伎倆泄泄私憤,因爲父親不僅僅愛着他,還愛着哈桑,哈桑的每一次生日他都不會忘,有什麼好事總想着哈桑。哈桑是那樣勇敢,善良,淳樸,甚至當你跟他說話時,就感覺自我是個大騙子。阿米爾偶然間聽到父親說:“一個不肯爲父母挺身而出的人,長大後必然是懦弱的,要不是我親眼看見他從他母親肚子出來,我真不敢相信他是我兒子。”當然,阿米爾的心被刺痛了。誰不想擁有一份獨一無二的愛啊!在風箏節那天,爲了喚回父親只愛他的機會,他買了風箏,幹掉一個又一個的對手,如他所願,他拿了第一。可是要把風箏追回來,他纔算真正的第一,哈桑就是那個追風箏的人。一向到天黑,他在一個死衚衕裏找的了被一幫混混欺負的哈桑,條件是僅有把追到的風箏交出來,才能倖免於難,哈桑卻誓死捍衛。阿米爾內心的懦弱跳出來了,儘管每次他有難,哈桑總是挺身而出,他不一樣,他怕,最終他退縮了,默默地離開了那個地方。哈桑拖着風箏,黑色的血地在雪地,刺眼之極。阿米爾有意無意地輕描淡寫。

阿米爾,你以爲哈桑沒有看見不遠處的你嗎?你也真是懦弱啊!你爲了逃避自我的愧疚,把自我的錢和手錶壓在哈桑牀下,以盜竊之罪攆跑了他。你每晚夜不能寐,悔恨着遺忘着,那張溫馴的臉卻始終揮之不去。你最終離開了這去了美國,有了事業,感情,卻沒有孩子,或許這是上天對你的懲罰吧。你從拉辛汗口中得知哈桑已死。你當然痛徹心扉,世界上總有那麼一兩個人好無理由的愛你,從此以後再也不會有了。

因惡通向善,是你的救贖。其實哈桑是你同父異母的兄弟,他的兒子在你的故國。你從美國回來了,那凋頹的斷壁殘垣不是你小時候的故鄉。你冒着被大兵殺死的危險見到了哈桑的兒子。在決鬥中,你肋骨斷裂,人中裂開,肺被刺穿,就連結實都被打了出來。你卻大笑,內心無比舒暢,你的愧疚最終有地方發泄了。還記得你用石榴擊打哈桑,讓他來緩解你的愧疚,哈桑卻將石榴砸向自我的腦袋,石榴汁像血液一樣從哈桑腦袋滴下,又是一陣刺痛。最終,你收養了哈桑的兒子,你的風箏追到了。

血淋淋的情節直擊人性,“懦弱”,“自私”,“逃避”這些字眼都是我們所厭惡的,但它們又時常出此刻我們身上。或許每個人都有罪,他那麼不願讓人言說,因爲懦弱,因爲嫉妒,因爲要保護自我。不言,塵封過去是大多數人都會做的。中國的荀子有性惡倫一說,人之初,性本惡。懦弱或許是我們的天性,沒能保護我們應當保護的人,確實是一種罪惡。由惡向善,追尋完美,追尋內心的風箏是我們應當做的。你忍心看到一個純潔無暇的人對你說着:“爲你,千千萬萬遍。”當他遭難時,你卻袖手旁觀嗎?在道德與利益的博弈之間,你又會如何選擇呢?

贖罪,是西方人的信仰,但中國人也應借鑑。我願以赤子之心挽回被我傷害傷害之人受傷的心,似春日裏第一片雪花融化,漸漸春回大地,追回兒時那遙遠的,完美的回憶,讓那風箏在我心頭一向飛翔。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8

阿米爾的個人小感情在大時代的變遷裏顛沛流離,於是有了故事刻骨至深。

爲你,千千萬萬遍。在你的生命裏,可有這樣一個“你”?如果有,那麼,你真的太幸福了。因爲你的擁有着這世界最美好的感情:就像哈桑對阿米爾,就像阿米爾對索拉博。

哈桑被阿塞夫侮辱的時候,阿米爾沒有挺身而出(其實他不挺身而出也沒有錯),他爲此深深自責了許多年~沒有爲自己的朋友挺身而出(他心底裏是認同哈桑這個朋友的)。拉辛對阿米爾的評價是正確的,如果一個人不善良和不擁有美好的品德,他是不會對自己要求很高,爲自己沒有爲哈桑挺身而出感到深深地自責愧疚。

阿米爾在父親去世時候的感受~能讓人想到自己。擁有的時候平平淡淡,想到要失去的時候惶恐害怕,失去之後空落的無法填補。

一個民族一種文化。飲食文化:中東國家的人民吃饢餅和蔬菜湯還有烤肉。他們的信仰是伊斯蘭,他們對自己的信仰很忠誠,每天都會做禱告,《可蘭經》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忠誠於自己的信仰,其實就是忠誠於自己。信仰,有時候真的可以帶給人的心靈一種歸屬和安全感~比如,阿米爾他爸爸得癌症時,索拉博在自殺被搶救時。

戰爭中失去家園的人民,貧困,飢餓,恤孤院中的孩子,彈坑和孔洞。這個世界上到處都在綻放着我們不知道的故事,各種故事。

這是一部很棒的小說,讀的時候我總想起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總之,非常值得一讀,多讀,祝願生活中也有一個可以:爲你,千千萬萬遍的人。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9

“爲你,千千萬萬遍”。

這是一本讀完之後仍值得細細品味的書。也是一本對人性描寫非常深刻的書。

看到後面部分關於索拉博的不辛遭遇,簡直像輪迴的噩夢一樣,差點兒就不忍心看下去了。因爲本身對於阿富汗這個國家裏種族的歷史淵源也不瞭解,不懂爲什麼哈扎拉人會如此遭到歧視,但是無論什麼情況戰爭對於人民的影響都是殘忍又沉痛的。“阿富汗有很多兒童,但是沒有童年,連父親也是稀缺品。”看到這裏我深深覺得自己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和平的國家是多麼幸福。

“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少年阿米爾對哈桑直接間接造成的傷害,其實也一直在折磨着阿米爾的內心。在踏上再次成爲好人的路上,他終於敢於直面過錯,像他父親一樣有擔當,並且不再懦弱。他勇敢的承擔起照顧索拉博的責任,以此來彌補自己過去對哈桑的傷害。

雖然在最後索拉博也只是閃現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也並沒有再開口說話,但是阿米爾也不會放棄,現在他變成了哈桑變成了追風箏的人,來守護着索拉博,相信總有一天,索拉博會再次燃起希望。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10

令我震撼——一個關於感情,親情,罪孽和救贖的故事。恰似一首美麗而悲傷的詩,輕描淡寫中透着一份柔和,令讀者從開頭到結尾都順然於心;又好似一曲泛着淡淡憂傷的旋律,不經意間就撩動了我的心絃,讀來回味無窮……

作者筆下的阿富汗是那麼的真實,彷彿就在眼前——是溫馨閒適,安詳完美,卻因種族的分歧支離破碎,令我最初懷着的完美想象泯滅在罪惡的戰爭之中。從阿米爾與他父親僕人兒子哈桑的親密友誼開始,這段感情成爲貫穿全書的脈絡,我從中看穿了友誼的脆弱不堪。

“爲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話關乎了阿米爾與哈桑之間密不可分的友誼,關乎了親情,更代表忠誠,代表了愛!從哈桑和阿米爾一出生,命運就已開始輪迴,他們註定被自我所不能理解的“標籤”分隔開,但這從未讓哈桑對阿米爾的友誼和忠誠受到影響,當哈桑說出“爲你,千千萬萬遍”時的那種真摯,那種堅定,超越了他們之間任何的束縛,更感動了阿米爾,可阿米爾卻是一個懦弱的人,他不敢爲別人甚至是自我挺身而出,總讓哈桑來避免麻煩,甚至說是讓哈桑無時無刻不扮演這“替罪羔羊”這個身份,我憐憫哈桑,對阿米爾十分不屑,更令我惱怒的是,他竟然將哈桑與他的父親逼出了他的家,自我也隨着父親逃亡到了美國……

時光飛逝,阿米爾經歷了許多磨難,轉眼30多歲的他已是成熟的成年人了,有自我的家庭,可是,當拉辛汗打來的一個意義非凡的電話,阿米爾的人生和自我改變了——“這有條成爲好人的路”拉辛汗是這麼說的。拉辛汗期望阿米爾找到哈桑的孩子,但哈桑已經被槍決,孩子需要你照顧。還有一個驚天的祕密:哈桑與阿米爾師兄弟,阿米爾明白了這個消息,一時已經反應可是來,最終,做完了思想鬥爭,他踏上了人生一條最意義非凡的路——尋找哈桑的兒子。阿米爾的挺身而出感動了我,是我誤解了他,他同樣敢爲自我挺身而出……

在最終一次追風箏的清晨,他帶着哈桑的兒子,勇敢的追向一隻藍色的風箏,並說道:“爲你,千千萬萬遍!”阿米爾最終救贖了自我,結局是那麼完美,很開放,令人心曠神怡……

生活中,我想到了自我,卻發現,自我甚至不如阿米爾,我也是個懦弱的人,不敢挺身而出,只是等着機會的來臨,不敢於救贖自我的錯誤,在一些爭吵過後不敢承擔職責,即使自我想和對方和好,卻不敢開口,等着對方先道歉,然後再大度的欣然理解,我很少爲自我爭奪機會,我要學習哈桑,學習阿米爾,爲自我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