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學生調查報告四篇

學識都 人氣:8.99K

隨着個人素質的提升,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學生調查報告四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摘要:

隨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手機正以破竹之勢佔據着我們的生活,對其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而大學生作爲其中一個巨大的潛在消費羣體,在引領消費時尚、改善消費構成等方面都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瞭解當代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對手機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次調查採取網上設計、發佈問卷的方式,對大學生的手機消費情況進行調查,再而分析和研究大學生手機消費特點,最後提出營銷建議。

一、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在校大學生所使用的手機品牌及價位、更換手機所注重的因素,瞭解大學生手機消費市場的行情,進而分析大學生手機消費的特點和傾向,爲手機生產企業提供可靠的營銷建議。

二、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在校大學生羣體,從手機使用品牌及價位、更換手機頻率及原因、更換或購置手機所注重的因素等方面,瞭解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

三、基本信息

調查方式:網上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所有在校大學生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08日—11月16日

調查問卷: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調查

四、數據分析

本次關於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的調查問卷共回收71份有效問卷。其中男生24人,女生47人,具體調查情況如下:

(1)在校大學生所讀年級的數據分析

在本次調查結果中,大二大三學生所佔比重較大,分別是39.4%、52.1%;大一、大四學生所佔比重相對較少,均爲4.2%。

(2)在校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的數據分析

選項






小計






百分比






500元以下(含500元)






7






9.9%






500—1000元(含1000元)






35






49.3%






1000—20xx元(含20xx元)






24






33.8%






20xx元以上






5






7%






從表格數據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在校大學生的消費能力並不高,主要集中在中等水平。

(3)在校大學生目前擁有手機數量的數據分析

據調查數據顯示,74.6%的在校大學生擁有一部手機,21.1%的在校大學生擁有兩部或兩部以上的手機,也有4.2%的在校大學生沒有手機。總體而言,大部分的在校大學生擁有一部手機,也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大學生所能承受的消費能力有限。

(4)在校大學生對手機品牌注重程度的數據分析

在本次調查中,74.6%的在校大學生對於手機品牌的注重程度爲一般,19.7%的在校大學生非常注重手機品牌。由此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在校大學生不太注重於手機品牌,屬於理性消費的範疇;有小部分的在校大學生非常看重手機品牌,可能是由於“面子工程”所導致。

(5)在校大學生目前手機使用品牌的數據分析

據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的在校大學生目前所使用的手機品牌爲國產機,其中vivo佔25.4%,oppo佔23.9%,小米佔12.7%,也有21.1%的在校大學生目前手機使用品牌爲蘋果。從總體上看,國產機佔據了大學生手機消費的主導地位,對高檔手機的需求並不高。

(6)在校大學生手機更換頻率及最近一次更換手機原因的數據分析

據調查數據顯示,40.8%的大學生是在手機用壞的情況下更換,手機使用達到一定年限進行更換的在校大學生分別有:一年期限爲25.4%、兩年期限爲28.2%,由此可以折射出大部分在校大學生手機消費偏節儉,不會在手機消費上做過多的浪費。也有小部分大學生更換手機是在周圍同學都更換了某一款手機的情況下,不難看出,大學生手機消費具有從衆消費的特點。

(7)在校大學生購買手機所能接受價格的數據分析

選項






小計






百分比






1500元以下(含1500元)






23






32.4%






1500—3000元(含3000元)






41






57.7%






3000元以上






7






9.9%






從表格數據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對手機消費並不高,更趨向於“平民化”,這與在校大學生的生活費和消費能力是有很大關聯的。

(8)在校大學生在選購手機時考慮因素的數據分析

本題採用多選題形式對在校大學生在選購手機時所考慮的因素進行調查。從調查結果中可以明顯看出,在校大學生在選購手機時對手機的價格、功能、外觀款式、硬件配置更爲注重,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選購手機更注重於實用性,對手機外觀款式的需求反映出大學生追求時尚的消費特點。

(9)在校大學生購買手機更偏向於哪種促銷方式的數據分析

據調查數據顯示,在校大學生更偏向於現場打折、送相關配件的促銷方式,這也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在校大學生因爲消費能力的有限,所選擇的消費方式也更節約。

(10)在校大學生了解手機信息常用渠道分析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52.1%的在校大學生會通過上網查詢去了解手機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在校大學生在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下,會通過上網查詢去了解所要購買手機的相關信息,從側面反映出在校大學生追求快捷性消費的特點。

五、結論

大學生消費羣體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羣體,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一特殊消費羣體將會表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根據調查數據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在校大學生對手機的消費主要取決於所能承受的消費能力,對所購買手機的接受價格在1500—3000元左右。

2.在校大學生目前所使用的手機大多爲國產機,可以看出國產機佔據大學生手機市場的主導地位。

3.在校大學生更換手機通常是在手機損壞或者丟失的情況下,且更換頻率低,購買手機時選擇有促銷活動時再去購買,這是大學生消費節儉的表現。

4.在校大學生選購手機時更注重實用性,其次,外觀款式也是在校大學生購買手機時不能忽視的因素。

5.絕大多數在校大學生通過上網查詢瞭解手機信息,體現出大學生手機消費追求新穎和快捷性,另外,根據大學生具有從衆消費的特點,商家可以適當地進行推廣活動,抓住某一需求的同時刺激更多的消費者需求。

六、建議

1.根據在校大學生的消費特徵推出適合大學生使用的價格適中、功能齊備的手機機型。

2.嘗試推廣合適大學生消費羣體的高端機型,抓住個別消費者需求。

3.在保證利潤的前提下進行一定的促銷活動,滿足大學生節儉需求的同時獲取利潤。

4.完善手機自身的性能功能和售後服務,以更加完善的功能和服務吸引大學生消費。

七、調查活動總結

本次市場調研活動相對來說比較成功,達到了預期目的,較爲全面的瞭解到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但在本次調研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調查範圍不夠全面,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侷限性,所獲得數據不能有效代表所有在校大學生的手機消費情況。在今後的調研活動中我也會吸取這次的經驗和教訓,努力將下次做到更好。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問題

中學生的消費與消費觀雖已漸漸獨立,但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由於中學生所處於的年齡階段,既有叛逆又有彷徨,中學生的消費漸趨自主,但其經濟又不能獨立,學校應對學生加強教育,努力宣傳樸素的生活作風,引導適度的消費,健康的消費,家長應該積極配合學校教育,不能一味縱容,把握好度。社會也應對消費歪風與不正常的輿論進行糾正,規範中學生消費及消費觀,使中學生消費走入正軌。此項調查是對海棠中學八年級學生的消費情況,從而能初步反映當代中學生的消費情況及問題。

二、調查範圍

海棠中學八年級學生

三、調查方法及時間

進行隨機抽樣方式對海棠中學的100名八年級學生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採用了問卷調查的方法,本次問卷調查100份,有效問卷94份,完成率達到94%,時間爲12月16日。

四、調查分析

調查男生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4.68%,女生佔了被調查總數的55.32%

分析調查統計如下表

(一)初中生零花錢的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有零用錢的學生佔了被調查總數的86.17%,沒有零用錢的學生僅佔13.83%。初中生零用錢每月多在50元以下,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5.96% ,50-100元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0.21 %,100-150元佔了被調查總數的5.32 %,150元以上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19 %。那麼中學生們的零用錢是從哪裏來的呢?他們的零用錢絕大多數來自父母,佔了被調查總數的78.72%;其次來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6.20%;自己打工而來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4.89%。其他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0.21%。現在的學生基本都是家裏的獨生子女,家長對自己小孩幾乎是百依百順,疼愛有加,即使自己再省吃儉用,孩子那裏總是應用盡有,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的好些呢?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學前總會在他們兜裏放上幾元錢,給孩子買些零食和學習用品。在孩子出門玩耍時也會給孩子準備一些花費,這些零花錢也是家長對自己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投資。只有極少數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來安排所以也不用什麼零用錢了。但是這些都是比較少數的家庭。所以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有零花錢,但是初中生年齡尚小,平時花費不多,加之初中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對較弱,家長們一般不會給小孩太多錢支配,只有在一些郊遊、外出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才會相對更爲"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時就每次給個幾元錢,以應付日常花銷和每日車費爲主。因此大多數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錢金額在50元以下。少部分學生與祖輩或其他親屬同住的,也會經常收到他們給的零用錢,這也是基於長輩對幼輩的愛護。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學生還會通過打工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同時也接觸了社會,豐富了社會經驗。但中學生的年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能同意他們利用課餘打工的家長還是不多。大多數的家長還是比較疼愛孩子的,不忍心讓他們受苦。

(二)中學生零花錢的消費情況

(1)中學生零花錢的消費

調查數據顯示:雖然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的這些零用錢大部分跟朋友一起消費,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4.89%,自己花去的佔了被調查總數54.26%,跟父母一起消費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39.36%,其它的情況也佔了30.85%,只要他們想要一般都會給的,那麼他們都消費到那裏去呢?

(2)中學生零用錢的三大"流向":購書、儲蓄、買零食

調查結果顯示:零用錢用來購買書籍的學生人數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8.30%;進行儲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77.66%;買零食、飲料等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9.36%,這3類用途的中選率明顯高於其他用途。而玩遊戲(包括一些家庭用電腦遊戲)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3.40%;體育運動花費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8.08%用自己零用錢買衣服的(包括服裝和鞋類) 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9.15%。大多數的家長認爲書籍是學生成長的精神養分,現在的文化書市也較爲繁榮,課外的,課內的;娛樂性的,電腦知識類的;趣味愛好類的,文學小說類的,等等書籍在圖書市場上都能買到,所以家長對於孩子購買書籍也持贊成態度,總希望孩子能多長知識,所以書籍消費成了學生零用錢的一大消費方向。他們購買的書籍大部分是報刊雜誌、接着是漫畫書分別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3.60%、34.04%。大多數中學生們都把自己的零用錢用在了購書上,這實際上是中學生們對於文化消費的一種表現,許多青少年們朋友對未來生活充滿着渴望,因此許多青少年通過各種各樣的書籍來填充自己的業餘生活和精神需要,這一現象應該引起家長們的注意。

(三)、中學生的消費風格及消費觀

現在的學生課餘生活豐富了許多,市場經濟已經使得消費領域無孔不入。無直接經濟來源的學生也成了許多商家的目標羣體。可是中學生在父母的監督下他們的消費觀大有改進肆意揮霍只佔了1.06%,看到合適的就買,相信自己的眼力佔了37.23%,能省就省的佔了36.17%,做好消費計劃也佔了32.97%,現在學生經濟正在迅速發展:雜貨店、文具店、書店、網吧、小吃攤、電腦遊戲光盤店等等一應俱全,五花八門。市區一些商業街上也開出青少年用品專賣店,無疑都是瞄準青少年學生這一消費羣體,不少知名運動品牌也把這一羣體作爲重點消費對象。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生消費市場上也在進一步啓動。

但是中學生在購買也會開始考慮在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0.63%,沒什麼看法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8.7%,不應該買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1.70%,不會因價格貴而不買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的7.45,他們同樣要考慮商品的用途及價格它們分別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9.14%、61.70%,款式及包裝和是否符合時尚潮流的是他們接着要考慮的因素分別佔了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6.80%、38.80%,現在他們購買時看到合適就買,必要時纔買,分別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6.80%、35.11%,接着纔是喜歡纔買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7.66%,求異心理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19%。這可以證明他們的消費觀大有改進,不會盲目的消費。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大學生兼職賺錢的原因

1、大學生羣體自身的特點使得大學生選擇兼職賺錢

從學習方面上看,大學的課堂授課時間要大大少於中學階段,以自學爲主的大學生們有更多的空閒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從生活方面看,進入大學後,衣食住行等個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學生活的主旋律;大學生活節奏快,活動空間大,接觸面廣,朋友同學來自全國各地,語言、個性、習慣、價值觀念各不相同的差異,在共同生活相互接觸中,易逐漸融合;從校園環境上看,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各種啓事,各式傳單隨處可見,各種組織的活動,各式性質的社團比比皆是。這爲大學生們兼職提供了豐富的舞臺。

2、社會廣告業的蓬勃發展使得大學生選擇兼職賺錢

進入新的世紀,各種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增長,爲了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各大企業開始投入大筆的廣告費用,加強對企業品牌的宣傳。企業廣告除了電視臺等各種媒體廣告,街頭、車站站牌海報外,還包括新品推出時的商場、街頭、超市等地的宣傳促銷(包括廣告傳單、優惠券派送等)。企業對這部分廣告宣傳的人員需求量大,但此類工作臨時性強,一般集中在節假日,且企業希望能儘可能地降低這部分的成本,又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因此,在選定這部分工作人員時,企業一般願意選擇在校大學生爲他們服務。

3、強勁的畢業就業壓力使得大學生選擇兼職賺錢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每一個社會成員和社會組織都將或遲或早地推向市場。在市場上進行“雙向選擇”,取消了統分統配的大學生,也毫不例外地要面對擇業的考慮。調查結果顯示:84%的同學認爲,大學生在校期間從事兼職工作是他們瞭解社會、貼近現實的最好方式,兼職經歷能讓他們更多地發現社會需求,明確自身的不足,通過兼職能讓他們將來更好的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於是他們紛紛邁出了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二、大學生兼職賺錢的特點

1、大學生在尋找兼職信息方面各具特色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尋找兼職,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過熟人尋找兼職,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通過中介機構尋找兼職,還有部分同學通過廣告尋找兼職。調查還發現,80%以上的同學認爲學校非常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以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並確保兼職的安全。

2、大學生在兼職工作的中種類上有特點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過家教,分別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過促銷,分別有13。2%的男生,29。4%的女生髮過傳單,同時,還有少數同學從事過禮儀、家政、餐飲等兼職工作。從年級來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分別有65%,75。5%,98%的同學做過家教,分別有5%,7。5%,26%的同學做過促銷,分別有20%,30%,16%的同學發過傳單。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內容摘要]

中學生吸菸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吸菸不僅危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給他人帶來危害。爲了讓中學生遠離菸草,杜絕吸菸,本報告在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好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中學生 吸菸 調查

一、前言:

衆所周知,吸菸現象在社會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然而,只要我們稍加留意、觀察周圍存在的吸菸現象,我們會不言而喻:吸菸不但對人們的生理有害,而且時刻影響着人們的心理健康;有的吸菸現象甚至對他人的健康生活造成舉足輕重的影響,嚴重則可能會因粗心而引來硝煙烈火之災—火災,導致一命嗚呼、人財俱失。

在現實生活中因吸菸而帶來的災難更是比比皆是。美麗的林海—大興安嶺被火燒就是最好的'例子,朋友,那你是否也體會到吸菸是在自焚,因此,只有放下手中的煙,管好見煙垂涎三尺的嘴,纔是保證身心健康唯一的第一步。

爲了讓吸菸的中學生戒菸,不吸菸的中學生遠離吸菸;從而爲有強健的身心體魄打好基礎,輕鬆學習,自信迎考;爲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擔起了對中學生吸菸現象的研究性調查。

二、研究性目的:

通過研究性調查,結合實際狀況,吸取並廣泛收集有關確實有效的戒菸措施,同時例舉實際性例子,以便更好地向廣大吸菸中學生提供更有效更迅速的戒菸方法或建議。使它不再成爲中學生的難題,使中學生都擁有強健的身心體魄,方能更輕鬆、更自信地學習,獲取知識。

三、調查問卷統計:

1、你什麼時候開始吸菸?

A、小學 20% B初中 40% C高中40%

2、你爲什麼要吸菸?

A好奇 40% B、扮酷 30% C、好玩 30%

3、你對吸菸的危害瞭解嗎?

A、不瞭解 10% B、一點40% C、瞭解50%

4、你認爲青少年適合吸菸嗎?

A、不適合 50% B合適20%C不知道30%

5、你覺得吸菸對你是否有害?

A、有 60% B、沒有 10%C、不知道 30%

6、你的父母知道你吸菸嗎?

A、知道40%B、不知道60%

7、你的父母同意你吸菸嗎?

A、同意10%B、不同意80% C、無所謂10%

8、你的朋友有沒有阻止你吸菸呢?

A、有50% B、沒有50%

9、你是否可以一天不吸菸?

A、可以 37% B、不可以33%C、不知道30%

10、你吃飯後有沒有想着要吸菸呢?

A、有85% B、沒有15%

11、你打算戒菸嗎?

A、不打算25% B、打算 55% C、沒有想過 20%

12、你看到別人吸菸的時候你有何感覺?

A讒43%B、沒有感覺27% C、不知道30%

四、主要過程:

(一)菸草的起源與傳播:

菸草是一種發展較晚的作物。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除美洲印第安人之外,全世界沒有一個民族知道吸菸是怎麼回事。今天,吸菸的風氣遍及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菸草同我們的生活發生着種種的聯繫

(二)中學生吸菸產生的心理影響:

(1)標新立異心理

中學生處在生理心理的發展階段,自我意識在不斷顯現,表現欲逐步增強,時刻想以“新”“異”來吸引別人而吸菸恰好能滿足這心理。

(2)追求風度心理

現在,電影視錄相等娛樂傳播媒介對學生心理的影響極大。某些吸菸中學生承認他們吸菸完全學自銀幕上的偶像和英雄人物。覺得吸菸很有些類人物的風度,有男子漢氣味。的確,這些道德認識正處在不成熟階段的中學生往往錯誤的將吸菸與威武,灑脫聯繫在一起。

(3)好奇心強,玩玩慾望高。

這部分多數是比較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凡事想親身實踐一下,但克服自制力卻比較差,他們認爲吸菸好玩、稀奇、開始只抱着玩玩、試試的心情,哪知一抽不可收。

(4)交際心理不成熟。

這些中學生中流行這麼一句話:俺款爺,不買就買,一買全是“大中華”“紅塔山”“萬寶路”“劍”等中外高檔名煙。是想借此顯示其富有,是“款爺”,藉此壓服別的同學,在班上樹立“錢”威。

(6)屈從心理。

俗話說;“近墨者黑”一些中學生受到同夥負效應影響,加上本身意志薄弱,屈從於外部誘惑壓力,也隨其吸上了煙。

(三)學校對中學生吸菸的看法:

1、 重在治本:學校除了嚴令某些學生戒菸,對違者給予懲罰外,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的深度上加以疏導,糾正找準病因,對症下藥。否則會煞一時之風,而不能持久,達到根治的目的只在於治本。

2、防微杜漸:學校應從開端,描頭抓起,某學生、某班級一有吸菸的端倪,立即組織人員採取措施加以解決,不讓它有所發展,否則成了習慣,改正就難。

3、齊抓共管:學校應提高,全體教師對吸菸危害嚴重性的認識,要求他們

當學生面不吸菸,並動員教導,政教,團委、學生會等部門,組織力量,共同治理,形成一種反吸菸教育的氛圍。同時,學校應稱報與社區,家庭聯繫,取得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管理,不讓學生有發生不良行爲的時間和空間。

(四)社會對中學生吸菸的看法:

1.不向中學生售煙,不因賺錢而向未成年少年賣煙,應當有替他人健康着想的良好品德。

2.建立有關禁止中學生吸菸的組織,謹防未成年人吸菸。

3.自覺地同學校聯繫,對違規中學生嚴予處罰。

我們這次進行“中學生吸菸與健康”調查,是爲了解我國吸菸行爲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及捲菸市場情況。宣傳吸菸有害健康。從我校此次抽樣調查看,吸菸有害健康已爲多數中學生所認識,他們也擁護政府在公共場所的禁菸規定,由於執行禁菸規定的管理力度還不夠,因而在一些公共場所違禁吸菸的現象還程度不同的存在,雖然多數中學生已認識到吸菸有害健康,由於習慣的戒菸。看來,對加強對公共場所的禁菸管理,加大吸菸有害健康宣傳的力度,仍是今後有關部門要繼續下大力纔有可能做好的工作。

(五)吸菸的危害:

吸菸危害健康,科學實驗早已證明,但全世界的菸民仍不斷增加,特別是未成年人,吸菸人數增長迅速,實在令人擔擾,據世界衛生組織,英國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協會共同完成的一份關於吸菸的調查報告說,目前全世界共有菸民約11億人,中國是世界第一吸菸大國,菸民約3.4億人,世界上每年因吸菸導致疾痛而致死爲315萬,也就是,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吸菸,所引起的疾病。當你在吞雲吐霧中似乎享受一種樂趣時,是否想過吸菸將對你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脅。

世界各國近40年來對菸草危害進行了廣泛的研究,5萬多份研究報告證實了吸菸對健康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認爲,當今對人類危害最大的就是菸草,吸菸已經被定爲“公害”。但吸菸對身體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這是許多人都不曾想像到的。科學研究證明,菸草的危害主要來源於煙霧中的化學成份。菸草中含有的化學成份高達4700多種,其中主要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苯丙比、放射性物質、刺激性化合物及砷、汞、錫、鎳等多種重金屬元素,它們具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和致癌作用。20xx年8月,美洲心臟基金會和美洲心臟病學會聯合發表的反煙草鬥爭框架協議的《巴拿馬聲明》中指出,吸菸將成爲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心臟聯合會主席馬里奧·馬拉納奧強調,到20xx年吸菸對人的危害將超過吸毒、艾滋病和其它疾病,成爲導致死亡和喪失勞動能力的主要原因。據悉,目前全球每年與吸菸有關疾病死亡約爲490萬人,到20xx年將達到20xx萬人。新華社曾發過一條專稿,說我國的科學家在開展了一項大規模調查以後得出一個結論,我國每年100萬的死亡人羣中,有3/4死於菸草所致的疾病,按現有趨勢,到20xx年,我國將有200萬人因吸菸而死亡。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曾搞過一次調查,美國有4700萬成年人吸菸,1995年到1999年間,美國每年死於吸菸導致疾病的人數估計爲44萬人,其中約3.5

萬人死於被動吸菸,而且女性致肺癌的人數目前已經超過其它癌症死亡人數的總和。肺癌是世界各地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肺癌居癌症死亡原因第一位。全球每年肺癌新患138萬人,有98.9萬人死亡;另據報告,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男性肺癌發病率都在上升,其上升率與吸菸率幾乎一致。而像芬蘭、英國、美國吸菸率下降後,肺癌的發病率也在下降。我國1990年到1992年死亡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肺癌死亡率由70年代的7.17/10萬增加到151/10萬。

中學生應自覺抵制香菸的誘惑。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學生守則》均明確規定,禁止中學生吸菸。這是從學生的身心健康上關心、愛護學生。

1.從生理上:中學生正處在長身體的青春期階段,身體各器官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對香菸煙霧危害的抵抗力還比較弱,容易遭受香菸煙霧的傷害。據研究:青少年吸菸成癮可能引起思維過程的嚴重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損傷,嚴重的會導致思維中斷和記憶力障礙,吸菸者的聯想、記憶、想象、計算、辨認力、智力效能比不吸菸者減低了10%左右,而且注意力難以集中。

2.從經濟上:中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而不是賺錢。在經濟上完全依賴於父母的支持,並不具備獨立自主、自食其力的能力。吸菸的學生一旦發生“經濟危機”,往往採取一些非法的手段,如偷家裏的或他人的煙與錢,甚至不惜搶劫、敲詐勒索,做出違法亂紀的行爲。

3.從道德上:吸菸不但危害身體健康,還污染空氣,損害周圍人羣的健康。可以說,在公共場所吸菸,是很不道德的表現。

目前,青少年吸菸已成爲我國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據調查,我國70 %以上的吸菸者,開始吸菸的年齡都在15-20歲之間。同學們可以仔細算一算:假設從15歲開始吸菸,每天平均吸5支香菸。按照我國公民平均壽命75歲計算。一個菸民一生將吸掉10萬9千5百多支(近11萬支)的香菸。同學們,五支香菸就可結束一條金魚的生命,如果不遠離香菸,你一生中吸掉的香菸將對你的身體健康產生多大的傷害。世界衛生組織曾報告說:90%的肺癌、75%的肺氣腫和25%的冠心病都與吸菸或被動吸菸有關,吸菸平均能減少人的壽命10-15年。也許有的同學會說:“我爸爸、我爺爺已經吸了好幾十年的煙了,怎麼沒什麼病?”那麼,請你仔細觀察一下,如果你的爸爸或爺爺最近痰比較多了,有時還常不自覺的咳嗽幾聲,可以說,老人家也許已經患上了慢性支氣管炎了。

同學們,從老年人的咳嗽聲中難道你還不能清醒過來嗎?爲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請自覺抵制香菸的誘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