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學生調查報告4篇

學識都 人氣:1.38W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4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學生調查報告4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時間:20xx年2月1日---2月8日 人物:20名大一-大三年級學生 內容:關於壓歲錢的金額與用途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家人、親朋團聚,歡天喜地的日子。人們走訪親戚,互相送禮也是不可少的。每到除夕之夜,我們將會得到長輩給的壓歲錢。

春節給孩子壓歲錢是我國的傳統習俗,體現了長輩和晚輩之間的情感溝通。中小學生的“壓歲錢”使用問題已成爲各種媒體關注焦點問題之一。隨着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壓歲錢也水漲船高,少則幾十,多則數百。如何用好“壓歲錢”,已成爲家長、孩子和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那麼,青少年們會用壓歲錢做一些什麼呢?他們用壓歲錢用得恰當嗎?帶着這些問題,我利用寒假期間對我的朋友們進行了一次壓歲錢使用情況調查。

我在調查前精心設計了幾個問題,分別從“收到壓歲錢的金額”、“如何分配使用壓歲錢、是否理性對待壓歲錢以及壓歲錢由誰保管”等方面。

我共採訪了20位朋友,經過細緻研究,得到以下調查結果:

收到壓歲錢金額調查表

調查顯示:5%的同學壓歲錢在200-300元之間和400-500元之間,10%的同學壓歲錢在600-700元之間,25%的同學壓歲錢在800-900元之間,30%的同學壓歲錢在1000-1500元之間。15%的同學壓歲錢在1500-20xx元之間。20xx元以上佔10%。調查得知,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學們的壓歲錢也比較多,其中1000~1500元之間的居多。

關於壓歲錢用途調查表

調查顯示:20%的同學會把壓歲錢用在購買學習用品上;15%的同學會把壓歲錢用在吃、喝上;10%的同學會把壓歲錢去旅遊;30%的同學會把壓歲錢存入銀行;25%的同學會把壓歲錢用在其他方面。經調查得知:在這些收到壓歲錢的同學中,多數都能合理使用,有的上繳給父母一部分,多數由父母將壓歲錢存入銀行,當然也有的往往出手很大。

能拿到壓歲錢當然很高興。可以用壓歲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看重壓歲錢數額的多少,他帶給我們的是節日的氛圍和親情的感動。隨着年齡的增長,壓歲錢越來越多,說明長輩們已經看到了我們的成長,壓歲錢的使用更要科學、合理,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針對同學們對壓歲錢合理使用的問題,我給同學們提了以下幾個建議供參考:

(1) 把過年期間收到的壓歲錢用來交保險費,這樣不但可以減輕家長們的經濟負擔,又可以培養我們的家庭責任感,在家成爲一個名副其實的小主人。

(2) 可以把壓歲錢其中的一部分用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對他人付一份關愛,從小成爲一個有愛心,愛幫助別人的人。

(3) 可以把壓歲錢的一部分用來買一些有益的書籍,增加課外知識的閱讀,從小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4) 可以買一些水果或食品來孝敬長輩。因爲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通過這次調查,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壓歲錢雖然是對我們是一種獎勵和鼓勵,但我們卻不能因自己的願望而亂揮霍壓歲錢。我們應該崇尚節儉,不隨心所欲、學會理財,不亂花錢財。把壓歲錢用在有用的地方,這樣壓歲錢才顯得更有意義。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問題提出

我校自三年級起開設英語,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投入的時間精力很大,但收效甚微,不僅學生在歷次的測驗中表現都都不太理想,而且學生在英語的聽說讀寫各方面都存在問題。

爲深入瞭解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養成,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研究,總結出我校學生普遍存在的英語不良學習習慣以及學生自主使用的有效學習方法;然後結合學校以及學生家庭生活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筆者就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做了如下調查與分析。

二、調查對象及操作

《小學英語學科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研究》這一課題方案確立以後,筆者於xx年6月15日在我校三四年級一班學生中隨機抽取了5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筆者主要從調查對象的英語學習習慣入手,分別圍繞英語學習的目的、態度和方法等方面設計20題,採取“單(多)選”的方式。爲了確保此次調查最大程度上客觀地反映實際情況,我要求學生以無記名的方式上交調查表。問卷共發放50份,回收50份,有效卷50份。

三、調查結果分析

調查問卷中,設計英語學習興趣和目的的有3個題。結果顯示98%學生都對英語感興趣,90%的學生對英語有強烈的喜好。這一結果與平時觀察的結果相符。在“影響學習興趣的因素”調查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材的趣味性是吸引學生學習的主要因素。“學習英語的目的性”調查中,50%學生學習動力是個人興趣愛好,30%是考學需要,18%是社會就業需要,還有2%是因爲家長老師的要求。學習需要是學習動機產生的基礎,因而48%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將會長久保持。還有50%的學生由於僅憑自己的喜惡學習英語,目的性不強,學習的勁頭很容易波動,需要教師加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度,否則,到高年級學習時,他們很容易因爲不喜歡或者學習難度加大而放棄英語的學習,這是我們不願看到和接受的。

關於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習題有15個,從綜合比例來看,大部分學生只具有單一的學習習慣—朗讀和書寫:能在認真書寫英語、上課時摘抄筆記、獨立完成作業、課後及時複習、能大聲朗讀英語課文並模仿其語音語調以及主動提問。

低年級組的英語重點在於說和聽,85%的學生都只是偶爾“聽磁帶20分鐘”、“和同學用英語對話”;有時“預習課文”、“進行課外英文閱讀”。

從這些數據上不難看出學生有着比較認真的複習態度,卻缺少大量的聽說練習,這對學生升入高年級的英語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調查的最後一題是關於學習方式和環境的,學生對老師教學內容和方式的渴望在聽說讀寫各方面都有。其中65%的學生渴望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英語,希望老師平時能注重口語實踐,使英語融入自己的交際應用中。

四、小結與反思

以上調查結果表明,低年級學生總體上對英語學習持有積極的情感態度;而從各項非智力因素分析,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明顯滯後,學習習慣需要有序培養。爲此,在今後的英語教學中,我們課題組成員將要幫助學生全面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不斷激發並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爲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英語學習自信心;採取強化訓練手段和規範要求使學生掌握一系列學習策略,應用到學習習慣中,使之內化,學生形成自覺性、堅定性、自制力、有恆心等學習品質;讓學生自主、合作互動型學習,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習形成積極態度,繼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素質。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如今大學生創業問題受到我國各界的關注。而且現在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並不容樂觀,大學生創業對即將面臨工作的大學生是一條值得考慮的出路,但是現在社會上對大學生創業的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爲大學生剛出校門就開始創業是盲目的,而且缺乏創業的意識和能力。因此我們開展了一次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調查活動。由於交際的緣故填寫問卷的人員中以理工科學校爲主,其次09屆和10屆的大學生是主要的被調查羣體。

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由此可見,就業的形式不容樂觀,因此,創業這一出路就出現在越來越多的畢業生的眼中。在調查中有57。22%的人表示,在畢業後有創業的打算。

主題:

創業其實是以新的生產力導入的方式開展一段事業。創業和以前的謀生不太一樣,所以對大學生能力要求比較高。第一,要有一定的工作技能,也就是說你要能夠協調一些人際關係,能夠有一些基本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第二,要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比如在對內有員工團結問題,對外涉及到和工商、稅務以及各個社會組織打交道的能力。

《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顯示,半數大學生認爲自己具備創業技能,但是專家稱還沒有創業,別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學生除了有點子以外,還有哪一些紮實的基本功有45。88%大學生認爲在大學期間學習如何自主創業非常有必要,但是,僅有極少的一部分人在平時積極地去了解創業的信息。對此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解釋這個現象。我們認爲現在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很空洞。

有關創業的具體資料對大學生來說事很難接觸到的。所以大學生創業一般開始的時候都是比較生澀的。最重要的是對於項目或者是事業的定位以及戰略方向的把控能力。如果在一開始的時候方向選錯了,後面所有的努力可能就是南轅北轍。所以大概就這三個方面:一是工作的能力,包括基本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二是良好的人際溝通;三是關於戰略方向的把控。這三方面的素質和能力不具備的話大學生開展創業實際上就是摸着石頭過河就比較艱難了。

調查結果

我們的調查表明,大學生創業對於絕大數的大學生是一條不可行的路,大多數的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很表面的地方,因此學校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力度。另外,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也應加強對這方面信息的關注程度,注意完善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爲以後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一個人的思想認識程度,一個沒有思想高度的人,是走不遠,也飛不高的。大學生的思想意識直接決定了他們的人生目標,從而,間接的體現了他們的人生價值。

我選擇對此問題進行調查也是有衆多原因的。就我個人的.思想意識變化而言,我受啓發最深的一次是,在看過《走西口》這部電視連續劇之後。我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無知,多麼的渺小,簡直就是一個冷血動物,不配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劇中田家大院的祖訓:

“大忠大愛爲仁,

大孝大勇爲義,

修齊治平爲禮,

大恩大恕爲智,

公平合理爲信。”

當我被其感動的落淚時,我才發現,我是多麼的不仁、不義、不智…於是我決定改正。

在那個時代背景下,被從新定義的“仁、義、禮、智、信”爲:

“天下一統爲仁,

民族興亡爲義,

自強不息爲禮,

福虧自盈爲智,

以義取利爲信。”

面對如此定義的“仁、義、禮、智、信”,我羞愧的無地自容。我不得不承認,童年時我從來都沒愛過國,因爲我太無知,太傻,傻到不知道國家是個怎樣的概念。後來,漸漸長大了,由於家庭的變故,我變得很自私。因爲那時的我總認爲:爸爸不要我了,再也不會有人會愛我,我也不會去愛誰,更何況是國家和人民呢?中學時,我一直對外界報有排斥心理,總覺得我的不幸是社會造成的,對我們的黨和社會更是冷漠。後來有幸讀了大學,由於家庭特別困難,我自然也接受了不少的助學金、獎學金,並辦理了助學貸款,雖然這都是國家和人民的錢,我內心卻只有一點的感恩,很多時候還是認爲自己是不幸,我寧願不要這些恩賜,我只要我美滿的家庭。直到我看過《走西口》之後,我的良心才被發現,徹底否定了小學時的無知,中學時的自私。在我做人的原則裏又增加了“仁、義、禮、智、信”。現在,我也透徹的理解了田青心中的“仁、義、禮、智、信”:

“世界大同爲仁,

祖國山河爲義,

家國天下爲禮,

剛柔相濟爲智,

一諾千金爲信。”

從而,“仁愛、忠義、禮和、睿智、誠信”成了我一生都要爲自己遵守的諾言。

我的思想意識變化使我不斷的進步、提高。小學時,不知道爲什麼學習,所以在學校裏混度日;中學時,受家庭變故的影響,媽媽是最大的受害者,當時就是爲媽媽而學習,爲了給媽媽爭口氣,爲了讓媽媽過上好日子,可是當時的成績並不理想,經常遭到挫折,然而卻不能夠讓自己重獲得力量—站起來—從頭再來;大學時(僅前三個學期),總覺得學習是爲自己所學的,自己需要提升各方面的能力,用知識來武裝自己,可是當我遇到困難、成績不理想時,總想自暴自棄,埋怨自己腦子太笨,總看不到自己取得的成績,很自卑,好像永遠都走不出低谷,就這樣自己經常被自己打敗;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我覺得是在爲國家爲人民而學習,我要成爲能造福國家和人民的人,因爲我的大學是人民供我讀的,如果沒有國家和人民,我就沒有如此好的機會讀書。我讀書的目的就是爲了回報社會,爲了那些受難的孩子們。就是這個信念,使我永遠都不會被任何難打敗。因爲我有足夠的力量和勇氣再站起來,繼續前行,用更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是自己成就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