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新媒體在大學生時政教育中的作用

學識都 人氣:2.55W

“時政”是“時事政治”的簡稱,指的是近期國際、國內的政治熱點。對大學生進行時政教育是培養其政治素養、鼓勵其參與政治生活的要求,開展大學生時政教育是社會、高校的必然選擇。大學生的時政教育在新時代呈現出了新的特點,也表現出了新的訴求,其中,對新媒體的應用就是新的現狀與要求,然而新媒體在時政教育中的作用的挖掘還有待深入,亟待探究。

發揮新媒體在大學生時政教育中的作用

一、大學生時政教育的特點分析

國家教委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時事教育是思想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的,大學生的時政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是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係。同時,時政教育是大學生政治素養髮展的必然要求,它爲政治素養的發展提供了理論養分。新時期,大學生的時政教育呈現出了新的特點:

1、及時性

時事政治的時效性決定了時政教育的及時性,及時性是其最鮮明的特點,是時政教育價值實現的保障。時政教育的及時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時政教育內容的“新”,要選擇當前的政治熱點介紹給學生,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時政,形成科學的觀點;二是時政教育方式的多樣性,要與時俱進的利用現有的科學技術改進時政教育的方式,這些新技術可以既快又多地提供時政教育的資料;三是時政教育時機的靈活性,高校中的形勢與政策課是集中向大學生開展時政教育的課程,也是必須把握的時機之一,但是,時政教育絕不能侷限於此,其他任課教師也都有進行時政教育的責任,應將時政教育滲透進各門學科教學中。

2、開放性

時政教育不同於政治理論的教育,雖然二者都致力於大學生政治常識、政治品質等的培養,但是後者側重於點的深入,主要是理論的傳授,屬於基礎性的教育,而前者則側重於面的拓寬,主要是能力與情感的塑造。因此,不應要求時政教育同政治理論教育一樣按照既定的教材,採用以講授爲主的傳統的教育方法來進行,而應更多地凸顯其開放性,將教育的主動權交給教師與學生,不僅在教育內容上由師生因時、因地地選擇,而且在教育形式上鼓勵民主、自由的教學,例如小組探討、課堂辯論等。

3、教育性

雖然時政教育有着較大的開放性,但是其最終的目標必然還是落實在對大學生的教育上,是對大學生政治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時政教育通過向大學生介紹國際國內的政治熱點,增添了他們的“政治見識”;通過組織大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探討活動,提高了他們對政治事件的分析能力;通過引導大學生全面認識時事政治,增強了他們參與政治生活的積極性……因此,時政教育不能偏離自身教育性的義務軌道,這是時政教育的特點,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二、新媒體在時政教育中發揮作用的可行性分析

1、新媒體的特點契合了時政教育的新發展

縱觀今天的社會,新媒體儼然成爲了最爲鮮明的標誌之一,它不僅被應用到諸多領域,改變了這些領域的傳統模式,而且走進人們的生活,使日常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新媒體也走進了高校,走進了大學生的課堂。正是由於新媒體的加入,高校教育活動不再囿於傳統的課本、講授等,而是呈現出了新的發展模式,其中,時政教育當然也是有了新的發展要求,主要體現在教育內容更新速度要快,內容的信息量要大;教育手段要靈活開放;教育環境要現代性與教育性相結合;教育追蹤要及時有效……這些新發展更加彰顯了時政教育的特色,也提高了時政教育的實效性,從這個意義上說,新媒體的應用對於時政教育是意義深遠的。

此外,新媒體的特點也爲其在時政教育中發揮作用提供了保障。新媒體內容的海量性和傳播的即時性爲時政教育內容的更新提供了支持;新媒體高度的共享性和參與性爲時政教育手段的改變提供了新思路;新媒體數字化與超文本的技術爲時政教育環境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指導;新媒體的交互性和個性化、社羣化爲時政教育的追蹤、交流提供了平臺……由此,將新媒體運用到高校的時政教育中不僅是新的時代的要求,更是時政教育發展的要求,新媒體特點與時政教育的契合也爲這種運用增添了可行性。

2、大學生的接受心理要求新媒體加入到時政教育

可行性的第二點分析,我是從時政教育的主體――大學生這個角度思考的。新時代的大學生追求個性,嚮往全面發展,因此,他們的接受心理從認知到情感,再到意志都呈現出了新的變化。傳統的知識灌輸已不能爲他們所積極接受,情感薰陶和意志培養也遇到了各種挑戰,因此,爲了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時政教育的實效性,我們必須做出適應大學生接受心理的改變。新媒體無論是形式的多樣性、發展性,還是內容的海量性、豐富性都適應了大學生接受心理“新”、“多”、“奇”、“變”的要求,因此,將多媒體引進時政教育,引進思想政治教育就成爲了必要的選擇。

一方面,大學生接受心理的變化要求引入新媒體,爲新媒體在時政教育中發揮作用提供了心理學上的依據,另一方面,大學生對新媒體的瞭解與掌握也爲新媒體的運用提供了技術支持,大學生較強的學習能力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使得他們基本能掌握新媒體的使用技巧,由此,時政教育就可以給予學生足夠的發展空間,利用新媒體參與到教學中,例如以小組爲單位從互聯網上搜集時政教育的材料等。

三、新媒體在時政教育中發揮作用的路徑分析

1、以新媒體爲時政教育內容的“新教材”

時政教育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教材,這就爲教育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帶來了難度,通常來說,時政教育的內容是由教師根據社會發展的熱點,結合學生的特點選擇的,主要來源於各類媒體的宣傳。傳統媒體,如報刊等提供的時政新聞內容有限,且較爲分散,不利於師生資料的蒐集,而新媒體蘊含的海量信息,以及信息更新的迅速,恰恰爲時政教育提供了最理想的“教材”。首先,新媒體是時政教育內容的`主要來源,也爲時政教育內容的補充、鏈接提供了便捷的方式,保證了內容的“新”、“全”。時政教育的及時性以及現代社會發展的迅速要求我們不斷修改、擴充時政教育的內容,而新媒體通過網絡等集中整理了相關的新聞,例如利用搜索引擎我們就能在轉瞬的時間內找到某一主題的新聞,內容在時間跨度上甚至可以有幾千年,而且網頁上會有直接的鏈接,爲我們找到所需的資源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使得時政教育擺脫了內容陳舊的弊端。再則,新媒體創新了時政教育內容的呈現方式。以往時政教育的內容一般是呈現在紙質書本上,現在新媒體環境下電子書的流行爲時政內容的呈現方式提供了多樣的選擇,大學生可以閱讀電子書目來接受時政教育,這更符合大學生的接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