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可持續發展的旅遊倫理問題研究

學識都 人氣:5.86K

論文關鍵詞:旅遊倫理 消費行爲 競爭行爲 生態倫理

基於可持續發展的旅遊倫理問題研究

論文摘要:旅遊業是新興的高速發展的產業,目前國內外興起旅遊熱,但是隨着旅遊業的發展,出現了很多社會、倫理問題,分析了目前旅遊發展帶來的一些旅遊倫理問題,提出加強文化建設,注重生態旅遊,合理規劃以實現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旅遊業作爲一種新興產業,涉及到吃、住、行、遊、購、娛等方面,是涉及到多個行業的綜合性產業,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有較大的推動作用,它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大加快了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然而隨着旅遊發展,由於受到外因以及內因等的影響,旅遊業帶來了對資源、環境、經濟、道德倫理、文化等方面的破壞,對人類社會帶來了我們不可忽視的消極作用,我們不得不對其予以重視。

一、旅遊倫理與旅遊可持續發展

1980年世界遊樂組織把旅遊定義爲,“人們小於非移民及和平目的或m於導致實現經濟、社會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個人發展及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瞭解與合作等目的而作的旅行。”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外出旅遊。在旅遊活動中。人們必須處理一系列複雜的關係,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文物古蹟的關係、旅伴之間的關係、人的身心關係等等,道德規範是協調這些關係不可或缺的重要規範。人們在旅遊活動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範的總和稱爲“旅遊倫理”。旅遊倫理基本規範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按其所協調的基本關係,它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1)尊重愛護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鑿;(2)尊重保護文物古蹟,實現人與歷史的和諧;(3)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實現人際關係的和諧;(4)認真對待自我,實現身心和諧。

旅遊可持續發展是指在不損害環境持續性的基礎上,既滿足當代人高質量的旅遊需求,又不妨害滿足後代人高質量的旅遊需求;既保證旅遊者的利益、旅遊地居民的利益,又保證旅遊經營者的利益,實現旅遊業的長期穩定和良性發展。它的實質是指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利共生、協同進化和發展,包括自然、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i個基本的方面,強調社會的發展是複雜系統的整體推論、不斷優化的過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

二、建設旅遊倫理的重大意義

建設旅遊倫理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首先,有助於遊客旅遊目的的實現。旅遊倫理可以爲遊客的旅遊行爲指示道德方向,並內化爲旅遊行爲習慣,提升遊客的人格,從而自覺保護生態環境,與人和諧相處,在寬鬆的氛用中達到旅遊的目的;其次,有助於生態文明建設。人類是生物圈中的一環,人們在旅遊活動中自覺地把自身置於整個生物圈相互依存的網絡中,用旅遊道德規範約束自己的行爲,積極而主動地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從而創造高度的生態文明;第,有助於精神文明建設。旅遊倫理首先規範調節的人際關係主要是陌生人之間的關係,“生人有助”是其重要規範。這種道德規範有助於昇華旅遊者的人格,進而自覺創造熟人之間和諧的人際關係,從而使整個社會呈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

三、旅遊倫理對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1.對旅遊目的地社會文化的影響。戴尼遜·納什(DennisonNash)從“帝國主義”的概念開始分析,指出今天的帝國主義與以往已有所不同,提出了旅遊具有帝國主義的侵略特點。他超越了對具體的旅遊過程的研究,把旅遊活動看做一種文化接觸和交往的方式,注重分析它對接觸雙方帶來的影響。旅遊開發特別是民族旅遊資源的開發中十分重視對當地民族文化資源的挖掘,給當地社會帶來民族文化的破壞,社會秩序的破壞等方面的影響。現在我們開發原汁原味的民族旅遊產品,旅遊者去民族旅遊區旅遊都希望能夠真正體會到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於是出現了講民族旅遊資源的本來面貌不加修飾地呈現在旅遊者面前的情況。在實際的旅遊產品的開發中,往往存在“涸澤而漁、焚林而獵”的現象,對旅遊資源的過度開發,爲了滿足遊客的“獵奇”心理,對本地區本民族的文化進行扭曲和“舞臺真實”,都給旅遊的持續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隨着旅遊開發的進程,旅遊者的大量涌入,旅遊者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意識形態,價值觀等帶到旅遊目的地,漸漸地使旅遊目的地的社會文化情況發生變化。弱勢族羣的文化傳統所面臨的生存危機,是歷史、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等多重外力綜合作用的必然結果;當代民族一國家對邊緣地域和非主流羣體的“同質化”或“經濟一體化”戰略是此危機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旅遊產業向“弱勢族羣”聚居地的拓展也只不過是構成這一戰略的一個子環節而已。

2.對旅遊者消費行爲的影響。有的人類學家把旅遊稱之爲“現代朝聖”。但是有的認爲也是世俗的,因爲旅遊本身包含了很多世俗的成分,如娛樂、遊玩、享樂,即他們所謂的四個S:太陽(Slln)、沙灘(sand)、衝浪(surf)、性(s)。因爲這些問題涉及到了許多具體問題,如文化認同問題,文化整合問題,經濟一體化與文化多元化的關係問題,文化的重構與真實性問題,文化的生產和保護問題等等。旅遊業帶來的很多社會問題,如旅遊業的發展帶來的人口流動及由於色情而帶來的疾病,如性病及艾滋病等等。這些問題如不加以解決,也將會阻礙社會的健康發展,甚至反過來影響旅遊業的發展。旅遊的世俗性特點帶來很多社會問題,使人們的消費行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文化優越感強加於旅遊目的地。旅遊使離開原居住地的,非定居性的活動,旅遊者的活動受原居住的道德約束較小,會出現文化優越感,旅遊者就想把自己的消費觀念強加到旅遊目的地。其次,正常道德行爲約束程度下降。由於離開了原來的熟悉環境,不再受到原有的道德法規的約束,很容易做出違反道德道義的.行爲,出現賭、黃等行爲,嚴重影響了社會秩序和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再次,出現奢侈浪費消費情況。人們在旅遊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誇大消費行爲,出現攀比心理,從而出現鋪張浪費,浪費社會資源。最後,旅遊消費層次降低,消費質量不高。特別是娛樂消遣文化,它偏重感官享受,刺激受衆的直接需要。

3.對旅遊企業的競爭行爲的影響。旅遊業作爲一個非傳統行業,由於其自身的特點使其是一個贏利性較高的行業,但是在利益驅使下使旅遊企業的競爭行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人類社會經歷了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之後。正進入服務業革命時代。旅遊服務是第三產業特別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當前的旅遊企業存在缺乏旅遊服務誠信觀念,從而導致經營組織者和旅遊者的利益糾紛不斷。中國現有的旅遊服務質量卻不盡人意。旅遊秩序混亂,不合理的行程安排,不規範的旅遊服務等,導致了旅遊利益糾紛和大量旅遊者投訴,嚴重敗壞了中國旅遊業的聲譽。由於旅遊服務者的誠信服務意識不夠,缺乏旅遊服務道德約束和法律監督機制,導致我們旅遊企業的不正當競爭手段。出現惡意削價,損人同時害己;以賄賂的手段拉攏顧客;爲旅遊者提供虛假的旅遊服務信息;製造和散佈有損其他旅遊企業形象和商業信譽的虛假信息。盜用別的企業的名牌或開發成果等等現象。

4.過度不合理開發對旅遊資源、環境的破壞。對於旅遊開發,就全球大多數國家而言,都經歷了先建設,後環保;先過度開發,後治理污染的曲折道路。中國旅遊開發中存在旅遊資源破壞嚴重的問題,揮霍旅遊資源,破壞生態環境。中國旅遊資源相對豐富而獨特,但是,面對旅遊業飛速發展、旅遊者數量倍增的壓力,旅遊資源稀缺性表現越來越明顯,出現了從旅遊資源開發者、經營組織者到遊客揮霍旅遊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由於一些開發項目缺少科學的規劃和管理,出現了旅遊開發到哪裏,污染與破壞就帶到哪裏的“旅遊摧毀旅遊”的現象。

四、基於可持續發展的旅遊倫理髮展

我們應該遵守遵循自然、整體優化的原則,用生態倫理學的觀點來開發旅遊。“遵循自然”是指生態倫理思想和基本原則,它指出了自然過程和自然規律的豐富性,以及人類利用自然規律的能動性和可選擇性。遵循自然,也就是順應自然、師法自然,其標準是保持生態系統的完整、穩定與和諧。生態倫理學要求人類與自然建立一種良好的和諧關係,維持一種合作的道德準則,用生態倫理觀來對待大自然、開發自然資源,與自然萬物共存共榮。節約資源,合理開發資源,爲子孫後代留下可貴的旅遊資源,有規劃有秩序的開發,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儘量避免不必要的破壞,使旅遊資源得以可持續發展。旅遊開發時,必須注重文化因素的開發,增加文化含量,使旅遊活動能夠進一步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使旅遊過程成爲一種人普遍的學習交流過程。應當充分發揮相關的監督機構的監督作用,對違反旅遊倫理的行爲加大打擊力度。充分利用社會輿論的作用對違反倫理的行爲進行有效的引導,引導旅遊者、旅遊企業進行誠信旅遊、誠信經營。

TAGS:倫理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