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學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3.1W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關於古代天文學的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古代天文學的論文

摘要:中國古代天文學有着上千年的悠久歷史,自神話時期興起,綿延千年不衰。但中外學者對於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質疑也從未停止過。本文從科學哲學角度,敘述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興起與發展,詳細分析其功能效用與歷史影響,從而辨別中國古代天文學是否爲真科學。

關鍵詞:中國古代天文學;科學哲學;真科學

一、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興起

從衆多資料來看,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歷史之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傳說在少昊氏時,人人私下研習天文,都搞起了溝通上天的巫術,致使天下大亂。顓頊帝命令重、黎二人“絕地天通”,禁止了平民與上天溝通交流。之後與天交流的權利就專屬於天子,也只有天子欽定的巫覡纔有資格去溝通上天。從此天文學在古代中國就成了皇家的專屬品,而天子也開始擁有了對“天命”的解讀權。這也就是中國漫長天文學史的開端。

二、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展

我國天文學至於夏商周代時已經有了一定水準的歷法。特別是到了周代,已經有人開始觀測流星、行星等天象及星辰。相比於上古時代,這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傳統的天文學體系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正式完成的。在這一時期,不僅二十八星宿體系確立,而且在曆法方面有了重大的進步。我們古人開始通過觀測日影長短的週年變化來確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並且在這一時期流傳了大量人們觀測流星、彗星等天象的詳細記錄。這些都成了我國曆史上的寶貴資料。

自從春秋戰國時期傳統天文學大框架建立之後,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時期,天文學進一步蓬勃發展。不僅曆法得到統一,二十四節氣,渾天儀等天文知識以及天文學儀器的進一步發明使得我國的天文學一路高歌猛進。到了元朝,由於鐵木真締造了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輝煌帝國,我國古代天文學甚至傳到阿拉伯等國,可謂是盛極一時。明清時期,中國開放了千年來“嚴禁私習天文”的禁令,使得我國古代天文學有機會走向一個新的巔峯。

三、對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質疑

也正是因爲我國古代天文學在很長一段時間是服務於皇室,很多中西方學者就質疑中國古代天文學是否是真正的科學。甚至有些激進派的學者直接將中國古代天文學打入僞科學的深淵。在此,筆者持有不同看法。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觀認爲,科學是歷史發展總過程的產物,它抽象地表現了這一歷史發展總過程的精華,這個精華顯然包括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每一種不同的運動形式都構成每一門具體科學的研究對象,而整個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在總體上便構成總體科學的研究對象。因此,所謂科學就是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運動、變化規律的概括,都是人們在感覺經驗基礎之上用“理性方法”整理概括的結果。此外在科學的本質與功能上,馬克思還突出強調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是一種在人類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的思想。

按照馬克思的觀念,我們反觀中國古代天文學,這是一門有着上千年悠久歷史的學科,毫無疑問它也是歷史發展的產物。無數古代先賢們定曆法、造儀器、編文獻來研究這浩渺天空中天體運轉的奧祕。這分明就是在研究自然界的運動變化規律。更爲重要的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對社會發展變革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古代天文學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便是航海。早在戰國時期中國人就根據天文學中觀測到的星辰位置,發明了具有指向性功能的“司南”。這在當時的'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這爲日後開闢海上絲綢之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如果大家覺得航海之術離我們日常生活過於遙遠,不能說對社會變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那麼,中國作爲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該是我們的立身之本了吧。中國古代天文學對我國農業的發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在石器時代,人們保持着刀耕火種的農業經營方式,這種粗放的耕作模式導致了極端的低產。不過正是伴隨着天文學的發展,曆法的完善,節氣的確立,使得傳統農業高度關注農時後,精耕細作的優良方式才逐步趨於成熟,造福了無數黎民百姓。

如果說馬克思的觀點太過於陽春白雪,那當代科學哲學界的泰斗吳國盛教授在《什麼是科學》一書中精闢分析了科學的兩種基本用法,堪稱下里巴人式的真知灼見。第一種是可以依靠它來振興國家,第二種是某種積極意義上的價值判斷。根據這種觀點,中國古代天文學及推動了航海時代的發展,促進了國家的繁榮發展。同時,它又大力推動了農業的進步,在價值意義上來講也是毋容置疑的“好東西”。那麼我們爲什麼不能承認中國古代天文學是真正的科學呢?

參考文獻:

[1]江曉原,鈕衛星.中國天學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遵嬀.中國天文學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張之滄.科學哲學導論[M].人民出版社,2004.

[4]吳國盛.什麼是科學[M].民出版社,2016.